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征服美職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山風(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五章 山風(上)

鄧肯是一座氣勢雄偉的大山,寬闊的雙肩加上粗壯的雙腿支撐起一片天空,穩則寧靜祥和,動則雷霆萬鈞。

基德是一陣無相無色的風,靈巧的腳步配以機敏的意識,輕則隨羽飛揚,重則飛沙走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鄧肯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猶如大山般的依靠,這種依靠可以將生存的價值與那些客觀規律完美協調起來。

基德則像真實存在的風,體現的是一種動力,而那片金黃色的能量在偶然的瞬間向四面八方擴散。

山與風,實在無法從“風凜山遊雲,山青風拂塵”的抽象與非抽象角度來進行比較剖析,但像山一樣沉穩的鄧肯與像風一自由的基德卻可以同樣用其所代表的自然力量那樣透過意志和行動征服一切。

隨著時間一點點地在控球者手中逝去,後湖人王朝的第一個總冠軍也隨之浮出水面。此時,基德與鄧肯這兩位在東西兩區中呼風喚雨的分割槽終於在賽季曲終人散之時又一次走到一起這次與總決賽第一場開始前的滿嘴鼓勵之辭有所不同,兩人並沒有像大團圓結局那樣擁抱,他們只是抬高各自的右手於胸前,然後緊緊地握在一起。

沒有什麼祝福,也沒有所謂的安慰,因為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語已經在此時變得都不重要了,此時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是彼此都很欣賞的英雄。英雄相惜的目光從兩人的眼角裡流露出來,在眼神中充滿著無限的敬佩之情,讓人彷彿忘了剛才兩人還在賽場上忘我廝殺。此時,在場歡呼的球迷們終於發現基德的俠膽豪情終於迴歸到浪漫主義,而鄧肯也暫時忘記了什麼叫喜怒不形於色。雖然在賽場上只承認冠軍這一個稱號,但這裡我們卻始終找不到真正的失敗者,鄧肯與基德已經用自己的表情告訴了我們在未來,他們兩人在職業籃壇的統治將得到不斷延續。

鄧肯與基德,兩位當今職業籃壇絕頂高手,而且同時也是聯盟中最為搶眼的球員,是否會在將球隊帶進總決賽後分別離開他們各自的球隊,這是未來一段日子中各家媒體的焦點。在過去的幾個賽季中,大山一樣穩健的鄧肯那種老練沉穩與颶風一般迅速的基德那種動力十足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永恆話題,而本賽李的壓軸大戲總決賽,則為喜歡藝術籃球的球迷提供了在籃球場上看到兩位本色英雄之間那充滿力量與速度的對抗的最好機會。

今年夏天,兩位球隊的實質領袖將面臨一個同樣棘手的問題,合同。球員更換東家,這在職業體育中已司空見慣,但如果這種事在鄧肯和基德的頭上時,勢必又將成為一個讓人極感興趣的噱頭。毫無疑問,如果基德與鄧肯可以身著同一套球衣一起出現在球場上,他們兩人必將成為籃球場上的一對超級強力的組合,其威力足可與湖人的組合相抗衡。

事實上,有關基德與鄧肯共事一主的這種設想早在00年即已成事實,那一幕發生在悉尼奧運會的預選賽上,但時間並不長,鄧肯因傷後來退出了夢四隊,未能將與基德的拍檔關係進行到底。而對於已經順利入選美國夢六隊的基德與鄧肯來說,在雅典的奧運賽場上聯手已經是一個木已成舟的事實,但在預選賽中與那些加勒比地區的末流球隊對陣實在提不起球迷們的興趣,而兩位大俠直接面對歐洲一流強隊則要等到整整一年之後。既然鄧肯與馬刺、基德與網隊四方面為彼此提供的共事機會已經出現在面前,我們不妨先來一個先天之憂而憂,設想一下兩位巨星的合作前景。

先看基德與他的網隊。今年夏天的這次總決賽有可能成為基德為網隊所打的最後一輪系列比賽,因為本賽季結束以後,基德與網隊的合作關係將到期。作為當前聯盟第一組織後衛,基德的去留將比任何球星的轉會更具有爆炸性與殺傷力,而這一切也都由當今東弱西強的格局所決定,如果基德轉投東區的其他球隊,那也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基德真的選擇重回西部的話,基德出生在舊金山,在加州大學接受的教育,而且在來到新澤西之前,他曾效力於小牛與太陽兩支西部球隊,特別是到馬刺隊,那麼原本就不平衡的格局將變得更加失重,到時的情形只能是西部的實力更強,而東部的實力更弱,即使東部球隊透過選秀來增加實力也在短時間內於事無補。

可以說基德是支撐東區的三支擎天柱之一,如果他要是被人挖走的話,要想看到東部的復興最起碼也要等上十年。所以,網隊如何運用真情攻勢以及美元攻勢挽留住基德,無疑將成為今年夏天自由球員市場上的一大看點,而對網隊拴住基德構成威脅的就是他們今年的總決賽對手馬刺隊。但事事都是充滿了變數,基德確實曾經表示過只能待在總冠軍球隊中,但馬刺隊既然用帕克拿到了總冠軍,那他們實在不需要另一個新加盟的球星來打破這種平衡。

再看鄧肯與馬刺。與基德一樣,鄧肯與馬刺隊的合同也將在今年夏天到期,他也有權選擇留下或者離開。在兩年以前,鄧肯就曾經動過離開的主意,但最終他還是選擇留了下來。在接下來的兩個賽季之內,鄧肯並沒有拿到他所想要的東西第二枚總冠軍戒指,雖然他在這兩年之內拿到了一個,但這並不能滿足他,本賽季再次進入總決賽使鄧肯又一次在西部體驗到了輝煌的滋味。

目前,對馬上即是自由身的鄧肯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東區的魔術與網兩支球隊。前者早於鄧肯兩年前意欲離開馬刺另闢天下時就曾動過他的念頭,後者則希望羅致鄧肯與基德組成強大的前後場組合,實現其稱雄聯盟的野心。與鄧肯私交不錯的基德曾經表示過希望鄧肯可以到東部打球,若鄧肯來到網隊,那麼基德將離隊的說法也肯定會不攻自破。

但最關鍵的是,鄧肯並不是一個把錢看得很重的人,而東部相對比起來要比西部好混得多,這裡能拿得出手的內線球員實在少得可憐,而本華萊士和小奧尼爾又不是鄧肯的對手,鄧肯的東部之行只能是一馬平川,挑戰性將大大降低,這才是鄧肯一直不願透露自己未來之路的真正理由,他回應好友基德也只不過是那句“希望有機會合作”。如果選擇順暢安逸的籃球生活,鄧肯應該去東部,但如果他選擇機遇與挑戰的話,繼續留在馬刺隊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抉擇。這樣看來,鄧肯與基德在東部相會的機率要小於在西部的聯袂。

雖然未來的故事不可預見,但基德與鄧肯必定會在今年夏天的球員交易市場上掀起影響力頗大的風波,無論兩人是去是留,還是最終如人們所願地走到一起。如果兩個人真的有機會走上同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未來的賽場將必定會有一個新王朝的開始,就像當年的凱爾特人、公牛和湖人一樣,但如果兩人最後還是在球場上以對手的身份出現,或者繼續在東西兩部天各一方的話,鍾愛兩人的球迷們也會真心地為他們和他們的球隊祈福、畢竟兩人之間勢均力敵的對抗也會成為永恆的精彩、而且人們也會倍加珍惜一年以後的雅典奧運會男籃賽場,因為這次鄧基組合團圓的機會太難得了。

翻開基德與鄧肯的職業履歷表,我們會看到兩位當之無愧的球隊領袖的確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兩人在大學時代就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學生球星,而且也都是以高順位的新秀身份進入到職業聯賽,基德是94年首輪第2位,鄧肯為97年首輪第1位,特別是在各自的菜鳥賽季中,兩人都拿到了最佳新秀的稱號。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相對於鄧肯在事業上的順風順水,基德的成長之路則要艱難得多,這一點從他先後輾轉小牛、太陽和網即可見一斑。

幾乎每一個熟悉近十年歷史的資深球迷都清楚在97年夏天,馬刺隊的主教練**維奇是用什麼辦法得到那一年的狀元秀鄧肯的。在近14個賽季中,馬刺隊的成績有13個賽季都在中西區坐二望一,而唯一例外的一次就是96賽季。當時,剛剛由馬刺隊總經理兼職成為主教練的**維奇為了增加狀元秀的抽籤機率,不惜在賽季中期就開始放水,受背傷困擾的絕對主力羅賓遜在替補席上度過了自己的大半個賽季。

在那個賽季中,早就心不在焉的馬刺隊完成了一個讓人恥笑的負面神話,常規賽戰績從95賽季全聯盟排名第四的沸點驟然降到該賽季全聯盟倒數第二,其下降的速度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但**維奇和馬刺隊似乎對自己的傑作很滿意,從賽季末馬刺主席赫爾特沒有將敗軍之將**維奇掃地出門就可以看出這支平時看起來忠厚老實的球隊在醞釀一個驚天大陰謀。

果然,馬刺隊的計劃還是成功了,不光在選秀大會上摘來了來自威克森林大學的狀元秀鄧肯,而且還成功地與球隊的一些老將解除了合同,為球隊增加了令其他老闆都十分羨慕的1400萬美元薪金空間。鄧肯的出現對於馬刺隊來說確實非常重要,經過一系列陣容與戰術的調整,在長達一年人為低潮後,馬刺隊終於在97賽季重新恢復了強隊的本色,56勝26負的成績讓**維奇得到了狡猾的狐狸這一既含褒意又含貶意的綽號。

馬刺隊之所以得以迅速地走出低谷,除了羅賓遜的傷愈復出和**維奇確實在執教方面有超人的能力以外,鄧肯在自己的菜鳥賽季中所體現出來的那種令人吃驚的成熟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就在自己的職業生涯第一個賽季中,鄧肯打滿了全部82場常規賽,而且全部以主力身份出戰,平均每場上場391分鐘,場均拿下211分和119個籃板,並以絕對優勢壓倒榜眼秀範霍恩,當選為該年度最佳新秀,同時鄧肯也是繼伯德之後首位入選賽季最佳陣容的新秀。在球場上,**維奇憑藉鄧肯和羅賓遜的內線優勢所獨創的雙塔戰術成為了當時賽場上除了公牛隊傑克遜三角進攻戰術以外,第二套讓球隊迅速確立優勢的技術之一。

由於馬刺的實力本身就不弱,而且又有四大中鋒之一的羅賓遜助陣,馬刺隊的戰績大幅度反彈實在不足為奇,相反新秀鄧肯的迅速成熟卻實在讓人感到很驚訝,雖然鄧肯在大三時就已經成為全美大學生聯賽的最佳球員,但他在自己第一個職業賽季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卻要比大學時代還要優秀得多。

與鄧肯至今仍效力於自己的處子球隊不同,比他早進入聯盟3年,而且已經闖蕩過三支東西部不同球隊的基德顯然要比他見多識廣一些。這位現效力於網隊的組織後衛是位土生土長的加利福尼亞人,而在基德小時候,他所鍾愛的運動專案只有橄欖球。

到了高中以後,基德才開始將籃球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早在自己的高中時代,基德就已經成為了兩屆州冠軍。進入籃球水平平庸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之後,基德更是將自己的籃球天賦發揮到了極致,並終於將從未打進過決賽圈的加州大學校隊史無前例地帶進聯賽的四強,從而躋身強隊之林。

94年6月,前一個賽季僅取得了13勝69負的達拉斯小牛隊在選秀大會上以第一輪第二順位將基德抽到手,從此這位來自加州的小夥子便在得克薩斯州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雖然,基德在自己第一個賽季的表現很出色,而且球隊的成績也進步到36勝46負,但由於小牛隊的實力實在是太差,志在複製大學神話的基德還是沒有出現在季後賽中。不過,在基德身上也有好消息,他憑藉場均117分與77次助攻與當年的探花希爾一同分享了年度最佳新人的蛋糕,而當時希爾的選票含金量卻遠不如基德。

在小牛隊效力了兩個半賽季之後,在達拉斯過得不太愉快的基德終於被小牛隊交換到相對整體實力較強的太陽隊,而此時基德已經將目標定格在自己的第一個季後賽中,由於太陽隊已經在西部連續八個賽季進入到季後賽,基德的到來無疑會讓太陽隊的這個紀錄延續下去。果然,在基德轉會的第一年,太陽隊就取得了56勝26負的成績,整整比95賽季多勝出了16場比賽,最終基德在太陽隊實現了自己的季後賽之夢。

在太陽隊效力的四個半賽季,是基德職業籃球事業的第一高峰期,他連續三次代表太陽隊參加了全明星賽,而且還以夢四隊隊長的身份在悉尼奧運會,上拿到了奧運金牌。但就在01賽季,太陽隊竟然在基德身上犯了一個幾乎可以說是不可原諒的,同時也是近十年極度愚蠢的錯誤那就是以種極不體面的方式將基德送到了東部,當時,正被毆妻事件糾纏的基德被太陽隊作為馬布裡的替代品被交換到了東區的網隊,而當時的網隊也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嚇呆了,他們需要基德的理由就是十分簡單的缺少一位領袖式的人物。

也許直到現在,太陽隊仍然在為自己犯下的愚蠢錯誤而感到痛心,就在基德離開後的第一年,太陽隊竟然14年以來首次沒有拿到進入季後賽的入場券。相反,得到基德的網隊竟然一甩魚腩部隊的帽子,打進了總決賽。與此同時,鄧肯也逐漸取代的年近四十的羅賓遜,成為馬刺隊的新統帥,不光在自己的第二個職業賽季幫助馬刺隊拿到總冠軍,而且還當選了常規賽和總決賽。就這樣,兩位球員透過兩種不同的方式成為了各自球隊的絕對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