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征服美職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雙重火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 雙重火力

喬丹的復出讓有nba的新聞都圍繞著這位昔日的英雄,人們發現其實在心中他們如此的需要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來支援的。

在籃球場上人們抱怨了三年之後,喬丹又重新以拯救者的身份來“收拾舊河山了”,有關喬丹的諮詢,新聞,統計,回顧,訊息已經漫天遍野了。

所有關心籃球的人幾乎都搜遍了自己所有的資料,喬丹38歲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秘密而言,可人們仍然不遺餘力的一份份的,一次次的不厭其煩的複製著早已為人所知的東西。

而所有人彷彿也都習慣了這種做法,可所有人也都忽略了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視著喬丹縱向歷史比較之時,幾乎都忘記了喬丹現在所處的現實環境,關心一下喬丹身邊的人其實對於預測這位這位從來幾乎沒有輸過的英雄的復出前景更有所幫助。

儘管喬丹一直強調他依然是那個可以完成罰球線起跳扣籃的喬丹,只是現在不會那麼做了,但歲月在其身上不可避免的可下了深深地烙印。

喬丹的體力,力量,速度都已經今非昔比,從身體素質上已經無法保證當年的狀態,另外在位置上他會更好的利用自己的經驗與意識,用自己的傳球和助攻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完成自己的戰術意圖。

這樣的喬丹便由一個終結者變成了一個組織者,可誰來承擔奇才的得分大任呢?賣了霍華德,送走了斯特裡克蘭,辭了里奇蒙德,三位老態龍鍾的大碗雖然笨拙,卻可都有著出色的得分能力,沒了三老,喬丹只能寄希望於年輕一代。

在奇才新一代的球員中,漢密爾頓和亞歷山大都是進攻能力極強的球員,相信不會讓喬丹這位後勤部長的彈藥無處可送,之前兩人堪稱奇才的“雙重火力”。

漢密爾頓僅有兩年的nba球齡,但幾乎已經躋身於成名球星的行列之中,而他的崛起幾乎全依賴於喬丹的一手提拔,在喬丹仍是奇才的管理人員時,漢密爾頓便以其在大學時代ncaa中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喬丹的好感。

為了回報喬丹的知遇之恩,提前結束了自己的大學生涯,其實也就是放棄了一次ncaa的總冠軍,果不其然實力日趨完善的母校康尼狄格大學於次年加冕ncaa總冠軍。

喬丹為了確立以漢密爾頓為核心的進攻戰術,下決心鏟掉了三個薪金毒瘤,也令這位小兄弟深受感動,與他的頭像兼導師喬丹不同的是,漢密爾頓從小便時一個備受矚目的明星球員,由於連續三年率隊取得有益的成績,他連續入選全美大學第一隊,並被評為ncaa最傑出運動員,並以此入選了美國青年男子籃球隊,漢密爾頓有著與喬丹相同的身高198,但卻只有839kg,作為一個職業籃球運動員幾乎不成比例,但這卻賦予了他超人一般的速度和反應。

一切看似堅固的防守在他的快速,機動,靈活之下瞬間即被突破,就好像銅牆鐵壁智商硬釘進一根釘子,穿過牆後留下一個孔,然後向四周逐步擴充套件,形成一道道裂縫,直到最後導致坍塌變成殘垣斷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條小小的裂縫足以毀滅看似密不透風的牆,漢密爾頓的進攻也是一樣足以穿越任何防守,他的速度正是奇才當時最需要的。三維老球星的遲緩,不僅拖垮了奇才的攻防體系,更可怕的是拖垮了奇才的心理,球隊總是沒有鬥志,一擊即潰。

喬丹看到問題的關鍵,便以全新的思路重組球隊,漢密爾頓等新秀的速度是實實在在地幫助,而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徹底改變了奇才的風格,重建了球隊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這一切都是前年選秀中,喬丹力排眾議在首輪第七順位便挑走了漢密爾頓的那一刻開始的。

當時奇才內線球員奇缺,所有人都認為奇才一定會選擇一個身高體壯的內線隊員,課喬丹偏偏選中了漢密爾頓,但這個決定在接下來的一個賽季被證明了是無比正確的。

漢密爾頓初等賽場的第一個賽季裡便挑起了全隊的大梁,開始彷彿只有他一個人在打球,其他人只不過在遠處看,漸漸的所有人都被感染了,雖然奇才還是經常輸球,但他們再也不像之前那樣剛開始就向對手舉手投降了。

漢密爾頓也一躍成為了全隊的第一攻擊手,在之前的nba歷史上也只有那些巨星才能做到,入選新人第一隊,參加全明星週末新人對抗賽,使漢密爾頓的名聲日漸響亮。

隨著喬丹的復出,奇才成為聯盟中的一大亮點,而真正被看好的是奇才的這批年輕人的能力,而漢密爾頓無疑只其中火力最猛的一個。

亞歷山大與喬丹的緣分從他進入喬丹當年的中學就開始了,從那以後他的每一次觸球都在模仿,而今他有機會與昔日的偶像同場競技,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看看這位一年級新秀的大學履歷就知道這孩子在模仿喬丹方面是極有天分的,在大學期間他從未把第一份收手的交椅讓給過別人,所有跟他打過球的人都評價他是最自信的投手,幾乎沒有他不敢投的球,自信是學習喬丹的基本條件,喬丹之所有又後來輝煌的成就,自信始終支援著他贏得勝利。

亞歷山大當年明白,但他更知道自信不光來自於心理,更重要的是要有過硬的技術做保證,而要想擁有過硬的技術只有一個途徑就是苦練。

亞歷山大的一切幾乎全被都被籃球佔據,出了練球之外,看錄影,看資料,練球員的自傳都不放過,哪怕最不引人注意的細節只要對自己的籃球技藝有利,一概兼收幷蓄,他堅信自己就是為籃球而生的。

此次喬丹復出之前最後一個心願便是不惜血本的挖來亞歷山大,可以看出他在喬丹未來的戰略中所佔的重要位置。

在奇才的一場訓練賽中,開始以漢密爾頓和亞歷山大等主力組成的一組,竟運轉不靈,大比分落後,令喬丹大衛惱火,身先士卒擔任起球隊的組織者,馬上立見奇效,而兩位新人更是火力全開,鋒芒畢露。

看來兩位必然也不要仰仗喬丹的組織才有機會獲得更好的表現,而喬丹也正需要兩人的雙重火力作為自己戰術意圖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