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最後的東郭先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牧野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八章 牧野之戰

為確保安全,白欣榮打頭,陳歡墊後,將顧賀之、周廣陵、劉峰、方佳瑜護在當中,六人將隨身的裝置開啟,步步為營,慢慢向洞內的發光點靠近。起初,洞內並沒有什麼異常,眾人藉助手電的燈光將眼前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山洞中也並無動物生存的跡象,儀器設備也顯示正常。

向前大約走了一百米,拐過一個拐角,眼前的景象才有了顯著的變化。

首先是一塊塊巨大的鐘乳石佔據了大部分的面積,讓人琢磨不透的光線就是透過眼前的鐘乳石反射而來。拋去數量居多的鐘乳石,就是一個個戰兵俑,雜亂無章的散落在各個角落。在戰兵俑的前端,豎立著一塊殘缺的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刻滿了複雜的文字。在石碑的底部,左右對稱的還刻有兩隻騰飛的玄鳥。

顧賀之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他目瞪口呆,雙手來回的搖擺,就像是一個貪婪的人發現了巨大的寶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同學們,這是意外的發現啊,想不到在這百竹溝中竟然會有一座戰兵俑。”顧賀之湊近石碑,用一種愛惜的神情,仔細觀察著上面的文字。他越看越激動,越看越瘋狂,以至於後來熱淚奪眶。

“老師,您怎麼了?”陳歡上前扶起顧賀之,擔心的問。

顧賀之擦乾了眼淚,緩了緩神情,解釋說道:“這塊石碑上記載的是商周時期著名的牧野之戰。”顧賀之因為剛剛過於激動,腰部有些扭傷,遍找了個平整的地方,坐了下來。“在歷史上關於商朝的記載本就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神話傳說。以至於學者們曾經一度懷疑商朝是否存在。如果,這個石碑是真的話,那麼將填補商朝歷史的空白。”顧賀之拿起登山棍,隔空指著石碑繼續說,“牧野之戰,它這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由於帝辛先徵西北的黎,後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自焚,商朝滅亡。所以,在《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另外,在《詩經·大雅·大明》記載: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武王牧野,實撫天下。”

顧賀之一口氣說完了商朝的歷史,喜極而泣。

兒另一邊,白欣榮卻對這堂歷史課並不感興趣。她所在意的是為什麼在百竹溝內,會有這麼個地方。自己多次深入百竹溝,卻並沒有發現有任何和現在的情形相同。她不禁產生了疑慮,憂心忡忡。趁顧賀之喝學生們上課的空當,白欣榮對整個戰兵俑做了詳細的檢視,在一個躺倒的戰兵俑的身後,發現了幾片龜甲。

“顧教授,你看這是什麼?”白欣榮將龜甲遞給了顧賀之,顧賀之慌忙畢恭畢敬的接了過來。

細細端詳之後,顧賀之激動的說:“這是甲骨文,這甲骨文的發現,更加印證了我剛剛的說法。商朝歷史五百餘年,以玄鳥為圖騰,以甲骨做占卜,以青銅為禮器,這些都是我們偉大的文化瑰寶啊!”顧賀之已經激動的無法用語言形容,他小心的戴上手套,仔細的端詳著手中的龜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研究甲骨文還是一個非常偶然的契機。1899年,晚清翰林院編修金石學家王懿榮偶染痢疾,在他的藥方中有一味龍骨,所謂的龍骨就是古老的龜甲或者獸骨。待他從藥店抓藥回家準備煎熬時,偶然發現了龍骨之上竟然寫有一種古老的文字。從此以後,他就走上了研究甲骨文的道路,被譽為甲骨文之父。甲骨文的發現,徹底改變了商王朝沒有文獻記載的歷史。”

“太棒了,那老師,咱們如今發現了這個戰兵俑,那就又為商朝的歷史貢獻了力量,真是太自豪了。”劉峰忍不住說,“真沒想到還有意外的收穫。”

“是啊,那老師,我們現在怎麼辦?”

“聯絡當地的考古學家讓他們儘快趕到這裡,咱們先對周邊的地形做初步的勘驗,為專家的到來做好準備。待專家一到,咱們交接完這裡的一切,再繼續咱們的科考任務。只不過,咱們的程序怕是要多耽誤幾天了。”顧賀之笑嘻嘻的摸著鬍子,站起身來開始了初期的工作。

“沒問題,我們不怕。能為考古界貢獻一份力量,真是太榮幸了。”方佳瑜拍手叫好,似乎在這一瞬間她就把自己想象成了考古界的的一員。

“那我們開始吧。”陳歡早已經按捺不住心情,從揹包中拿出了勘探儀。

“你們不要高興的太早,這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說話的是白欣榮,聽顧賀之連連講解了商王朝的歷史,似乎同學們已經將白欣榮忘在了腦後。此刻聽到她的聲音,讓原本喜悅的氣氛一下子又變得極為尷尬。

“姓白的,我看你是一個姑娘家的,不忍心對你說難聽話。你不要得寸進尺,我們這些知識你恐怕連聽都沒聽過吧,免費給你講講你還不樂意聽了。”劉峰指著白欣榮,做出一副準備動手的姿態。而白欣榮卻不以為意,繼續用她獨有的冷漠語氣說:“百竹溝內,自古就是謎一般的地方,甚至是連一隻鴿子都飛不出去的地方。你們想想,在這樣一個地方,怎麼可能有一個巨大的戰兵俑?如果真的有的話,那麼建造它的人是如何自由進出的,要知道,建造這個戰兵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種事情是不可能不被記載下來的。可是,據我所知,不管是縣誌還是歷史,對此都沒有記載,這難道不奇怪嗎。顧教授,這你怎麼解釋?”

“哈哈,小白,這個其實並不難解釋。商朝開始就開始實行分封制,像我們熟悉西伯侯、東伯侯都是分封的爵位。其中,分封制的優點就是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並加強了天子對地方的控制。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產生矛盾。所以,一些偏遠的地方就會暗中有所動作,積蓄自己的力量。一旦力量成熟,就可以獨霸一方。生前如此,生後也會提前做好安排。所以,暗中建造這樣一個戰兵俑,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