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香江1981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6章有錢,有底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6章有錢,有底氣

在美國,收購方在取得上市公司百分之五或是百分之五以上股權時,就必須履行披露義務。

要在十天內,向交易所和目標公司備案,之後每賣出去或者買入百分之一的股份時,都需要及時向上述機構補充備案。

為了方便操作,交易不那麼麻煩,股份分散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某些股東權益,但這對於楊辰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他看中的那些公司,本來就沒打算去影響些什麼。

他只是單純的為了賺錢,只要能夠賺到錢,他不在乎什麼權益不權益的。

這一次,楊辰來美國之所以這麼迫不及待的收購這些公司股票,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他現在有錢。

沒錢,沒底氣。

有錢,有底氣。

在gb遊戲機上市後,他手上有了大把大把的美金,如果不花出去,他會感覺心裡不痛快。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現金握在手上容易貶值。每多握在手上一分鐘,那都是好萬塊錢的損失。

為什麼都說富人的煩惱多呢,一天天就知道忙這,忙那得。

以前沒有這種痛苦,現在楊辰變成其中一員了,那真的是很有心裡感觸。

看著自己手上的錢每一分鐘都在再貶值,心裡那個愁啊,甭提了。

窮人努力工作,是為了賺錢養家。

富人們努力工作,是為了不使自己手上的錢貶值。

除此之外,第二個原因,那就是不久前,美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股票回購行為,出現了很大的寬鬆。

美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出現了。

只不過,當時因為證監會監管力度較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上市公司由於面臨較多的法律風險,一般情況下,發出的股票基本上都不會進行回購,規模一直相對有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一九八二年以前,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是需要承擔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兩項非常嚴重的法律責任。

上市公司內部在擁有重大內幕資訊的情況下,如果購買自家公司的股票,就有可能構成內幕交易罪,公司在公開市場回購股票,往往會以一系列的交易來完成,這樣其結果又會影響股票市場價格變動,因而又會陷入操縱市場的風險。

所以,在一九八二年以前,很少有上市公司會回購自家股票,因為一旦發起回購計劃,就一定會承擔法律責任,中間風險較大,稍不注意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除了在面臨被惡意收購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不敢玩這左手轉右手的資本遊戲。

只是,這一情況,在進入八十年後,出現了巨大的轉變。

美國作為二戰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經濟變化直接影響著全球大多數國家,它的一舉一動,格外的引人注意。

在今年下半年,也就是一九八一年,就已經有訊息透露出來。

雖然這則訊息在美國新聞媒體上,只是被稍稍提及了一下,並沒有大肆報道,但當時楊辰在看到這則訊息後,瞬間就跳腳了。

後世美國經濟增長慢的跟狗屎一樣,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和股價卻蹭蹭的往上升。

這是因為什麼?

還不就是源於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票造成的。

尤其是科技公司,今天幾十億美元回購,明天幾百億回購,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這回事,反正每次訊息出來後,那股價就撒丫子的往上升。

尤其是那些盈利好的上市公司,幾乎有事沒事就喜歡回購自家公司的股票。

新股也不發了,動不動就回購,造成市場流通股數量嚴重下降,股價居高不下。

一家公司的股價如果高到一定程度,那麼普通人就就別指望從中分口湯喝了。

上市公司把自家公司股票回購之後,留給大家的就只剩下湯湯水水了,而且留下的這點湯湯水水,還都是摻雜著毒液,喝下去就有被割韭菜的風險。

雖然美國證監會放鬆上市公司回購股後,又定下了一系列規則,比如說:

交易條件包括:交易方式,每日回購只透過一個經紀人實施回購。

交易時間:即不構成開盤交易及不在休市前的特定時間段內實施。

交易數量:每日回購數量不超過前一個月股票日均交易量的百分之二十五%。

交易價格:回購價格不高於回購之前最高的獨立交易報價或者最後一筆獨立交易的價格。

……

美國證監會修改規則,為上市公司開闢了回購自家股票的合法渠道。

相比起前面動不動有可能就會觸碰到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兩項罪名,新的規則在上市公司眼中,壓根不值一提。

不可否認,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投資者的回報,同時還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

然而,這樣一來,每當金融危機過後,美國實體投資者們在沒有好的投資機會時,它們大多會將企業賺來的錢,又重新投資到自己公司裡面去。

金融危機過後,大環境下,一些優質公司的股價難免會受到行情影響,股票價格會比實際價值低,企業回購本公司股票,不僅能夠有效地推動股價恢復,同時還能吸引全球資本流入,使經濟重新崛起。

上面是好的一面,但壞的一面也有,而且更加的嚴重。

上市公司在有了合法回購自家股票的途徑後,股東們為了提升公司市值,提高自身身價,難免會不斷的吸納早期流入市場的自家公司股票。

這樣一來,隨著市場股票流通數量越來越少,很多公司的市值,就會突飛猛漲,久而久之,公司市值就會升到一個遠遠高於這家公司的實際價值。

大環境好的時候,自然是大家都賺錢,都高興,一旦大環境不好,就會引發上市公司市值瘋狂下跌。

看看後世那些從幾百億上千億巔峰市值跌落下來的公司,為什麼它們前一秒市值都飛上天了,下一秒卻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大白菜。

其中一個原因,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