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香江1981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2章打落英國人的驕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62章打落英國人的驕傲

島國財團的實力不容小覷,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抵擋住住友那樣有實力的財團圍攻,現在他只能藉助外援,儘快把歐美資本提前引入島國市場。

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人投鼠忌器。

雖然歐美資本都在蠢蠢欲動,但是距離真正大規模進入島國市場還有一段時間,那麼多國際資本流入,不是短時間就能夠完成的。

後世日元升值最高位是在八七年,金融危機促使國際資本大量湧入島國市場避險。

現在距離黑色星期一還有一年多時間,沒有金融危機推動,島國市場很難聚集那麼多國際資本,日元升值少不了國際資本大量湧入島國市場這一關鍵一環。

現在島國財團已經出手了,一年時間太久了,他等不了那麼長時間,而且他本人也不是只會被動挨打的人。

趁著這次打造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計劃,楊辰準備拉華爾街資本提前入局,千億美元大單,他不相信美國資本不動心。

至於歐洲財團,暫時還是算了,現在歐洲大部分銀行都還沒有從拉美債務危機中緩過氣來。

石油危機使得歐洲經濟受到很大的影響,最要命的是一年後它們還得面臨一場全球金融危機。

一場大洗牌,已經再所難免。

未來冷戰結束後,美國霸權主主義充斥全球,那個時候,將是華爾街資本為所欲為,肆無忌憚的時代。

為了避免歐洲資本實力太弱,抵擋不住美國資本打壓,楊辰覺得幫把手,讓它們在島國市場恢復一點元氣比較好。

尤其是英國資本,在內陸還沒有崛起之前,他需要繼續依靠英國人的勢力,在此之前,只有英國實力越強,他才越安全。

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就是這個道理。

英國私有化改革雖然取的了成功,但成績並不是很理想,縱觀英國私有化改革,在時間點選擇上面,非常的糟糕,甚至可以用倒黴來形容。

八十年代歐洲銀行先後經歷了石油危機,拉美債務危機,全球金融危機,三次大災難,可以說是自二戰結束以後,歐洲經濟發展受到影響的主要因數,沒有之一。

英國私有化改革,使得英國政府成功的甩掉了國有企業這個大包袱,但是那些接下國有企業的英國資本,由於沒有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讓原本屬於政府的包袱,全部壓在了它們身上。

英國資本外強中乾,在九十年代那場英鎊阻擊戰中,被美國人撕的粉碎。

九十年代,冷戰結束。

歐洲各國想要脫離美國的控制,為了給歐洲一個深刻的警告,美國人給了歐洲各國上演了一場殺雞儆猴的戲碼。

很不幸,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成了哪只被美國人用來殺雞儆猴的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恐怕英國人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被一個美國人打敗,美國人只派出了一個索羅斯,就把英國人幾百年來的驕傲摔得七零八碎。

相比較馬島戰爭,真正讓世界各國清楚的認識到英國人沒落已成事實的事件,正是九十年代初那場驚心動魄的英鎊阻擊戰。

一個金融投機者,打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還有比這更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嗎?

後世很多人都在奇怪,英國人作為一個歐洲國家,而且還是美國的宗主國,為什麼它被美國人教訓之後,反而轉頭緊抱著美國人的大腿,與歐洲各國若即若離。

難道真的被打怕了?

或許吧

不過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索羅斯當初阻擊英鎊的時候,德國人袖手旁觀的原因。

一九九零年英國加入西歐國家創立的新貨幣體系‘歐洲匯率體系’,這個決定使得英國貨幣出現了很大的漏洞。

如果英國當時沒有加入歐洲匯率體系,像索羅斯那樣的投機者,根本不會有機會對英鎊下手。

歐洲匯率體系,主要是以德國的馬克為核心體系,自從二戰結束之後,歐洲各國經濟都傾向於金融服務行業,而德國則一如既往以工業製造為核心,大力發展本國製造工業。

在歐洲匯率體系中,每一種貨幣只允許在一定的匯率範圍內浮動,一旦超出了規定的匯率浮動範圍,各成員國的中央銀行就需要透過買賣本國貨幣來進行市場干預,使該國貨幣匯率穩定到規定的範圍之內。

如果各國經濟發展穩定,透過以馬克為核心的歐洲匯率體系,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眾所周知,英國的經濟早在二戰結束之後,就一直沒能恢復過來,甚至在經過八七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還出現了大幅度衰敗的趨勢。

由於歐洲匯率體系限制,英國需要保持一個極高的匯率來作為條件,同時在匯率上受德國馬克的制約,在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上不敢大膽行事。

比如,何時提高或降低利率、為保護本國經濟利益而促使本國貨幣貶值。

英國貨幣被嚴重高估,這對於專業的經濟學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英國中央銀行能否有足夠的能力,維持其高匯率,在很多人看來,是一間非常值得懷疑事情。

也許是曾經獨來獨往習慣了,英國人看起來不太會跟人平等打交道,一九九二年,英國與歐盟十一個成員國一起簽訂了《馬斯特裡赫特條約》。

這一條約,使的英鎊進一步被高估。

貨幣被高估,一旦經濟市場發生動盪,受到國外資本侵略,很容易被攻擊。

歐洲匯率體系以德國馬克為核心,一旦其他國家出事,就需要核心國的德國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幫助那些國家。

很顯然,後世那邊英國政府與索羅斯的戰鬥,德國人並沒有犧牲自己,去幫助英國渡過難關。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不幫就不幫把,畢竟這種犧牲自己,幫助他國的事情,大家都不是聖人,可以理解。

但是讓人無語的一點,德國前面拒絕了英國人,轉頭卻幫助法國人保衛法郎。

啥意思?

英國人當時無法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