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香江1981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4章也不是沒有辦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74章也不是沒有辦法

如果再等幾年內陸市場全面開放,楊辰倒是不介意手上多一點人名幣,那樣他也好提前在未來內陸那些線城市布局。

但是現在不行,現在人民幣匯率很不穩定,隨著內陸市場開放,人名幣會調整到合理的水平,他現在如果兌換太多人民幣,過幾年損失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他有錢歸有錢,但也不希望自己的錢白白送給別人,哪怕這個人是國家。

說到底,他還沒有無私到為國舍家的地步。

或者說,他更希望自己來使用這些資金,讓國家能夠得到更大更有利的發展。

錢越多,煩惱越多,責任越大。

與此同時,他自己也有私心,他希望將來能夠成為內陸第一大財團。

後世很多人都認為內陸沒有財團,這是一種錯覺,其他先不說,單單是企鵝和阿里,兩家公司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網際網路公司了,它們涉及到的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過了某些外國財團。

它們之所以沒有被冠上財團的稱號,主要原因還是國家體制問題,作為一個非資本主義國家,內陸體制決定了國家一切由政府說了算。

所謂的有錢人,富人,商業領袖,無論再怎麼成功,企業規模如何龐大,面對政府的一紙書令,都得乖乖聽話。

後世馬首富天天見這個國家領導人,那個國家領導人,翹著二郎腿,跟大佬們有說有笑的,很牛逼很厲害。

但是,有誰見過咱們國家領導人跟馬首富等人坐在一塊有說有笑的?貌似沒有吧?能夠受到接見就已經很榮幸了,說的誇張一點,都可以光宗耀祖了,對吧?

不過,事無絕對,這年頭香江地位比較特殊,內陸對於香江得重視,從偉人幾次接見香江各行各業的華人領袖就可以看出來。

未來香江只要發展的好,不像前世那樣走下坡路,這種重視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透過香江的特殊性,他組建財團並不是不可能,不過想要組建財團,他底蘊依舊還差了一些。

真正的底蘊,跟錢沒有任何關係,像島國幾大財閥,它們傳承數百年,靠的可不僅僅只是錢。

一個家族的底蘊,需要上百年的積累才能真正形成,幾十年就消失的財團,那不算真正的財團。

楊辰的話,讓霍大亨身邊的李行長有些尷尬,正如對方說的那樣,現在內陸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出口業務也有限,這個時候就是給楊辰幾百億人民幣,也只能存銀行沒處可花。

想到內陸方面現在沒什麼好處跟楊辰交換,李行長嘆了一口氣道:“楊先生,是我冒昧了。”

楊辰擺了擺手道:“沒什麼,我能理解。”

內陸的想法楊辰心裡清楚,他與英國合作建設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內陸方面想透過參股來達成一些合作。

高新技術產業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內陸自然不希望落後西方太多,而這次楊辰的計劃無疑給內陸提供了很大的機會。

就在李行長和霍大亨都免不了失望的時候,楊辰緩緩開口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摁?”李行長和霍大亨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

霍大亨直言道:“阿辰,你如果有什麼條件可以說出來,哪怕李行長這邊沒辦法做主,也可以上報上面,由上面領導決定。”

楊辰聽完霍大亨的話,沒有應聲,目光看向一旁的李行長,似乎在等著他開口表態。

李行長見此,心裡不由苦笑,他早前已經從前任中銀行長的哪裡得知這位不好忽悠,行事作風有時候比一些老一輩還要謹慎。

商人無利不起早,這位也一樣如此。

與其他人不同,眼前這位與內陸打交道一向不喜歡吃虧,同樣也不喜歡佔便宜,在內陸的每一項投資基本上都屬於雙方互惠互利。

所以,現在楊辰突然態度反轉了,李行長反而猶豫了,不過他並沒有猶豫太久。

“楊先生,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如霍先生說的那樣,如果我沒權利做主,我會第一時間上報給上面的領導,由他們決定。”

楊辰淡淡道:“我的條件並不高,只要內陸方面答應我入股幾家國有企業就好。”

“幾家?”李行長聞言一愣,有些不相信道。

楊辰繼續不動聲色道:“最少五十家,畢竟那麼多錢,少了也吃不下。”

“五十家”李行長聽到這話,嘴角狠狠的抽搐了一下,他完全沒有想到楊辰胃口竟然這麼大,一開口就要入股幾十家國有企業。

雖然內陸國有企業不少,但是能夠入的了楊辰的眼,同時又能吞下這麼多資金的,還真的不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年頭幾百億可不是那麼好消化的,像後世那些動輒千億萬億的國有企業,現在能夠價值幾十上百億的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屈指可數。

私人入股國有企業,內陸還沒有這樣的先河,尤其是涉及到這麼大的一筆資金,他這個小行長還真做不了主。

李行長苦笑道:“楊先生,你還真的給我出了一個大難題。”

楊辰沒有在意,繼續道:“其實內陸想要發展經濟,大部分國有企業接下來都需要進行改革,接受私有資本,除了能夠輸入先講的管理經驗以外,同時還能起到監督作用。

國有企業的優勢很多,但弊端也同樣明顯,歐洲各國在私有和國有模式上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內陸可以借鑑一下。”

“李行長也不要以為我入股一些國有企業,就會對國家造成什麼傷害或是損失,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也沒有那麼大的膽子。

如果上面不放心,可以限制我的入股份額,比如百分之十或者二十,這樣只有監督權,沒有控制權和管理權。”

“我入股後,不僅可以提供充足的資金,同時還能為入股的國有企業提供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不受限制的技術輸送…”

後世內陸很多國有企業就是透過上市募資,吸收私有資本進入,以此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

內陸國有企業上市,並不是一味的募集資金,更重要的一點,其實是為了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促進國有企業的良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