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四章 方恨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七十四章 方恨少

只可惜,楚麗華那視力應該有很大的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吧?

青雲飛沒發現,自己已經想的那麼遠了。

過了三十以後,反而不如以前那麼著急了。

自己的家庭情況,真的不容樂觀。

哥哥結婚的時候,家裡還有能力幫著買房子這些。

只是現在,自己這輩子怕是要孤單終老了吧。

真的,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窮真是原罪。有很多真心對待愛人的男人都是因為經濟條件而被迫放棄,這在我身邊也屢見不鮮。

其實這也怪不得現在的女孩現實,實在是因為這個社會塑造了一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是這樣考慮的,女孩子也想和你好好過日子,可是你連個安穩的家都給不了她,她怎麼能安心呢?

女孩子大多數都需要安全感,而錢是最能製造安全感的東西。因此,錢對一個男人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男人如果到了三十歲還不能事業有成的話,他就很容易成為剩男了。

青雲飛自嘲的搖了搖頭。

個月前,有個醜聞在我老家鎮子裡傳開。

醜聞主角是我一哥們兒。

他得了病,沒法治斷根的那種。

原因是經常往煙柳之地跑。

我挺同情他的,在寬慰的同時,且問了句:“現在半個鎮的人都知道你有病,你娶老婆的事,怕是更難咯。”

當時那哥們兒說:“算了,沒得病也還是娶不到。”

聽到這,我便同情的更厲害。

他人不壞,很老實,老實到近乎都不屬於這個世界。

十幾年前,他母親因病逝世。

從那之後第二年,小學畢業,年僅18歲的他,便踏上了漫長的相親之路。

他說,相過的女孩,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吧。

他又說,這些女孩他全看得中,只是,卻沒有一人看得中他。

沒辦法,在村鎮婚戀市場上,他實在不起眼。

家貧,早年喪母,父親好吃懶做,再加上他自身就是那種,非常不討女孩喜歡的性格——木訥,無進取心,不善言辭。

以至於,年過三十的他,連個女孩手都沒拉過——假如沒去紅燈區的話。

但,這個假如是不存在的。

何止是他,甚至可以說,那些十八線小縣城的紅燈區,大半收入都靠剩男撐著。

自己家的情況,唉_

反正聽說現在剩男怎麼說也有2000萬了,也不差自己這一個了。

再說了,哥哥家已經有個孩子了。老青家也後繼有男丁了。

想到這兒,青雲飛的頭更迷糊了。

三口兩口把餃子吃完,沒等多會兒,青雲飛就吃了藥躺下了。

楚麗華回去以後,邊吃餃子邊看手機。

想著找個話題和財務姑娘聊聊。

人脈這東西,用時才發現平時疏於聯絡了。

一下子要聯絡,太唐突了。

人生三大“方恨少”。

第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

說這話的以兩種人居多,一種是讀書少的人,另一種是讀書多的人。

讀書少的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碰到事情,遇到問題,困惑了,棘手了,辦法少,很吃力,才知道能力的欠缺那麼明顯,與聰明能幹的人差距大。

這時,他們找到原因,深感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書讀得少,思路不開闊,.asxs.低、層次低,人生路上常被枝蔓絆住腳,被溝坎擋了道。於是,大叫“書到用時方恨少”。

而讀書多的人,越讀越覺得知識不夠,這不是故作謙虛,而是他們從小溪游到了江河,從淺灣遊到了深海,知道知識的汪洋大海如此遼闊和深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特別是透過講學、寫作等,用知識武裝和指導工作、學習和生活,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行好人生之路,經常被知識檢驗著素質。這時,發自肺腑地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其實,如果僅僅把書理解為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因為,書有兩本,一本是“有字的書”,另一本是“無字的書”。

這本“無字的書”其實就是社會知識,更多體現為見識和膽識、實踐和經驗等。真正成才並有作為的人,既會學習,又會做事,都是讀好了這兩本“書”。

讓知識積累變成能力,讓實踐真功變成才幹,厚積薄發、融會貫通,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隨時隨地為己所用。

而第二種則是:“錢到用時方恨少”。

一個普通人,即便有固定收入,如果僅僅是過小日子,雖然不富裕,錢似乎還夠用,多少兩文也無妨。

而一旦用錢了,大額度用錢,比如用於購房買車、大病治療、孩子的教育培養、養老、還貸和資助親朋等方面,那時,錢就緊手,就捉襟見肘了。

如果還要投資理財,錢就是大問題。萬一還遇到急事,要靠錢去救急,那麼,真就是:錢到用時方恨少,事當急處始覺慌。

要知道,在生活中,誰沒有突然降臨的急事呢?誰沒有三長兩短的災禍呢?處理這些急事和災禍,需要用金錢去解燃眉之急、去消災化險。

這時,才真正懂得:錢不用時,它只是紙或者只是數字;到用時,它才是錢,才是另一種命根子。“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這句話,是一句最現實而最無奈的大實話,是對“錢到用時方恨少”的最好詮釋。

何況物價的不斷上漲,生活成本不斷增加,而人們又不斷追求生活質量的提高,都要靠更多金錢的支撐。

許多現實的需求,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需求,非金錢不能實現。物慾時代,人們發狂發瘋地追求金錢,大都為現實所迫。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無論何時何地,對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情形:掙錢如爬坡,用錢如下坡;下坡容易上坡難;賺錢如積露,花錢如流水,花錢容易賺錢難。

而這第三,卻也是最重要的,“友到用時方恨少”。

出門靠朋友,是人情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對許多人來說,“朋友”其實是一個深奧而微妙的詞。別看平時朋友多,吃喝玩樂紮成一堆,嘻嘻哈哈玩在一起,稱兄道弟打成一片,沒事時什麼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