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二章 我是一個值得你慣的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二章 我是一個值得你慣的人

楚麗華說著。就把自己的碗推到青雲飛跟前,“好吃的都給你,你可一定要在人群中多看我一眼啊!不然我怎麼印入你心田呢。”

——“吃剩吃不下的給我,你還說得這麼冠冕堂皇?”

——“可我知道你好這一口啊!”

楚麗華笑靨如花。

——“誰慣的你臭毛病!”

青雲飛嘴上這麼說,手可沒閒著。

——“你呀!”

楚麗華把擦嘴紙巾準備好看著青雲飛,等他一吃完就遞過去。

出了飯館,在街上隨意地溜達著。

——“我們現在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時光吧!……我手機好像響了。”

楚麗華掏出手機一看,是房東打來的。

把手機遞給青雲飛,房東比較喜歡他。

“嗯……好……可以,好的。”一連串下來,電話就掛了。

——“怎麼了?”

——“房東說想把房子賣了,讓我們行個方便,有人去看房時給收拾一下。我們得回去了。”

——“為什麼突然想賣房了?之前不是說這房子是她的嫁妝,不捨得賣嗎?”

——“她說房產稅太高了,不合適,還不如賣了。”

——“房產稅這個政策都提出兩三年了,也沒有實行,這根本不可能是一下子就能收起來的。”

楚麗華記得之前在保險公司,就講過這方面的課。不過,那個時候主要是為了鼓動房子多的客戶賣房買保險。

因為那樣的客戶才是大客戶,所以,大家都學得特別認真。筆記記了一大本。

後來,楚麗華去北大旁聽房地產課的時候,也習慣性的著重瞭解了這方面。

——“人家老公可是律師,道理懂的會沒有你多嗎?”

——“我知道,但是術業有專攻,這可是恆古不變的道理。雖說律師要瞭解各行各業的資訊,但關於這塊他肯定沒有房地產專家教授懂得多。”

——“是嗎?說說你這個專家的看法?”

青雲飛看楚麗華要急了,趕緊調侃。

——“哎~呀!不是我,是北大的一個教授說的。她說真要實施徵收房產稅會很慢很慢。”

楚麗華氣得直跺腳,等不及青雲飛再說她就接著說,“這不是說房產稅不會出臺,而是說,儘管推出房產稅是稅制改革的長期方向,但是短期內很難推出,更談不上具體的時間。

她還說,之所以這麼說,最根本的原因,是房產稅與現有稅種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當前不具備條件去徵收房產稅。

如果強行徵收,成本會非常大,稅收收入也不會太多,這不利於社會穩定,最終可能會得不償失。

這個徵稅成本,我給你簡單按照我的理解說一下。

古時候一個古老的制度,叫做“鹽鐵專賣”。

根據史書記載,從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秦國就實行鹽鐵專賣,為國君籠絡到鉅額財富。

你想想看,那個時候以農業為主,地廣人稀,一家一戶去收稅是很難的,所以,主要就是向地主家收稅。

但即便如此,刨除供養稅吏的支出以後,淨稅收收入也會很少。所以,徵稅是歷朝歷代的一個大難題,弄不好就會國庫空虛,國將不國。

而鹽鐵是每家每戶的必須品,人們必須買,即便加一點價還是要買。所以政府就實行專賣,加一點價,有時候加了很多的價,透過這個辦法收到了很多的財政收入。

透過鹽鐵專賣就可以看出,儘管古代帝王擁有徵稅的權力,但是還是要考慮徵稅的成本,否則不僅收不上稅,還會得不償失。

現代國家不僅要考慮徵稅的成本,還要考慮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你想想,那些手裡有有很多房子的人,也不是一般人啊!按照現在一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那麼多房本能拿下來,那都是非同一般的手腕。

所以,收稅還是以流通為主。就是買賣的時候,還有租賃的時候。

這在經濟學上叫“流量稅”,而房子放在哪裡要收的稅,就叫“存量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什麼流量稅,存量稅,我都不懂。”

楚麗華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我就來給你解釋一下。所謂流量稅,就是向經濟活動的流量徵稅。

比如說增值稅是向銷售徵稅,公司所得稅是向公司利潤徵稅,個人所得稅是向個人所得徵稅;而契稅、印花稅等等是向交易的過程徵稅。

這些稅收的特點,是向流量的、增量的收入徵稅。人們為了獲得這些增量收入,就必須交這個稅。

因為看在這個流量的、增量的收入的份上,所以人們在交這些稅的時候阻力並不大。

換句話說,流量稅相當於是從做大的蛋糕中切一塊,交稅的人還留了一大塊,所以交稅的時候體會的稅收痛苦並不大。

那麼作為比較,向存量收入徵稅,也就是向財產徵稅,是完全不同的邏輯。

存量收入已經屬於個人,向存量收入收稅,相當於去切分已經屬於個人的蛋糕,這時候因為沒有增量的收入,稅收帶來的痛苦很大,徵稅的阻力也會很大。”

——“好像,是有那麼點道理。”

青雲飛若有所思。

——“那當然了,不然人家怎麼可能是中國最牛高等學府的教授呢。

收稅也是有很大的學問的,這個稅收阻力可以表現在各個方面的。

比如說,一個退休老職工在城市繁華地帶有個房子,因為位置好,房屋價值很高。

可是他的現金收入是很少的,靠退休金生活,這時候這個稅怎麼收?稅收的官員怎麼開這個口?難道你真要把他趕走?

從社安定的角度來看,趕人走根本就不是一個選項。

再比如,很多人的房子是以前單位的房改房、集資房,這樣的情形很多,這樣的稅也是很難收的。

因為這些人的現金收入可能也不高,真的使用強制力去徵收,阻力會很大,也不利於社會的穩定。

這就可以看出,大規模徵收房產稅,需要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正因為如此,從2003年我國提出要徵收房產稅,到現在已經15年了,立法的草案都還沒有拿出來一個。

其中的困難,你想一想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