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三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個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五十三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個滾

看大家情緒消化的差不多了,堯裡瓦斯又開始了,“剛才說了,研究髒話對神經科學也很非常大。這事起源於一場意外。

在1848年的時候,美國正在大修鐵路。其中有一位鐵路先驅,叫菲尼亞斯·蓋奇。他在一次爆破中,發生了嚴重的意外。

一根鐵棍,擊中頭部,從前額擊穿到後腦勺,打穿了一個大洞。根據當時在場人的回憶,蓋奇在受傷之後,還因為嘔吐,大腦受壓,流出了大概半碗茶的腦組織。

但是,神奇的是,蓋奇居然沒死。在事發地佛蒙特州的報紙上,還有一篇專門寫這件事的文章,標題就叫《大難不死,只差半碗》。

但是,命雖然保住了,後遺症很嚴重。蓋奇整個人都變得很遲鈍,喪失了大部分思考能力。但是,唯獨說髒話的能力不減反增。蓋奇總是止不住的說髒話。

當然,今天我們對這個現象的研究已經很明確,這是典型的穢語症。就是汙言穢語的那個穢語。

但是,回到當時,這個發現卻開啟了一個新的腦科學的時代。因為在當年,人們對大腦的看法,普遍分成兩派。

第一派叫奶凍派。他們認為,大腦的各個腦區都是一樣的功能。就像一塊奶凍,各個部分都一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二派叫蛋糕派。他們認為,大腦就像一塊蛋糕,每一層都是不一樣的。

雖然這兩派現在看來都不對,但顯然,奶凍派偏離得更遠。而這場事故的作用之一,就是讓奶凍派,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因為很顯然,蓋奇的一部分腦區受損之後,相應的,只是一部分功能受損。說髒話的能力並沒有減退,只是剎車失靈,不能控制而已。

換句話說,在這場事故中,髒話就像一個路標,讓腦科學的研究,在奶凍派和蛋糕派這個路口上,少走了一段岔路。”

那這,真是個重大的發現了。

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回來的蘭芝,也聽得相當入迷了。靜靜地等待著堯裡瓦斯的下文。

——“除了這次重大發現,在此後的100多年裡,腦科學家又觀察了形形色色的患者。

比如,有的人左腦受損,情況會變得跟前面的蓋奇差不多,邏輯能力變差,而且忍不住說髒話。

再比如,有的人右腦受損之後,邏輯能力幾乎不受影響,但是,整個人會變得特別嚴肅,而且幾乎不會說髒話。這些研究過程非常復雜,我們就不細說了。哈哈,主要是我自己也說不明白。

總之,透過對患者的觀察,神經學家得出了這麼幾個結論。第一,髒話應該是人類掌握的,最早的語言之一。

因為大腦中跟語言相關的區域,位於大腦的高階思維區,進化出來的時間相對晚。

而這個區域受損,只會影響邏輯表達,並不影響說髒話。這在一定程度說明,髒話並不是後來進化出來的高階語言能力,它出現得應該更早。

第二,說髒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性思維運動。你看,說髒話的時候,首先你自己的情緒,會處在一個特定的狀態。

其次,你還要動用自己的共情能力。感受周圍人的情緒,然後決定,該說什麼樣的髒話。

比如,說什麼髒話能傷害對方?說什麼髒話能增加親近度,又不讓對方反感?

這背後的一整套過程,非常復雜。要精確的感知到,對方的情感圖式,然後才知道該說什麼。

這需要把情緒、同理心、語言能力,同時調動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說,髒話是大腦演奏出的一套,複雜的交響樂。”

蘭芝偷偷看了一眼孟憲祥,沒想到他也正好看過來。眼神在空氣中交匯的那一瞬間,蘭芝就準備原諒他了。

堯裡瓦斯還在繼續,“我也總結一下,到底什麼叫髒話?從語言學的層面看,髒話的本質是打破禁忌。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髒話是一項複雜的社會性思維運動,就像大腦的交響樂。”

孟憲祥忍不住了,關鍵時刻啊!“可是,你不是說說髒話除了是本能,還是因為是情緒的發洩,可以緩解疼痛;比如心理上的疼痛啊!”

堯裡瓦斯笑了,“哈哈哈,你不要著急,大家都是理解你的剛才的心聲吐露的。

言歸正傳,髒話這件事,要比我們想象得更深刻。它是一種非常值得重視的語言現象。

乍一聽這個問題,估計你們已經想到很多答案。就比如剛才這位哥們兒說的,說髒話可以發洩情緒,可以傷害別人的感情,但有時候也能緩和氣氛,等等。

這些顯而易見的答案,咱們就不多說了。在這裡,咱們只關注增量。說說那些,以前很少有人提到的,髒話的作用。

第一個作用是,增加溝通的效率。你可能會說,不對啊。髒話只是發洩情緒,不包含任何信息量。它只會給溝通造成干擾,怎麼會增加效率呢?

假如你這麼想,我想請你想象一個場景。假設,你正在做事,是那種非常緊急的事情。這時,你身邊有個人,特別不識相,偏偏要拉著你講黃段子。

請問,你怎麼拒絕?你可以說,我不想聽。但是,你覺得會有用嗎?你也可以說,我很生氣,你別再打攪我了。

但對方也未必真能感覺到你在生氣。其實,千言萬語,不如一個字管用,那就是,滾。”

堯裡瓦斯這傢伙,果真是把髒話研究的很透徹啊!他這麼一說,真是通俗易懂。

千言萬語不如一個滾!就像有時候,青雲飛惹自己生氣了,真是不想理他;一個滾字,既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同時也不會讓氣氛尷尬。

畢竟,有時候,跟他解釋再多也沒用。還不如直接張口罵他。但是,需要用不是那種破口大罵導致矛盾升級;而是一個飽含深意的滾,讓他自己體會其中的含義。

髒話,居然有這麼多的用處,可以前自己除了嫌棄就是嫌棄了。

但無形中,其實它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