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李儒薦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一章李儒薦才

雖說太原郡和雁門郡這兩郡都屬於幷州,但這兩者間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太原郡地理位置優越,東面緊靠太行山,但絲毫不受太行山內的黑山軍的影響。

因為黑山軍主要的活動範圍是在太行山南部的冀州趙郡、幷州上黨郡、司州河內郡等地,對太行山中部的太原郡影響不是很大。

西面有雁門郡,北面有西河郡,這兩郡之地足以抵擋西北方向少數民族的入侵。

南面是上黨郡,不僅商路暢通,而且民生安定。

前幾年其太守張揚緊緊抱著董卓和袁紹的大腿,發展迅速,其勢力範圍往南又擴充套件到司州的河內郡。

但是在董卓死後,張揚又趕緊抱著王允的大腿了,對王允的老家太原郡上趕著保護奉承。

雖說王允的大腿還沒抱熱,王允就被李傕等人殺死了,但畢竟曾經抱過,王允剛死就翻臉不認人,攻打其老家,也太不講究名聲了。

更何況這個時期的名聲尤為重要。

太原郡正是在這四面保衛之下,大力的發展著。

太原郡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土地異常肥沃,再加上生活相對穩定,大量的人口在此居住。

百姓間,對幷州王氏的依賴性十分大,這也是為什麼祁縣王氏竟能有兩萬的‘私兵’,這和百姓們的支援是分不開的。

正是這些原因,讓佔領三縣之地的長史沮授犯了難。

心道:“真是那句話‘打城容易,守城難啊!’”

雖說可以用軍隊強行壓制,但軍隊走了之後呢?

再說了,奮武軍是用來打天下的,怎麼可能為了三縣之地而舉足不前呢?

經過一天的時間,沮授想出了‘以當地人治理當地人’的策略。

策略是好的,但實施起來頗為困難。

因為這三縣中,中都縣的縣令和陽曲縣縣令都是曾託的死忠,知道奮武軍的做法後,明白奮武軍進城後必容不下自己,再加上奮武軍來的是大量的騎兵,自己跑都跑不了,於是乎,在奮武軍進城的那一刻就畏罪自殺了。

而京陵縣的縣令,一直緊緊跟著祁縣王家,不出意外,這次也是如此,跟著京陵縣的精壯去往祁縣幹守衛工作去了。

沮授看到這種情況,本來想讓縣丞或者主薄功曹等人出來主持大局,結果,三縣的縣丞等人都是‘老油條’。

聽到沮授的來意後,直接就拒絕了。

畢竟太原郡多少年來,王家常在,而別人不常在。

論行軍打仗,沮授在行;但論治理地方,沮授還差了一點,況且還有軍中的一大堆事務需要處理,沮授也是分身乏術啊。

只好一邊安撫百姓,下令奮武軍及俘虜的士兵不得騷擾百姓,違令者斬;

另一邊派人回雁門郡稟告韓成,讓其派人來治理這三縣之地。

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祁縣很重要,但沮授也不敢再進攻了,若這三縣不穩,後院起火;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將功虧一簣啊。

......

雁門郡陰館縣,韓成再次收到沮授的捷報,心中大喜。

但韓成看完信後,知道

了沮授現在的難處。

沒有想象中的開懷大笑,反而不懷好意的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李儒一眼,心中思索著什麼:

自己手下的文臣,徐邈在朔方郡和五原郡治理南匈奴幾十萬族人,走不開;

崔林在雲中郡和定襄郡安置漢民,也走不開;

閔純在代縣,韓業在常山郡,自己的老丈人‘蔡邕’搞教育行,這種事情還是差了一點。

只剩下身邊的李儒和在常山郡表現的還不錯的公孫方了。

看來自己要從他們兩人當中選一人了。

李儒看著韓成居心叵測的目光,知道事情不好,趕緊拿過戰報來看上一眼:

戰報的上半部分是彙報這三縣的戰況,李儒一看,心中驚歎道:“三天三縣,不僅拿下了縣城,而且繳獲了大量的糧食物資,以及一萬四千多人的俘虜,自己的軍隊僅僅損失了不到一百餘人。這戰績,足可傲視天下間的眾謀士了,只是比當年的自己還差了一丟丟。”

接著往下看,李儒便知道韓成不懷好意的看著自己的原因了。

原來是剛剛佔領的三縣之地沒人治理啊!主公想抓自己當‘壯丁’。哦!不是‘壯丁’,是縣令,雖說是一個意思。

李儒心道:“這可不行啊,主公還沒給自己漲俸祿呢。”當然這只是句玩笑話。

主要的原因還是太原郡內的王家根源深厚,自己人生地不熟的貿然前去,很可能出現自己累得半死治理一縣,自己一走,馬上反叛一縣的局面。

出現這種局面,自己在主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可就涼涼了。

這不是典型的“沒事找抽”嗎。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用軍隊強行鎮壓,不服就殺,殺到服為止。但是呢,現在奮武軍可拿不出這麼多軍隊。

只能採用次一點的方法,由當地人治理當地人,然後再慢慢的削弱分化。

韓成把信給李儒看的目的也就是讓其出謀劃策。

若其沒招,只好上任唄。

李儒心中著急:“萬一韓成金口一開,讓自己前去三縣之地,就算自己有再多的理由也於事無補了。”

於是乎,在韓成還在猶豫派誰去的時候,李儒對著韓成說道:

“主公啊!前些日子你下令讓我打探幷州的人才,我還真找到一個不錯的人選。”

韓成聽到李儒的話後就知道了,李儒這是不想去啊,才推出別人來了。

韓成只能一臉嚴肅地說道:“文優啊!我也不和你虛著套著,你給我說說是誰啊?說不出個子醜寅卯的,你就自己頂上去吧。”

李儒微微一笑,說道:“這人就是京陵縣的一個小縣吏賈逵。從小飽讀詩書,為人正直,深得京陵縣人民的喜愛,正好可以擔此大任,讓主公放心。”

韓成心中暗道:“賈逵?這個名字好熟悉的樣子。”

嘴上卻對著李儒說道:“文優啊,如此大才之人,你怎麼現在才和我說啊?”

李儒心道:“這不是你讓我去上任嗎,我不在找個好的理由。”

但心中的想法不能告訴韓成,只能隨意應付兩句。

韓成見李儒說話如

此應付,能猜出其心中的大概所想,說道:“好!我聽你的,讓他先試半個月,若半個月未安定下一縣之地,文優啊!”

李儒聽到韓成如此說,趕緊機靈的說道:“懂,主公,我懂!他不行,我去,保證不會出任何問題。”

韓成看見李儒的機靈樣子,說道:“好,那你去傳令吧,讓其先擔任京陵縣縣令,半個月後,我看看成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儒道:“諾”。便轉身退了下去。

韓成又對著門口的親衛下令道:“讓潘鳳前來見我。”

一會兒,膀大腰粗的潘鳳進來了,對著韓成說道:“拜見主公!”

韓成看著潘鳳,說道:“潘鳳啊!你帶領三千步兵即刻啟程,將沮長史所佔領的三縣之地全面接收。

並輔佐一個叫賈逵的治理地方。我對你的要求不高,只有一個,那就是穩定。有任何事情,我允許你先斬後奏。”

潘鳳聽到最後的先斬後奏的話語,高興地說道:“諾”。

心道:“主公這是對自己多大的信任啊!”

......

祁縣 王氏府宅

王蓋一臉大怒的對著‘孫雲’,也就是浮雲大聲的吼道:

“都是你出的鬼主意,還兩敗俱傷呢,結果奮武軍不用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陽曲縣和中都縣了。要不是我反應快,趕緊把兩萬人裝備起來,全力守衛祁縣,估計現在祁縣也是奮武軍的了。我們都將成為韓成的刀下之鬼了。”

浮雲心道:“還沒打你就撤了回來,你這個腦子,也是很厲害的。明明有兩縣之地,卻把兩萬大軍擠在一個小縣城裡,這個縣城定是人滿為患。若奮武軍採用圍城戰略,不出半個月,祁縣王氏必將滅亡。”

想是這麼想,但不能說出來,浮雲只好順著王蓋的話說道:“這個曾託也真是個垃圾,竟然一點都抵擋不住奮武軍的腳步,不到三天的時間,兩座縣城就易主了,白白浪費了一萬五千大軍。”

王蓋一臉懊悔的說道:“早知道如此不堪,還不如趁早殺了他,將這一萬五千大軍為我所用。”

浮雲聽完王蓋的話後,心中生出一陣失望之情。

半個時辰後,浮雲坐在馬車中趕回自己的家中,這時,內心中生出一陣傷感之情:

自己輾轉反側,投奔多人,卻不能始一而終。為啥遇個明主就這麼難啊?

現在來看,奮武軍的韓成確實不錯,有明主之姿,可惜自己曾經率兵攻打過常山郡,這對奮武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汙點啊。

浮雲思緒在起:當年的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若把當年的事情全部推到雷公身上,並且自己再立一大功的話,那麼奮武軍的韓成不就可以接納自己了。

至於立大功—浮雲的眼光看向了太行山脈南部。

......

一日後,李儒見到了賈逵,將韓成的任命帶給了他。

賈逵聽聞過奮武軍的事蹟,心中很是嚮往,滿懷高興地答應了。

並對著李儒說道:“請韓校尉轉告主公,逵定不負所望。”

李儒說道:“好好幹,這樣才不會浪費了我的推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