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發展幷州(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三章發展幷州(一)

太原王氏的歸順,也就意味著太原郡的歸順。

太原郡剩餘的三縣—陽邑縣,鄔縣以及大陵縣的縣令們聽到太原王氏歸順韓成的訊息後,聞訊而來,趕到太原縣,紛紛向韓成遞上了‘投誠表’。

自此之後,太原郡八縣之地也納入了韓成的領地範圍。

從沮授出兵中都縣到太原縣太原王氏的歸順,前前後後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整個太原郡就被奮武軍徹徹底底的拿了下來。

雖然其中還有些不服從韓成管理的勢力,但對大局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

戰爭結束後,最大的問題就是治理了。

韓成留下黃忠及青龍營和強弓營的人馬駐守太原郡後,便急匆匆的回到雁門郡陰館縣。

並下令將自己手下的文士們召集起來。

集思廣益,一直是韓成的所號召的做法。從多人中的不同的意見裡選出最優秀的發展方案,才是一個主公最英明的決斷。

三日後,韓成手下的文士們來到陰館縣縣衙,一邊相互交流著什麼,一邊等待著韓成的到來。

不出一會兒功夫,韓成帶著李儒姍姍來遲。

韓成將眾人帶進了大廳,對著站在一旁的下人說道:“給諸位上茶!”

又轉過頭對著眾人說道:“諸位請坐!”

這群人中,有從朔方郡趕來的徐邈;有從雲中郡趕來的崔林;還有從常山郡趕來的韓業,公孫方;代縣趕來的閔純以及太原郡的王凌,王昶,賈逵三人。

韓成看著濟濟一堂的文士們,不由自主的感嘆道:“

打仗,是將軍們和謀士們的事情;但治理地方,就是你們的事情了。

你們雖然不用去前線和敵人拼殺,但在我韓成心中,你們和前方的將士們一樣偉大。

你們在後方,保證每郡每縣的安定,提供著糧草和財物,安置著死亡士兵的家屬和傷亡士兵的去處,付出的並不會比前方的將軍們少。

但將軍可能會因一戰之力而流傳千古,你們呢?

十幾年後,或許有人會記得你們;但百年以後,誰還會記得你們的名字啊?”

坐在韓成下首頭號椅子上的李儒心道:“高啊!這馬屁,哦。不,這話說的高啊!”

眾人都是才思敏捷之輩,韓成的心思他們怎麼可能會不明白呢?

雖然韓成除了拍他們的馬屁之外,還說了那麼一丟丟的真話,但就這一丟丟的真話,足夠打動他們的內心了。

不知在誰的帶頭下,眾人跪拜在地,異口同聲的說道:“主公心中有我們,我們已經知足了,願為主公雖死而無憾!”

韓成是有感而發,同時也帶著自己的一點點的小目的。

見目的已經達到,韓成裝出一副瞠目結舌的樣子,說道:“你們這是幹什麼?我只是說了幾句真話而已。”

反應最快的莫過於最年輕的王昶,待韓成話音剛落,王昶立馬回道:“主公說的是真話,但更是肺腑之語,我等能遇此明主,實乃三生之幸啊。”

眾人心中都已經有了語言,但沒王昶這麼快的,都用眼光或多或少的打量了一下這個十六歲的青年,心道:“年輕人就是快啊!”

待王昶說完,崔林趕緊補了幾句:“我們知道主公沒有忘記了我們,我們唯有鞠躬盡瘁才能報答主公的恩情。”

待崔林說完,韓成趕緊制住將要說話的韓業,說道:“諸位的心思我都知道了。下面讓韓校尉來說說正事吧。”

心道:“我的個乖乖,再不止住,今天的主題就換成了‘論韓成的豐功偉業’了。”

李儒算計人還行,說這麼文縐縐的話,還真差了點,一直插不上話。

聽到韓成說終於讓自己發言了,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說道:“前兩個月的大戰,我們共獲得了糧食五十萬石,俘虜士兵三萬餘名。並且太原王氏也拿出了四十萬兩黃金幫助我們建設城池。”

聽完李儒的報告後,眾人瞬間找到了一種‘大土豪’的感覺:有錢,有人,還有糧食。

眾人都知道這龐大的財富和不要錢的人力意味著什麼,但自己手中並無需求,故只是感嘆此戰收穫頗豐。

只有常山郡的韓業心中著急萬分,因為韓業是真的缺錢缺糧食啊。

因為戰亂不斷,常山郡安穩平定和雁門郡‘分地令’的大名越傳越廣,數以十萬計的百姓拖家帶口的來到常山郡。

常山郡雖然家底殷實,但也經不住這麼多隻口吃啊。

李儒話音剛落,韓業立馬起身對著韓成說道:“稟告州牧,逃亡而來常山郡的百姓越來越多了,我請求五萬石糧食的援助。”

韓成看著自己的這個弟弟,心道:“韓業長大了,對百姓的事越來越上心了。”

嘴上說道:“準!你回去時,便可帶著五萬石糧食。”

韓業知道自己此言冒昧了一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謝州牧體恤之情。”

韓成等了一會兒,見眾人再無一人起身說話,便說道:“既然有了這麼多財富和人力,我計劃發展幷州。”

眾人對韓成的這個發展方向並無異議,靜靜地等著韓成的下文。

韓成見眾人如此懂事,說道:“第一步計劃,我打算在朔方郡重建大城縣,在五原郡重建九原縣。

不是簡簡單單的城牆加固,而是推倒城牆重新建造。

不僅要擴大縣城的範圍,而且還要將城牆的高度加高,城牆厚度加厚。你們覺得如何呢?”

聽到韓成的話後,眾人皆是一愣,然後七嘴八舌,交頭接耳的討論了起來。

在這些人心中,幷州北方的朔方郡和五原郡都是荒涼之地,流放之地,完全不值得重新建城。

不到一刻鍾,深知這兩郡情況的徐邈被眾人推選為代表,站起身來,恭敬的對著韓成說道:

“主公,屬下以為重建城池的計劃不妥當。

幷州北方的朔方郡和五原郡都是荒涼之地,即使建了城池也發展不起來,這豈不是白白的浪費了人力和財力嗎?

況且按照您的計劃重新建造這兩座縣城,花費的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韓成見眾人的態度很一致,語氣平和的說道:“景山啊!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大家的意思?”

徐邈有禮有節的回道:“這是大家商量的結果。”

韓成十分失望,只能在心中嘆道:“哎!有些事也不能怨他們,畢竟他們和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自己要從全域性出發,而他們只考慮區域性的得失。”

韓成緩了緩失望的心情,平靜的說道:

“這個計劃從軍事角度來看:若再此兩郡之地建城駐兵,在少數民族南下之時,為了確保補給暢通,必然要考慮這兩城的存在,只有拔掉這兩城才能順利南下。

而我們若將這兩城建的城高牆厚,只需派遣少量軍隊在這兩城中依城而守,便可間接地阻止少數民族的南下之舉。單憑這一點,我認為此兩城必須要建。”

眾人聽完韓成的理由,內心一陣悔恨。

“我怎麼沒想到呢?”

“主公說的有道理!”

韓成見一部分人低下了頭,繼續說道:

“這個計劃從商業眼光來看,其中可藏著巨大的商機啊。

因為有了城池,便有了交易的地點;有了交易的地點,便會有商人。

南方廉價的茶葉和布匹,甚至是高昂的絲綢製品都會隨著商人來到北方草原;

而草原上廉價的羊毛,羊肉等也可透過商人們去往中原或者南方地區。

一件物品在南北之中的差價,足以讓商人們蜂擁而至了。

況且我們若成為最大的商人,壟斷這筆生意,必將賺的盆滿缽滿。”

眾人再次低下了頭。韓成說的對啊!別的不說,這南北之中的巨大差價,可都是金晃晃的黃金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韓成接著說道:“這個計劃除了剛才說的兩方面外,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南匈奴的軍隊已經是我奮武軍的一部分了,同樣,南匈奴的百姓也是我韓成治下的百姓。

他們也有權利享受生活,這兩座縣城的建成之後,南匈奴的人也可以和我們一樣在縣城的集市上購買自己喜愛的東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

徐邈最能體會漢人與南匈奴族人之間的矛盾。

這幾個月光處理漢人與南匈奴族人的糾紛就不下三百餘件,而且還有很多根本排不上號。

徐邈也知道,這些矛盾發生的原因就是漢人瞧不起南匈奴族人。

主公建城之策,便會很好的減少漢人與南匈奴族人之間的矛盾。

想明白了這點,徐邈說道:“主公,聽你說完後,景山才恍然大悟。景山願意將功贖罪,負責建城的全部事項。”

韓成說道:“好!在座的諸位也沒有誰比你更能瞭解這兩郡了。你放心大膽的幹吧”

韓成解決完第一步計劃,心中略微高興,便接著說道:“我的第二步計劃則是將雲中郡和定襄郡這兩郡合為一郡,稱之為“雲襄郡”。

並且主要擴大建設其中的六座縣城—沙南縣,雲中縣,武泉縣,定襄縣,善無縣和駱縣。

並將現在的百姓全部遷到這六縣中,其他的縣城不要了。”

聽到韓成的話後,對此兩郡特別熟悉的崔林思索了片刻,感覺心中好像明白了韓成的想法,站起身來對著再坐的眾人說道:

“諸位,我來說說這第二步計劃吧。

這兩郡之地地域狹小,土地肥沃程度不均衡。

原來共有十三個縣城,最大的縣城不過一萬餘戶,三萬餘人;而最小的縣城卻不到一千戶人家,不到三千人。

無論是官職任命還是政務處理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主公擴大建設的六座縣城,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土地的肥沃程度,都是上上之選。

這樣做,可以讓我們治下本來就人數不多的百姓種最肥沃的土地,出最多的糧食,我們才能收最多的賦稅。

可以說是根據實際情況,充分的將土地利用起來。”

說完後,崔林對著韓成說道:“主公,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不足之處,請主公再指點。”

韓成說道:“崔林所表達的意思,正是我的意思,各位有什麼異議嗎?”

眾人見崔林說的符合條理,便齊聲回道:“沒有異議!”

韓成見第二步計劃順利透過,便繼續高興地說道:“第三步計劃,便是在太原郡太原縣內建幷州書院。

只要是我治下百姓的孩子,只要年齡在六歲到十歲之間,家世清白之人的孩子,都可入院學習。”

此話一出,大廳裡瞬間爆發出了反對之聲,三個人毫不猶豫的站起身來阻止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