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卷幷州風雲起 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漢幷州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卷幷州風雲起 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漢幷州牧

浮雲聽到張燕的話後,便趕緊寫了一封信並派人火速送到太原郡的韓成手中。

韓成收到浮雲的來信,心中思索張燕這麼做的原因,無外乎是張燕麾下有數量近百萬的百姓,缺糧問題時時刻刻困擾著張燕。

當然也不排除張燕想藉藉糧之機看看自己的底氣和為人。

韓成的底氣主要來源於從祁縣王氏手中得到大量的糧食,這一大批糧食,按照一石糧食換一個百姓的換法,換個十幾萬百姓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至於為人方面,韓成便當即回信給浮雲,大致內容是:此交易可行,並在信的最後表達出自己對浮雲的讚揚—幹的不錯。

浮雲接到韓成的回信和一萬石糧食之後,便立即通知了張燕。

張燕瞬間明白了韓成的意思,知道韓成是為了百姓捨得出糧食的明主。

於是,出於對韓成的示好之舉,張燕帶領手下精銳護送著這四萬百姓前往常山郡。

知道張遼安排的人馬到來後才離去。

至於以後的糧食,張燕相信韓成定會派人按期送來的。

一切事宜結束之後,張燕突然感覺自己好久沒有這麼信任一個人了。

這到了常山郡的四萬多百姓,在軍隊的保護下,經代縣,雁門郡,去往幷州北方的雲襄郡,韓成信守承諾,已經將那裡的土地分給了他們,並讓暫時的雲襄郡太守崔林負責此事。

與此同時,和百姓一起回來的浮雲也成為了奮武軍中的一名軍候。

......

轉眼間,已經時至八月了,朝廷的聖旨終於到達了太原郡。

之所以來的這麼慢,主要原因卻是因為袁術的一些霸道做法。

自袁術在南陽郡搶了前去宣旨的馬日磾和他的符節之後,朝中的大臣便無人敢外出宣旨了。

因為不知道自己宣旨的物件是什麼樣子的,自己會不會像馬日磾一樣,宣完聖旨就回不了長安了。

正是在這種複雜的背景下,朝中的大臣們內心十分害怕宣旨之事。

面對宣旨之事,都左推右擋,拒不接令,只有被逼無奈者方才外出宣旨。

朝廷中有一侍中,正是這被逼無奈者。

此侍中名叫趙溫,字子柔,蜀郡人士。

年過五旬,是前司空趙謙的弟弟。

學識淵博,為人正直,看不慣李傕等人欺辱獻帝,掌控朝廷大權的做法,便上書責罵李傕等人。

李傕見到趙溫的上書後,勃然大怒,要立即殺了趙溫,幸虧李傕的弟弟李應勸阻道:

“大將軍,殺了趙溫對你也沒什麼好處,反而成就了趙溫的大名。

不如讓其帶著家人,去幷州宣讀聖旨。

韓成看到他的家人後,定然會明白您的意思,這樣做,趙溫就不再煩你了。”

李傕覺得弟弟李應的話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便本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態度,讓趙溫攜帶著一家老小,去幷州宣讀聖旨,冊封並州牧韓成。

這態度已經很明顯了,趙溫啊,我放你一命,你就乖乖地在幷州養老吧,朝廷已經不要你了。

趙溫無奈,只好帶著一家老小和聖旨,去往幷州宣旨。

趙溫不知道韓成是什麼樣子的人,心中忐忑不安。

自長安一路向北,趙溫才發現繁華的司州之地早已經不在了,只見到處都是四處逃荒的難民,或者是被朝廷軍欺壓的百般無奈的百姓,司州的百姓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讓趙溫不由的嘆道:“這天下何時變成了這樣的天下啊?”

但來到了幷州的地

界之後,只見境內安定,百姓安居立業,豐衣足食。

心道:“韓成此子,頗有一番手段,照此發展下去,定能恢復當年大漢朝明章之治的景象啊。

朝廷早已敗破不堪,況且自己已經被朝堂拋棄了,不如歸順韓成,在韓成手下效力一番?

若在自己的輔佐之下,韓成能成就一番偉業,那麼自己也將在歷史中留下美好的一筆了。”

於是乎,趙溫帶領眾人快馬加鞭的趕到太原郡。

韓成早早地收到了趙溫帶領一家老小前來宣旨的訊息,便心照不宣的知道,李傕不僅冊封自己為並州牧,而且還送了一個不讓他待見的大臣。

便詢問李儒,趙溫此人怎麼樣?李儒想了想,回答道:“為人正直,治地有方。”

聽到李儒的話後,韓成心中便有了打算。

趙溫見到了韓成,先行了公事,宣讀了聖旨。

聖旨中明確冊封韓成為並州牧,假節,徵北將軍。

聖旨宣讀完畢之後,韓成溫柔地對著趙溫說道:“趙大人一路前來,感覺幷州怎麼樣啊?”

趙溫久經官場之事,聽出了韓成話中的試探之意,便恭敬地回答道:

“在州牧大人治理下的幷州,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實在是天下間屈指可數的安穩和平之地啊。”

韓成聽出了趙溫話中的嚮往之意,便繼續柔聲的說道:“那趙大人有沒有在幷州任職的想法啊?我可以寫信給長安的李傕,我相信他會同意的。”

趙溫見韓成說的這麼明顯了,便說道:“實不相瞞,州牧大人,我在長安得罪了李傕等人,長安我是回不去了。

已經拖家帶口的來到了這裡,只希望州牧能給口飯吃,讓我有事可做,掙份俸祿,養活我這一家老小。”

韓成聽到趙溫的話後欣喜若狂,激動地說道:“趙大人說的哪裡的話,我現在手中的太原郡正好缺少一個太守,趙大人就先辛苦一下吧。”

太原郡對於幷州的重要性,趙溫是知道的。

沒想到韓成初次見面,就能把太原郡太守這麼重要的位置給了自己,趙溫心中已經知道了韓成的誠意,便說道:

“謝州牧大人。子柔定發揮所能,讓太原郡繁榮昌盛。”

韓成微微一笑,說道:“趙大人不要著急,我話還沒說完呢。

太原郡的太原縣建了一座幷州學院,廣招天下學子,不日即可開學。

院長是大儒蔡邕,副院長虛位以待,趙大人可有興趣?

副院長的職位也不是太過麻煩,只是閒來無事,去幷州學院傳授給這些年紀輕輕的學子們一些處理政事的經驗方法即可。

畢竟我好不容易建立的幷州學院,我可不想裡面的學子都變成一個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趙溫在心中暗暗說道:“這是讓自己廣收門生啊。”

這對一個文人來說,可比什麼金銀珠寶都更有誘惑力啊。自己簡直是愛死韓成了。

結果,情不自禁的趙大人一時沒控制住,跪倒在地,熱淚盈眶地對著韓成說道:“州牧大人的知遇之恩,屬下唯有鞠躬盡瘁,以死相報。”

......

韓成成為了朝廷名正言順冊封的並州牧,假節,徵北將軍;便意味著朝廷將幷州的所有權力交給了自己。

徵北將軍,名字雖然威武,在官職上也僅僅低於前後左右四將軍了,在大漢軍方中也是位高權重的存在。

但現在的大漢軍方名存實亡,徵北將軍只不過是一個好聽一點的稱號罷了。

真正掌權的官職是並州牧,主掌

幷州的軍政大權。

韓成成了正兒八經的州牧之後,第一件事便是給手下之人升遷加俸。

若自己得利,卻不給別人一點湯喝,那無論多高的位置,很快也就幹到頭了;沒人會跟著你繼續幹下去的。

軍事方面,韓成在太原縣建立了徵北將軍府,以沮授為徵北將軍府長史,主管奮武軍的一切軍事事務;

以審配為徵北將軍府司馬,輔佐沮授處理奮武軍的軍中事務。

李儒身份特殊,暫時不能見世,只能和耿武一樣封為徵北將軍府的從事中郎,負責隨軍打仗,為自己出謀劃策。

徵北將軍府下統領的軍隊第一人,便是奮勇將軍—黃忠。

但黃忠性格固執,因壺關城下與呂布交戰且戰敗,拒不接受奮勇將軍此職。

韓成無奈,只好先保留其職,待以面在說。

黃忠之下,便是六大中郎將—張郃,魏延,張遼,潘鳳,趙孚,劉豹。

漢朝的中級武將官職的一般分為: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

由於將軍並不常置,只有戰事時,才給統兵者將軍的稱號,所以武將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便是中郎將了。

中郎將所負責的事務有很多,故在其官職中郎將的前面增加稱謂,便於區分具體的事務,例如“使匈奴中郎將”,就是專門負責與南匈奴有關的事務,如出使、偵察、保衛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現在的大漢朝已經形成了許多割據政權,每個諸侯手下都有著大量的武將,大量的將軍稱號被封了出去,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但對於張郃等六人來說,中郎將的位置已經很不錯了,因為韓成不同於其他諸侯,手下的將軍職位也僅僅只有黃忠一個人,除了黃忠,就是他們了。

他們鎮守一方,手握實權,可比有封號的將軍強的多。

......

軍隊方面的冊封結束,韓成便對手下的其他人進行了冊封。

一州之主為州牧,州牧的屬官稱之為從事、假佐。

從事、假佐輔助州牧治理一州之地,其中治中從事和別駕從事是州牧的主要助手,在從事中地位最高,韓成暫時未設立。

韓成升韓業為簿曹從事,主管錢糧,是為州牧管錢糧的官員;錢糧是一切的根本,故韓成將此重要位置給了自己最信任的人;

任命沮授兼任兵曹從事,主管奮武軍的軍事事宜。

任命蔡邕為典學從事,主管幷州的教育之事。

與此同時,跟隨韓成最早的文士們也得到了冊封:

任命徐邈為雲襄郡太守,兼任朔方郡和五原郡的太守。

一是因為徐邈的能力強,能處理三郡的事務;

二是三郡之地都在關外,設兩個太守,不利於三郡的管理;

三是因為徐邈是最早跟隨自己的文士,韓成捨得給予巨大的權力。

任命崔林為雁門郡太守;

任命公孫方接替韓業,成為常山郡太守;

任命閔純為上黨郡太守;

任命賈逵為代縣縣令,保護著幷州和常山郡的道路暢通。

王凌暫時還是太原郡郡丞,王昶暫時還是太原縣縣令,主要是因為太原郡和上黨郡的分地令剛剛開始實施,此時變更此二人的職位,不利於太原郡和上黨郡的安定,待分地令結束之後,再任命此二人令作他職。

至於爵位,暫時先不設立。

畢竟韓成自己都沒有爵位。

眾人的官職都得到了升遷,便更加努力的各司其職,為韓成賣命地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