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三章獻帝出長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三章獻帝出長安

從陝縣趕來勸和的張濟,可以說是李傕,郭汜這一幫子西涼軍閥中除了賈詡之外,最聰明的人了。

王允當權之時,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被逼無奈,只好採用賈詡之謀,奮起反抗,率領大軍,攻回長安,透過武力來奪取朝廷大權。

勝利之後,張濟被任命為鎮東將軍,平陽侯。

這時長安城中的西涼軍中,以李傕的勢力最大,郭汜和樊稠的勢力次之,張濟最多能排到第四,這個名次從冊封的官職上就能看出來。

漢獻帝封李傕為車騎將軍,可開府,假節,並領司隸校尉,池陽侯;

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而張濟只是鎮東將軍,平陽侯。

漢朝軍中的官職,從高到低分別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

大將軍位在三公上,而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則在三公之下。

前、後、左、右將軍,也是位次上卿的存在。

李傕的車騎將軍,這可是貨真價實的高階將軍的稱號。金印紫綬,僅次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並在衛將軍及前、後、左、右將軍之上,為二品官職,僅在三公之下。

而後將軍和右將軍,卻屬於前、後、左、右將軍之一,金印紫綬,位次上卿,為三品官職,和車騎將軍之間可有著不小的差距。

而張濟的鎮東將軍,則屬於四鎮將軍之一,根本不屬於高階將軍之列。

這時的張濟便主動要求帶兵駐守弘農郡,為李傕等人擋住天下諸侯進攻長安的要地—函谷關。

張濟這樣做,一是為了博得了李傕等人的好感。

李傕、郭汜等人見到張濟的做法,都認為張濟是個‘好兄弟’。

不僅將繁華的長安留給自己,而且還替自己等人守住東大門。

二是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長安不僅太過於繁華,而且太過於混亂。

來自西涼之地的李傕、郭汜等人必然會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相互猜忌,最後乃至率兵相互攻擊。

張濟的實力最弱,若在長安發生戰爭的話,定然是第一個被攻擊的物件,畢竟誰都願意捏‘軟柿子’。

想明白了這點,張濟便率領自己手下的大軍,駐守弘農郡,待長安城中的三人三敗俱傷,勢力大損之時,張濟再出面,便可漁翁得利。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張濟所料,但又稍微偏移了一點。

三人並沒有相互作戰,而是‘老大’李傕用計殺死了‘老三’樊稠後,‘老二’郭汜因為懼怕,便率領軍隊和李傕打了起來。

這時候的張濟留了個心眼,沒有立即前往長安,而是等了幾個月。

李傕和郭汜是在二月份開始動手的,張濟身在司州弘農郡,距離長安並不遠,早早就得到了訊息。

但張濟卻裝作不知道,只是靜靜地看著兩人相互對戰四個月,消耗自己的實力。

六月份時,兩人的勢力比起張濟來,已經差不多了,張濟便率領大軍趕來長安‘勸和

’。

長安的百官和百姓對張濟是十分歡迎的。

這幾個月中,因為李傕和郭汜不斷地作戰,讓燈紅酒綠的長安變成了一副滿目瘡痍的模樣。

亂兵四處搶掠,官員,百姓都生活著水深火熱之中。

但長安城中的‘聰明人’發現,張濟來的正是時候啊。

因為這時,實力最強大的李傕因為手下將領楊奉,宋果等人的反叛,實力大減;又因為安西將軍楊定和郭汜等人聯合在一起,李傕和郭汜的勢力已經相差無幾了。

張濟的到來,正是打破了雙方勢力平衡的那一點—不僅能受到雙方的親熱對待,而且李傕和郭汜兩人對張濟也將會是百順百依。

因為此時的張濟,幫助那一方,則那一方就能打敗另一方。

張濟此人雖然也出身西涼,但和李傕,郭汜的做法完全不同。

張濟進入長安後,先是拜見了漢獻帝,然後在給李傕和郭汜兩人‘勸架’。

漢獻帝對張濟提出想要東歸洛陽的請求,張濟滿口答應。

於是乎,張濟在調和李傕和郭汜兩人的矛盾的同時,也把漢獻帝的要求加了進去。

李傕和郭汜兩人見自己的官已經被漢獻帝封的差不多了,認為漢獻帝在手中並無多大作用了。

便在同意相互和解的同時,答應了漢獻帝的請求,放漢獻帝東歸洛陽。

到這時為止,張濟可以說是只動了動嘴皮了,就讓李傕和郭汜放了漢獻帝。

張濟也搖身一變,從身份卑微的西涼軍閥變成了促成漢獻帝東歸的第一大功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故而說張濟是李傕,郭汜這一幫子西涼軍閥中除了賈詡之外,最聰明的人也不為過。

待漢獻帝帶著百官和大量的百姓走後,李傕發現:此時的長安早已經破敗不堪了。

於是,樂於享受的李傕便帶領自己的大軍,前往左馮翊的池陽縣繼續著自己醉生夢死般的生活;而張濟以及李傕的對手們郭汜,楊定,楊奉,董承等人皆隨天子一起東歸洛陽。

漢獻帝為了籠絡眾人;同時又為了感激眾人的護送之情。

便封張濟為驃騎將軍;郭汜為車騎將軍;楊定為後將軍;楊奉為興義將軍;董承為安集將軍,眾人獲得了官職之後,皆大歡喜。

當走到一半的路途之時,郭汜感覺自己好像中了別人的計謀一樣,便想率兵劫持漢獻帝,返回長安,重新掌握朝廷大權。

但因計劃敗露,並未成功,郭汜只能率領自己的大軍逃奔到司州的南山地區。

又過幾日,身在左馮翊池陽縣的李傕也感覺到了沒漢獻帝在手中的不便之處,便後悔放漢獻帝東歸洛陽,於是和逃奔到司州南山地區的郭汜聯合起來,追擊漢獻帝等一干人。

而此時,護送漢獻帝的張濟也與楊奉,董承等人產生了矛盾。

張濟見自己敵不過楊奉和董承等人的聯手,便率領大軍返回長安,正巧碰到了前來追擊漢獻帝的李傕和郭汜兩人,便兵合一處,一起追擊漢獻帝。

漢獻帝見西涼軍中的三大軍閥

頭子都帶兵走了,便加快速度趕往洛陽。

一路風塵僕僕,剛剛到達弘農郡弘農縣之時,便收到了李傕等人追上來的訊息。

漢獻帝可不想再回到李傕和郭汜等人的手中了,便令楊奉和董承等人率領軍隊在一個叫做東澗的地方和李傕等人對戰。

李傕,郭汜等人雖然在長安紙迷金醉了多年,但基本的戰鬥素質還在,楊奉和董承可不是他們的對手。

不出一日,便大敗而逃,漢獻帝無奈,只好狼狽不堪的逃往曹陽縣,在逃亡的路上,跟隨漢獻帝東歸的百官和士兵百姓死傷無數。

到了曹陽縣之後,楊奉和董承等人看著李傕等人的騎兵大軍兵臨城下。

便一邊固守城池,假裝與李傕等人講和;另一邊派人通知河東郡的原白波帥李樂,韓暹,胡才以及兗州的呂布,曹操,幷州的韓成等人,讓他們前來護駕。

......

幷州太原郡太原縣

沮授收到楊奉的求救信後,立馬放下手中之事,火急火燎的趕來州牧府求見韓成。

韓成和沮授相處認識了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沮授如此慌張,便不解地問道:“長史,何事讓你如此慌張啊?”

沮授一臉興奮之色,將手中的‘求救信’遞給韓成,欣喜若狂地說道:“主公,這可是個好機會啊。我們出兵將獻帝迎到幷州吧。”

韓成接過信,看了一遍,頓時也面露喜色。

興高采烈地對著沮授說道:“確實是個好機會啊。傳我命令,讓潘鳳和劉虎帶領三千玄武軍及三千士兵,和我們一起,即刻啟程,迎獻帝北上。”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玄武軍也從兩千餘人擴大到了三千餘人。

但這僅僅三千餘人的軍隊,讓財大氣粗的韓成差點吃不消了,玄武軍的花費太大了。

雖然玄武軍在戰場上無往不利,但弊端也是很明顯的。

第一個弊端就是鎧甲穿戴太麻煩了。

因為玄武軍的保護鎧甲太多,所以在作戰之前,韓成便安排一名普通士兵為每個玄武軍士兵穿戴鎧甲,故而表面上三千人的玄武軍,實際上卻是六千人的隊伍。

第二個弊端就是行動緩慢。

韓成為了增加玄武軍的行軍速度,便給每個玄武軍士兵都配備兩匹戰馬,輔助玄武軍的那名士兵也配備一匹戰馬。

這麼做,一是因為韓成馬多;二是因為玄武軍士兵的體重和武器鎧甲等輜重對一匹馬的負擔太大了,非兩匹馬而不能承受。

韓成心道:“弊端是解決了,但就是費錢,要不然真的挺好的。”

......

河東郡距離弘農郡很近,故而韓成還在快馬加鞭的趕路的同時,李樂、韓暹、胡才等人已經率領自己的部隊到達了弘農郡,並暫時打敗了李傕和郭汜等人的軍隊。

楊奉,董承,李樂、韓暹、胡才等人趁李傕和郭汜等人退兵的機會,趕緊護衛著漢獻帝的車駕趕往洛陽。

卻不想,在距離弘農郡陝縣四十裡處,李傕等人又率軍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