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章楊董突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章楊董突圍

郭汜和張濟到達自己的軍隊所在地之後,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陝縣北門和南門外便出現了數萬西涼大軍。

陝縣城內

楊奉,董承等五人見西,北,南三座城門都被西涼大軍所堵住,只剩下東門外沒有西涼大軍,便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突圍事宜。

五人坐在議事廳中,一個個皆是愁雲滿面的模樣。

也難怪他們如此,城外被三萬大軍圍住,城內的糧食已經見底,這情況放在誰的身上,都不會高興起來的。

楊奉的兵馬最多,在五人中有著最高的話語權,這一路上很多的決定都是他做主的。

經常做主而不自控的人,就會產生夜郎自大的錯覺。

故而,這一次依舊是楊奉率先發聲:“奶奶的,城外的西涼軍到底採用了誰的主意啊?有本事來攻城啊,大不了一死兩散。

這樣圍而不打的消耗我們的糧草,是想把我們活活餓死啊,這人好毒的計謀。

老子可受不了餓的滋味,惹急了老子,下午就帶人殺出城去。”

楊奉的這番話,同時也說出了黃巾軍出身的李樂,韓暹,胡才三人的心中所想:可以戰死,但不能餓了,餓的滋味太難受了。

楊奉雖然說得直白了一些,但歪打正著間,確實讓他給碰到了。

這圍而不攻的策略,還真不是武將出身的張繡想出來的,而是剛剛依附張繡的謀士—賈詡的計策。

董承聽完楊奉的話,直截了當地說道:

“楊將軍所言極是啊。城外之人太陰毒了,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只是我們該從哪個方向突圍比較好呢?”

楊奉見平常和自己意見不合的董承都同意了自己的話,自命不凡地說道:“這還用想,當然是東門了。東門外可是一個敵人都沒有,不從這裡出去,從哪裡出去啊?”

董承立即反對道:“我不同意楊將軍的這個看法。

西涼大軍圍住三面城門,卻在東門外不放一兵一卒,這東門明顯是西涼軍專門留給我們的陷阱啊。

定然在東門外設好了埋伏,等待著我們自投羅網。”

楊奉蔑視的看了董承一眼,不屑地說道:“董承啊,你就是太小心了。

西涼軍要是有這個腦子,就不會在西涼那個荒涼之地呆那麼久了。

我跟過李傕,心中有數,知道他的智商。

我敢保證,他肯定沒有這個腦子。”

董承不留情面的反駁道:“萬一他以前沒有腦子,現在有了呢?

我覺得還是從郭汜守衛的北門衝出去吧。

郭汜無論是帶兵能力,還是御將能力,都是三個人中最差的,從他守衛的這個方向突圍最保險了。”

楊奉見董承對自己絲毫不留情面,便對著董承說道:“你覺得有個屁用啊?這樣吧,看看他們三個的想法,我們少數服從多數。”

董承被楊奉如此刻意的侮辱了一番,心中大怒:“憑啥我覺得就是個屁,你覺得咋不是個屁呢?仗著手中兵馬多,整天嗚嗚喳喳的,早晚有一天,我們都就死在你的手裡了。”

楊奉讓李樂,韓暹,胡才三人表態,並採用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讓董承真的無法開口。

一有反對的意見,必然會遭到楊奉等四人的孤立。

董承只能硬著頭皮的說道:“好吧,少數服從多數。”心中卻期待著奇蹟的出現。

因為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董承知道這三個黃巾軍出身的首領,除了自私自利之外是別無優點啊?

讓他們表態,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他們肯定選擇從看似最安全的東門走。

果不其然,李樂,韓暹,胡才等三人紛紛表態,均同意楊奉自東門突圍的意思。

董承聽到結果後,只能在心中長嘆一聲:“唉,費盡千辛萬苦救出來的皇帝陛下,又將重歸於李傕等人之手了,是我的無能啊。”

楊奉把眾人商量的結果告訴了漢獻帝。

漢獻帝心中有任何想法,也不敢亂說話,誰讓手裡沒兵權呢,只好對著楊奉說道:“楊將軍看著決定就好,我支援你。”

半個時辰之後,楊奉將手下的大軍集結起來,直奔東門而去。

楊奉剛剛率領大軍出了陝縣東門,李傕等人就得到了訊息。

只聽李傕哈哈大笑:“楊奉小兒,今日就是你的葬身之日。”

做戲要做足。

三人好像並不知道楊奉等人率領大軍自東門突圍而出一樣, 依舊在三座城門外,擺出一副將要進攻但是不進攻陝縣的樣子。

直到楊奉率領軍隊全部出了東門之後,西涼大軍才有所行動。

......

突圍軍隊的最前面,只見楊奉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對著李樂說道:“董承就是膽小鬼,哪有那麼多的埋伏啊?李傕若有那個腦子的話,就不叫稚然了。”

李樂一臉獻媚的說道:“楊將軍說得對,我們五人多虧了楊將軍,要不然,定會被西涼軍殺得落花流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奉聽完李樂的奉承話後,心中大喜。

雖然知道這是奉承自己的話,但就是愛聽啊。

正在楊奉洋洋得意之時,軍隊四周出現了大量的西涼軍。

卻見本應該在陝縣城下的李傕,張濟等人自對面而來,一個個勝券在握的樣子,對著楊奉說道:“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沒有想到啊?哈哈。”

楊奉面色鐵青,不知道是聽到李傕的話氣的,還是想起了董承的話羞愧的。

楊奉大體一看,四周的西涼軍並沒有多少人馬。

便一副死皮賴臉的樣子,對著李傕說道:“哼,我這可有兩萬大軍,雖然中了你的埋伏,但你的大軍大部分都在陝縣城外,在這能有多少人啊?誰死誰活還不一定呢?”

李傕尚未說話,只見西涼軍中躍躍欲試的張繡策馬而出,對著楊奉大聲喊道:“哼哼,看來你還是不死心啊,我‘西涼鐵騎’打你們這些殘兵弱將的,還需要憑藉人數上的優勢嗎?”

楊奉等人聽完張繡的話後,臉上逐漸的浮現出一絲憤怒之色。

雖然我們不是正兒八經的軍士,但軍士可殺而不可辱。

楊奉聽完張繡的話,看著李傕那貓戲老鼠般的笑容,對著身後的士兵們喊道:“我們是大漢朝廷名正言順的軍隊,保護皇帝陛下是我們的使命。

現在,我們拿起手中的武器,將這些亂臣賊子們殺得片甲不留。

”說完,便帶著士兵們衝了上去。

李傕看著對面發起衝鋒的軍隊,也對著身後的西涼大軍說道:“兄弟們,對面的這群人好長時間沒捱揍了,已經忘記了我們西涼勇士的厲害了。

現在我們拿出西涼勇士應該有的氣勢來,殺的他們片甲不留!”

“片甲不留!片甲不留!”

西涼軍的將士們聽完李傕的話後,嗷嗷的大叫著,拿起武器,跟著李傕等人的衝向了楊奉的軍隊。

楊奉等人的軍隊大部分的將士都是步兵,而李傕等人的西涼軍大部分都是騎兵。

雙方衝鋒之下,高低立判。

一個時辰之後,李樂和胡才被西涼軍殺死,而楊奉和韓暹兩人也身受重傷,往陝縣方向撤退,李傕,張濟等人率領騎兵再其身後緊追不捨。

待李傕等人率領大軍出來之後,董承就知道事情不好了,便趕緊來到漢獻帝的車駕旁邊,擺出一副無能為力的樣子,對著漢獻帝說道:

“陛下,我們中了西涼軍的埋伏,恐怕凶多吉少了。

老臣明知有計,但能力不行,還讓陛下深處險境。

故而老臣罪該萬死,但老臣現在不能死,待老臣護送陛下離開此地,定會自我了斷。”

漢獻帝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又見董承如此樣子,便不捨的說道:“國丈,不要說這樣的話。沒有國丈,我早已經死過很多次了。”

董承聽到漢獻帝的語氣,憑著對漢獻帝的瞭解,便知道漢獻帝已經相信了自己,於是再次對著漢獻帝說道:

“陛下,我已選拔出五百餘名士兵,皆是我軍中的精銳之士。

一會兒,他們會在中郎將尹耀的帶領下,護送陛下往南走,經南陽郡,豫州等地,到達兗州。我已經和兗州牧曹操說好了,他定會好好輔佐你的,老臣能做的就這麼多了。”

漢獻帝不解的問道:“國丈,為何我們不一起走呢?”

董承還是那副束手無策的樣子,說道:“陛下,能將你護送出去就已經是極限了。我還要帶領另一部分兵馬,先打著你的旗號往幷州方向走,分散西涼軍的注意力。

陛下,兩軍交戰開始了,就此別過,後會無期。”

漢獻帝知道現在的情況,含著淚對著董承說道:“國丈,後會無期。”

在李傕和楊奉的軍隊相互衝鋒之時,董承便打著漢獻帝的旗號,直奔幷州方向而去。

郭汜立功心切,帶領一隊人馬火速追去。

當涉及到自己的性命的時候,都是自私的。

董承,看似大忠之人,實則卻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一個。

表面上說是打著漢獻帝的旗號,分散李傕等西涼軍的注意力。

可是到了戰場外十里之處,便扔掉了漢獻帝的一切旗號,率領手下朝著韓成大營的方向火速跑去。

現在這種局勢,只有投靠韓成,才能獲得一絲生存的機會。

說是突圍,在西涼大軍的騎兵之下,跑的多快能不讓騎兵追上?

現在也只有韓成能擋得住西涼軍的兵鋒。

在陝縣城中的會議中,董承向北方突圍,也有著想求助於韓成的意思,可惜楊奉沒聽,要不然就是另一個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