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三章我有子龍,何懼呂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三章我有子龍,何懼呂布?

隨著袁紹的一聲令下,袁紹軍的統軍主帥鞠義便令前軍的六萬人馬擺成三個巨大的方陣,每個方陣由兩萬人組成,呈‘品’字型,朝著奮武軍的軍陣殺來。

韓成身後的謀士和眾將,看著緩緩而來的袁紹大軍,耳畔中響起了韓成昨日說過的話。

“兩軍交戰,最重要的就是士氣,氣勢如虹,則可勇往直前,戰無不勝。

我率八萬大軍而來,正是將士們的士氣如日中天之時,若在這個時候還只能固守城池,那麼以後如何爭霸天下?

我奮武軍的將士,凡事皆聽令行事,無論對方有多少人馬,只要我一聲令下,奮武軍的將士們必將亮出武器,勇於作戰。

這是敢於‘亮劍’的精神,這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 我們奮武軍則必將所向無敵。

所以明天的這一戰,不僅要戰,而且要戰的漂亮,要讓袁本初知道我奮武軍的厲害。”

這一番話,說者激情澎湃;聽者熱血沸騰。

也正是因為韓成有這一往直前的交戰決心,才有了今日的城下對戰。

當袁紹率領大軍到來之時,袁紹身邊的逢紀還曾經譏笑過韓成。

那時逢紀對著身邊的人說道:“我們的兵力是奮武軍兵力的三倍以上,韓成不老老實實的龜縮在城中,反而主動的在城下擺開陣勢,這不是腦子進水了,是什麼啊?

難道他還妄想憑八萬之軍,打敗我們的二十五萬大軍?”

袁紹聽完後,擺了擺手,及時地制止了逢紀繼續說下去的想法,並對著逢紀說道:“元圖,韓成這樣做,是有他的目的的,你不懂。”

然後用只能自己聽到的聲音,喃喃道:“韓成,你是個可敬的對手。但我這次必須要剿滅你,萬一你成長起來,太可怕了!”

而奮武軍中的韓成,當看到袁紹的大軍有所動作之後,便拿著指揮旗,遞給一旁的張遼,平和的說道:“文遠,自昨日起,你就是奮武軍的統軍主帥了。

這場仗,我交給你了。

凡事不要有壓力,我在背後一直頂著你。”

張遼一臉嚴肅的接過指揮旗,對著韓成回道:“請主公放心,文遠定不負所望。”

說完之後便轉過身去,對著奮武軍的士兵們下令道:“張燕,帶領兩萬大軍,擺出錐形陣對戰敵軍。”

張燕回了一聲“諾”,便領命而去。

不出一會兒,兩萬奮武軍擺出錐形陣,緩緩地朝著袁紹軍的三個‘品’字型方陣而去。

袁紹軍中的鞠義看著對面擺出錐形陣的奮武軍,臉上露出了一絲成功的笑容。

自鞠義領軍開始,從來沒打過如此富裕的仗。

三比一的兵力對比,重要的是:‘三’說的是自己。

在這以前,鞠義所參加的大戰的兵力比例也往往是三比一,只不過鞠義是那個‘一’罷了。

鞠義雖然性格狂妄,但其卓越的軍事能力,讓人不得不敬佩。

在戰場上,鞠義就是那種天生就有指揮作戰能力的‘天才’。

袁紹前軍的六萬人馬,無論從訓練程度,還是將士們的忠誠度以及將士們的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最差的。

鞠義用他們作前軍,一是為了試探奮武軍,看看奮武軍的反應。

若奮武軍視而不見,則讓前軍衝破奮武軍的陣型,然後大軍一舉壓上,則此戰可勝;若奮武軍出動人馬,則中了鞠義的‘引蛇出洞’之計。

二是若奮武軍出動人馬,前軍必然會一戰即潰,不堪一擊的前軍,能讓奮武軍放鬆警惕。

當奮武軍的兩萬人馬出動之後,則中了鞠義之計,故而鞠義才露出一絲成功的笑容。

然而奮武軍自上到下,卻是渾然不知。

只要能選拔上奮武軍的人,都是身體健壯的成年男子。

再加上奮武軍的長期訓練,故而張燕帶領的兩萬大軍皆是進退有度,訓練有素的精兵。

當袁紹軍與奮武軍碰撞之時,並沒有產生激烈的火花,反而像是悄無聲息的單方面的屠殺。

‘屠殺’正在進行時,袁紹知道自己前軍的情況,對此並無任何意見。

而奮武軍中的張遼看著被

自己輕而易舉就擊潰的袁紹前軍,心中生出了一絲不安的感覺。

半個時辰過後,奮武軍傷亡兩千餘人,而袁紹軍則已經傷亡到了一萬五千多人。

並且訓練有素的奮武軍依然保持著錐形陣的陣型,而對面的袁紹前軍的陣型早已經變得支離破碎了,只不過沒有聽到鞠義下達撤軍的命令,不敢撤退,在苟延殘喘罷了。

鞠義見奮武軍的兩萬大軍和自己方的前軍糾纏在一起了,便知道時機成熟了。

立即下令道:“左軍出擊,負責和前軍一起包圍敵軍;右軍出擊,負責阻攔敵軍前來救援。”

此番袁紹的大軍,共分為前軍,中軍和後軍三個部分。

前軍,就是剛剛被奮武軍輕而易舉擊潰的六萬‘湊數’大軍。

而中軍,共有九萬人馬,分為左翼軍,據中軍,右翼軍三個部分,每軍三萬餘人。

中軍可不是用來‘湊數’的,都是實打實的訓練有素的精銳士兵。

後軍,則是負責糧食和輜重運輸的六萬人馬。

至於剩下的四萬人馬,則是袁紹的騎兵和‘先登營’等精銳部隊。

而在後軍,奮武軍卻與袁紹軍不一樣,奮武軍中負責運輸糧草和輜重的部隊是不計入正式軍隊。

鞠義所說的左軍,即袁紹中軍中的左翼軍;右軍,即袁紹中軍中的右翼軍。

這左翼軍和右翼軍的六萬人馬,接到鞠義的命令之後,在其主將的帶領下迅速出擊,將奮武軍的兩萬軍隊包圍了起來。

張遼看著袁紹軍的人馬調動,還未做出任何反應,便見自己剛剛派出的兩萬大軍就被袁紹軍所包圍了。

張遼的額頭上,不知什麼時候出了一頭冷汗。

直到這時,張遼終於明白了袁紹軍統軍主帥的意圖—這是‘引蛇出洞’加‘圍兵打援’,主要的目的應該是逼出奮武軍的騎兵啊。

張遼瞬間對袁紹軍的統軍主帥產生了一絲欽佩之情。

佔了這麼大的優勢,依然穩紮穩打,定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之人。

然而,張遼沒時間多想,畢竟對現在的張遼來說,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破解現在的困局呢?

當袁紹軍圍住奮武軍的同時,袁紹軍的眾位謀士才看出鞠義的意圖,紛紛不由自主的稱讚道。

“鞠義將軍的戰術,高啊!”

“如此厲害的戰術,韓成如何應對啊?估計是棄兵而逃吧。”

......

奮武軍中,韓成等人也看出了袁紹軍的意圖,心中很是著急。

既然韓成將指揮權交給了張遼,便會相信張遼。

於是乎,韓成來到張遼身旁,拍著張遼的肩膀說道:“文遠,淡定些,我相信你的能力!”

這簡單的一句話,讓張遼心中一震。

有的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會慌成一團;而有的人,越遇到困難,越冷靜。張遼正是後者。

於是乎,張遼的大腦高速運轉,迅速的想出了一條破解之策—以點破面。

怎麼個以點破面法呢?

對於這位敢率領八百將士,衝擊十萬大軍的主來說,很簡單。

直奔對方的大旗處,斬殺對方的主帥即可。

張遼想的是,既然對方統軍主帥想讓我方的騎兵出來,那麼,我就將騎兵方出來,看你怎麼接?

張遼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然後對著奮武軍諸將下令道:“劉豹帶領一萬尖刀軍,扶羅韓帶領一萬利刃軍直接進攻袁紹方剛剛到來的六萬大軍,爭取救出我們那兩萬被困的兄弟。

趙雲,黃忠兩位將軍,分別帶領五千青龍軍,直接進攻袁紹所在的大旗處,主要的任務是擊殺袁紹。”

張遼說完之後,便對著趙雲和黃忠行了一禮,滿懷歉意的說道:“兩位將軍的任務困難重重。只是今日文遠職責所在,不能率兵出擊。否則的話,文遠定會和兩位一起衝擊敵軍主將所在之處。”

黃忠信心滿滿的回道:“別說的那麼抱歉,不就是衝陣嗎?又不是沒衝過。

我和趙雲兄弟聯手,即使今日呂布在此,我倆也會順利的完成任務。”

而趙雲只是默默地對著張遼笑了笑,好像再說,你就看好吧,

定然不會讓你失望的。

原來趙雲歸順之後,因為韓成的大力推崇,軍中眾將皆不服,於是暗中相互比試了一番。

當第一個上場的黃忠和趙雲戰到八十回合之時,黃忠竟顯出不敵之象,而趙雲依舊迎刃有餘,眾將皆大驚失色。

不敢對趙雲在有所懷疑了,畢竟壺關之下,黃忠可是和呂布單打獨鬥了六十回合,這趙雲的武藝,直追呂布啊。

故而張遼才讓趙雲和黃忠衝擊敵軍,斬殺袁紹。

鞠義看著飛奔而來的三萬奮武軍騎兵,心中默默地盤算著:“兩萬,一萬,一萬,又一萬,已經五萬人馬了。剩下的三萬人馬,只能護衛在韓成的身旁了。看來是全軍出動了。”

盤算完之後,鞠義又自言自語道:“韓成,曲梁城下一敗,今日,我便拿回來。”

原來鞠義領兵至今,從未有過一敗。

最慘的一次則是在曲梁城下,被突如其來的率領騎兵而來的韓成,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此事,韓成早已經遺忘了,但鞠義卻一直耿耿於懷。

畢竟對於鞠義來說,一敗難得。

鞠義見對方全部人馬已出,便一口氣點了八員大將率軍出戰,阻攔敵方騎兵靠近。

這八員大將分別是:顏良,文丑,高覽,馬延、焦觸、張南、周昂、韓荀,都是一等一的大將。

也許是因為黃忠和趙雲的勇猛,袁紹軍的眾將士都是知道;也許是因為袁紹將領眾多,‘財大氣粗’,故而一次性的派出這麼多的大將。

這八員大將接到鞠義的命令之後,各帶領一支一千餘人的騎兵,迎面直奔趙雲和黃忠而來。

黃忠見對方將領直奔自己而來,一邊策馬前衝,一邊默默地取下背後的寶弓,畢竟是八個人,肯定比七個人難打。

袁紹手下八個人中的馬延,選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回頭張望了自己身後的士兵一下,就在這回頭的一瞬間,被黃忠捕捉到了。

弓似滿月,箭似閃電,瞬間到了馬延面前,馬延還未來得及側身避開,便被這極其快速的一箭貫穿了大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忠欣慰的一笑,八減一,只剩七人了。

剩餘的七人看到了這一箭的威力,一邊策馬,一邊用雙眼緊緊的注視著黃忠的弓,生怕下一個就是自己。

直到雙方相遇,黃忠放下弓,拿出刀,七人才放下心來。

七人在相遇之前,相互看了一眼,便達成默契,迅速的分成了兩隊。

顏良和文丑為一支隊伍,前來對戰老對手黃忠,其餘五人則在高覽的帶領下為另一支隊伍,前來對戰趙雲。

雖然黃忠經過和呂布的對戰,武藝又有所精進,即使對戰顏良文丑兩人,仍然絲毫不落下風,但一時半刻,也拿不下袁紹手下這兩位勇冠三軍的大將。

而趙雲那面,卻不一樣。

只見趙雲槍似蒼龍出雲,馬似流星趕月。

一照面,僅僅在一個回合之內,便將袁紹的手下大將焦觸斬於馬下。

驚得高覽、張南、周昂、韓荀四將,趕緊集合四人之力,催馬上前與之對敵。

因為四人心知肚明,自己方在兵力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只要拖住趙雲,則勝利的天平就會傾斜向自己的一方。

趙雲怎麼會不懂這個道理呢,當即大喊一聲:“我乃常山趙子龍,誰敢前來送死?”

這一聲大喝,嚇得周昂心中一慌,手上的武器慢了一拍。

趙雲早就觀察到了這個沒膽色的周昂,手中的龍膽亮銀槍再次以不可思議的角度,插向周昂的周身要害。

周昂舉起手中的長戟抵擋,但還是慢了一步,趙雲的龍膽亮銀槍穿胸而過,將其穿了個‘透心涼’。

高覽、張南、韓荀三人見趙雲如此勇猛,不到三個回合,就斬殺了兩人,心中萌生了退意。

趙雲見三人已無戰意,心中大喜。

直奔韓荀而來,韓荀見趙雲而來,驚得渾身是汗,趕緊調轉馬頭,策馬而逃。

餘下的高覽和張南兩人,知道兩人合力也不是趙雲的對手,也只好默默的調轉馬頭,飛奔而去。

韓成看著戰場中的趙雲,對著身邊的眾人說道:“我有子龍,何懼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