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三章談判使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三章談判使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形容一夜之間,北地突降大雪,到了早晨一看,整個北地都是一副白雪皚皚的景象。

然而在鉅鹿郡的平鄉縣外,同樣的一夜,春風沒來,大雪也沒來,奮武軍卻來了。

統一顏色的軍服,整齊的軍陣,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武器。

一夜之間,在不知不覺中,奮武軍的兩萬大軍已經越過了邊境,到達了平鄉縣城下。

在趙雲出兵的同時,常山郡的韓成也並沒有閒著,依計行事,將大軍開到了平鄉縣城下。

剛到達平鄉縣城下的奮武軍,不僅在軍中率先豎起了韓成那獨有的大旗,而且頭戴金盔,身穿金甲的韓成也主動出現在平鄉縣城外一里之處,讓城頭上的袁紹士兵都可以看的到。

韓成的做法就是為了告訴袁紹:我韓成在這,我要率軍進攻鉅鹿郡,救出我黑鴨山中的將士們。

平鄉縣的守將,正是袁紹的手下大將張南。

之所以將張南留在距離常山郡上艾縣最近的平鄉縣中,正是因為此人有一個最大的好處—聽話。

果不其然,張南將袁紹臨走時的話牢牢的記在心中,無論韓成怎麼挑戰,如何誘惑,就是守城不出。

正是那種武功絕學的最高境界—你強任你強,我心依舊照山崗。

與此同時,中山郡廣昌縣城外,也是這幅奮武軍大軍壓境的場面,只不過卻是另一番景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萬奮武軍步兵在張遼及長史沮授的帶領之下,在廣昌縣城外安營紮寨。

只是安營紮寨而已,沒有別的任何一絲的舉動,也沒有對城上的袁紹軍進行挑釁。

這麼做,一是因為張遼和沮授知道此行的目的—給袁紹一個大軍壓境的假象即可,沒必要真的攻城,造成不必要的損兵折將。

二是因為袁紹那面的守將高覽,性急如火,若奮武軍真有進一步的動作,必然會率先出擊。

就在奮武軍大軍壓境的一日之後,這緊急軍情便傳到了袁紹的手中。

袁紹看著書寫著軍情的‘信’對著身旁的眾謀士們說道:

“看來韓成是著急了。同時派出兩路大軍攻打我的地盤,就為了救出黑鴨山中這一萬將士。”

袁紹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其實,也不怪韓成這麼著急。平時將以人為本吹的太厲害,現在這種情況,他是不得不救啊。

我猜過不了幾日,韓成就會不惜大下血本,強攻我軍的一處縣城。

而我早已在兩處縣城佈下重兵,等到攻城的韓成精疲力盡之時,我在令顏良將軍率領一隊精銳騎兵,從趙郡北上,一舉擊敗韓成的軍隊。

到時候,我看看韓成拿什麼守衛常山郡?

看來對黑鴨山中的一萬奮武軍圍而不攻的策略是對的,韓成捨不得他們啊。

哈哈,我不費一兵一卒,就引得韓成主動來攻,然後大敗。

我在利用這大批俘虜,問韓成要點東西。

你們說,是問韓成要五十萬石糧食好呢,還是三十萬兩黃金好呢?”

袁紹此人,雖然優柔寡斷,但一旦做了決定

,誰也改變不了,只能順著說。

袁紹說完,下首的郭圖趕緊對著袁紹奉承道:“主公英明聖武,算無遺漏,奮武軍必將被我軍打的屁滾尿流。

我大軍再此圍困他們的一萬人馬,所需要的糧食費用,韓成理所當然的應該給我們了。”

眾人聽完郭圖之話,皆哈哈大笑。

畢竟沒有什麼事情,是比不勞而獲更讓人高興的了。

趙郡平原崗處

隨著袁尚‘果斷’的投降,在兩萬青龍軍包圍下的一萬五千袁紹軍也毫無疑問的投降了。

趙雲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一邊將此戰況報告給韓成。

一邊借用袁尚的名義,不斷地向南攻佔城池。

一路上勢如破竹,連下三縣。

韓成收到戰報之後,立即派人將此訊息送到袁紹手中。

並將鉅鹿郡平鄉縣城外和中山郡廣昌縣城外的奮武軍大軍撤了回來。

此時的袁紹還在為自己的‘英明神武’而沾沾自喜,當收到韓成撤兵的訊息和韓成的信之後,還對著手下的眾人一番顯擺。

“我猜這是韓成的求和信,因為他真的打不起了。哈哈哈!看來送糧食的來了。”

然而,袁紹開啟信,看了兩眼之後,衝冠眥裂。

正在這時,趙郡的緊急軍情來報,袁紹聽完之後,一口老血從口中噴出,隨後袁紹向後一躺,暈倒在地,眾人趕緊上前搶救。

半個時辰之後,袁紹的營帳。

只見袁紹悠悠轉醒過來,感覺自己頭疼欲裂,猶如被晴天霹靂擊中一樣。

在想起自己暈倒前的洋洋得意與信,不自覺的一陣臉紅。

真他媽的丟人!

不知道是罵自己,還是罵袁尚。

看著周圍的眾人,第一句話就是:“唉!顯甫耽誤大局啊,可憐我那一萬五千精兵。”

荀諶也看過了信,趕緊出言安慰道:“主公切莫悲傷,我們的手中也有奮武軍的一萬人馬,我們也是有交換籌碼。

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這幾日,韓成就會派人前來談判了。”

荀諶的話猶如點睛之筆一樣,點醒了袁紹。

荀諶的話,很對,袁紹也是有交換籌碼的。

但有一點,袁紹是知道的,那就是韓成不可能首先派人前來談判,而需要自己派人前去。

談判這種東西,誰先派人,誰就已經處於了劣勢。

換句話說,誰比較重要,誰就會先派人。

一個是親生兒子,一個是手下大將,誰更加重要,袁紹和韓成分的很清楚。

袁紹環顧帳內眾文臣,對著陳琳和郭圖說道:“孔璋,公則。這次談判,就辛苦兩位了,以孔璋為正使,公則為副使。”

陳琳,字孔璋,廣陵郡射陽縣人。

漢靈帝時,曾任大將軍何進的主簿,諫阻過何進為誅殺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都洛陽之事,但何進不聽其勸,最終身死被殺。

董卓入洛陽之後,陳琳便舉家避難到冀州,幾年後,被袁紹的手下打聽到,成為了袁紹的幕僚。

陳琳學富五車,最

擅長撰寫章表書檄,風格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

營帳內的眾文士聽到袁紹的話,便很知趣的紛紛告退了。

因為關於到談判的一些讓步什麼的具體細節,可不是他們方便聽到的。

眾人走後,袁紹直起身子,對著兩人說道:“孔璋,公則。雖然此次談判要贖回我的兒子袁尚和一萬五千精兵,但你們不能弱了我冀州的氣勢,你們要做到據理力爭,不卑不亢。如我所料不錯的話,韓成第一個條件就是一對一的交換俘虜,第二個條件則是以袁尚換壺關。這兩個條件,我都可以答應他。”

陳琳和郭圖瞬間明白了袁紹的意思。

壺關,對於現在的袁紹來說,只不過是雞肋一樣的東西。

食之無味,丟之可惜。不如換點有用的東西。

並不是壺關不好,而是因為常山郡在韓成手中。

若在壺關屯下重兵,糧道是個問題;若屯兵太少,又構不成威脅。

然而對於韓成來說,壺關的重要性不日而語。

壺關,不僅僅是幷州上黨郡的門戶,而且是冀州和幷州的聯絡。

壺關在手,則可空出三萬兵馬。

於是乎,陳琳和郭圖回了一聲‘諾’之後,便退了下去。

......

趙雲的手下皆是騎兵,不善守城。

故而在連下三城威懾了鄴城一番之後,便打道回府了。

韓成見到凱旋而歸的趙雲和被俘的袁尚之後,便知道自己的營救計劃成功了。

袁紹定會派人前來談判。

便安排好常山郡的防禦部署之後,帶領人馬回到了太原縣,坐等袁紹的談判使者。

主公之子在敵方手中,陳琳和郭圖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接到命令之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往太原縣。

因為是使者,況且韓成早就在必經之處上打過了招呼,故而陳琳和郭圖的一路上暢通無阻。

只是這兩個養尊處優的文士,被這一路的顛簸折騰的不輕。

但使命所在,唯有忍著。

陳琳和郭圖到達太原縣的當天夜晚,韓成便宴請他們兩人。

倒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重要,只是韓成單純的想見見他們。

畢竟這兩個人在後世都是名人,一個將曹操的頭疼病給罵好了,另一個是專門坑主公的‘專家’。

席間,韓成對陳琳十分親近,但對郭圖卻十分疏遠。

因為陳琳的文采,韓成頗為欣賞,對於這當世的一等一的文學家,韓成也是一番虛心好學的模樣。

而郭圖,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智謀,和韓成手下的眾謀士—李儒,沮授,司馬懿,徐庶等人相比,皆不堪一擊。

最主要的是郭圖的心胸,讓韓成不敢嘗試。

第二日,雙方的談判正式開始了。

陳琳和郭圖坐在一側,另一側則是趙溫和司馬懿。

韓成在昨日宴席之後,便暗令趙溫為談判正使,司馬懿為談判副使,來應對陳琳和郭圖。

趙溫的官場經驗和司馬懿的巧言舌辯,正好能對陳琳和郭圖產生一定的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