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三章小勝一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三章小勝一場

在奮武軍大營的門口處,負責營門防守的玄武軍主將潘鳳接到韓成最新下達的進攻命令之後,當即高興的不由自主地大喊了一聲。

“嗷~”

這一聲大喊,彷彿將胸中的壓抑已久的情感全都發洩出去了一樣。

此乃人之常情,也不怪潘鳳控制不住。

自從韓成成立了玄武軍以來,這一戰是打的最憋屈的一戰。

玄武軍,一身重甲,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武裝到了牙齒’的軍隊。

創造一個玄武軍士兵的價格,最少也能創造五個騎兵的價格。

單從價格上來看,玄武軍的價格已經和青龍軍相差無幾了。

然而玄武軍只有五千人,而青龍軍卻有兩萬五千人,五倍的差距。

如此高昂的付出,自然也是收穫頗豐。

是而玄武軍憑藉其刀槍不入,無視任何攻擊的優勢,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的。

只有殺的敵軍落荒而逃的情況,從來沒有被敵軍打的落荒而逃的情況。

然而此戰不同了。

此戰好像一艘鉅艦在‘陰溝裡翻了船’一樣。

玄武軍的任務是守住大營門口,是那種不能出擊,只能固守的堅守。

這道命令的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

畢竟袁紹軍的糧食被燒了,鞠義率領的大軍肯定是來勢洶洶,必然是率先派出最精銳部隊攻打大營門口,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大營,取得此戰的勝利。

在此種情況之下,玄武軍必然會和袁紹軍的精銳部隊正兒八經的廝殺一番,然後玄武軍一步不退,一戰成名,自此而後,揚名天下。

這個‘假想’確實是很完美,但實際情況卻並不是按照這個方向發展的。

袁紹軍的精銳部隊沒來,卻來了一群普普通通的刀盾兵。

這群刀盾兵最普通的地方就是—不和你痛痛快快的打,只是一個個的龜縮在巨大的盾牌之下,然後拼命的往大營裡擠。

你打他們,他們舉盾擋著;你砍他們,他們還舉盾擋著;你只能拼命的往外推他們。

這次他們不舉盾擋著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人多。

五千人推一萬人,即使玄武軍的將士們個個都體壯如牛,很有力氣,但身上的重甲加上拼命的擁擠,還是會讓他們十分勞累的。

況且你將這群刀盾兵推出大營去之後,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回來了。

還是那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他們。

這不是什麼戰術,這就是赤裸裸的耍賴皮。

而且還是那種你明知道他耍賴皮,卻沒招的耍賴皮。

韓成的最新命令,終於可以讓玄武軍轉守為攻,大膽的去戰了。

既然有了這樣的軍令,潘鳳的聲音便在玄武軍中響起:“玄武軍聽令,出營!列陣!殺!”

玄武軍的將士都是高傲的,心中也和潘鳳一樣憋屈。

聽到了潘鳳的命令之後,每個人的雙臂彷彿都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一舉殺出大營,並在大營外擺開陣勢。

玄武軍的士兵們堅信:在相互配合之下,這些耍賴皮的刀盾兵必然會被他們迅速的斬殺著。

玄武軍身後的朱雀軍們雖然沒有最前方的玄武軍們那麼的憋屈,但心裡也不得勁。

本來想在‘箭神’黃忠的率領之下,對袁紹軍的先鋒部隊進行一番痛快的屠殺。

然而,一面面的盾牌,終結了朱雀軍的這個希望。

身為主將且脾氣暴躁的黃忠心煩氣燥,差一點拿著自己的寶刀衝進刀盾兵中,狠狠的廝殺一番。

韓成的最新命令很快傳達到朱雀軍中,即使沒有讓黃忠率軍進攻,然而黃忠還是很滿意的。

畢竟‘眼不見為淨’,看不見就不生氣了。

黃忠一邊這樣的自我安慰著自己;一邊帶著朱雀軍迅速地向後軍撤去。

對於韓成的最新命令,要說最高興的莫過於後軍中的劉豹和扶羅韓了。

騎兵一直都是用來衝鋒陷陣的,很少的情況下可以用來固守大營。

今天這場是防守戰,騎兵衝鋒陷陣的優勢在防守戰中發揮的空間並不是很大。

故而被韓成安排到後軍中。

劉豹和扶羅韓知道,這一戰中,立功的機會不大了。

最多會在戰爭將要結束之時,衝出大營,撿點‘剩渣剩飯’的安慰一下。

這種戰況,對於驍勇善戰的南匈奴人和鮮卑人來說,是恥辱的。

但韓成的軍令,就是一座大山。

即使他們感覺沒打仗的恥辱在心口處爆炸,也只能默默地忍著。

突如其來的軍令,讓劉豹和扶羅韓可以率軍出征,堵在心口處的不滿意之情緒也隨著這正在刮著的柔和的風,向著遠方飄去了。

當劉豹和扶羅韓將訊息傳達之後,利刃軍和尖刀軍的眾將士皆呈現出一副興高采烈,戰意滿滿的樣子。

......

玄武軍的出戰,有點出乎鞠義的意料。

鞠義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和奮武軍的攻守位置竟然會被轉換了。

看著從大營中出來的軍隊,經驗豐富的鞠義便知道了奮武軍的打算了,心中升起了一絲絲輕視之意和應對之策。

輕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鞠義的鄙視。

鞠義想道:“若此時在奮武軍大營中指揮之人是自己,定然不會採用這種直接出營的方式來對抗刀盾兵。

因為直接出營的方式,弊端太多了:比如說玄武軍的速度慢,追不上一心想逃跑的刀盾兵;

大營的門太小了,後續的大軍跟不上。。。

而自己會採用更好的方式來對抗刀盾兵。

比如說:將大營門口兩邊的‘營牆’放倒,讓騎兵迅速出擊,繞到刀盾兵身後,對其進行斬殺。

至於放倒的‘營牆’的防禦,可以讓玄武軍橫向展開防守,並令朱雀軍隱藏在玄武軍身後。。。”

鞠義的做法,可以很容易的將騎兵,玄武軍,朱雀軍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而不會像韓成這樣束手束腳。

這就是鞠義鄙視的原因。

鞠義想到這裡,再次感嘆道:“哎!看來在奮武軍中,也就只有張文遠配當自己的對手了。”

雖然出乎意料的出兵讓鞠義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身經百戰的鞠義在轉眼間,就想出了兩條應對之策。

第一條應對之策是令刀盾兵後面的大軍直接壓上,和奮武軍混戰在一起。

雖然奮武軍中的玄武軍依然十分強悍,但經過和刀盾兵的一番交戰之後,體力必會有所損耗。

在進行交戰的話,不需要多長時間便會撤回大營中。

而混戰在一起時,善於射箭的朱雀軍怕誤傷戰友,也發揮不出其優勢。

三大強軍去其二,奮武軍還有什麼戰力可言,勝利的天枰必將偏向鞠義一方。

這是一種按部就班,穩紮穩打的策略。

第一條應對之策是讓刀盾兵繼續和玄武軍糾纏在一起。

待玄武軍的將士全數從大營門口出來之時,便令刀盾兵趕緊後撤。

鞠義猜測,奮武軍必然會派遣騎兵在玄武軍身後出擊,對刀盾兵進行一番痛快地追殺。

因為刀盾兵對奮武軍壓制的太狠了,奮武軍的主將要‘出口氣’。

待追擊出一段距離之後,騎兵的速度太快,而玄武軍的速度太慢且不能長時間的行軍,故而奮武軍的追擊騎兵就變成了一支軍隊孤軍深入的局面。

在此時,自己早早安排的大軍便將這股孤軍深入的騎兵圍住,然後痛快的吃掉。

而奮武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吃掉他們而沒有任何辦法。

在袁紹軍的兵力本身就佔據優勢的前提之下,再次取得如此好的階段性的勝利。

勝利的天枰就不是偏向鞠義一方了,而是已經傾斜了。

兩種應對之策擺在面前,鞠義的大腦迅速的思考著:

“第一種應對之策是穩紮穩打的,但勝面不大;第二種應對之策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勝面很大。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第二種應對之策實行之後,無論此戰是勝還是輸,都會遭到謀士們的口誅筆伐。”

想到這裡,鞠義便將謀士們的口誅筆伐自動摒棄了。

因為鞠義一直認為只要自己功勞足夠大,足夠高,袁紹便不能怎麼地自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口誅筆伐對自己來說,沒有任何意思。

於是乎,鞠義便在一番思量之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二種應對之策。

......

玄武軍出營門的速度確實如鞠義料想的一樣—十分緩慢且堵住了後續的大軍。

導致利刃軍和尖刀軍在玄武軍身後等了很長時間才得以出營。

一出營的兩軍騎兵,第一眼便看到了朝著自家大營,撒歡地跑的袁紹軍的刀盾兵。

終於放出來的兩軍騎兵,那裡會錯過這乘勝追擊的機會?

撒開馬蹄子便追了過去。

韓成身邊的司馬懿見騎兵朝著袁紹軍的刀盾兵追去,不好意思地對著韓成說道:“主公,屬下以為此時追擊不妥。但又說不出什麼不妥來,請主公定奪是否追擊?”

司馬懿不是在謙虛,他說的是真話。

此時的司馬懿雖然滿腹經綸,但畢竟經歷有限。

故而不能在短時間內判斷出鞠義的意圖,只是隱隱感覺不妥。

在出於自己身為謀士的責任和對韓成的信任之情,便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韓成聽完司馬懿的話後,突然好像想到了什麼。

便趕緊對著身邊的傳令兵說道:“快!趕緊鳴金收兵!”

......

韓成的反應是很快的,當鳴金之聲響起之時,對韓成深信不疑的劉豹和扶羅韓兩人便馬上按捺住心中的戰意,下令迅速撤兵回營。

即使反應再快,但還是有一部分速度極快的騎兵快要衝到袁紹軍的陣地了,也就意味著已經進入了鞠義所設下的包圍圈。

遠方的鞠義也隱隱聽到鳴金之聲,臉上再次顯出一番驚奇之色。

喃喃道:“奮武軍已經不是以前的奮武軍了,人才輩出啊,真讓我刮目相看。”

隨即對著準備就緒的大軍下令道:“出擊!”

戰機變化多端,一瞬即逝。

隨著鞠義的一聲令下,近三千的兩軍騎兵被袁紹大軍所包圍。

扶羅韓正在撤退,忽然看到被包圍的軍隊,心中不忍,轉身便要回去救援。

劉豹死死地拉住他,急切地說道:“兄弟,你回去也是個死,沒有任何價值的。我們趕緊聽令回營吧,主公會為我們報仇的。”

經過了這麼多天的並肩作戰,扶羅韓對劉豹的話還是有幾分信服的。

只見扶羅韓聽完劉豹的話後,雙目通紅,再次調轉馬頭,朝著奮武軍大營的方向而歸。

而那近三千的騎兵,迅速的被袁紹的大軍所吞滅。

傍晚時分,雙方早已罷戰息兵。

袁紹軍這面損失了兩千刀盾兵,大多數都是在騎兵的追擊下被殺的。

而奮武軍卻損失了三千騎兵。

這一戰,鞠義小勝一場。

沒人知道鞠義麾下的八萬大軍中,到底混雜著袁紹手下的多少勢力。

在輜重營中,有幾名士兵是郭圖的‘眼睛’。

他們聽從郭圖的計劃,將白天的戰況整理出來,然後派遣一人,騎著快馬,悄悄的給郭圖送了過去。

郭圖看後,思索萬分,便起身朝著袁紹的大營而去。

袁紹大營中

郭圖義正言辭地對著袁紹說道:“主公,我懷疑鞠義有不臣之心。”

袁紹正被方城縣之事搞得焦頭爛額。

便無精打彩的對著郭圖說道:“公則,沒有真憑實據,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郭圖故作神秘的上前兩步,然後小聲的對著袁紹說道:“主公,我剛剛得到訊息:在今天的大戰中,鞠義並未將人馬全部派出。

只是令刀盾兵簡單的攻擊一下,做做樣子。

鞠義這是明知道事情緊急而故意拖延,想讓主公面子上難堪啊。”

郭圖的後幾句話,字字誅心。

袁紹,極愛面子。

仗打輸樂不要緊,但面子不能丟。

只見袁紹聽後,大聲怒喊道:“鞠義,我讓你一時,還能讓你一世不成?”

對著郭圖怒氣衝衝地說道:“你覺得誰能接替鞠義,完成進攻奮武軍大營的任務。”

郭圖假裝思索了一陣,小聲說道:“主公啊,這個時候,肯定是自家人可靠啊。自家人才會為自家事著急,主公讓我說一人的話,我覺得主公的外甥高幹能勝任。”

郭圖思考的同時,袁紹也在思索。

當郭圖說完之後,袁紹說道:“元才也經歷了不少事情了。傳我命令,就讓元才代替鞠義吧。”

郭圖面無表情的說道:“諾,屬下這就去傳令。”

心中卻竊喜:“高幹啊高幹,我可幫了你不少了。這件事情是我謀劃的,你可一定要竭盡全力啊。別浪費了我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