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三章等人齊了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三章等人齊了吧

在兗州的曹操向西征戰的同時,劉備率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再次佔領了徐州。

當劉備站在下邳縣城的城牆上,感覺自己的內心中升起了萬丈豪氣。

“這一次,自己一定要勵精圖治,問鼎天下。”劉備在心中暗暗的發誓。

與此同時,幷州的韓成也遇到了三件大喜事。

第一件大喜事是張繡,徐庶等人從南陽郡回來了。

雖然張繡的手中僅僅只有‘西涼軍’的兩萬人馬,可是這兩萬‘西涼軍’的人馬和長安城中的‘西涼軍’的人馬是不相同的。

這兩萬人的戰鬥力尚在。

不僅騎術精湛,而且作戰經驗豐富,只需進行簡單的訓練便可投入到戰場中。

一起回來的還有高順。

高順按照呂布的命令,也加入到了奮武軍中。

但高順有言在先:“少主在,高順為將;若少主不在,高順定會追隨呂布而去。”

高順的這種愚蠢的忠誠,對於韓成來說,是一種威脅。

但奮武軍上下對此卻絲毫不在意。

忠義之人,總是會讓人不自覺的尊敬起來。

第二件大喜事是幽州上谷郡的‘劉虞舊部’的將領閻柔親自來到太原縣投靠韓成。

這親自到來的態度,讓韓成十分滿意,故而韓成當即封其為將軍。

在圍剿公孫瓚之時,韓成就知道閻柔此人了。

在與公孫瓚對戰的幾年中,閻柔充分的展現出其駕馭少數民族的能力。

具備這種能力之人,正是韓成所迫切需要的之人。

閻柔的到來,對韓成來說就是‘雪中送炭’。

閻柔的投靠,是韓成所沒有料想到的。

畢竟此時的韓成和袁紹還在大戰之中,勝負未分。

此時投靠,有點為時過早啊!

閻柔投靠後,自己別無他求,但是他也有的條件。

閻柔的條件便是讓韓成允許鮮于輔等人率領一萬人馬透過幷州,到達曹操的地盤。

當韓成聽到閻柔的條件後,在心中很快地就釋然了。

在釋然的同時,韓成不得不在心中稱讚閻柔和鮮于輔等人。

閻柔和鮮于輔同屬於一個勢力—劉虞舊部的,他們之間的信任,註定了他們將會比別人走的更遠。

他倆皆是出身貧寒之人,和富貴的世家子弟相比起來,顯得格格不入。

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和世家敵對,反而學習世家的生存之道—‘兩頭下注’。

爭取讓自己更好的活下去,最後也變成一個世家。

這點,正是不可多得的優秀品質—當遇到比你強的對手怎麼辦?

不要嘗試透過詆譭人家的手段來發洩怒氣,因為沒有任何用處,反而會讓人恥笑。

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對手的優點,使自己變得更強,然後打敗敵人。

韓成對於閻柔的條件,欣然同意。

一是這樣做顯得心胸寬廣;

二是和閻柔比起來,鮮于輔和他的一萬人馬,真的不算什麼。

第三件大喜事是個‘意外’的驚喜,從‘北方來人’求見韓成。

這個‘北方來人’不是別人,竟然是柯比能的使者—漢人張黨。

張黨此番前

來求見,是為了表達柯比能的善意,和韓成達成合作關係的。

軻比能的勢力在靠近漢朝邊境的這片大草原上,是最強大的。

但勢力最強大不代表一切,比如說有幷州韓成做依靠的南匈奴部和幷州鮮卑部就不怎麼‘吊’他。

而且,南匈奴部和幷州鮮卑部也依靠著幷州韓成建立的大城縣和九原縣的關係,迅速的發展自己的勢力。

按照此趨勢發展下去,不出幾年,軻比能勢力的第一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故而,軻比能想請求韓成開通幷州與北方草原的貿易。

具體來講就是允許軻比能也可以依靠大城縣和九原縣來迅速的發展自己。

韓成透過張黨的訴說聽明白了軻比能的意思之後,眉頭緊皺。

此事有利有弊。

好的方面是開通貿易之後,憑著漢朝商人的精明,軻比能會吃盡了苦頭,韓成也能從中大賺一筆。

壞的方面是雖然軻比能會吃點虧,但其發展必然會十分迅速。

況且軻比能還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傢伙,待其勢力壯大之後,難免不會打漢朝土地的主意。

待韓成思索了一刻鍾之後,張黨見韓成面無表情,沒有絲毫表態之意。

便客氣地說道:“韓將軍,我家主公也不能白白的讓你方付出。我們產的馬匹,都可以賣給你,至於剩下之事,我們便不管了。”

韓成聽到這裡,微微一笑。

心道:“呵,沒想到軻比能還挺懂自己的。控制馬匹的產出,不一直都是自己的目的嗎?”

此時的韓成,可以說的上是老謀深算。

幾個呼吸間,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這個條件看似公平,實則不然。

畢竟自己的縣城開放了就是開放了。

而軻比能的馬匹,自己怎麼控制?自己怎麼能保證他沒有賣給別人?

控制馬匹的最好手段還是控制幷州和幽州。

想明白了的韓成對著張黨說道:“我明人不說暗話。我可以同意你的條件。

但是你們的馬匹輸出,我無法控制。

你回去和柯比能說,若他真有誠意,只要他給我送過一萬匹戰馬來表示誠意,我立即開放縣城。”

張黨聽完後,好像早就知道結果一樣。

恭敬地對著韓成說道:“請韓將軍放心,我一定將您的話帶到。”

......

待張黨走後,韓成並沒有因為這三件大喜事而放鬆自己。

反而將奮武軍整編了一番。

在韓成的勢力很弱小的時候,韓成的手下僅僅只有幾萬人。

為了便於控制,給每支軍隊取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番號,如幷州鮮卑部的利刃軍,南匈奴部的尖刀軍。

但此時的韓成,勢力已經十分強大了。

手下的人馬眾多,若每支軍隊還取一個屬於自己的番號的話,作戰的時候會十分不便。

故而韓成便大刀闊斧的改革一番。

先是將張繡的西涼騎兵,袁紹軍投降的騎兵,閻柔的劉虞舊部的騎兵,以及奮武軍原來的利刃軍,尖刀軍和青龍軍,整合到一起,統稱為青龍軍。

青龍軍主帥由韓成自己親自擔任,但只是掛名而已,主要事務還是由

主將來處理。

主帥下設一主將,由眾望所歸的張遼擔任。

主將之下,則是六郎將—高覽,張繡,閻柔,劉豹,扶羅韓和韓浩。

每名郎將都統領一萬人馬,並在副將其下設校尉十二名,各級軍官數十名。

這麼做也便於分化權利,方便控制。

然後將各軍隊中善於射箭之人選拔出來,和原來的朱雀軍整合到一起,統稱為朱雀軍。

主帥由韓成的師傅黃忠擔任。

主帥之下也是設主將一名,此主將乃是魏延。

主將之下,只有郎將兩名—趙孚和張郃。每人統領一萬人馬。

再然後就是將各軍中身體健壯之人選拔出來,和原來的玄武軍,以及高順帶來的‘陷陣營’整合到一起,統稱為玄武軍。

玄武軍和青龍軍,朱雀軍的編制不同,玄武軍還擔任著保護韓成安全的任務。

故而玄武軍沒有主帥,但主將卻有兩人,分別是高順和潘鳳,各統領五千人馬。

但兩人的工作有著明確的側重點。

訓練的事情,主要是高順負責;保護韓成安全的事情,主要是潘鳳負責。

最後,則是將剩下的士兵整合到一起,共計十一萬餘人。

主帥乃是趙雲,沒有主將,只有郎將三名,分別為徐晃,張燕和劉虎。

徐晃和張燕各統領四萬人馬,劉虎的能力稍微差一點,統領三萬人馬。

對於新的職務和新的士兵分類。

奮武軍眾人一開始並不適應,但經過一個周的磨合,便心平氣和的接受了。

在這種分工明確的管理模式之下,每個士兵都能準確的找到自己的上級,在戰爭中會發揮出更大的優勢。

韓成這樣做,除了改革軍隊的制度,便於作戰之外,還有一個政治目的—那就是清理朝廷中的‘隱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著漢獻帝的到來和李傕等人的落敗,忠於漢室的大臣紛紛來到太原縣投靠漢獻帝。

韓成對此持歡迎態度。

畢竟這些人除了忠心之外,還是有很大的能力和經驗的,對治理地方有很大的幫助。

但隨著人數的增多,便會有‘刺頭’出現。

他們覺得韓成名為漢臣,實為漢賊,做著欺壓漢獻帝的事情。

這些人以種輯、吳碩、王子服、吳子蘭等為主,準備帶領一部分忠於漢室的兵馬,尋找韓成的‘黑料’,然後將其殺掉。

並護送漢獻帝回洛陽,行使皇帝的權利,他們也可以從中獲功,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他們還並未開始動作,便被情報營打探到了。

於是乎,韓成才‘大刀闊斧’的改革了奮武軍,好麻痺這些人,催促他們有所動作。

待他們有所動作之後,也好將他們一網打盡不是。

果不其然,在韓成改革軍隊的第四天,種輯秘密的進宮,準備韓成的‘黑料’。

當種輯剛到漢獻帝的寢宮之時,李儒便對著身邊的韓成說道:“是不是可以收網了?”

韓成微微一笑道:“不著急,等人齊了吧。我覺得有些隱蔽之人尚未出現。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名單,但我感覺還是在他們將要成功的時候一網打盡的好。”

“因為那樣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