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九章你猜的真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九章你猜的真準

將軍,乃是一個軍隊的靈魂。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將軍,就沒有軍隊。

蹋頓即是烏桓族的大王,也是烏桓族大軍的將軍,同時,也是烏桓族大軍的‘靈魂’。

只是對於此時的烏桓族來說,不幸的事情發生了—蹋頓死亡了。

人若沒有了靈魂,那就是一具行屍走肉。

而軍隊若沒有了靈魂,那就是一盤散沙。

或者說是一群任人宰殺的羔羊。

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被各個擊破的下場。

烏桓族,不是單于樓班的,也不是大王蹋頓的。

而是整個烏桓族百姓的。

故而當蹋頓死亡之時,烏桓族大軍中的高層,也就是蹋頓身邊的難樓,蘇僕延,烏延等人,毫不猶豫的四散而逃,並在逃跑的時候發號施令,召集族中勇士撤退。

人大概都是這樣的,當遇到危險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永遠都是自己,然後才是種族等其他東西。

自己安全了之後,他們才會想起來:不能就這麼看著烏桓族大軍滅亡。

這些人可都是族中的精壯男子,若都葬送在這裡,在以後的幾十年中,烏桓族必然會一蹶不振。甚至一個不好,都會出現亡族的危險。

此時不能釋出統一的號令,故而,雜亂的號角聲吹了起來。

在前方衝鋒的烏桓族的勇士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大王蹋頓已經死了,只是聽到了這雜亂的號角聲。

雖然雜亂,但大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撤退。

但仔細一分,又是不一樣的。

有讓他們往西南方向撤退的,那應該是屬於難樓部的號角聲;有讓他們往西北方向撤退的,那應該是屬於蘇僕延部的號角聲;還有讓他們往正西方向撤退的,那應該是屬於烏延部的號角聲......

烏桓族的勇士們在聽到號角聲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怎麼回事?

但很多人瞬間就反應了過來—應該是大王蹋頓死了,要不然的話,他們三個怎麼能這麼肆無忌憚的吹號角?

在這樣的號角聲指揮之下,烏桓族的勇士那裡還有什麼戰意?

於是乎,衝鋒的烏桓族的勇士們紛紛調頭,朝著自己心儀的方向跑去。

如此‘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奮武軍當然不會放過。

是而,青龍軍的將士們精神大振,朝著烏桓族的軍隊殺了過去。

一時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血流成河。

奮武軍共斬殺兩萬餘名烏桓族的勇士,傷者不計其數。

十萬多隨蹋頓南下的烏桓族的勇士,已經傷亡過半了。

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烏桓族元氣大傷是必然的了。

......

不遠處的袁紹軍中的袁熙,看著被奮武軍殺得到處逃竄的烏桓軍,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

對著許攸疑神疑鬼地問道:“許軍師,我是不是看錯了?這......烏桓族是敗了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紹軍中的眾將都能感覺到袁熙語氣中的不信之意。

然而,現實就是現實。

不信也改變不了烏桓族兵敗的現實。

袁熙見過了許久都沒人回答,就已經知道了答案—這應該是真的。

許攸剛剛出謀劃策了一番,確實不太好回答這個問題。

就在這時,袁熙突發奇想地問道:“你們說,我現在出兵怎麼樣啊?”

袁紹軍中的眾將都用一種‘看白痴’的眼神看著袁熙。

二公子真讓我們大吃一驚,只不過在大吃一驚的同時,也深感大失所望:奮武軍此時正是士氣如虹,戰意正濃之時,這個時候出兵與奮武軍對戰,不知道怎麼樣輸是不是?

袁紹軍中發生的事情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戰場中

烏桓族的勇士在前,青龍軍的將士在後。

只是在追趕了十里之後,青龍軍便放棄了追趕。

畢竟是四萬對戰十萬,

追的太狠會顯得太沒有素質了。

當然,青龍軍也不敢追的太狠,畢竟此時所剩的青龍軍也沒有四萬之數了。

這一戰,至少有五千名青龍軍士兵戰死沙場。

看到了烏桓族勇士的遠去,廣陽縣內也派出了一部分的奮武軍前來打掃戰場。

打仗的活讓青龍軍幹,收拾戰場的活也讓青龍軍幹?

這就有點過分了吧。

雖然青龍軍很厲害,但也不能因為厲害就光讓人家幹活啊。

青龍軍也是人啊。

當青龍軍凱旋而歸,受到了廣陽縣城中的奮武軍和廣陽縣軍民的熱烈歡迎。

這次勝利,是奮武軍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正面交戰的,而且還是以少勝多的戰役。

這對奮武軍將士的士氣,將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同時,青龍軍也保護了廣陽縣城中的百姓,這些百姓對奮武軍是感恩戴德。

戰爭是把雙刃劍,有勝利的一方,就有失敗的一方。

漁陽郡安樂縣,烏桓族入關以後的大本營。

此時的大本營不是因為蹋頓之死而變得那種死氣沉沉,反而是一副激烈爭吵的場景。

爭吵分為三派,一派是以羅克木、難樓為首,主張立即回到草原,然後召集人馬,再次南下,為蹋頓報仇。

這群人中,難樓是蹋頓的死忠,有此想法無可厚非。

但羅克木卻因為是蹋頓的親兵隊長的原因,故而不得不為選擇為蹋頓報仇。

因為烏桓族中有規定:大人物的親兵隊長必須要敢於用命,若大人物不幸死亡,親兵隊長要麼跟著大人物死,要麼為其報仇以示忠心。

此時的羅克木,只能選擇後者。

另一派則是以蘇僕延、突又突為首,主張投靠奮武軍,隨奮武軍征戰幽州。

因為奮武軍的強兵猛將,給這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草原上的民族一直信奉‘拳頭大就是道理’的原則。

當被強者打敗之時,並沒有羞愧的感覺,反而想跟著強者學習本領。

被比你強的人打敗,不算輸。

最多只能算是一個進步的機會。

當然,還有第三派—調和中立派。這派則是以烏延為首的,他們沒有報仇的心思,也沒有投靠奮武軍的心思。

他們只是為了雙方不打起來而存在的。

畢竟按照草原上的為人處事,能動手的事情,誰會吵吵?

大帳中

只聽難樓大聲吼道:“蘇僕延、突又突,你們這兩個‘白眼狼’。

大王在時,也沒少給你們好處,沒想到大王一死,你們就將大王的恩情忘到腦後了,反而想投靠殺大王之人。你們這樣的人,定然會是不得好死的下場。”

兵對兵,將對將。

在這種場景之下,五大三粗的突又突和羅克木只能聽著,他們的能力不在這方面上。

當難樓說完話之後,蘇僕延不屑的回道:“難兄,你要是這麼說的話,可別怪兄弟拆你的臺了。

想當年,我們烏桓族分為無數部落。你的父親艾其力也是烏桓族眾多首領之一,而且還是大單于丘力居的死對頭。

據我所知,大單于丘力居勇猛無敵,在統一我烏桓族的過程中,將你父親斬殺。你如此忠義之人,怎麼沒為你的父親報仇啊?

你不是也率領部眾,投靠了大單于。

你這種人都能活到現在,憑什麼說我們不得好死啊?”

蘇僕延翻出了陳年往事,難樓一時語塞。

蘇僕延微微一笑,心道:“暫時來看,自己在此次爭吵中,佔盡了優勢。怎能不加把力,將優勢施展的淋漓盡致?”

於是乎,蘇僕延接著說道:“大王蹋頓對我們不薄,我們確實應該為其報仇。

但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奮武軍。

你們仔細想想,我們為什麼會到這裡來?”

在座中的一人毫無猶豫的回答道

:“大王蹋頓是為了給我們謀利益,才答應袁紹方出兵的請求的。”

蘇僕延對其微微一笑,說道:“你說的很對!”

然後又對著在座的眾人繼續說道:“他人出錢,我們出兵,這本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我們出兵沒打過人家,這也怨不得這出錢之人。

然而,若出錢之人故意隱瞞敵方的實力,這是不是就有點陷害我們的意思了。

袁紹方和奮武軍大戰了那麼多次,怎麼會不知道趙雲,黃忠等人的勇猛?

若提前告訴我們,我們將族中的勇士帶來,大王蹋頓就不會死了。

所以說,罪魁禍首是袁紹方,而不是奮武軍。

況且,我們和奮武軍大戰之時,袁紹軍就在我們的身後,他們想幹什麼?

無非是想讓我們和奮武軍鬥個兩敗俱傷之後,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說,我們此時最大的敵人是袁紹軍。

殺了他們,才算為大王蹋頓報仇。

而投靠奮武軍,只是暫時的一種手段。

畢竟憑我們現在的勢力,打敗袁紹軍有點難度。

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是而我們才選擇投靠奮武軍。

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蘇僕延不愧是蹋頓手下的智囊級人物,這番言論一出,在座眾人無不感覺蘇僕延說的對的。

然而,蘇僕延卻在心中道:“你們這些傻子,浪費我口舌,現在這種情況,除了投靠奮武軍還有別人出路嗎?

幽州關已經關閉了,袁紹怎麼會輕易的讓我們回到草原呢?

只有投靠了奮武軍,待打敗了袁紹軍之後,我們才能請求他們開啟幽州關,放我們回草原。”

當然,投靠奮武軍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蘇僕延不相信袁紹手下也會有奮武軍這樣的強兵猛將。

奮武軍,在幽州的勢力中,就是最強的那一個,不跟著最強的混,那不是找死嗎?

......

曹操率軍攻入長安皇宮,就基本上宣佈了司州之戰的結束。

曾經禍亂長安,不可一世的李傕,郭汜等人皆已伏誅。

正當曹操因為如此大功,大喜過望之時,卻得到了劉備重新佔領徐州的訊息。

曹操聽後,急火攻心,暈倒在地。

曹操也是人,怎麼能承受住這種極喜極悲的摧殘?

五個時辰後,曹操悠悠轉醒,醒來之後的曹操立即對著身邊之人問道:“我這是在哪裡啊?”

曹操身邊的侍從恭敬地回道:“回稟州牧大人,這是長安皇宮內的一座寢宮。”

曹操稍微一動,只感覺自己頭痛欲裂,便用雙手輕輕地揉了揉,然後對著侍從問道:“我為何會在這裡?我只記得我好像在大殿中暈倒了。”

侍從依舊恭敬地回道:“您確實是在大殿中暈倒了。這裡正好是距離大殿最近的可以休息的地方,故而便將您安排在這裡了。荀彧長史等人已經請宮中的太醫為您診斷過了,太醫說您暈倒是因為最近勞累過度而致,並無大礙。”

曹操‘哦’了一聲,算是告訴侍從,自己知道了。

然後便坐在床上,努力地回想自己暈倒之前的事情。

這次暈倒,沒有摔著大腦,曹操很快的就想起了事情的經過,便對著侍從說道:“誰在周圍?”

侍從知道曹操問的誰指的是誰,便回道:“許諸將軍和祭酒郭大人都在這。”

曹操一臉急切的說道:“奉孝竟然也在這?快!讓他進來。”

侍從聽完曹操的話,便匆匆出門,直奔許諸和郭嘉所在的地方而來。

許諸看到侍從那急匆匆的樣子,便對著侍從大聲喝道:“你不在主公身邊侍奉著,到處亂走什麼?”

侍從看見許諸,也高聲回道:“主公醒了,想見郭祭酒。”

許諸聽後,對著郭嘉一臉崇拜地說道:“郭大人,真有你的,你猜的可真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