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戰起—亂軍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戰起—亂軍心

幽州漁陽郡漁陽縣,一座佔地五畝的小宅子。

環境優美,風景宜人,正適合此時的韓成居住。

蔡昭姬生了,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

按照韓成和蔡昭姬的約定,這個小女孩的名字叫做韓雨涵。

雖然這是韓成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但是韓成暫時還不能回幷州去。

不是不相信張遼的能力,而是他坐鎮在這,士兵們的心才更加穩定。

大將軍有後了,這麼重大的事情,大將軍卻沒回幷州。

而是選擇在此處陪著我們,這說明我們在大將軍的心中,比他自己的孩子更加重要。

如此大將軍,我們怎能不用命作戰?

不遠處,卻見趙孚行色匆匆地朝著韓成的臨時府邸而來。

幾個呼吸間,便到達了大門處。

待趙孚站定,對著門口的守衛士兵說道:“請幫我通報一聲,我想求見大將軍!”

守衛士兵自然認識這個很久以前就跟著韓成的‘將軍’了,態度平和地回道:“大將軍說了,你到來的話,不用通報,我直接領著你進府拜見就行!”

趙孚面露疑惑之色,心道:“韓成這小子,怎麼知道我會來,我也沒提前和他說,他這和我賣弄什麼玄機呢?”

見守衛士兵已經朝著府內走去了。

趙孚便立即收起了自己的心思,加快步伐,跟上守衛士兵。

府內書房前,守衛士兵對著趙孚說道:“趙將軍,大將軍正在書房內,你自己進去就行!我在門口處還有任務,就不陪你進去了。”

趙孚客氣地對著守衛士兵說道:“有勞了!”

守衛士兵謙虛地回道:“不用客氣,職責所在!”

待守衛士兵走後,趙孚才走上前去,輕輕地敲了敲門,並恭敬地說道:“趙孚求見大將軍!”

書房內的韓成聽到趙孚的話,立即放下手中的兵書,然後起身,走到書房門前。

打開門,第一眼便看到了態度恭敬的趙孚。

只見韓成一臉笑意地說道:“趙叔父,就咱倆這關係,你不用這樣的。”

趙孚依然低著頭,態度恭敬地說道:“您現在可是當朝的大將軍,和以前不一樣了。

尊卑有別,屬下必須要這麼做。畢竟很多只眼睛看著呢。”

韓成知道自己無法勸說這個‘頑固’的‘趙叔父’了,只能對著趙孚說道:“好吧好吧!我聽叔父的。叔父今日前來,是找我有什麼事情嗎?來!進屋說。”

趙孚聽後,便隨著韓成來到書房之內。

當韓成坐下之後,趙孚一躬身,語氣十分正式地說道:“大將軍,我要狀告漁陽縣奮武軍的主帥張遼!

他畏敵不前,錯失痛擊袁紹軍的良機,實在不適合擔當奮武軍主帥一職。

請大將軍不辭辛苦,親自出任此職。”

韓成微微一笑,說道:“這話要是別人說的,我就要考慮他是否是別有用心的。

但這話是叔父說的,我自然就不需要考慮這點了。

叔父在我勢力單薄之時,就已經跟隨了我,忠心可鑑啊!

但是,叔父啊!說這話可是要講證據的。

你可有證據證明張遼將軍畏敵不前,錯失痛擊袁紹軍的良機?”

趙孚面色通紅,不知道是因為憤怒還是因為著急。

聲音高了幾分,說道:“這還不明顯嗎?

趙雲將軍帶領三萬勇士,費勁千辛萬苦,才佔領了青州的東萊郡。

好不容易弄了點‘家信’回來,用來擾亂袁紹軍的軍心!

我們的‘家信’已經發出去三天了,袁紹軍每日都有逃跑的士兵,已經到了軍心大亂的時候了。

據探馬彙報:到昨天為止,袁紹方的逃兵已經不下兩萬餘人了。

這時候,不趁機出兵,還等什麼啊?

但我多次請戰,主帥張遼都不同意,這不是‘畏敵不前,錯失痛擊袁紹軍的良機’,是什麼?”

韓成聽後,呵呵一笑。說道:“叔父啊!這事吧!我早就知道了。你就放心吧!”

趙孚剛想再說點什麼,韓成立即出言阻止道:“張遼出兵之前,我曾經說過:此戰,全部聽張遼的安排。我不能失信啊!

而且,無論張遼做什麼,都有他的目的,我信他!”

韓成的這一句話,說的是很重啊!

無論怎樣,我信他!

這份信任,普天之下,僅此一份!

趙孚聽後,只好無奈地說道:“既然大將軍都這麼說了,那屬下無話可說!屬下這就回去,好好的練兵,輔助主帥!”

韓成知道趙孚這副‘口服心不服’的樣子,說道:“叔父的覺悟,就是高啊!

我在此給叔父吃個‘定心丸’,請叔父放心。

這一次,我們不滅了袁紹的主力大軍,是不會就這麼簡單地結束的。

但此話,此時僅限於‘出的我口,入的你耳’,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

趙孚見韓成這副一本正經的樣子,心中好像有所明悟。

便直起身來,回道:“大將軍,你這麼說,我的心裡就有數了,你就放心吧!

就算我死了,這話,也傳不到第三個人的耳朵中!那我先告退了。”

韓成點頭示意。

待趙孚走後,韓成對著屏風後面,柔和地說道:“沮長史,出來吧!”

沮授邊走邊笑道:“嗯,此計效果不錯,一切盡在我的意料之中。”

......

青州成了袁紹的地盤之後,袁紹派人統計了一下,整個東萊郡,大概擁有六十萬的人口數量。

若除去各種因素,按照正常的從軍比例—三十取一,來算的話,東萊郡的從軍者大概有兩萬人左右。

這兩萬東萊郡人士,袁紹不可能將他們全都帶到這漁陽縣城下。

就按照一半的數量算,在這漁陽縣城下的東萊郡籍的袁紹軍士兵,大概有一萬餘人。

但由於各種原因,‘白虎軍’捎回的家信只有五千餘封!

如何利用這五千封家信,是一個不太容易的問題。

若一股腦的都放出去,對袁紹的大軍,也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因為此時的漁陽縣城下的袁紹軍,大概有十六七萬的樣子,就算有五千人因為思念家鄉而成為逃兵,對大局無礙。

這並不符合韓成和沮授等人預期。

於是乎,智力超群的沮授便想出了一種極其高明的計策。

在第一天,放出十封家信;在第二天,放出五十封家信;在第三天,放出一百封家信;在第四天,放出三百封家信;在第五天......

總共用十天的時間內,將這五千封家信全都放出去,並且一天比一天多。

這樣做,有兩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這些家信全都被袁紹派人給集中收繳起來了;

第二種結果,這些家信流落到袁紹軍東萊郡籍的士兵的手中。

若是第一種結果,那就再好不過了。

沮授便可立即令手下的文人,加大‘家信的創造力度’,並在以後的五天中,創造並放出五萬封家信。

反正袁紹已經派專人將這些家信收集起來了,至於這些家信是不是真的,就無所謂了。

只要數量足夠多就行。

當如此大數量的家信到了袁紹手中,就算袁紹將這些家信在拿出去。

那個士兵會相信這是真的?

五萬封家信,也就是五萬名士兵,任袁紹能力再高,也擋不住士兵逃跑的路。

這就是陽謀,光明正大的謀,讓袁紹自食惡果。

若是第二種結果,也很不錯。

首先,可以向袁紹軍的士兵們傳達一個資訊:“在青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盤屬於奮武軍了。

一開始是一縣之地,然後將是幾縣之地,一郡之地,幾郡之地......”

然後在令人在冀州傳佈假消息:冀州失守了,青州守不住了......

當這些假消息傳到袁紹軍中,軍中必然大亂。

因為這些訊息的真偽,袁紹軍士兵是無法判斷的。

但這些家信的真假,他們還是能判斷出來的。

信的收信人具體到每個士兵,但信的開頭,可是每個士兵的小名,什麼二狗子,狗娃子的。

雖然名字粗魯一些,但也親切一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流言配合‘鐵證如山’的家信,讓袁紹軍的士兵如何不信?

這便是沮授計劃的第一步—‘亂軍心’。

......

上兵伐謀,能用計謀取得勝利,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謀士的最大特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奮武軍出招,袁紹軍便接招破招。

實話實說,沮授的‘亂軍心’之計,讓袁紹頭大的要命。

這些家信,到底是攔呢?還是不攔呢?

雖然袁紹選擇了不攔,但心裡十分慌張,而且坐立不安!

因為袁紹知道,奮武軍不會這麼輕易地結束的,定有後招。

但後招是什麼,暫時還不知道。

正在這時,袁熙來到袁紹的大帳內,對著袁紹說道:“父親,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

我冀州內部,已經傳出流言。

若再配合這些家信,我們必敗無疑啊!”

袁紹看見袁熙,彷彿看到了袁譚一樣,心中是怒火中燒。

大聲地吼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都是袁譚這個不成器的東西,竟然丟掉了青州的一郡之地,才讓我處於如此被動的地步!”

袁熙心道:“父親啊,你這可就有點冤枉大哥了!那種情況,你上,你也會丟的!”

但嘴上只能說道:“父親,這些都不重要了!當下是想辦法破除此計才是。”

袁紹聽後,說道:“那你還站著幹什麼?不趕緊將許攸軍師請過來?你行嗎?”

袁熙心道:“早知道這樣,我就不說了!有火就會衝我發,我這個兒子,咋這麼悲催呢?”

但還是聽了袁紹的話,還是乖乖的前去許攸的營帳,求許攸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