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八章大戰起—落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八章大戰起—落幕

大敵當前,袁紹心中的沮喪之情轉眼即逝。

看到面前突然出現的八萬大軍,袁紹的心裡是十分疑惑的?

這麼多的奮武軍人馬是從哪裡來的啊?

在逃跑的路上,袁紹曾經暗自盤算過:奮武軍出城阻攔自己回冀州,這是必然的。

在幽州的奮武軍,總共十萬多一點,不到十一萬。

但無論如何,在漁陽縣城內,至少要留下一萬人馬防守吧。

第一波襲擊,大概用掉了一萬人馬吧;

第二波襲擊,大概也至少用掉了一萬人馬吧;

第三波襲擊,大概最少也在一萬人馬吧。

可是,面前的這整整齊齊的八萬人馬,可怎麼解釋啊?

難道張遼會法術,是‘神兵天降’,或者是‘撒豆成兵’?

當張遼令八萬大軍發起進攻之時,這巨大氣勢,讓袁紹瞬間清醒了:“這不是幻覺,這是實實在在的八萬大軍。”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馬呢?

這自然是沮授的謀劃安排。

“謀士皆會‘誅心計’,一步前路一步坑”啊!

袁紹的優柔寡斷,決定了他定然會錯過撤兵的良機。

而在真正撤退的時候,定然又是那幅‘草木皆兵’的樣子。

這點,不僅被沮授猜到了,還被沮授利用到了。

故而,第一波襲擊袁紹的軍隊,僅僅只是一個奮武軍的別部司馬帶領著一千餘人造成的‘假象’。

一擊而退,並不做過多的糾纏。

但這時的袁紹,心裡是慌張的。

他只想趕緊逃走,哪有心思研究這些細節啊?

故而便讓臧洪追擊了一段距離之後,見其不能再次阻攔自己的大軍南下,便讓臧洪放棄了追擊。

讓奮武軍的‘假象’變成了‘真象’。

至於漁陽縣城內,確實如袁紹料想的這樣,僅僅留了一萬人馬防守。

兵少,不得已而為之。

而第二波的閻柔和第三波的趙孚和劉豹,率領的人馬,卻沒有袁紹猜的那麼多。

每一波襲擊,也僅僅是五千人馬而已。

故而在此時此地,才能出現整整齊齊的八萬人馬。

讓袁紹大吃一驚。

漁陽縣城下的袁紹軍,共有十七萬左右的人馬。

大營留了一萬;阻擋第二波襲擊留下了一萬;阻擋第三波襲擊留下了一萬。

此時袁紹的手中還有十四萬大軍。

十四萬對八萬,雖然袁紹軍在人數上佔了優勢,但士氣不佳,勝負還是兩說之數。

此時的袁紹,突然想起‘背水一戰’的典故。

置之死地而後生,士兵們才能極大的發揮出自己的戰鬥力。

於是乎,袁紹對著自己身後的大軍大聲喊道:“將士們,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時就是最後一戰的時刻了。

若我們贏了,幽州就是我們的了。

若我們輸了,這裡就是我們的埋骨之地了。

若此戰勝了,回到冀州。每人賞黃金一兩,死者翻三倍!

若此戰輸了,我和大家一起死!”

“嗷~”重賞之下,袁紹軍的士兵瞬間來了精神。

袁紹用了‘置之死地而後生’和‘重金懸賞’兩種辦法,來激勵士兵們的士氣。

然而,袁紹卻忘了一點。

‘置之死地而後生’,需要的是勇氣,一群‘逃命之人’,哪裡有什麼勇氣?

沒看到死亡的時候,‘重金懸賞’能激勵士兵,但出現了死亡,‘重金’有何用?能買命嗎?

......

奮武軍衝過來了,主帥張遼身先士卒,一馬當先。

手中的問天槍就像是‘死神的鐮刀’,不斷地收割著身邊的袁紹軍的生命。

奮武軍的士兵,也是士氣如虹,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跟在張遼的身後,不斷地向前衝鋒。

一時間,雙方交戰之地,殺喊聲不斷,血流成河。

人,總是很奇妙的。

當看到別人最優秀的哪一點,總會不自覺地忽略別人其餘的優點。

比如說,對於袁紹軍來說,張遼最大的本事就是領兵作戰,於是乎,袁紹軍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忽略他的武藝。

只感覺,不讓張遼領兵作戰,就能最大程度的抹殺張遼的能力。

卻不想今日,張遼便用他高超的武藝,給袁紹軍上了一課—主帥,也是可以衝鋒陷陣的。

張遼的武藝是十分不凡的,八品巔峰的境界。

比這世間的巔峰武將僅僅差了那麼一絲絲。

這已經很難得了,畢竟世界上的人那麼多,巔峰武將就那麼幾個。

在奮武軍的眾多將領之中,除了趙雲和黃忠之外,武藝排第三的人便是張遼了。

兩軍廝殺了一陣兒,奮武軍是勢如破竹,而袁紹軍則是節節敗退。

張遼猶如一隻‘猛虎’衝進了羊群一樣,見誰殺誰,毫不留情。

袁紹一看,這樣可不行啊。

便令大將臧洪,韓猛,張凱三人,一同出戰,對抗張遼,爭取達到‘擒賊先擒王’的效果。

三人接令之後,紛紛撇下自己的對手,朝著張遼而去。

這三人的武藝,高低不同。

韓猛早已經達到了七品境界,而臧洪和張凱的武藝僅僅只有六品境界。

三個人,距離張遼的距離不同,故而到達的前後時間也差了點。

但這三人對此不以為意。

最早去的那個人,也不用太出力,大概和張遼鬥三四個回合,其餘兩人就會到來的。

到時候,就是一副三雄戰張遼的局面。

並沒什麼可擔心的。

三四個回合,無論三人中的那一個人,還是有自信接下來的。

第一個出現在張遼身邊的武將,正是六品的張凱。

張凱使一口三面鬼頭刀,重達四十七斤。

只見張凱一邊將三面鬼頭刀舞的‘虎虎生風’;一邊對著張遼大聲喊道:“張遼小兒,納命來!”

張遼聽到張凱的叫喊聲之後,心中大怒。

大聲呵斥道:“這個小子,莫要口出狂言!想要我的性命,先問問我手中的問天槍答應不?”

話落槍到,張遼的問天槍到了張凱的面前。

張遼的槍法,沒有趙雲的敏捷,也沒有呂布的霸氣,但有著自己的特色—穩。

一槍刺出,任你的招式變化多端,也擋不住我要刺的地方。

張凱看著這平淡無奇的一槍,心中升起一股輕視之意:“張遼啊,知道你排兵佈陣厲害,那你就乖乖的在城中排兵佈陣好了!非要出來當武將,這不是找死嗎?”

張凱的心中已經幻想出自己一刀架開張遼

的來槍,然後以攻為守,反攻幾招。

在自己和張遼大戰的同時,韓猛和臧洪也會到來的。

到時候,張遼插翅難飛。

自己三人斬殺張遼之後,自己作為最大的功臣—升官進爵,迎娶美嬌娘。

想到這裡,張凱的心裡是一陣美滋滋。

當然,這是張凱最後的笑了。

張凱按照自己的想法舉刀,準備架住張遼的問天槍。

可是,想法是想法,現實是現實。

張凱信心滿滿的一刀,沒有架住了張遼的問天槍。

這平淡無奇的一槍,就是那麼不可思議,而且輕而易舉地穿過了張凱的刀。

張凱看著胸口處的問天槍和流出來的鮮血,感受著自己越來越冷的身體,在滿懷疑惑的目光中,倒了下去。

也許他還在疑問:“為什麼沒架住呢?”

韓猛和臧洪,見到倒下的張凱,滿臉不信之色。

張遼的武藝如此高強,殺張凱只需一招嗎?

張遼看到到來的兩人,心生一計。

對著兩人大聲喊道:“還有誰想來送死?”

韓猛和臧洪在張遼的一聲大喊之下,鬥志泯滅了大半。

如此‘猛人’,自己真的要與之對敵嗎?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在兩人愣神之際,張遼的問天槍朝著臧洪刺來。

臧洪驚慌失措,一邊舉矛抵擋,一邊對著身邊的韓猛喊道:“猛兄,救我啊!”

韓猛看到張遼的問天槍刺向了臧洪,心中大喜:“幸虧不是自己!吃柿子,就要先挑軟的捏。非要吃硬的,那是想讓自己‘不消化’。嘿嘿!”

聽到臧洪的求救之聲,便舉叉前來幫忙。

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韓猛還是懂一點的。

看到韓猛的動作,張遼的嘴角,忽然揚起了一絲笑意。

只見張遼的問天槍,突然轉變了方向,朝著韓猛刺來。

這是的臧洪,還在舉矛防守;韓猛,還在出叉‘營救’。

張遼的突如其來,打了韓猛和臧洪一個措手不及。

韓猛知道自己的叉去勢已定,便只好咬了咬牙,側身避過自己的要害之處。

張遼面露吃驚之色。

能如此果斷的‘丟車保帥’,這個韓猛,是個人物。

手中的問天槍,依然毫不猶豫的扎進了韓猛的胳膊。

韓猛,右臂已廢,戰鬥力產生了大大的折扣。

韓猛受傷之後,藉助槍勢,頭也不回的朝著袁紹的方向而去。

“主公,我韓猛已經盡力了。你看看,這傷的!”

臧洪一看,三人來,兩人去。

便也調轉馬頭,策馬而去。

張遼大聲喊道:“敵軍將領已死!殺啊!取袁紹頭顱者,官升兩級。”

張遼三回合之內,連敗袁紹方三員大將的矯健身姿,奮武軍的眾士兵都是看著眼裡,記在心上。

一時間,戰鬥力暴漲,殺得袁紹軍丟盔棄甲。

袁紹看著場中頹敗的局面,知道大勢已去了。

便只好下令道:“生死有命,全軍突圍!”

一時間,袁紹軍的士兵四散而逃。

直到第二日正午,奮武軍才停下了追擊的腳步。

這一戰,奮武軍大獲全勝。

斬敵三萬,俘虜三萬。獲得的糧食輜重,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