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二章泰山諸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二章泰山諸將

張遼在前面打下了一郡,韓成就要派兵在後面駐守一郡;張遼在前面打下了一州,韓成就要派兵在後面駐守一州。

如若不這樣,張遼的大軍就會變成沒有後援的‘孤軍’。

曹操只需安排一支人馬截斷張遼的退路,張遼的大軍便會不攻自破,一切的努力和功勞,都會變成虛空泡影。

郭嘉也正是看準了這點,才會選擇帶兵北上歷城縣,截斷張遼大軍的退路的。

這種事情,在出兵之際,韓成等人便已經預測到了。

有句話說的很對:打地盤難,守地盤更難。

既然如此,韓成便讓手下的第一猛將—趙雲,帶領數名將領,並率領三萬大軍,自青州南下,接管張遼所佔領的地盤,成為張遼最強大的後援。

趙雲大軍這一次的南下之舉,和以往的南下之舉有所不同。

因為隨軍而行的謀士,不是一人,竟然是兩人,李儒和司馬懿都同時隨軍南下了。

對此,奮武軍的眾人十分不解:徐州之地有多麼重要的東西,竟然能同時出動‘四大謀士’之二?

要知道,就連冀州那麼重要的地方,也僅僅只有‘四大謀士’之一的沮授啊。

這事,就值得說道說道了。

冀州之戰,奮武軍是以在鄴城下圍困曹操軍為主要目的,既然不主動攻擊曹操軍,一個謀士沮授,便足以勝任。

而徐州之事,一個司馬懿真的不夠。

徐州之事,比較復雜,故而,才讓韓成最為依仗的謀士—李儒出馬。

當然,按照李儒和司馬懿原來的計劃,李儒是應該隨張遼的大軍出動的。但被韓成直接否決了。

韓成的原話是:“徐州之地,取不了都不要緊,過幾年再取就是了。但絕對不能讓重要的謀士以身犯險。

無論什麼時候,謀士的命,永遠比地盤重要!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千地可取,一謀士難獲啊!”

隨張遼的大軍而行,危險性太高了。無論是那個謀士跟隨張遼的大軍南下,韓成都不是很放心。

故而,李儒便和司馬懿一起,跟隨趙雲的大軍來了。

畢竟,相對來說,趙雲的大軍安全一些。

然而,當大軍到達琅琊郡之後,便在開陽縣暫時駐紮了下來。

一邊甄選著俘虜,等待著前方張遼的戰果;一邊為李儒南下作掩護。

因為李儒,從這時開始,則已經跟著潘鳳和一萬五千騎兵大軍一起,南下東海郡了。

......

整個徐州五郡,有三郡無曹操軍的大量人馬駐守。它們分別是彭城郡,下邳郡和東海郡。

彭城郡與下邳郡,靠近兗州與豫州。

若遇到戰爭,大軍半日則可抵達,無需曹操軍的大量人馬駐紮防守,但東海郡是何原因呢?

徐州東海郡,地如其名,因為它的東面是東海而得名。

它的北面是琅琊郡,南面是廣陵郡,西面是彭城郡,西南面是下邳郡。

雖然它這一郡之地中,無險要的地勢可守。

但是,就憑它‘三通五達’這一點,就可以說是極佳的戰略要地。為何曹操不在此郡安排一支人馬呢?

原來,此郡存在一股強大的自保勢力—臧霸等泰山諸將的軍隊。

臧霸,字宣高,兗州泰山郡華縣人士。

東漢末年,各地黃巾起義在前;各地諸侯割地為王在

後。天下動盪不堪,落草為寇的‘山大王’比比皆是。

臧霸,好像天生就是幹這個料,落寇之後,很快就變成了泰山一帶的‘帶頭大哥’,也就是江湖人稱之為的‘扛把子’。

同時,臧霸的附近,還存在很多以臧霸馬首是瞻的‘山大王們’,比如: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和孫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歷史上,曾給他們一個美名—泰山諸將;又因為他們的活動範圍在青徐二州之間,故而,又可以稱他們為青徐豪霸。

霸,臧霸的霸!

在陶謙初任徐州牧之時,曾經和臧霸等人聯合一起,剿滅了徐州的黃巾軍。

故而,陶謙便給了臧霸一個騎都尉的職位,其餘眾人,也是各有封賞。可以說,從這一刻起,泰山諸將都成功的‘洗白上岸’了,成為了正面人物。

陶謙也正是因為自家精銳的丹陽兵和泰山諸將等人的勢力,穩穩地壓制著徐州的世家大族,讓他們不敢妄動。

然而,陶謙的硬傷就是年齡太大了。

臧霸等泰山諸將還未有所作為,陶謙就先去世了。

徐州大族糜氏,陳氏等人,怎能被‘泰山賊寇’所壓制呢?

故而,徐州世家們便立即將剛剛到達徐州的名人劉備拉了起來,並讓其成為徐州牧,成功的壓制住了臧霸等泰山諸將。

臧霸等泰山諸將一看,城裡人太會玩了,我們鄉下人跟不上節奏啊!還是回去吧。

是而,臧霸等泰山諸將又率領自己的手下們,回到了自己的根據地—那些‘美麗’的山頭上。

當呂布偷襲劉備,佔領徐州之時,臧霸等泰山諸將依然不動風聲的蹲在山上看‘風景’。

沒辦法,不是不想下山,主要還是因為呂布的名聲太臭了,不敢下山啊!

呂布成為了徐州牧之後,便出兵和曹操等人一起攻打在揚州稱帝的袁術。

臧霸等泰山諸將一看,這還了得?

陶謙對我們泰山諸將還是很不錯的,陶謙又和袁術是‘鋼鐵一樣’的盟友,雖然陶謙死了,但情義還在啊!

換句話說,此時,能和我們泰山諸將達成共識的,也就只有揚州的袁術了,你們把他殺了,我們可怎麼辦啊?我們再找一個‘盟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是而,臧霸等泰山諸將碰了個頭:“是時候,讓敵人看看我們的‘技術’了。”

於是乎,臧霸等泰山諸將率軍下山了,輕而易舉的拿下了琅琊郡,給呂布一個大大的‘顏色’看了看。

呂布無奈,只能回軍。

一年之後,袁術被曹操滅了,臧霸等泰山諸將的‘盟友’沒有了。

為了自保,臧霸等泰山諸將便和呂布商量了一下:‘呂布大兄弟,以前都是我不好,冒犯你了。所謂不打不相識,我們和好吧。”

呂布也擔心曹操起兵滅他,故而便同意了臧霸等泰山諸將的‘合作’請求。

畢竟,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吧!

然而,胳膊擰不過大腿。即使是兩隻胳膊,也不行。

曹操在郭嘉等人的計謀之下,水淹下邳城,輕輕鬆鬆地拿下了徐州,斬殺了呂布。

臧霸等泰山諸將一看,我的個乖乖。‘城裡人’都這麼厲害嗎?我還是回‘村裡’吧,那裡最安全。

可惜的是,這一次的‘城裡人’,太厲害了!

臧霸等泰山諸將剛走到一半,便被曹操軍的人馬

堵住了。

幸運的是,此時的曹操軍人馬,也不是十分的充足,和臧霸等泰山諸將的軍隊,也就是個半斤八兩的水平。

故而,雖然是堵住了對方,但曹操無奈之下,還是採用了以談為主的‘懷柔政策’。

“臧霸,你看看啊。現在的天下,諸侯的勢力越來越少了。你不能一直呆在山上啊。就算你不想要前程,你也要給手下的兄弟們一個前程啊!”

這叫斷其根基,是談判的一種手段。

“此時的北方,一共有三方勢力:袁紹,韓成和我。

袁紹,你知道的,家大業大,最重出身。你這樣的,去投奔他肯定不行,去了也就是個‘炮灰’的下場。

韓成,他的地盤在幷州和幽州,你若投奔他,我和袁紹在第一時間內,就會先把你滅了。畢竟,誰也不放心身邊有個‘定時炸彈’啊!

所以呢,你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唯才是舉的我,曹操。”

這叫替別人‘瞎分析’,也是談判的一種手段。

“你放心,我這個人的胸懷很寬廣,只要你投奔了我,我就把徐州東海郡劃給你,不派一個官吏,全部由你做主。”

這叫空手套白狼,也叫對天畫大餅,是談判中,最不要臉的那種手段。

臧霸等泰山諸將聽後,曹操的這個建議不錯啊。山上的‘風景’雖然很‘美麗’,但誰在山上誰知道啊。哪有那麼舒服啊?我們還是下山吧。

是而,臧霸等泰山諸將便率領大軍來到了徐州的東海郡。

可以說,曹操和臧霸等泰山諸將和談的過程,就是一個“你認我做大哥,我教你梳中分”的過程。

事後,曹操果然信守承諾,並沒有在徐州的東海郡留下一兵一卒。

一是為了達成和臧霸等泰山諸將的約定;二是因為兵力真的有點捉襟見肘;三是因為人口。

曹操打陶謙,屠徐州;曹操打呂布,殺徐州。徐州多‘抗揍’,也剩不下多少人了啊。

臧霸等泰山諸將,既能率軍守衛東海郡,又能從山上,‘拖家帶口’的帶來大量的人口,增加東海郡的人口數,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臧霸等泰山諸將暫時獨立的事,就讓他獨立唄。

等時機成熟,臧霸自然就會真心實意的歸順了。

這個時機,便是于禁率兵斬殺昌豨的時候。

......

李儒到達東海郡的目的,便是和臧霸等泰山諸將談一談:“我們和曹操軍,我們打我們的,你們別摻和行嗎?”

與此同時,曹操軍的談判使者—華歆,也一路喬裝打扮,來到了東海郡,拜見臧霸。

臧霸一看,瞬間頭大了。你們兩面吧,我們泰山諸將都不能得罪。

你們一個一個的來吧,我應付完一個,在應付下一個,還是可以做到的。

但你們一起來吧,我可怎麼辦啊?把我劈成兩半?

是而,臧霸便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既然你們同時來了,我又不能把自己劈開。與其暗中左右為難,不如把事情擺在明面之上。我花點錢,設個宴會,你們一起來參加。誰說的有道理,我聽誰的。”

當李儒收到臧霸的通知後,微微一笑,稱讚道:“嘿嘿,這個泰山寇,肚子裡還有點東西。不錯不錯!”

當華歆收到臧霸的通知後,面色大變,在心中暗道:“奮武軍也來了,這事就不好辦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