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老百姓的希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老百姓的希望

不到傍晚,情報營的人便帶回了平城縣縣令於曉和武州縣縣令楊群的惡行。

平城縣的縣令於曉惡行最重,平時魚肉百姓,作威作福;戰時出賣百姓,著實可惡。而匈奴千夫長阿發達的對其說的話,更是成為了於曉的“催命符”。

韓成遂下令讓情報營的人在雁門郡四縣中公佈了於曉的惡行,並且罷免了於曉的平城縣縣令,又命魏延帶領兩千青龍營為先鋒,進駐平城縣,防止於曉狗急跳牆,做出傷害百姓的事。

第二日清晨,當魏延帶領兩千青龍營將士浩浩蕩蕩的到達平城縣時,卻見城門大開。

縣令於曉就沒打算抵擋,帶領一幹官衙人等在城門口迎接魏延,並命人擺好酒席,準備好禮品,迎接魏延的到來。

和魏延說話間語氣卑微至極,一口一個:“魏將軍辛苦了。以後還請魏將軍在主公面前多美言幾句。”

於曉的做法讓嫉惡如仇的魏延內心更加厭惡了,還沒進城門,當眾便說出了於曉的罪行,直接將他送入大牢,不到一個時辰,便在菜市口將於曉及其黨羽斬首示眾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中午時分,韓成帶領著大軍到達了平城縣。因韓成手下文人稀少,故平城縣縣令由韓成自己任職,韓成便帶著親兵以及沮授直接來到了平城縣的官衙。

說是官衙,不如說是府邸。此府佔地三畝,前面是處理一縣事務的地方—政事堂,後面則是以前縣令於曉居住的地方,臥房,廚房,書房,柴房等房屋俱全。

韓成看著官衙內的裝飾以及眾多的下人僕役,對著沮授說道:“雁門郡百姓飯都吃不上,這個於曉卻如此腐敗,真是該殺。”說完此話,思考了一番,頓了一頓繼續說道:“長史也一起來住吧,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下人,我一個人也用不了。”

沮授說道:“既然主公誠意邀請,那麼屬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待沮授回道自己的臥房中,對著門口的下人說道:“你讓魏延校尉來我書房一趟。”

中午時分,主公說道於曉該殺時,頓了一頓,估計是有所思考,看來自己要替主公點撥一下魏延了。

待魏延到來,沮授對著魏延說道:“是我私自叫你來的,有件事要和你說一下。我長話短說,你要好好聽著。”

魏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只好說道:“魏延聆聽長史的教誨。”

沮授一臉正經的說道:“於曉身為縣令,不為百姓出力,反而在外族入侵時出賣百姓,這樣的縣令,必須殺了才能平

民憤。你做的很不錯,看主公的表情很是滿意。

但是於曉畢竟是一縣縣令,下次不要這麼魯莽的將其殺掉,要稟告主公,請主公定奪。”

魏延一身冷汗,感覺到了自己的莽撞,內心羞愧萬分,對著沮授說道:“長史可否替我在主公面前美言幾句,延定沒齒難忘。”

沮授笑道:“魏校尉說的哪裡話,主公沒有責罰你,就是沒有生氣。我只是提醒魏校尉罷了。雖然魏校尉是主公的愛將,但有的時候,要注意分寸。”

魏延滿懷感激的看著沮授,說道:“謝長史點撥之恩,延受教了。下次不會這樣了。”

沮授嘴角再次掛起微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魏校尉來日定是一名將,流傳千古啊。”

......

至於武州縣縣令楊群聽到了於曉被殺的訊息,心中恍然大悟,上表韓成歷數自己的罪證,願意捐獻家財,並主動辭去縣令之位,只求韓成饒過其性命。

韓成收到了楊郡的自述“數罪書”,心中鬱悶之極:又多了不少活。楊群並無大錯,只是平時貪墨了一點,又見楊群態度不錯,故沒收其家財,饒其一命。

這次被匈奴左王劉能掠奪的百姓共有八千多戶人家,共有兩萬多的人口。這麼多百姓可不是一個縣城能安排了的,遂四縣在韓成的命令下,暫時性的安置這些百姓。

把這些百姓留在雁門郡,對別人來說可是個難題,但是對於來自後世的韓成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原因呢?是見識,俗稱“眼力見”。

這些百姓大部分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極其家屬,平時將辛辛苦苦種的糧食交給世家大族,結果匈奴來了,世家大族直接不管他們,任由匈奴將他們掠走,他們的心中種下了被拋棄的種子。

韓成要做的便是澆一點水,讓種子生根發芽,他們便不想再回到原來的地方了。

第一步,先將匈奴南下掠奪的財物還給百姓。有主之物,必須歸還本人;無主之物,則充當軍費。

第二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瓜分土地。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有了土地,農民便有了依靠,有了生活的希望。

雁門郡無主之地太多了,正好這兩萬多人口的補充,讓雁門郡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

百姓們收到自己被匈奴掠奪的東西後,內心對太守韓成充滿了感激。

又一日,四縣的公告欄上便貼出了縣令的訊息:自今日起,雁門郡的百姓們將重新分配土地

每個成年男子至少可分三畝地,女子分一畝半,老人和小孩也有一畝地。家中土地不夠數量的百姓,則補足土地數量,土地只按人頭分配土地。

時間是新年過後,統一分配。

這則訊息突出的重點便是:只有雁門郡的百姓才能分得土地。

被匈奴掠奪來的百姓們,對這些土地更是眼紅。若他們回到原來的地方,土地有沒有的還是兩說來,既然雁門郡分土地了,誰還回去啊?

但是告示中又說雁門郡的百姓才能分得土地,只好選出幾個代表,跑到縣衙詢問縣令及韓成:我們這些人算不算是雁門郡的百姓?

得到的回覆是:“只要在縣衙登記了就算是雁門郡的百姓了。”

一傳十,十傳百,百姓們放下了手中的事務,聚到縣衙的登記處,準備登記自己和家人,成為雁門郡的百姓。

當大量的百姓聚集到縣衙,韓成早已在縣衙等候好,大聲地喊道。

“各位相親父老,我是雁門郡的新任太守韓成,告示上說的是真的,就是我韓成的意思。

你們只要登記了,就是雁門郡的百姓,就能分得到土地。現在距新年還有一個多月,你們不要著急,回去考慮一下再決定。”

一個壯年男子對著韓成喊道:“太守大人,有你這句話,我們這小老百姓就放心了。”

對著周圍的百姓說道:“你們還猶豫什麼?這麼好的事情哪裡去找?這樣的太守哪裡去找?我不管你們了,太守大人,那裡登記?我先登記下。

我叫王三樹,家中有一名男子,一名女子,還有兩個老人和兩個孩子。”

有了一個人帶頭,剩下的眾人很快便將登記處擠的滿滿的,登陸著自己的資訊,想讓自己成為雁門郡的百姓。

韓成看著登記處滿滿的百姓,覺得自己疏忽了,只好再加了幾個登記處。

當韓成爆出只要登記就能分得土地的訊息,百姓們對韓成的感激之情變成了愛戴之情,韓成的分土地政策,實實在在的收服了這群百姓的心。

訊息的傳出,也堅定了百姓們在雁門郡生活的信念,原因有二,一是年後就可分得自己的土地了;二是這裡有奮武軍的守護,匈奴來了也不怕。有了這兩條,肯定比回原來的地方強。

原來的地方,平時受壓迫,戰時被掠奪,誰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啊,但是在雁門郡就不同,這群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軍隊的守護,也就有了活著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