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何為統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五章何為統帥

靈壽縣的戰鬥,在主將蔣奇被殺後便已經基本宣告結束。

當袁紹軍眾軍士看到自己的主將蔣奇的人頭後,心中已無戰意。

又聽到青龍營的士兵大聲喊道‘降者不殺’,便紛紛扔掉兵器,跪地求饒。

這場戰鬥也就已極其迅速的速度結束了。

雖說青龍營對戰步兵有著數量上和質量上的雙重優勢,但此戰能這麼迅速的結束,也和張遼的果斷出擊和及時安撫袁紹軍眾士兵的策略有莫大的關係。

靈壽縣守城的趙孚,見己方青龍營將士到來,便不顧士兵連夜守城的疲憊,帶領縣城中僅剩的五百人馬,殺出城外。

待趙孚出城之時,正是袁紹軍的士兵跪地求饒之時。

趙孚見袁紹軍的士兵都跪在地上,二話不說,舉起手中的月牙斧便朝著身邊的袁紹軍的士兵砍去。

斬殺兩名士兵後,引起了袁紹軍投降士兵的一陣混亂。

“這人是誰?太過分了,明明已經說了降者不殺,卻還不停地斬殺投降的士兵,這不是引起混亂嗎?”

青龍營的將士內心對剛出城的趙孚一陣不滿。

張遼見趙孚斬殺俘虜,又看身上的鎧甲服飾,確定是己方校尉。並沒有過多猶豫,便急忙策馬來到趙孚身邊,用自己的問天槍架住趙孚的月牙斧。

張遼還未曾開口問道,趙孚卻對著張遼大聲吼道:“哪裡來的小司馬?竟敢攔住我斬殺敵軍?”

張遼並不因為趙孚的官職比自己高而退讓半分,面無懼色並且語氣平和的說道:“這位校尉大人,我乃此次大戰的主要負責人張遼。請不要再斬殺俘虜了。這些俘虜,我另有安排。”

趙孚看見張遼的官職,輕浮的一笑,嘴上不屑的說道:“笑話!我堂堂校尉想幹的事,是你一個小司馬能攔得住的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遼見趙孚以官職壓自己,便不再好繼續說話了,只能緊緊握住手中的問天槍,盯著趙孚的動作。

畢竟奮武軍中軍紀嚴格,在這麼多人面前頂撞上官。即使張遼再有理,也不好善了。

韓成緊緊跟在青龍營後,看到此番場景,面色不悅。張凡說道:“州牧,要不我去和趙孚校尉說一說。”

韓成說道:“不必了,張司馬已經處理得很好了。”

心道:“看來自己對‘韓馥舊人’太過於放縱了,以至於這個趙孚有點不太像話了。”

趙孚還

想再繼續斬殺袁紹軍士兵,但見張遼身旁氣息滾滾,且雙目一動不動的盯住自己,便知有張遼在此,自己再殺袁紹軍的士兵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便也不多說費話,帶領手下人馬回到城中,等待著這次救援的主將。

張遼見趙孚轉身回城後,便轉身安撫袁紹軍眾士兵道:“我張遼說過降者不殺,就一定能保諸位安全。若有人再來傷害諸位,他們一定會問過我手中的問天槍了。”張遼此番作為,贏得了袁紹軍投降士兵的愛戴。

韓成見張遼的做法後,口中稱讚道:“這才是我的大將。”

待看到張遼將俘虜安撫穩定後,張凡便直奔張遼身側,對張遼說道:“張司馬,州牧在城下等你。”並伸手指向韓成待的地方。

張遼一聽主公召喚,謝過張凡後,便往韓成的方向奔來。

韓成想再考量張遼一番,便說道:“我方和袁紹軍是死敵,張司馬為何下達降者不殺的命令?”

張遼並不知道這是韓成的考量,說道:“此戰,我軍共動用四千騎兵,而敵方最多一千五百人,並且全是步兵,勝利是必然屬於我們的。將他們全數斬殺,也不是不可能之事,但為將者,應從全域性考慮。

我們此番從幷州趕來,主要是為了救援冀州的兄弟們,而不是為了殺敵。快速結束戰鬥,對我方全域性有利。”

韓成滿意的笑道:“張司馬此戰打得不錯,處理事情也很不錯,待回到幷州,張司馬就可以叫張校尉了。”

張遼聽出韓成話中的稱讚之意,謙虛的說道:“此功勞,張遼不敢接受。”

韓成佯裝生氣的問道:“張司馬為何不敢接受?難道嫌棄我奮武軍嗎?”

張遼恭敬地回道:“主公有所不知,剛才我與守城的校尉發生衝突,我確實頂撞了他。按照軍紀,我至少應該降職一級。”

韓成說道:“剛才的事情,我都看到了也都聽到了,只是情況緊急,張司馬不得不出此下策,我能理解。這奮武軍,我說的算,還輪不到他趙孚。”

張遼說道:“主公如此愛護文遠,文遠銘記在心。但軍紀就是軍紀,若因我一人而破壞軍紀,文遠內心將會備受煎熬。”

韓成看到張遼的模樣,內心更加喜歡這員愛將,說道:“好吧,此戰結束之後,我便修改軍紀,只是暫時委屈了張司馬。”

張遼見韓成竟能為自己修改軍紀,內心一暖。嘴上說道:

“文遠不委屈,文遠能追隨將軍,當一馬前卒也可以。”

韓成笑道:“張司馬竟然也會拍馬屁了?”

張遼見韓成打趣自己,面色一紅,突然想到正事,說道:“主公,我有一要事稟告。”

韓成說道:“文遠但講無妨。”

張遼便說道:“主公,此戰結束迅速,共俘獲戰俘一千餘人。這群戰俘如何處理?”

韓成嘴上說道:“張司馬對戰俘處理有什麼看法?”但內心卻是十分高興。

關於戰俘的處理,張遼知道詢問自己,便說明心裡有自己這個主公。

張遼回道:“我認為可將這群戰俘的兵器,鎧甲收繳,然後從俘獲的輜重中拿出一部分糧食與黃金分給俘虜後,讓他們趕緊回家吧。因為我們暫時手中人馬不足,無法管理這群戰俘。”

張遼說的手中人馬不足,韓成也考慮到了:這群戰俘,必須從青龍營派出一部分人馬來看守才行。

靈壽縣的守軍和這群袁紹軍大戰三天兩夜,仇恨太深,若看守這群戰俘,必生出事端。

但是青龍營是來救援的,本身兵馬就只有僅僅的四千人馬,若在此再浪費一些,對全域性不利,將戰俘全數釋放確實是個不錯的方法。

韓成聽到張遼的話,說道:“就按照張司馬的意思辦吧。”

心道:“怪不得張遼能流傳後世,如此年紀便知道‘為將者,需統觀全域性的重要性’。在這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能流傳後世確實需要能力,而反觀趙孚,沒有留下他的名字,確實有其原因。”

待戰俘問題解決後,張遼又說道:“我們的探馬前去上艾縣及高邑縣兩縣打探訊息,這一去一回的,即使騎著快馬,耗費的時間也比剛才逃散士兵快不了多少。

我認為此地發生之事,估計已經傳到了其他兩縣的的袁紹軍隊中。

兵貴神速,我們救援的時間緊迫,請主公速下令出兵兩縣救援。”

韓成聽到這裡,心知張遼說的有道理,但自己的青龍營已經連夜奔波,並且連番作戰,心中不忍,說道:“張司馬安排士兵先休息一個時辰吧。青龍營也不是鐵打的,軍士們也需要休息。”

張遼聽到韓成的話後,對韓成愛兵如子的做法極為贊同,心道:“自己剛才有點著急了,並沒有考慮士兵們的體力,幸虧主公想的周全。”

轉身離去,安排俘虜及青龍營休息事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