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三道政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三道政令

崔林看著面前這個比自己小了近六七歲的青年人,內心波動萬分。

從剛剛一進來,韓成那雙好似能看穿一切的眼眸,讓崔林為之一顫;

自己的借勢之舉,韓成只是默默的看著,並且在嘴角始終掛著一絲微笑。崔林知道的,這是和韓成彼此間的心照不宣。

在韓成直接任命自己為陰館縣縣丞之時,崔林才真正的發自肺腑的感激道:“謝主公!”

雖然只是一縣之縣丞,但在崔家的小輩中,也只有寥寥幾人能壓自己一頭,自己的母親也會因為自己而受到更好的待遇。

這才是崔林的內心深處真正的感激之處。

同時崔林的一句主公,也讓韓成內心中穩了許多,不錯的青年,懂得知恩圖報。

......

韓成喜得如此大才,便告別了崔家崔密,帶著黃金和崔林,趁著袁紹還沒反應過來,便率領青龍營士兵直接返回到了常山郡。

待韓成回到常山郡後,下了三道政令:第一道政令是凡是想擁有土地者,皆可經常山郡向北走到代縣後轉到幷州雁門郡。

那裡有大片的土地空了出來,只要在雁門郡登記的成年男子,皆可獲得三畝中等土地,同時女子老人和孩子也會按照規定分得土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雁門郡內需要耕種的土地已經不多了,想去的人先常山郡各縣縣衙報名,可在幾日後跟隨韓成的大軍回幷州雁門郡。

這道政令一下,頓時在常山郡的百姓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常山郡內的百姓,有很多是前幾年逃過來的流民,可能帶著黃金細軟,妻兒老小,但絕對不可能帶著土地。

沒有土地,一直是這部分人的心病,當韓成的政令一出,這些心道:不管是哪裡的土地,只要是土地,我們就要。

於是乎,此政令下達的第一天,便有五千多戶百姓踴躍報名參加幾日後的遷徙。

第二道政令是在常山郡全郡募兵。

凡是符合奮武軍標準的成年男子,皆可從軍;從軍待遇和從前一樣,依舊豐厚,但又加了一條,從軍者可在雁門郡內獲得一畝下等土地。

此證令一下,間接地推動了第一條政令,更有一大堆常山郡百姓將自己在常山郡的幾畝薄田賣了,舉家遷徙到雁門郡。

第三道政令是常山郡大量接收各地流民,只要是流民,無論老幼年少,常山郡均可接收。韓成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人口是一切的根本。

三道政令一下,幾家歡喜幾家愁。

剛剛投奔的

崔林看到政令,趕緊求見韓成。

見了韓成,恭敬地施了一禮,說道:“主公,第二道政令有不妥之處啊。”

韓成一臉鬱悶道:“哪裡不妥?”

自己在雁門郡時,剛剛下達分地令,徐邈說自己的政令不妥;剛剛脫離了徐邈,來到冀州,結果又來了個崔林說自己的政令不妥。難道自己不適合治理一方?

崔林繼續說道:“請主公考慮一下,此政令一下,常山郡當地的百姓若賣土地,何人能接收?”

韓成聽到崔林一說,當即明白了。

自己的第二道政令只會增加常山郡的當地豪強大戶手中的土地數量,因為百姓沒有能力購買別人的土地。

韓成想明白了這點,對著崔林急切地問道:“那官府出面購買這些土地怎麼樣?”

崔林說道:“若主公已經佔領冀州數年,糧滿倉庫,手中黃金很多之時,購買百姓的土地也並無不可,只是現在....”

有些話,崔林就不好繼續往下說了。

畢竟剛剛歸順韓成,能說韓成要啥啥沒有嘛。

韓成明白了崔林的言外之意,說道:“德儒,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啊?”

崔林就等著這句話呢,說道:“主公不如行以地換地之法。”

韓成思索片刻道:“怎麼個以地換地法。”

崔林道:“主公可以補充一條政令:凡是在常山郡的土地,可以給官府。待到了幷州,官府會在其擁有的土地上增加一成。也就是說你在常山郡有一畝上等土地,到了雁門郡,就給你一畝一分上等土地。

這樣既可以增加百姓遷往雁門郡的積極性,又可以將常山郡的土地收歸官府。

過一陣兒,主公的第三道政令必然會引來大量流民,到時候,常山郡的官府也有足夠的土地安置更多的人。”

韓成聽後,微微一笑道:“哈哈哈,在雁門郡,我有徐景山;到了冀州,我有崔德儒,左臂右膀都全了,只等著在家數錢了。”

崔林聽到主公的稱讚自己為‘左膀右臂’,恭敬的說道:“主公謬讚了。”

不出片刻,韓成便將補充的政令釋出了出去,常山郡的百姓頓時掀起了一股遷徙雁門郡的熱潮。

趁著政令下達之時,韓成也回了趟韓府,拜見了自己的父親母親。

母親王氏見韓成瘦了許多,心疼不已。

說道:“成兒啊,常山郡就挺好的,地盤就已經夠大的了,不行就別去幷州了,那個荒僻的地方,你也沒個人照顧。”

韓成溫柔的對著母親說道:“母親放心,我在雁門郡有人照顧,她叫蔡昭姬,是大儒蔡邕的女兒。”

王氏也算讀過少許書的人,知道蔡邕的大名,便說道:“那你可要好好待人家,大家族的女兒,有時會有自己的小脾氣,你多擔待點。”

韓成說道:“母親大人放心,我知道怎麼做的。”

王氏又說道:“你這次回去帶著劉綺吧,這個善解人意的女子,整天陪著我這個老婆子,也苦了她了。”

韓成知道母親的意思,不就是想早早抱孫子嗎?可是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唉,再努努力吧。

五日後,韓成將劉虎及一千青龍營留在了常山郡,輔助黃忠守衛常山郡。

便帶著張遼,崔林及三千青龍營士兵和第一波遷徙的三萬多戶百姓,共計十萬多人,浩浩蕩蕩的回往幷州。

當然,隊伍中還有著劉綺。

韓成看到劉綺的馬車,想到自己還沒有和蔡昭姬解釋之事,一陣頭兒疼。

若蔡昭姬見到自己回冀州救援,竟然多了個女子回來?自己這可怎麼解釋啊。雖然自己在蔡昭姬之前就有了劉綺。

......

幽州,州牧劉虞的府中書房。

劉虞的心腹幽州別駕齊周焦急地對著劉虞說道:“主公,北平將軍已經帶兵征戰冀州六月有餘,雖在界橋大敗一場,但軍力損失並不嚴重,現在卻和袁紹在中山郡膠著著,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啊?

這樣時間久了,恐生禍端啊。”

劉虞一臉怒意地說道:“你所說之事,我已早有準備。

我已發了三封信讓公孫瓚和袁紹講和,率軍回幽州。

但公孫瓚此子不僅不退兵,而且還不給我回信。

是我太放縱他了,他的眼中已經沒有我這個州牧了。”

齊周眼睛一轉,計上心來,說道:“主公,不如我們斷了他的糧草,那麼他就不得不回來了。”

劉虞滿臉痛色的說道:“我也不想這樣,是他公孫瓚逼我的。”

不出片刻,從劉虞府中傳出軍令,不再為南征的公孫瓚大軍提供糧草。

......

公孫瓚的界橋大營。

當公孫瓚收到劉虞不在給自己提供糧食的訊息時,大罵道:“豎子,我早晚一日必殺你。”

生氣憤怒歸生氣憤怒,沒有糧草,此戰可怎麼打?公孫瓚只好下令,全軍退回幽州。

不出三日,公孫瓚便率領大軍退守到了幽州涿郡故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