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三章獨霸朝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三章獨霸朝綱

四月,董卓被司徒王允和手下大將呂布等人合謀殺死。

隨著董卓及其家族眾人的死亡,西涼軍的大部分人馬主要由中郎將段煨,董越、牛輔三人統領著。

王允赦免了董卓曾經的手下徐榮、胡軫、楊定等人;但對於董卓的女婿牛輔,王允則下詔必殺之。

王允手下幷州人李肅率領一萬大軍在陝地與牛輔交戰,牛輔抵擋不住了,敗陣而去。

李肅打敗了牛輔,心中大喜,下令全軍飲酒歡慶。

誰知到了後半夜,牛輔率領西涼眾軍劫營,大敗李肅軍,李肅率軍逃往弘農縣。

李肅身為幷州人,原是呂布的部將,因斬殺董卓有功,被王允看中,拜為平賊將軍之職。

自從李肅當了平賊將軍之後,便看不起原來的上司呂布,平日裡與呂布共事,言語之間多有頂撞呂布之意。

待李肅敗退,王允便派遣呂布為主將前來征戰牛輔。

呂布到了弘農縣,第一件事便是將‘小人得志’的李肅斬了。

然後呂布才率領手下三萬幷州人馬到達陝地,與牛輔交戰。

而這時,牛輔手下得力校尉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中牟縣與朱儁交戰。

待擊破朱儁後,率軍進入陳留郡和潁川郡等地強行掠劫一番,無暇回軍救援牛輔,故牛輔被呂布殺得大敗。

是夜,牛輔料定與呂布對戰必不能取勝,於是收拾金銀珠寶,想趁夜棄軍逃走,牛輔的隨從胡赤兒想要謀取牛輔逃走時隨身所攜帶的金銀珠寶,便殺死牛輔,將人頭獻給了呂布。

待李傕,郭汜等人歸來時,主將牛輔已死,無所依託。

只能屯兵在陝地,等待朝廷的命令。

......

五月的一日清晨,長安城內,朝陽殿。

年僅十二歲的漢獻帝劉協坐在上位,重大臣皆站列兩旁,左側第一位站著的人是司徒王允,右側第一位站著的人則是太尉趙謙。

劉協本以為司徒王允趕走了董卓,自己拜王允為太僕後,就可以重掌帝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卻不曾想,這完全是劉協一廂情願的想法。

王允獨霸朝綱,只不過是另一個“董卓”罷了,劉協只是從董卓手裡的傀儡變成了王允手中的傀儡。

剛一上朝,忠於漢朝的司空楊彪便準備好了,待群臣站定後,楊彪出列,對著皇帝進言道:

“董卓全族已盡數剿滅,董卓餘部牛輔已死,只有其手下校尉李傕,郭汜等人率眾軍屯兵在陝地。

我認為這些人是沒有罪的,只是跟隨董卓,身不由己。

逼不得已之下才聽從了董卓的差遣,犯了錯誤。

可赦免了這群人,並派人統領董卓的舊部,對他們進行安撫。

我認為

徵西將軍皇甫嵩在西涼有頗有威望,可擔此重任。”

劉協剛準備一錘定音的說道:“准奏!”

卻不想司空楊彪的話尚未說完,司徒王允出列,大聲地說道:“我不同意。”

劉協只好壓下心中怒火,對著王允說道:“司徒大人有什麼想法?”

王允一臉高傲的說道:“這群人作惡多端,不殺了他們不足以平民憤。”

王允作為誅殺董卓的首要功臣,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賞和廣大百姓的稱讚。

在此情況下,王允逐漸飄飄然起來,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是這種高傲的態度,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皇帝。

司空楊彪不喜王允的語氣,對著王允不忿地說道:

“司徒大人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這群人手中的人馬有十二萬之眾,若按照司徒大人的命令一下,則長安必無寧日。”

王允依舊是那副居功自傲的樣子,說道:“連董卓這樣不可一世的大奸賊都死在我的手中,我還有什麼可以害怕的呢?”

王允頓了一頓,對著楊彪輕蔑的說道:“前幾個月董卓在時,司空楊大人可沒有這麼多疑問?是想證明點什麼?還是想表達點什麼啊?”

司空楊彪聽了王允的話,憤怒不已地對著王允說道:“請司徒大人認真考慮一番,董卓是董卓,董卓舊部是董卓舊部,怎能相提並論呢?”

王允不屑地回道:“那就削奪涼州兵將領的兵權,並取締全部的涼州兵,讓關東兵去統領他們。”

楊彪聽了王允的話,說道:“既然司徒大人認為此事這般無足輕重,那我無話可說。我們聽聽皇帝陛下的意思,在做決斷吧?”

王允仰天大笑道:“我們這麼多大臣在這裡,卻要聽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的命令,司空楊大人不覺得可笑嗎?我們還是聽聽眾臣工的意思吧。”

楊彪聽到王允這話後,心中大怒,對著王允大聲呵斥道:“目無君上的東西,你眼中還有天子嗎?”

王允傲慢無比的說道:“哼!楊大人好大的官位啊,兩個月前,董卓當政之時,楊大人若這麼說話的話,可就名揚天下了。

可惜啊,空在其位而不做其事。楊大人,我要是你,現在就告老還鄉了,免得毀了你父親楊賜大人的一世英明。”

楊彪還未說話,卻見以太尉趙謙為首的王允眾爪牙發聲道:“我看司空大人腦子愚鈍,不適合繼續擔任司空一職,還是告老還鄉吧,還能保全最後的名節。”

楊彪看著眾朝臣對王允唯命是從的樣子,又看看坐在上首僅僅只有十二歲的漢獻帝,只能無奈地說道:“陛下,楊彪不才,空佔司空之位但無力作為,請求辭呈,告老還鄉。”

王允見楊彪礙於眾臣的壓力,不得不告老還鄉,心中暗自

高興:“和我鬥,你配嗎?”

嘴上卻說道:“陛下,我認為趙溫可擔任司空一職。”

眾朝臣聽見王允的話,紛紛跪下,說道:“臣等同意王司徒所說。”

坐在上首的漢獻帝劉協忽然明白了:

現在的朝堂,王允比起自己來更像是皇帝,只要王允同意的事情,都可進行;王允不同意的事情,誰也進行不了。

只能眼中含著淚水,對著唯一忠於自己的大臣楊彪說道:“朕准奏!”

待劉協說完,楊彪失魂落魄的走出了朝陽殿門,大喊一聲:“奸賊當道,無力回天!陛下,臣盡力了。”

......

一日後,王允在朝堂上的話,傳到了西涼軍中。

李傕召集軍中眾將,說道:“我聽到訊息說朝廷想削奪了我們的兵權,解散我們的士兵,並讓關東兵來統領我們。

我覺得朝廷人馬眾多,且糧草充足,我們抵抗不了,不如我們將搶來的黃金分掉,然後各自回家吧。”

眾人聽了李傕的話,各自傷感卻都同意李傕的話。

這時,李傕軍中的討虜校尉賈詡站起來,對李傕說道:

“我也聽說長安中有人打算把我們涼州人趕盡殺絕。

若此令一下,則天下之大,卻無我們的容身之地啊。

如果各位棄軍單行,則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抓住你們了,我們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人手中了。

不如我們率軍西進,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攻打長安。

如果事情成功了,我們則挾持天子,號令天下;如果事情不成功,我們再走也不遲啊!”

李傕覺得賈詡說的有道理,便在軍中散佈道:

“朝廷不赦免我們的罪過,並想把我們趕盡殺絕,我們只有拼命抵抗,才有一線生機。

如果我們能攻克長安,則可以得到天下;如果我們攻不下長安,那麼我們就搶奪三輔地區的婦女和財物,回到西涼,搬離故地,誰能找到我們呢?”

軍中眾將士聽到李傕的話,鬥志昂揚。

一是因為為自己的生命而戰,不拼命就是死啊;

二是因為又可以搶奪財物了。並且將軍說的對,我們搶了財物,回到西涼,搬離故地,誰能找到我們呢?

於是,李傕,郭汜、張濟等人結成聯盟,各率領自己幾千人的軍隊,日夜兼程地攻向長安。

王允聽說到李傕,郭汜等人起兵的訊息後,派歸順朝廷的董卓舊部胡軫、徐榮在新豐縣迎擊李傕、郭汜等人。

結果徐榮戰死,胡軫率部投降。

李傕等人一邊攻打縣城,一邊收集散亂各處的西涼軍隊。

到達長安城下之時,李傕,郭汜等人手中已有十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