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七章驅虎吞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七章驅虎吞狼

沮授思索片刻,對著韓成嚴肅地說道:

“主公,吾對韓校尉所說的‘驅虎吞狼’之法,有一事不明,想請韓校尉解惑。”

韓成看了看李儒,李儒仍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韓成便說道:“沮長史請講吧。”

沮授聽到韓成的回答,說道:“韓校尉所用的‘驅虎吞狼’之法,分四步走。

第一步和第二步僅僅下達命令即可,施展起來都沒什麼問題。

但第三步和第四步如何執行呢?

這個計謀不錯,但人都有自私性,如此兇險之事,我觀我奮武軍中,能執行第三步和第四步的人不出四個。

但此計又要去往南匈奴部執行,故人選只能有一個。

若換作他人,能力不夠,則此計也無法施展啊?”

韓成聽到沮授的話,滿意的一笑,最頂級的謀士就應該這樣,不僅要出謀劃策,還要深知人心。

光知道出謀劃策,但沒有人去執行,有什麼用啊?

只有最頂級的謀士才會既考慮計謀,又考慮人選。

恰當的人幹恰當的事,才是計謀成功的根本。

韓成知道:謀士分為兩種,一種謀心;一種謀城。只有最頂級的謀士才能兩者兼備。

故看到沮授的表現正逐漸的符合最頂級謀士的狀態,才會高興的一笑。

李儒聽到沮授如此之問,滿臉笑意地說道:“沮長史所說的四人是郡丞徐邈,長史本人,主公,和在下吧。如此看來能去往南匈奴族中的,也確實只有在下。”

李儒的計謀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兇險萬分。

第三步以及第四步若出一點差錯,不僅此計前功盡棄,而且執行的人還會有性命之憂。

聽到沮授如此說,心中沒有生氣,反正更加看重沮授了。

畢竟能想到這一步,不是在挑自己的毛病,反而是一種能力和對韓成的忠心的體現。

李儒繼續心平氣和的回道:“沮長史也莫要懷疑,我之所以定下‘驅虎吞狼’之計,並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因為此計可行。

這幾個月,我情報營的人運用各種身份去草原打探訊息,身亡者不下二十餘人,但終於也打探到了不少有用的情報。

先從我們熟悉的南匈奴部的呼廚泉開始說吧。

南匈奴部落中的叛亂雖被鎮壓,但呼廚泉的日子並不好過。

有了第一個‘呼楚

寒’出來,就必然會有第二個‘呼楚寒’。

只不過呼廚泉在南匈奴各部中大量安插親信,南匈奴各部忌憚呼廚泉的手段,才不敢有其他的聲音,但心中絕對有其他的想法。

呼廚泉也知道,南匈奴族中的人,是因為對他手段的害怕而聽從他的命令,並不是真心聽從他的話;

唯有一場大勝仗,才能讓呼廚泉在南匈奴族中重新樹立起威信。

故呼廚泉早就想南下報仇了。

若能再和幷州鮮卑族達成聯盟,則呼廚泉一定會出兵。

南匈奴部我可親自出馬,絕對能說服呼廚泉。

待說服了呼廚泉,我便去往幷州鮮卑族說服他們的首領步度。

幷州鮮卑族的首領步度,此人兩面三刀,狡詐如狐。

和南匈奴部呼廚泉,幽州鮮卑族柯比能的關係都比較不錯。

所以才能在幷州和悠悠的交界處居住,處在南匈奴族和鮮卑族之間,卻能完整的存在。

但此人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愛財如命,我正好可以從這點下手。只要帶著一萬兩黃金,我也有八成的把握說服此人。

最後只剩下幽州鮮卑族的柯比能了,此人,雄心勃勃,早有一統草原之心。

再加上鮮卑族和南匈奴族為爭奪草原上的資源,從十幾世前便是世仇。

步度也許會因為巨大的利益而不會計較,但沒有利益的柯比能可就不一定了。

若我們能引誘步度和南匈奴結盟,則柯比能必不會放過偷襲步度大本營或者是南匈奴大本營的機會。

我們只要對南匈奴和幷州鮮卑的軍隊稍加阻攔,則這兩族必將損失慘重。則此計可成。”

韓成聽完李儒的話,滿口讚揚的說道:“韓鳳校尉以身犯險,值得敬佩。但是,還缺少一人前往幽州鮮卑部啊,韓鳳校尉心中可有人選?”

李儒會心的一笑,說道:“屬下心中早已有人選了。可讓我情報營軍候劉利帶領一個商隊去往柯比能哪裡,則此事能成。”

韓成想了想後,說道:“此計實施起來,看似簡單,實則兇險萬分,萬一被識破,則性命危矣。

這樣吧,凡是去往南匈奴族和鮮卑族之人,回來後官升一級,領頭者官升兩級。”

沮授不解的問道:“韓校尉,為什麼劉利去往幽州鮮卑族處,則此事能成啊?”

李儒故作神秘地說道:“天機不可洩露

。”

韓成對著李儒說道:“我也不太清楚,你說說原因吧。”

李儒這才回道:“劉家的馬匹,不正是從柯比能處購買的嗎?

劉利又是劉家的嫡長子,劉偉定會安排好一切,不會讓劉利出現一丁點意外。所以劉利此番去,看似兇險,實則無礙。”

......

會議結束後,韓成將李儒留下,待人都走後,對著李儒說道:“文優啊!步度此人反覆無常,你此行切記小心,若事不可為,趕緊撤退。

我們此番平定北方,不急在一時,但我的文優只有一個。”

李儒豪氣沖天的說道:“主公莫擔心,當年我在涼州之時,在少數民族的部落中,李文優的名字可抵漢朝十萬大軍。對於他們,我還沒放在眼中。同時,我也要讓天下人知道,天下之間,死了一個李文優,但多了一個韓鳳。”

韓成見李儒如此有信心,便說道:“好!回來之後,我們定暢飲一番。”

李儒一笑,露出臉上的皺紋,同時一抹詭異的笑道:“主公的盛情,待文優回來後,就卻之不恭了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韓成突然想到了什麼,認真地對著李儒說道:“文優。五日後再出發吧。”

李儒心道:“難道主公又得到了什麼訊息?”只能回道:“諾。”

......

五日後,李儒帶著董家十三衛站在雁門關處,剛要出發,卻見韓成帶領一百五十餘人策馬而來。

韓成指著領頭的將軍對著李儒說道:“此乃我的師傅,黃忠,黃漢升。武藝箭術,均不亞於呂奉先。是我為你選的護送將軍。”

又指著黃忠對著李儒說道:“這位是韓校尉。師傅,雖然韓校尉的官職比你低,但此行,你一定要聽韓校尉的。”

黃忠回道:“諾”。

韓成又指了指黃忠身後的這一百五十名騎兵,說道:“這些人都是從青龍營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不僅騎術精湛,而且箭法頗佳。

有他們在,即使事不可為,你們也有一戰的可能。

師傅,韓校尉,我再說一遍,若事不可為,你倆定要先派人回來報信,我定會帶領奮武軍的全部人馬,殺出雁門關,接你們回家。”

李儒的雙眼,像是被迷了沙子一樣,滾滾熱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韓成的話,直達內心深處啊!李儒當即回道:“主公如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