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輝煌從菜園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種草莓(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五章 種草莓(2)

再鋪地膜之前,需要把土壤用水全部澆透,然後把地膜覆蓋上去。因為土壤是shi的,地膜覆蓋上去以後,就會和土壤緊密的黏在一起,不會隨便移動對面就飄起來了。

這樣的話,接下來栽種草莓的時候,差不多和在露天地裡一樣的方便。

這次在敖文枝那裡買的地膜,吳飛要的是200塊錢一卷的。一卷地膜長400米,也就是400個平方,一個大棚才開350個品牌方左右。正好一個大棚用一卷地膜還可以剩下一點。

雖然地膜只合5毛錢一平方,比不上那一個平方幾塊錢的質量好。不過看上去還是滿厚實的,按照敖文枝的說話,只要使用的時候注意一點,不要用很尖利的東西去刮的話,用過三五年還是沒有問題的。

吳飛也不指望5毛一平方的東西能用4年5年的,能用兩三年就好了。反正這個草莓,吳飛最多打算採摘三年,然後就會挖掉種別的。

草莓是多年生的植物,種下去可以最多可以生長5年的時間。不過產量高的也就前面二年,後面慢慢的產量就會越來越低,結的草莓也慢慢的會變小。

所以很多的種植戶都是在年前種下草莓,然後等採摘完一季,就把草莓苗挖掉,再種別的作物。

這樣的話,就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因為很多在城市旁邊郊區丈草莓的,都是租用當地農戶的土地。特別是大城市,這樣的現象特明顯。

種地的九成九以上都是外地的,本地的照舊透過拆遷發家致富了,哪裡還需要種地。

雖然自家不種了,不過租出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特別是靠近大城市的郊區,土地的租金也比一般農村的貴多了。

所以大部分的草莓種植戶都是當季草莓採摘完了以後,就會挖掉換種別的蔬菜,降低土地租用成本。

不過吳飛倒是不要考慮這個問題,山上的地方大把的,想種多少都可以。

只不過在同一塊土地上面種一種作為久了以後,也會增加農作物的病害,不利於農作物的增產增收。

所以一般都會進行農作物的輪種,種一季這一種,下一季就會換成另外的農作物。

吳飛是打算用草莓和西瓜、還有以後需要種的蔬菜來進行輪換種植的。

今天村裡來幫忙的來了八個人,加上自家的幾個,鋪地膜的工作進行的很快。

吳飛和姐夫兩個人負責拉著水管澆水。然後其他的人負責鋪地膜。

大棚的水管已經安裝好了,不過暫時水管裡面還沒有水。還需要在上面修建一個水塔才能用。

現在澆水還是用水管從山腰那個魚塘引過來的水。不過還好,距離不是很遠,兩個人拉著水管也很輕鬆。差不多二個小時就可以蓋好三個大棚的地膜。

在上午十點多的時候,草莓苗終於送過來了。裝苗的卡車車廂有四五米長,上面都是一層一層的架子。一盤盤草莓苗就放在架子上面。

老苗沒來,送貨的是一個苗場的司機,上次吳飛去看草莓苗的時候就看到他在幫忙送綠化樹的。

“師傅,這些苗都混在一起,看上去都差不多。會不會搞混啊?”

吳飛對送貨的司機說道。三種草莓苗放在一起,大小都差不多,全部十五釐米左右。根本就分不出來哪種是哪種。

“吳老板,這個你不要擔心,很好區分的。”

司機師傅一邊把貨車四邊的欄板放下來,一邊跟吳飛說道。

“你看這些育苗盤,都是有顏色的。黑色的育苗盤最多,是法蘭地草莓的。灰色的育苗盤裝的是是章姬草莓的,藍色的育苗盤裡面的是紅顏草莓苗。搬的時候點一下數目,看有沒有弄錯。”

吳飛上次在苗場定的是24000棵法蘭地,也就是480盤。紅顏草莓和章姬草莓都是160盤,三種總共是800盤。

“爸,你們先把手頭的活放一下,都過來幫忙把草莓苗搬下來。”吳飛對還在大棚裡面蓋地膜的老爸喊到。

“大家一種一種的搬,一個大棚放80盤,不要放錯地方了。來,先把這種藍色的盤子搬下去,分兩個大棚放著。”吳飛指著藍色盤子裝著的章姬草莓苗對大家說道。

一個大棚差不多半畝面積,栽種80盤正好是4000棵,160盤章姬草莓正好種兩個大棚。紅顏草莓也是兩個大棚,最多的是法蘭地草莓,有3畝留個大棚。

人多量大,800盤秧苗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面就全部搬到了指定的地方。搬完正好是可以吃中飯的時候了。

點完數,800盤還多出了10盤來,這是送貨的司機跟吳飛說,這幾盤多出來的是用來填數的。裡面指不定那一個盤子裡面就有沒有長起來或者死掉的草莓苗,這些就是用來補那些數目的。

上次在苗場的時候,吳飛就支付了2000塊錢的尾數,還剩下一萬塊錢沒有給。吳飛當著司機師傅的面給老苗打了一個電話,感謝了老苗一番,然後用手機把剩下的一萬塊錢轉賬給了老苗。

中午吃飯的時候很熱鬧,幫忙做事的加上家裡幾個人,再加上送貨的司機,兩桌坐的滿滿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吃飯的時候,大家一下子說起現在的豬肉來,丁雲伯伯對老爸說道:“老邦,你家那兩頭豬現在可值錢了。現在這個樣子,過年的時候豬肉看樣子都啞漲到50了。”

“別說了,今年我家那兩頭豬買的不好,一點都不長,吃的還多。去年那兩頭豬也是和今年的一個時候買的,喂到年底都有三百多斤一頭。這兩頭喂了差不多七個月了,看起來才200斤的樣子。長到年底不知道能不能有250斤呢。你家不是有也喂了好幾頭豬嗎,比我家那兩頭要大吧?”

說起家裡喂的兩頭豬,老爸不由的抱怨道。不過地方黑豬本來就長得慢,除了豬肉好吃一點以外,其他的地方都比不過良種白豬。

“我家的豬和你家的不一樣啊,你家的是黑豬,肉賣的貴。我家都是喂的白豬,不過白豬確實長的快,半年就快三百斤一隻了。不過我打算過一段時間就殺掉一隻,三隻豬吃的東西太多了,家裡的玉米和紅薯都快要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