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輝煌從菜園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一章 楊雪梅帶來的政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四十一章 楊雪梅帶來的政策

本來說好的公路擴建專案,按照計劃在國慶節以後就會開工的,只是等康柳生完孩子以後,擴建工作居然還沒有一點動靜。

其實村村通的擴建工作,從兩三年以前就開始動工了。當時搞村村通的時候,縣裡的資金比較緊張,全縣比較偏遠一些的山村,最早修的都是3米5寬的那一種。

聽說前兩年縣裡從國家跑下來一筆很大的專項資金,就是用於農村的公路擴建的,兩年時間下來,全縣的不少村子,早就完成了公路的擴建工作,用上了四五米寬的新得到公路。

本來擴建工作要輪到吳飛他們村裡的這一條公路,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呢,說不定哪一天那一筆錢用完了,到時候擴建的事情黃了都說不清楚。

不過楊雪梅這個駐村幹部的到來,可以說是加速了龍山村這一條公路的改造程序。

只是當楊雪梅回村以後,公路擴建的工作並沒有馬上開展,一直等到康柳從醫院回來,也沒有聽到一點要動工的風。

這天吃晚飯的時候,吳飛問一大早出門,到了快要吃晚飯的時候才回來的楊雪梅:“楊姐,不是說等放完國慶節假期以後,就開始動工擴建公路的嗎?怎麼現在都過去好幾天了,還沒有看到動靜呢,是不是事情出現了什麼變故?”

“修路的資金已經批下來了,只是修路的工程隊還沒有決定下來。只要把工程隊定下來了,那就馬上可以動工了。”楊雪梅第一個放下碗,再一次成為一桌人裡面最先吃完的一個。

“雖然我來到村裡的時間不長,不過我發現我們村子裡面種出來的蔬菜和水果,比起外面的蔬菜水果在品質方面要好上不少。特別是越靠近水庫種的東西,不僅長勢特別好,就連味道也要好上很多。”

楊雪梅對吳邦說道:“吳叔,我打算幫村裡申請一筆資金,專門用於扶植村裡的村民發展大棚蔬菜的種植。村裡現在種菜的人雖然不少,可是除了你家和少數幾戶以外,其他的村民種植的規模都特別小,而且大家都是種的露天蔬菜,經濟效益並不是很高,所以我打算鼓勵大家開展大棚蔬菜的種植,你看怎麼樣?”

“這個問題以前鎮裡的幹部也說過,大家也有建蔬菜大棚的想法,而且村裡對於大家建大棚的計劃也有過初步的統計,只普遍想建的大棚都不是很大。而且你應該也發現了我們村裡的地形,並不是很適合大規模的修建大型的蔬菜大棚,小型的倒還是能建不少的。”

吳飛他們村裡的地形,幾乎都是以前在山坡上面開荒出來的梯田形狀的莊稼地,形狀並不是很規則,而且寬度也不是很大,成塊的大面積耕地並不是很多,要是修建大棚的話,很多的邊邊角角就浪費掉了。

不過對於大家來說,這些邊邊角角也都是可以利用上的,各種瓜果都可以種上,大家不想大規模的修建大棚,主要還是大棚的造價對於大家來說有點高了。

一畝面積的大棚,按照吳飛修建的那種來算,一個平方就要18塊錢,一畝大棚的造價將近要一萬2千塊錢,就算是可以報銷25%,一畝地的大棚也要9000塊,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一畝地的大棚起碼要一萬塊以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現在村裡這些種菜的人來說,一萬塊錢的開支確實是大了一點。雖然大家不會連一萬塊錢都掏不出來,可是他們種菜本來就是隨便種種的,價錢好能多賣一點錢,大家自然是樂意的很,畢竟誰也不會嫌棄錢多。

要是價錢不好的話,或者萬一賣不出去,對於他們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大的損失,最多也就浪費掉一點買種子的錢和一些農藥化肥的錢,再加上自己種菜花的功夫。

不過因為規模不大的原因,就算是有損失也大不到哪裡去,所以大家就算是虧了,最多也就是嘆息一聲,轉身就回家帶孫子孫女去了。

畢竟現在很多留在村裡的人,最大的任務就是幫在外面打工的子女,在家裡照顧好他們留在家裡的小孩子。

要是讓他們一下子掏幾千上萬塊錢出來修大棚種蔬菜,對於他們的壓力就不是平時隨便種一點菜可以比的了。畢竟投入有那麼大,壓力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前一段時間村裡說建大棚的事情的時候,雖然動心的人很多,畢竟有吳飛家這個榜樣在那裡擺著呢。

可是就算是這樣,大家動心歸動心,要他們真的掏錢出來修大棚的時候,大家就有點猶豫不決了,大部分人都抱著建一個小一點的大棚,就算是賺不到什麼錢,最起碼虧進去也不會很多。

農村人就是這樣,因為賺錢不容易,所以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這件事情萬一沒有做好,產生的損失自己能不能承受的起。

“這次我回去過節,也找人瞭解了一下建大棚的成本和補貼的事情,我們地區的政策是按照大棚建成以後得成本報銷25%。不過縣裡對於發展成為蔬菜種植基地的村子,在資金方面有另外的支援。就是修建大棚,也能夠多拿一筆補貼,數目和修建大棚的補貼差不多。

這樣一來,就是相當於花以前一半的錢就可以修建起一個大棚了。而且縣裡和鎮裡都會組織專家,來給大家培訓先進的種植經驗,也會給大家尋找合適的銷售渠道。”

對於楊雪梅說的銷售渠道和專家培訓的事情,吳飛並不怎麼關心。現在村裡的蔬菜差不多是出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專家培訓的事情,吳飛絕對並不適合自己村裡面那些種菜的人。

要知道現在留在村裡的還在種菜的人,大部分的年紀都在50歲以上,而且很多人讀的書並不多,要他們按照專家說的方法去種菜,還不如靠他們幾十年摸索出來的經驗靠譜一點。

而且現在很多的專家也不是那麼靠譜的,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可是不一定就適合吳飛他們村裡。現在村裡種菜都是自發性的行為,種什麼東西全部都是看各家自己的意願,所以也說不上有什麼規劃之類的東西。

不過村裡現在種菜的,吳飛家佔的面積就要佔整個種菜面積的一半,所以也說不上大家跟風種一種東西,反而大家都會選擇一些別人家沒有種的東西去種。

所以現在村子裡面的蔬菜品種是各種各樣的都有,只是單一品種的產量並不是很大,當然了,吳飛家裡種的除外。吳飛地裡種的菜,現在種植面積最小的蔬菜,也是從五畝起步,大部分的直接就是十畝十畝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