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7章能人就是辛苦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07章能人就是辛苦命

有些事情早已發生了變化,這是這些年來他們一直想要做的事兒。

建文皇帝朱允的年歲越來越大,但並不意味著他就不願意出來。

相反,他卻是經常離開皇宮,去看看最近的變化。

每一次出來都給他不一樣的感覺,每一次出來都讓他知道,大明正在一步又一步的變化之中。

就好比這一次,他依然和之前一樣,一直關心著很多很多的事情。

他自然能夠聽懂方中愈的意思,那就是如今帝國的發展雖然有些停滯,但很多新事物的出現已經讓他們嘗到了甜頭。

皇家科學院裡面的眾多院士帶領著他們的團隊正在各個方面做的研究,也在不斷的完善帝國所需要的東西,不管事,法律層面的還是真正的技術層面。

這是一項大工程,更多的人開始著眼於未來,也就是說現如今的研究只不過是剛起步的狀態,他們心裡都清楚這樣的事情意味著什麼,所以在這種狀態下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在做這件事情。

人口基數的變化讓找到人才的機率越來越大,建文皇帝朱允看著這些年輕的人心裡非常清楚,畢竟這才是生機勃勃的城市,只要他統治下的大明朝廷一直源源不斷的有人存在,這些都將不會是問題。

除了他們身邊的人根本就沒有人知曉,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來到了這裡。

建文皇帝朱允從最開始的目的就只是為了保住朱家江山,他從來沒有想過天下太平,或者是什麼其他的東西,可是當他越來越深刻的接觸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心裡就已經判定了,那就是想要保住大明江山就必須要天下太平,同時殺戮和擴張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他做不到這些,大明江山早就會被他敗壞掉了,可是現在這種狀況看來,已經發展的非常的不錯,這得益於他對方中愈的信任,同時也是因為方中愈確實沒有辜負他,這些年來他們合作的非常愉快。

“孔家事了的話,你想做些啥?”

建文皇帝朱允這樣問話,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他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皇帝一直都知道,這樣的大事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影響。

“回家陪媳婦,然後遊山玩水。”

方中愈倒是沒有什麼不甘,就這樣說了,這也確確實實是他的想法,如今他已經是伯爵了。

入住伯爵府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建文皇帝朱允倒是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雖然知道方中愈其實一直對權力都沒有太大的慾望,如果當初要不是為了拯救整個家族,拯救大明帝國,他也不會揭曉那些任務,如今就好像是一次任務完成了,他也想離開了。

“你倒是想著舒坦,而且也看得開,你真以為現在的你能離開大明朝天,你也不看看那些你舉薦的人,還有培養出來的那些人,一個個可都希望你能更進一步了。”

如果這句話換作其他人來講可能還會讓方中愈覺得那些人是想捧一把他,把他捧得越高,自然就會跌得越重,可是在建文皇帝朱允說出來,就知道皇帝真的有這樣的想法。

“陛下,有些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倒也沒有那麼難如今天下太平事情,倒也可以按照朝廷的規矩慢慢去做,放緩腳步也能看到不少的東西,臣,這些年也累了。

有些事兒,得讓更多更專業的人操心,所以好好在家也是一種福氣。”

建文皇帝朱允看著方中愈是的,他們兩個人之前一直都有過很多次的交流,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在交流中才做出的決定,但建文皇帝朱允從來沒有想過,想要透過這種方式來解決掉,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分歧。

整個帝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今只不過是一個雛形,就算是在某些行業有了大的突破,但是方中愈所描繪的那一種未來生活,也讓更多的人羨慕,他們希望能夠在自己手中讓大明帝國變得更加強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這個時候他當然是希望能夠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這些年來很多人都期望這些事情能夠一直持續下去,這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偷懶可不是你的打算,況且當初你答應過朕要好好教導太子,太子如今年歲愈大,有些觀念正式形成的時候,朕覺得除了你還真沒有人能夠好好的引導他,所以你還真得加班啊近,努力努力讓太子儘快的成為大明的中流砥柱。”

太子成為太子的時間太久了,以後說不定會更久,進入皇帝,朱允文這樣說也是希望能夠在早些時候就讓太子習慣這種身份,否則的話一旦身邊的人鼓吹太子應該找找機會或者說有一些其他想法的時候,那麼對於整個大明帝國來說就是一場傷害。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不希望那種骨肉相殘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希望方中愈能夠把這個責任擔起來教導太子,也是之前他一直在做的,只不過這些年來方中愈太過忙碌,有很多時候都沒有去和太子溝通。

“陛下,太子有眾多的先生教導,如今太子的年歲越大,身邊的人也有不少,陛下只要給予一定的權利,讓他多學習學習就可以了,況且太子所學甚多對未來並不是一件好事。

能夠做到能夠教的,臣都教了,如果想要強國富民之道,那還需要很多年的積累,就好像如今太子能夠研習一部分學問一樣。”

在他們看來,這才是對整個大明朝廷最好的交代,如今建文皇帝朱允不僅開疆拓土而且對內施以仁政,百姓們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帝國都會延綿下去。

後世的君主恐怕更多的是需要做一個守成之君,守住祖宗傳下來的基業就可以了,就好像進入皇帝朱允文之前一樣,如果不是那一場削藩引起的禍患,根本就不會有後期發生的事情。

如今朝廷不再大力的供養總是子弟沒有把他們想,豬一樣圈禁起來,個個王爺只要有心的,基本上都已經有著各自的事業,不僅是離開大明國土,總之現在他們更多的不會覬覦那個位置,因為完全沒有能力,也沒有那個必要。

雖然說人心是自私的,但只要低吸,但一直保持著強大,那麼就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況且建文皇帝,朱允有子孫,子孫,之後還會源源不斷的有子孫的,所以這些事情,並不會讓人擔心。

“說到底還是你想偷懶,難道你想看著朕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積液,你在這裡面參與了這麼久就這樣破敗了。”

建文皇帝朱允看著眼前的方中愈,也覺得他就是在逃避責任。

方中愈拍了拍自己的頭。

“陛下,您這不是強人所難嗎?臣想休息一下都不行嗎?”

“對,你說的對,還真不行,如果是在以前還可以考慮考慮,可是如今你弄了這麼大的攤子出來。

全黔國公那邊已經傳來戰報,他們層層推進,還算是比較順利,不久之後恐怕你之前的計劃就要實現了,這個時候正還希望那裡會成為大明永久的領土,所以說事情還挺多的,不要想著現在就逃離。”

“………”

方中愈真的有些無語了,其實按照現如今朝廷的規章制度,有些事情做了自然會有其他人去接受,而且根本就不需要經過他來操作這些東西,之前他的計劃已經很完善了,那些人只要按照他所做的事情辦下去,最後多多少少都會達到相同的結果。

只是可能付出的代價不一樣,但是如今看起來還算是比較順利的,所以根本就不會有太多的偏差,見皇帝朱翊文這樣說,讓方中愈真的有些難受。

他就是想偷一下懶,這麼多年以來他殫精竭慮帶著手下人南下北上甚至是去了西北邊地。

可以說是逛遍了整個大明帝國,除了海外現在他沒有去過以外,其他的地方他就到過了,所以呀,他還真的不想再折騰,就想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呆著。

“陛下這個真的沒有商量嗎?這件事情其實您自己已經可以做了,況且朝中的那些年輕人們現在可以做的事情可多著呢,您多提拔提拔,別老想著讓我去呀。”

方中愈這算是推辭了,不過他也知道是推辭不過去的,果然。

“好啦,不管你怎麼說這些事情,還是要由你自己去收尾,現在已經進行到這一步了,這也不知道,要把這件事情交給誰。

既然你已經開了頭,那就順便把它借給我,更重要的是,其實朕知道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只是現在的國力物力不能支援那樣快速的發展。

也許是朕太過貪心了,也許是因為有些時候,一時的雄心壯志總是會催著朕多走幾步,否則的話到真的出了問題的時候,朕根本就沒有能力把這些事情完完全全的控制下。”

方中愈聽到皇帝朱允文這樣說之後也算是明白了,也許皇帝也已經注意到了,大明帝國的發展陷入了瓶頸,對外擴張的腳步也已經慢慢的停了下來,草原上如今早已沒有了,太過強大的草原部落,整個大明的猥瑣開始不斷的往前推移甚至是以前屬於北方的那些土地,現在也開始化為大明治下。

在這個時候總是會有一些人懈怠的,所以建文皇帝朱允也希望方中愈能夠做更多的事情,至少要保證整個帝國的良好同志能夠持續下去。

“既然陛下如此要求,那臣,就再堅持一段時間。”

“哎,你能不能客氣一點,老是這樣搞的話會讓別人覺得在求著你做事一樣。”

“難道不是嗎?”

方中愈反問了一句。

建文皇帝,朱允文滿腦子的黑線,什麼時候終於也學會這樣說話了,甚至是比之前更加的變本加厲,不過他卻沒有絲毫生氣的,意思如果換了其他人,恐怕這個時候,他早就生氣的扭頭走開了。

他心裡也清楚,確確實實如方中愈所說,這些年來終於實在是太過辛苦了,不管是到處奔波還是到處考察,總之方中愈的時間大多數都用在朝廷之上,這也是為什麼他這麼晚才成親。

那一些護衛的人員都不知道自家大人到底在跟皇帝說些什麼?可有一點他們清楚,這個時候兩個人的關係真的是非常的好,至少他們在後面能夠感覺到皇帝是真真正正的放鬆,沒有像之前在接見其他大人上的那樣的,嚴肅和有壓力。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寢室裡的景色還是挺美的,如今夕陽西下,忙碌一天的人群開始回到家裡,京師郊區的地方開始飄起了炊煙。

京師裡的百姓是最早變得富裕的,因為在這裡有些政策執行的非常的好,老百姓們只要努努力,基本上都能保證溫飽,甚至是走上富裕的道路。

讀書識字,他們來得最早,學習其他的知識和文化,他們也有著充足的時間與精力,正是因為如此,即使你像雪花一樣越滾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到帝國發展所帶來的福利。

當朝廷不再嚴格限制那些百姓的時候,各地的百姓都開始想京師附近搬遷,越來越多的百姓聚集在已經是為中心的城市裡面,各地的發展都不一樣,但無疑都在向好的一方面發展,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工部修建的大路越修越寬越修越遠。

沒有人口的發展是支撐不起來的,也是不能持續的,朝廷現在已經開始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開始在這裡生活,只不過這對於更多方面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這也是為什麼皇帝能夠看到很多東西出來,也能發現城市裡所出現的各種問題。

不過還好的是京師裡的經驗總算是可以借鑑到其他的城市裡面,因為那些城市可以透過這些經驗,做更大的複製化發展,因地制宜,這樣的政策還算是比較開明的,不會,因為京師所出現的問題而產生更大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