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55章 收穫頗豐的商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55章 收穫頗豐的商人

很多事情都和之前表現的不一樣。

不管百姓們如何議論朝廷現在確確實實發生了一些變化,太子建國很多人都在看著,不僅是那些朝廷重臣,更多的是那些百姓,因為他們也擔心這樣的人真正的在處理國家大事之後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人都是感性動物,特別是這些生活在大明統治下的帝國百姓。

多年來越來越嚴苛的政策讓他們知道,朝廷沒有跟他們開玩笑,朝廷是希望他們能夠透過自己的付出來為大明帝國的發展添磚加瓦的,所以不管之前怎麼說朝廷現在所做的事情都讓他們知曉,如果自己挺不過去,那麼帶來的只有無盡的麻煩。

地方上的百姓也並不像其他方面的百姓,有一些什麼偏差,反而他們都知道很多事情。

大明報,和遜直報在全國各地的分社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同步經視力,總部所刊發的報紙,這樣的話也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的麻煩。

也就是說他們也能夠和京師的百姓一樣,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大明帝國所發生的任何變化。

百姓們在受到朝廷的催促之時,同時也會為自己的生活所打算,畢竟當身邊的人過得越來越好的時候,他們也喜歡自己和他們一樣。

太子殿下和往常一樣,如今處理陣勢越來越順手,雖然每天的訊息都會彙總到建文皇帝朱允文那裡,官方的通報也會一直在進行之中,太子還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的不好。

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任何的問題,帝國走到如今這種狀態,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這件事情之中,大明帝國不再像之前一樣,這屬於任何一個人,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了他們主人的身份,雖然這種主義的身份還是朝廷賦予給他們的,可是對於更多人來講,不管他們之前做過些什麼,又知道些什麼,現在這種狀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朝廷中所派往前往各地的調查團,一直都在源源不斷的進行調查,地方上的考核也越來越嚴苛,畢竟如果那些地方官員做的不好的話,是沒有辦法升遷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管他們之前怎麼想,現在也必須要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建文一朝在後世被稱為嚴苛的一朝,因為朝廷幾乎管束住了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孩子的出生到孩子的長大入學,最後工作,所有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具體的考核和安排,每一個人適合做什麼樣的事情,都要經過朝廷的安排,所以不少人不願意,可是當一個人不願意會連累全村的時候,他們也就不得不考慮,一定要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了,朝廷的官員雖然有一些覺得不太妥當,可是當發現更多的事情更有利於他們所做的事情之後,也漸漸的習慣上了這樣的做法。

以前朝廷是用互動的方式讓更多的百姓聽話,甚至是降低他們的智力,不讓他們讀書寫字,不讓他們懂得道理,可是如今朝廷卻換了另一種方式,用法律的方式讓更多的百姓去做,畢竟利益更動人心讓他們讀書識字,讓他們懂得道理就可以更好的引導,再加上利益的驅使,他們也會不但是得做更多的事情。

進入皇帝,朱允文這幾天也看了不少的城池,甚至還下過農田和那些百姓們交流溝通,有些人知道那是大明帝國的皇帝一個個感恩戴德,有些人卻不知道,只知道肯定是大人物,畢竟能夠坐上馬車的,能夠到處遊玩的,要麼是家境很好,要麼就是朝中的大人物。

有些百姓膽子大的,頭腦靈活的,自然一下子就猜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身份,有的會感激涕零的跪下,山呼萬歲,有的卻假裝自己不知道和建文皇帝朱允文攀談,甚至告訴自己,過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而有的人卻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個大人物,所以有什麼說什麼,皇帝還是挺滿意的,至少地方上也確確實實讓他看到了,所做出的改變。

如今整個帝國的築路大權依然歸於朝廷的工部。

工部下屬的交通局如今所承擔的任務是非常重的,全國各地的陸路交通都在他們的管轄範圍之內,不管是修建新路還是修起以前的道路橋樑都需要透過他們,所以這些部門都非常的重要。

建文皇帝朱允文這一次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他看到了,就算是在現在他們走的路上也有不少的水泥大道在各地。

雖然在有些地方還有一些瑕疵,可是建文皇帝朱允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對於現如今的大明帝國來講,地方上能夠按照軍師的想法慢慢的開展下去,至少讓百姓們看到實際的好處已經讓很多人覺得非常了不起了,在之前有無數的人嘗試過這樣的方法,不管是富國還是富民,總之所有的東西都要讓他們發展起來。

在南方水田會越來越多,雖然如今已經過了栽種稻穀的季節,但是田裡即將要成熟的稻穀卻非常的引人注意,建文皇帝朱允文還和那些鬥龍們親切的攀談,瞭解他們的收成,皇帝畢竟是偷偷的來。

有些時候他甚至會離開南潯隊伍和方中愈一起出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他可以看到一些真正的東西,畢竟如果朝廷官員知道他去到哪裡事先安排的話,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毫無意義,這個時候他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夠真正的看看大明帝國在如今這種狀態下到底發生了什麼地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些天來,南巡隊伍裡的那些商人們,一個個都透過自己的手段和個人魅力交到了不少的朋友,當然更多的是利益的達成朝廷,做的更多的是給他們牽線搭橋,而不是真正的參與進來,如今很多利潤,如果朝廷參與的話,那就是與民爭利,這一點建文皇帝朱允文是不會做的,至少不會如此正大光明的去做。

更重要的是因為方中愈的存在,”皇帝朱允文其實已經成為了帝國內部最大的商人,因為很多壟斷性的行業都是他的人在支撐著方中愈,給予了大量的份子給建文皇帝朱允所以皇帝可以說就算沒有,整個天下也是非常富有的人。

“看到這大好河山,看到這些勤勞的百姓,朕都有點不想回去京師了。

太祖高皇帝當年憑藉布衣之身成就天子之路,自然知道糧食對於大明百姓的重要性,朕看到這些東西確確實實非常的高興。”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感嘆,也確確實實是方中愈所能夠理解的,當初太祖高皇帝就是因為吃不飽肚子才去地主家放牛的,後來又去廟裡做了和尚,再到後來遇到天下大亂才和一大幫兄弟們開始打江山的。

所以歸根究底還是吃不飽肚子,好在現如今朝廷正在慢慢的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只要生活能夠改善,只要有更多的好吃的,能穿的暖和,恐怕也不會有多少人真的願意跟著那些不要命的造反了。

“陛下帝國會越來越大,以後的麻煩恐怕會越來越多,畢竟咱們兼併的土地越來越大,裡面人口就會越來越多,不同種族的人就會混雜在一起,所以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人團結在一起,恐怕要改變很多的事情。”

方中愈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想些什麼?

當初他提出來的那些政策,只不過是為了讓帝國能夠更加容易的統治那些邊疆地區,可是如今帝國的邊疆越來越大。

人口越來越多,人種不同自然會造成精神信仰的不同,可能最終會引起大的麻煩,方中愈也非常的知道這些,所以他一直都在向建文皇帝朱允文灌輸這種思想,皇帝也很清楚方中愈到底在糾結些什麼,可是在他看來,有些事情並沒有那麼複雜,能夠教壞了就教化,不能教化的就殺了吧。

皇帝並不是善人,大明帝國的天下也不是養閒人的。

“道理你都清楚,你也知道,現如今朝廷所掌控的戰略,要地和真正的軍事力量的輻射,就是現如今咱們將於所能達到的地方,想要讓這一塊將以長久的保持不變多,要麼咱們越來越強大,要麼要讓那裡的百姓歸心。

漢家百姓畢竟人數太少,再加上有太多的人不願意前往邊緣之地去受那一番苦,這總不能真正的把他們完完全全的逼上去吧。”

種種原因,甚至是現在現實的原因,朝廷的軍隊不管打了多遠,最終還是要回到軍寶裡面去接受給養,甚至要去邊城裡面才能獲得完善的給養。

這也讓有些人就起了不少的壞心思,他們表面上看起來真正的臣服於大米,但事實上終究還是有些不服的。

甚至還有一些人想方設法的想跟朝廷作對,這些事情在邊疆地區發生了不止一起兩起了,只是直接遭受到了鎮壓。

朝廷又不能大肆的宣揚這些事情,畢竟如果真的處理不當的話,恐怕會引起更多的反彈,如今那些同事們都是艦艦的二代接班,享受了大明帝國的繁華之後,自然不再希望自己在窮山溝裡住著了,所以也會想方設法的與朝廷接近,所以現在也有不少地方的權利,真正的話歸朝廷管理。

皇帝朱允文有很多的想法,現在一年又一年的開始慢慢實現,他甚至慶幸這些年來朝鮮做了這些事情,也讓更多的年輕人有了走上操場的機會。

皇帝所看到的那些確確實實是他自己突然襲擊所看到的還好,比較滿意,沒有讓他失望。

更多的人從一開始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些隨行的大臣們都很詫異進入皇帝,朱允文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因為他們都感覺到每次皇帝回來的時候就比前一天更加的高興。

整個南潯車隊裡面有不少人都知道,有些時候皇帝是不在車隊裡面的,不過那些人並沒有過問,他們每到一地有自己的自由活動時間,可以去走親戚可以去接受這裡商業夥伴的合作,總之所有的東西都是要談論的。

之前依靠父輩的力量或者是出錢買賣的名額的人,如今都在開始快速的吸取這一次的知識,甚至是進行消化,因為他們看到了太多不一樣的大米。

以前談判桌上是要有酒的,他們在酒桌上進行談判,但是現在騎一次馬賽一次車甚至是比一首詩詞都可以讓他們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談判上。

有更多的人非常的滿意,覺得這一次花了錢或者是找的關係非常的遲,皇帝,朱允文對於這一切現在並不知道,當然他也並不擔心會出現什麼問題,因為這一次他們準備充分。

除非真的出了什麼事情,而這些事情會影響到他們彼此那麼才有可能觸犯龍顏。

遠在京師的太子還在和諸位大臣討論一些具體的訊息,之前他看著這些人進行操作的時候覺得非常的容易,但是等到他自己去做的時候,卻發現還是有不少的麻煩之處,大明帝國和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和方中憲做對的那些人,如今一個個都非常的老實,他們似乎也發現了,不管他們如何做,只要沒有真正的處,碰到底線的話,方中憲根本就不會跟他翻臉,再加上有太子在一旁看著他們也不會做的太過分。

按理說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可是更多的人都知道,有些時候父輩的博弈不是他們能夠參與的,他們如果已經被牽扯進來了,那麼多多少少是要做一些事情來平息眾怒的。

放中憲就是這樣的,他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只不過對於一些其他比較用心的人來講,他那樣做就是受到欺負的樣子。

好在沒有誰真正的敢撕破臉皮,不少事情還是共同解決的,大明帝國不允許那樣的勢力存在,自然也不會允許現在這種狀況出現。

不是誰都可以接受到重要的事情通告和秘密的,那對於那些在暗地裡付出犧牲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