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90章 天意下誰敢敷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90章 天意下誰敢敷衍

人這一輩子實在是太短了,但是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意義的事情,就能讓很多人感覺到快樂。

在很多時候,大家都沒有想過的轟轟烈烈,只想平平凡凡的過日子,但是事實卻不允許,一步一步的將他逼上了絕路。

方中愈沒有想到,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按理說之前他從來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他也最開始就只是想保護好自己的家人,保護著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出問題。

只是後來他一步一步的走來,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先是參與了平叛戰爭,後來又參與了勸降,燕王朱棣。

再後來開學堂改軍事練新軍。

甚至是改變了大明招收人才的方式。

再到後來,他又一步一步的改變了商業模式,讓老百姓們都能夠更加的開化,而不是像之前一樣被矇在鼓裡,只能每天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過日子。

一步一步走來,他也想過,艱難他也知道,事情有些時候是不可為的。

在這一段時間,他甚至都忘記了很多事情,比如說你哥和他的手下到底去了哪裡,又比如說之前那些拿著黑傘的那群人又去了哪裡?

甚至有些想念當初被刺殺的那段日子,有些時候被人惦念也是一種幸福。

一步一步走來,總是被逼無奈,他就是想活著。

誰曾想活著活著就幹出了不朽的事業。

方家安身立命的東西,不是方中愈的權勢,而是他父親方孝孺的力量。

儒家領袖,江南士族的領頭人。

那些人基本上都是以他的父親馬首是瞻的。

之前沒有方中愈這樣做的時候,那些人也非常敬畏他的父親,可是如今方中愈的力量愈發的強大,也讓那些人覺得支援,他們放假也沒有什麼做,再加上方中愈現在所做的事情,也讓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財富,當然在某些方面還是在限制著他們,因為朝廷官員的權力越來越被限制了,被細化的權力總是讓他們不能夠像之前那樣肆無忌憚。

所以說矛盾還是有的,但是沒有像之前那麼強烈。

皇室那些王爺們如今都很老實,不管是之前被廢的王爵又重新獲封王爵的王爺,還是那些遠在封地,現在只能在一旁待著的王爺。

就算是有什麼想法,現在也得乖乖的呆著,因為朝廷剛剛打勝了一場戰爭,如果他們真的想嘗試一下的話,或許朝廷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

楚王爺這一段時間特別的老實,時不時還派人送些好東西到京師這邊來。

沒辦法,畢竟他還是處於一個相對繁華的地方,而且南北來說都是一場戰略要地。

為了將朝廷的視線轉移到其他的地方,他不得不收斂異常,甚至是在那裡大量將家財散盡,幫助朝廷在各地修建學堂和道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到那些奏章的時候,笑了笑,也許之前終於說的對,有些時候不是嘴上申斥,或者說大聲責怪別人就能達到目的的,只有真正的掌握了強大的力量,就算自己不說,他們也會乖乖的做事情。

正因為這一路走來,懂得太多,知道的太多,方中愈才漸漸的過於自信,過於樂觀,但也正是因為他能體會到這種心情,所以當汪雨辰說出那一番話之後,他就想改掉這些,或者說運用這些來保證自己不受到其他的傷害,方家還是太大了之前因為父親的緣故,他還是幫助很多方家的人找了一份工作,甚至安排他到各個地方去做工,現如今牽扯的人是越來越多,如果他真的出了什麼問題的話,可能會讓他們方氏一族遭受更大的傷害。

老家那邊,雖然他沒有回去,但是也派人將不少好東西送了過去,只要京師這邊他們能夠生產的,那邊都能第一時間得到,甚至是他們本地的士紳們已經相約一起,要將他們那裡的道路修通。

要更加方便老家的人來到應天府。

南來北往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很多地方,只要有人號召,有這樣的趨勢存在,那麼就會有無數的人跟風,那些師生們,為了自己的名聲,為了自己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就不得不努力的營造出這種氛圍,而且要告訴他們,他們一定會做到。

在大明就是有這個好處,雖然大家都變著法的為自己撈利益,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個強權的東西出現之後,他們也得服氣,乖乖的把東西拿出來。

大家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做著彼此都能認可的事情,這樣是最好的,只要不超出那個底線,雙方都不會產生大的衝突,更何況現在朝廷兵強馬壯,北方的新軍不說別的,光是那種威勢就足以震懾他們,大明幻夜騎的名聲,可是天下揚的現在,他們到底發展到哪種地步,沒有人知曉。

方中愈竟然能夠在之前拿出好東西來裝備,他們現憑藉錦衣衛如此強大的力量,又能把他們裝備到什麼地步呢?很多人好奇,但是卻無緣得見,錦衣衛內部也不知道曹文越曹大人曾經想向方中愈打聽一下,但是最後卻深深的忍住了,她知道錦衣衛現在越來越發的風光,權勢依靠方中愈和他手下的大明幻夜騎,還有那些暗藏中的力量。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錦衣衛的保護神,至少在明面上的位置上,它如今是錦衣衛的最高指揮官,還需要跟其他的那些人一些打交道。

建文皇帝朱允文對於現在的這種狀態還是非常滿意的,不管方中愈做的怎麼樣,事實是這樣,各地如今報來的摺子非常的普遍,至少在說明他們有能力穩住地方局勢,甚至是各自在商討將各個,區域的道路連接起來。

工部尚書鄭賜帶領的手下人,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外面跑。

朝廷這邊自然有其他人幫忙看著,所以他並不在意,也不擔心,至少錦衣衛那邊的刀子時刻都拎得清,所以這些事情都變得不再嚴重起來。

皇家軍事學院的訓練愈發的嚴格,自從進入皇帝朱允文前來訓話之後,他們都深刻的指導,也許陛下想要的是真正的人才,他們能不能走到那一步,完全依靠他們自己,這件事情被他們廣泛的認可,所以沒有人會去抱怨皇家軍事學院的訓練有多麼刻苦,課程有多麼的複雜,他們現在幾乎是連軸轉,早上要很早的起床,一天到晚都要上課,還加上體能訓練,晚上又很晚才能睡覺。

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們的伙食從來沒有落下食堂裡的伙食還不錯,消耗的也很多,但是每個人都不願意去浪費,因為都是按量發的,浪費了就沒有吃的,餓肚子的事情誰也不會幹,他們自己也不能私自的吃其他的東西,不管以前身份地位有多高,現在大家都是一視同仁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經來講過幾次課了,當然是跟大家一起探討,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是很緊張的,畢竟建文皇帝朱允文是陛下,是他們的院長,有些場合還是要顧及一下的,不過建文皇帝,朱允文倒是沒那麼多想法,以前都是別人給他當老師,叫他課程,但是現如今,他自己成為了一名老師,雖然那些知識他以前並不知道,但是現在慢慢的學會了之後也知道該怎麼做了,當然對他來說壓力還是挺大的,畢竟他沒學過,不過對於那些學生來講,只要他能夠講,那些人,就算不懂也不會說的,至少在課後會去慢慢的討論,發現其中的問題在彼此糾正。

課堂上的紀律還不錯,雖然有一些滑稽,畢竟大家都不吭聲,就聽著建文皇帝朱允文在上面講,但是講過幾次課程之後,他們也漸漸的發現,物件還是很認真的對待這份工作的,所以他們也放開了,只要不懂的問題就會問大家一起討論,建文皇帝朱允文過得非常的充實,連那些在一旁聽課的老師們也覺得皇帝在這方面真的是下了功夫的。

有人帶領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就好比他們不管怎麼做都不能丟了,皇帝的臉更不能比皇帝差吧,所以皇家軍事學院的老師們都非常的緊張,生怕學生們給他們差評,因為陛下都不是專業的,都能教得這麼好,而他們自認為是專業的學者老師,但是最後卻做得比陛下還差,那麼只能說明他們不用功,或者說在敷衍了事。

專業不專業的事情被討論了很久,沒有人敢去冒這個危險,因為自己教不好,學生還要責怪到陛下頭上的話,只能說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

所以呀,皇家軍事學院的學生們都幹勁十足,當然想要畢業,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老師們也非常的認真,畢竟連陛下都在這裡教課了,教的還比他們的號,要是不趕快補充一下知識的話,真是說起來也丟人啊。

北方的新軍們漸漸的化整為零,開始外出狩獵了,按照他們得到的任務,那就是去草原上尋找草原兵馬的蛛絲馬跡,甚至是繪製行軍地圖。

新經編練的差不多了,雖然時間上並不長,但是如果不經歷實戰的話,他們永遠都沒有辦法成長,只能停留在教學之上,甚至是普通的雙方對陣,根本就沒有辦法幫助他們真正的成長,見了血才是真正的新兵,雖然這支隊伍裡有無數的老兵是在參加過對內作戰的,但那畢竟是自己人,甚至是有些人都還認識,但如今他們要去對付的是草原上的敵人是他們大明的宿敵,這個時候要是還不努力的話就說不過去了,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他們又準備了這麼久,總要拿出點證據讓朝廷看看,沒有發這些錢,白白的養了他們。

在他們出發的時候他們的軍事主官都被叫到了中軍大帳,駙馬爺梅殷親自為他們講話,告知他們朝廷對於北方編練新軍是有原因的,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要是他們不能拿出自己的力量來表現出自己的能力的話,最終北方新軍最後能得到什麼下場誰也不知道,這也是在告訴他們,朝廷需要他們用一場勝利,或者說用一場能夠證明他們能力的事件,來平息朝廷內部的分歧。

陛下也需要他們把這件事情做好,畢竟花費了這麼大的力量,將北方燕藩之地和晉王之地聯合在一起,就是為了將長城內外所有的地方都通通的清理一遍。

晉王朱濟熺,現如今非常的忐忑。

之前因為錦衣衛的參與,因為那一封封證據,所以他站在朝廷這邊親自給他的叔父燕王朱棣打了一仗,最後在平叛戰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在戰爭結束之後,朝廷雖然獎賞了他不少物品,甚至是允許他繼續保留兵權,當然他的手下的一些精銳部隊完全被北方軍團編練了。

但她知道那只是來穩定他的心的,對於他來講,他並不希望如今按照之前他的想法是想快速的外封。

這也是當初方中愈答應他的,可是如今命令遲遲沒有下來,甚至是朝廷的風聲也沒有傳出來,雖然之前傳出了燕王朱棣也將會外風,可是一直都沒有上來的訊息,讓她始終感到有些不安。

雖然也派了不少人跟方中愈接洽,但是方中愈一直告訴他要等等等等,所以這一段時間他的日子有些不好過,甚至是脾氣都變得比之前要暴躁多了。

還好龍長史和李典歷在一旁安慰她,告訴他不要著急,朝廷既然已經答應了這件事情,自然會幫助他安排好的,這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事情,主要是因為他們相信方中愈那個人不是一個說大話的人,看如今他們的表現,方中愈在朝中的權勢愈來愈盛,所以只要耐心等待,總會臨到他們的這件事情,不可能長久的拖著,按照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肯定會把他們安排好的。

事情總會有解決的一天,所以晉王朱濟熺,才慢慢的安定了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