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44章 天下是年輕人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44章 天下是年輕人的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快到我們自己都沒有辦法把握,等到發現的時候才發現它給我們留下的只是皺紋。

時代留下的痕跡總是這麼久。

方中愈已經漸漸的習慣了大明時代的生活。

這裡的天更藍,上面的雲彩飄著飄著,就好像飄進了他的心裡,心裡總是在默默的念著,這樣的日子要長久下去才好呀。

可是有的時候他又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想要更大的推進工業化的浪潮,這裡的一切都會發生變化,但是如果不做那些事情,帶來的影響恐怕就更大,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這個時代有一些特別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心還是向上的,至少培訓們依然覺得只要有東西吃,能填飽肚子,他們就不會對朝廷做些什麼不軌的事情。

野心家的東西總是會跟其他人想的不一樣,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然後用這些想法去做一些事情。

財富的積累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於很多人來講都非常的漫長,而對於那些已經擁有了第一筆金的人來說,他們卻顯得更加的容易。

方中愈把這個門檻已經縮小了很多倍了,相比於以前來說,他們現在有更多的能力和物力去做這些事情。

在應天府的邊界之上,開始了大規模的農田整頓。

事情似乎變得不太簡單,但百姓們還是選擇支援,雖然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有些牴觸,可是後來當他們聽說朝廷願意與他們一對一簽約,幫助他們指導技術,甚至是可以墊付一部分資金幫助他們。

這個時候他們選擇了同意。

作為最新改革的一部分,他們要做的就是從裡面獲取自己所需要的。

改革四個部門之前都非常的小,建文皇帝朱允炆親自擔任組長,方中愈是副組長,如今這裡面包含了很多與其他部門相重合的東西,雖然各位大臣都心裡非常的清楚,那就是那些小組最後都可能會成為期待他們的部門,但他們卻沒有膽子去做一些阻攔的事情。

畢竟那一切都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在做的事情,他們非常的清楚,皇帝想要的是穩定,就算是改革也不會特別的積極,所以他們相信就算是期待以後的事情還很難說,如今他們只有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才可能延續他們自己的命運。

太祖高皇帝,當年為了造福百姓。

曾多次令民歸耕,並以減輕賦稅為鼓勵措施。

又令四方流民各歸田裡,丁少地多者,不許多佔,丁多地少者,驗丁撥給荒田。

這些措施有效地召回了流散人民,也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農業生產的恢復。

太祖洪武年間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與移民墾荒,也實行屯田政策,軍屯面積佔全國耕地的近十分之一。

此外,商屯也相當盛行。

太祖也曾派遣國子監下鄉督導水利建設,並以減免稅賦獎勵耕作。

這些措施使得過去很多飽受戰亂損毀的地區恢復生氣,使明朝的經濟得到快速的恢復。

這些措施如今其實一直都在做,而且比之前的更加嚴厲改革,市裡面甚至有專門的小組對這個進行督查。

建文皇帝朱允炆對於朝廷的各個部門,沒有過多的干涉,只是督查,但是查出來的問題自然就需要有人負責任,這個負責任的可能是部門的一把手,可能是二把手,當然更可能是專門負責這件事情的人。

這件事情其實變得非常的容易,因為他們已經沒有辦法去獲得其他的想法黃麗要做的事情,自然是他們需要貫徹下去的。

文臣們雖然是一個集體,但是還沒有強大到與皇權作對的地步,這並不是後期的明朝,而是明初太祖高皇帝當年的殺戮已經讓他們丟了膽子,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剛開始的時候給予了他們更多的信心,讓他們恢復了一些膽氣,但是如今這幾年皇帝雖然不殺人了,可是暗地裡的刀子卻從來沒有放下,再加上有著方中愈的威懾,他們自然也會小心一些。

蔬菜大棚是這兩年一直在推廣的,按照方中愈的估算,農業小組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蔬菜大棚做起來,讓冬天裡也可以吃到更新鮮的蔬菜。

這個過程當然是非常的辛苦的,畢竟以前百姓們如果要想吃到蔬菜,只能用更加深的窖藏,比如說山東一帶,那裡的地窖都非常的深,冬天可以儲存少量的蔬菜。

也就是說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講,現目前他們做不到這些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些,但是這樣的理論已經取出來了,而且已經付出了實踐,也就是說可能在近期就會有所突破,畢竟技術嘛,總是要慢慢總結經驗的。

各種各樣的技術革新總是需要時間的,因為他們需要很多的情況弄在一起。

因為參與的人不一樣-這個時候就需要,依靠每個人的不同力量是後者,正是因為大家都非常清楚這樣的事情,所以這一切的一切才變得更加的簡單起來。

帝國的發展是快速的,快速到很多人都已經跟不上,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能把這些事情做好。

學習會幫助每一個人進步,只不過進步的程度有大有小,有的人進步得快,有的人進步得慢,有的人能跟上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腳步,有的人跟不上,這就足矣,證明每個人的資質是不一樣的,他們做事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大明南洲的事情其實已經在發酵。

不僅僅是朝廷所做的一系列動作,整個民間也有不同的風險,畢竟他們自己也能有自己的渠道,得到一些確切的訊息。

大明要開始經略南洋了。

宗主國的地位還需要快速的建立起來。

大明如今正在向外快速地探索,雖然大家理想中還是作為一個中心之國蛋,方中愈是清楚的,有些東西是達不到那個地步的,不過要是大明能夠按照現目前的發展速度繼續發展下去的話,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大明南洲的迴音再一次傳來。

訊息也非常的簡單,他們送回了當地的一些實況當然具體的含量還不清楚,只不過是送回來告訴朝廷,在那片土地上有什麼東西。

而如今朝廷也開始組建新的船隊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明南洲將會成為燕王朱棣和齊王兩人的封地,當然另外一人是朝廷的勳貴,去朝廷世代鎮守。

不久之後朝廷的勳貴將會同兩位王爺一起離開大明國土,前往大明南洲。

這是一支非常龐大的部隊。

如今這支部隊分工也很明確,有負責指揮的,有負責對海洋進行觀察的,有負責與沿線國家進行交易的,有負責後勤保障的,更重要的是大明水師,也就是改變後的海軍,將負責整個團隊的軍事護航任務。

禮部,鴻臚寺,如今要負責外交禮儀和貿易,甚至是一些翻譯工作。

這些工作雖然是第一次做,但並不代表他們都不會,畢竟前期的探查隊也是由他們負責的,不過那個時候主要以地方人員為主,況且也不會有這麼多的人員參雜。

畢竟整治隊伍中管理財務的,給軍士們提供後勤保障的,還有起草文書的,甚至是還有軍隊裡的醫官,人數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還要對這些人進行充分的考察,讓整個團隊都具有相當高的質量和戰鬥力。

當然這一系列的行為並沒有瞞著太多的人,各個部門都將參與進來,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陛下此事花費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光是如今準備的這一個月時間,已經抽調的人數不像800人,各個部門抽調出來的精英也都去了一大半,要是再多幾次這樣的行動,恐怕咱們各個部門的人都要被抽空了。”

禮部尚書陳迪向建文皇帝朱允炆陳述的。

他是最重禮節的,當然禮儀上的東西對於他來說是一種準則,所以他非常的看重之前建文皇帝朱允炆所做的一系列改變,他都看在眼裡,這個時候提出來是因為確確實實有了這樣現在的狀況。

“尚書大人,不必如此的揪心,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解決方法也非常的簡單,不斷的選拔新人就是了,那些老的官員紛紛外放,也是對他們一種磨練,朝廷需要他們成為真正的人才,這一切都還處於可以接受之中。各部侍郎如今都可以去參與這件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建文皇帝朱允炆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定了一個基調,畢竟既然這個時候人少了,那就多弄一些人來嗎?人多了就把這些人派出去,反正他們都需要做事的。

“陛下,道理確實是這樣的,可是咱們如今也需要時間啊,就算如今選出更多的年輕人出來,很多事情還是沒有辦法去做的,他們也不可能快速的成為咱們可以幫助做的事情。”

刑部尚書暴昭說到。

建文皇帝朱允文想了想,沉吟了一下說道。

“根據最新傳來的訊息,大明南洲礦產豐富,很多資源都是本土缺乏的,而如今那裡土地貧瘠,原生的土著們生活並不好,如果咱們能夠快速的幫助他們,甚至說可以讓他們知道世界上還有咱們大明的存在,恐怕那個時候他們高興都還來不及呢。再者說人口問題是一個大問題,現在政策說明還是不夠積極,你們還要多督促一下。”

各部尚書,聞言只能點頭稱是,畢竟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這麼多人總歸是要做的。

“如今各個部門的新人你們都要加大培養一些,而且之前我也聽說國子監的學生或者是皇明軍事學院的學生有不少都在各個部門開始學習了,你們要多給他們一些機會。”

一提到這些學生在站的諸位大臣們只有一絲苦笑。

那些學生們接受的都是最新的教育,懂得比他們還要多看事情的方向,或者是角度都比他們多的多,所以不同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他們現在哪裡能指揮的那些人,除非真的以官職來壓迫他們。

“怎麼有什麼難處嗎?”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著諸位大臣一個個都愁眉苦臉的,要是在之前一個兩個還罷了,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重臣都有這樣的表現,這就讓他有些納悶了,怎麼那些學生有他們對待不好的嗎?

“陛下,也許是老臣們年紀大了,那些學子們如今能力特別強,在各個部門掀起的風暴,已經不低於當初陛下您做改革的時候了。”

說出這樣的話,也算是他們對於最近的改革的一些想法,畢竟每個部門都有新人進來,而且還掌握著不少的權利,再加上背後通知見皇帝朱允文,方中愈,又給他們提供幫助,自然對各個部門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他們雖然不是完完全全的保守派,但也並非那樣激進,對於年輕人的想法他們能夠理解,但是卻不願意給予太大的支援,一切還是穩定來講,雖然到了他們這個地步,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好逼迫他們做些什麼,可有些時候事情還是需要有些人做的,年輕人竟然把這件事情擔下來了,肯定是希望能夠做出更多的事情。

“朕還以為是什麼事情,原來是這件事情,沒關係的,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你們多多支援嘛,那些年輕人折騰出來了,折騰好了,是你和他們共同的功勞,折騰差了,不過是一次經驗罷了,你們都是朝廷重臣,不會就這樣跟一些年輕人鬥氣吧,況且現目前你們也都知道朝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各種事情都需要謹慎處理,他們雖然做的有些激進,但也是為了改變朝廷的現狀,這樣吧,朕會見一見他們,聽聽他們的想法,如果到時候他們依然選擇堅持下去的話,朕會酌情考慮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想見見那些年輕人,並且之前事情說不清楚,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這樣的情況,還是要問清楚一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