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831章 戰爭販子的渴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831章 戰爭販子的渴望

更多的輝煌在某些時刻總是會顯現出來,不一樣的樣子,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也許這輩子都不可能體驗到那種輝煌,可事實是每一件事情都與他們有關。

駙馬爺梅殷,魏國公徐輝祖一行人站在正在烽火朝天進行建設的關外長城上,給了他們不一樣的感覺。

建設工地上自然是沒有太多的軍隊進行干涉的,大量的遊記在外面進行著草原上的監視,他們不可能完全的停留下來,而內部人員是不會介意這些的。

如今長城的建設已經開始出現了大致的模樣。

畢竟是草原上建設的,所以更多的是希望他能夠更高更具有安全性。

所幸的是他們還找到了一些河流,能夠取得不少的沙土,但相對於長久的建設來講這些並不合適,所以不得不挖土築城。

用水泥建造強大的地基還是可以的。

之前他們還不得不用水泥來建造大的磚塊,但是如今卻只是想著把細微的石頭粉碎起來,跟水泥一起使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批量的從外地託運石頭不太現實,雖然說依然有這樣的勞工在不斷的做著這樣的事情,可對於龐大的長城工程來講,這些真的不太現實。

當然這些專業的東西有那些專業的人去操心,所以魏國公徐輝祖和駙馬一梅殷兩人只是稍微的問候了一下工程的進度和難度以外,其他的就再也沒有做了。

工匠大部分都是當初修復長城的人手,所以如今建造一種新式的長城還是挺輕鬆的。

長城磚當初不管是就地燒製還是從外地運來,總之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中間的損失都不說了,所有的耗費都幾乎佔滿了朝廷大部分的軍事預算。

“看到了嗎?這就是如今大明的力量,想不到這麼快,他們都已經能在這裡建起一座強大的軍事堡壘。”

“是啊。在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沒有想到會走到如今這個地步,草原上修建長城怎麼想都是以前不可能的事情,那個時候朝廷的大軍能夠守住原先的長城和長城之外,一部分土地就不錯了。”

駙馬爺梅殷和魏國公,徐輝祖稍微討論了一下,後來他們都保持了安靜,因為他們相視一眼都知道自己想到了誰。

“沒想到我那個侄子現在做事越來越靠譜了,之前他曾經提出來這個建議的時候,我還以為會出現一些什麼大的問題,甚至是會佔據朝廷一大部分的稅收,沒想到他居然讓那些商人們在這裡把這裡當作一個貿易之城。那些商人居然也心甘情願的貢獻出糧食和勞工,甚至是犒賞那些百姓呢。”

駙馬爺梅殷算是以前沒有接觸過太多的東西,如今也能看明白,方中已確確實實對那些傷人的影響很大,因為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之前那些商人們可都沒有想到過。

“或許這才是他走到這一步所應該承擔的吧。錦衣衛的人馬參與了長城的延長和重新修建的地圖勘測,皇明軍事學院的人也在裡面提了不少的意見,甚至可以說那裡面有不少是陛下所提供的想法,我仔細的看過了,他們現在所新開的線路,完全掌控了所有的軍事要點,甚至可以說只要咱們不丟失長城,長城內的土地會將永久的成為大明的土地,甚至可以說以後如果再做延長甚至是擴張的話,那些線路都能往外走,也就是說朝廷的目標並不與現在甚至說對於現在這種情況是不滿足的。”

魏國公徐輝祖不得不感嘆,之前他就覺得自己已經很重視方中愈了,接觸的越久,瞭解到他的東西越來越多,也就更加的佩服這個年輕人,按理說作為兄貴之手,他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可正是因為他是兄貴之手不能再前進一步,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為了徐氏家族的長久留存,他還要做很多的事情,這只是其中之一。

“確實從戰略眼光上來看,現在所做的一切似乎影響不大,但長久來看那會是一個長久的影響,因為不管是我們還是如果能夠掌控這麼大一片豐碩的草原騎兵肯定是能夠養活的,甚至能夠繼續對外。就是不知道這場戰爭什麼時候會在。”

“不遠了。

不遠了。”

兩個人心裡都非常清楚,皇帝在之前他們的軍事行動中並沒有反對,反對的聲音都來自於那些大臣,畢竟他們認為損耗太大,可是作為武將來說他們有著清楚的理解,那就是如今的這場戰爭是必須進行的。

就算是如今,皇帝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做太多的反應,文臣們似乎也不再理睬這件事情了,可是他們心裡知道,第二場戰爭還是會來的,草原部落並沒有完全被消滅,願意投降加入大明懷抱的人有,但並不是很多,只不過那些部落如今成了大明對外宣稱友好的招牌。

兩位同領地談話並沒有避開其他人,所以身邊的那些叫你們聽者心裡是非常高興的,不遠的戰爭意味著他們會有充足的戰功可以撈取。

能留在身邊的將領有的是因為絕味,有的是因為確確實實在地方上磨蹭了很多年。

聽到這樣的話,一個個都眼睛放光,他們心裡很清楚,因為自己需要花時間去做這些事情,甚至可以說朝廷現在所允許的,就是他們可以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

一個個摩拳擦掌在為著以後做準備,他們心裡甚至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子孫後代的幸福,就靠他們這一次一搏了。

“中愈和你家小妹什麼時候完婚啊?”

駙馬爺梅殷看著魏國公,徐輝子突然笑著問道,其實他們的輩分現在好像有些亂了,駙馬爺梅殷是太祖高皇帝的女婿,太祖高皇帝和先中山王徐達又是兄弟,按道理說魏國公徐輝祖和駙馬爺梅殷應該是同輩,可是中愈又叫他叔父。

這憑白無故,魏國公徐輝祖似乎矮了一輩。

“反正事情我幫他們說過了,也向碧霞那邊說了,他們再商量了吧。”

魏國公徐輝祖一臉鬱悶,他好像從駙馬爺梅殷的臉上看到了她不願意看到的笑容,總之有一些尷尬。

“別這麼看著我,咱們各自弄各自的,別指望我也叫你一聲叔父!”

“哈哈,哪能呢!”

兩人心照不宣,又各自看著遠方思緒萬千,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手下的將領也只能忍著,畢竟剛剛似乎兩個人都在想佔對方的便宜。

他們雖然沒有對外說,可是心裡都知道,接下來肯定會有一場大的戰爭的,甚至是對於建文皇帝朱允文來說,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一次,也就意味著就算是第二次發生了之後他們也會容忍。

草原上的部落們其實並不是定居的,所以遷徙不斷朝廷,除非能夠把他們一舉殲滅,或者是讓更多的人投靠朝廷,成為大明土地上的百姓,否則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的把草原上掌控,所以兩個人心裡多少都有些想法,朝廷自然是希望能夠長久的控制,方中愈的想法更加的強大,那就是要讓他們完整的掌控整個個草原。

按照方中愈的打算,不僅要征服他們的土地,還要征服他們的心,要讓更多的人成為大明的百姓,心甘情願的為大明服務。

魏國公徐輝祖和駙馬爺梅殷心裡都知道這樣的事情是能做到的,但到底什麼時候能做到,什麼時候又可以達到這個地步,誰也說不到。

兩個人心裡多少都有一些想法,但不會刻意的去強調到底是什麼情況。

工地上還是忙碌,百姓們都很淡然的在幫著朝廷的工匠們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這裡的百姓如今也算是自己打一份工吧,除了種田以外,他們現在在工地上賺的薪水也不少,至少能夠讓他們比掙錢的時候掙得更多,甚至是還能減免一定的勞役。

所以這些百姓還是非常願意來到這裡的。

整個帝國看起來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大家似乎不太介意有什麼樣的情況出現,對於更多人來講他們似乎也非常滿意,如今這種急急忙忙向前的感覺,誰都不願意落後。

沒有誰去刻意的挑戰別人,因為耽誤時間耽誤時間,耽誤自己掙錢,又耽誤別人掙錢,除了一些必要的競爭以外,其他的情況根本就不存在。

按照方中愈的想法,那就是大家現在人為的把這些事情變得簡單化了。

朝廷的規矩在慢慢的完善,不是沒有規矩,只是規矩會越來越完善,讓更多的人對各種情況產生一些可靠的想法。

兩個人都是皇親國氣,所以並不會出現一些什麼太大的問題他們手下的叫你也是自己真敢多年的曾經參與了各種各樣的戰爭最近的一場戰爭當然是對於草原部落的殲滅戰。

之前他們在對戰燕王朱棣的叛軍時候吃了不少虧,雖然後期不斷的改變的狀況扳回了幾局,但也讓他們吃盡了苦頭。

後來又在草原上鍛鍊那麼久,如今也是一支強軍啊,再加上不斷的擴軍,如今北方大營的10萬兵馬可以說得上是一隻真正的強軍了。

更多的人是感慨萬千,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甚至是跟著皇帝所做的那些事情,每一個人都能夠表現出他們所應用的。

有功勞就賞,有過錯就罰是他們一直秉承的法則,之前他們可能還會把這些人的過錯包庇一些,可是如今就要上戰場,自然要把這些人的過錯曝光一些,只有那樣朝廷才會放心的允許他們掌握更大的兵權。

每一個大臣都是聰明的,皇帝也不是傻子,這些武將自然也清楚,朝廷有些人是對他們不滿意的。

可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需要更加慎重的做某些事情,甚至是自汙也要做得比較漂亮。

他們不僅要讓朝中的大臣放心,還要讓建文皇帝朱允文放心,在表達忠心的同時,還要讓皇帝有理由去相信他們,至少是一個自我安慰的理由。

雖然如今他們不需要,可事情還是要這樣做。

這是給朝廷一個交代,也是給自己一個交代,至少皇帝不會留下一心在心裡,一旦讓皇帝起了疑心,最終影響的是他們自己。

皇宮開始修繕了,自從工部研製出了越來越多可以利用的建築材料,對於皇宮的修繕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太祖高皇帝當初選擇修建大明皇宮的時候,其實是有一部分填湖造路,那個時候就有大臣提出恐怕會有淹水之事。

現在其實有一部分空間確實出現了鹽水和開裂的情況,所以修修補補的情況在所難免,再加上皇帝也希望大明皇宮能夠更加氣派,所以新材料的運用上也出現了不少的運用。

在之前皇宮的邊角之上,如今正在建設一座比較寬敞的殿堂,那是用現在的水泥建造的,也就是說區別於之前的木頭房子。

當然更多的藝術創作是方中與其個頭,然後工部那邊的工匠們研製出來的,他們要給如今的大明朝廷添上一些新的東西,對於大明的整個建築史起到推動的作用。當然這也在之前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畢竟有點興師動眾大興土木的意思,可皇帝陛下願意用自己內府的錢來擴建皇宮,這就讓那些大臣閉嘴了,畢竟皇帝批下來的錢都是正正當當的,內監們一直都管理的非常嚴格。

他們雖然有些氣憤,但在這件事情上還真不會去找皇帝的麻煩,要是皇帝真的被他們惹急了,讓他們用朝廷的財政來支出這些修繕的話,恐怕到時候倒黴的就是他們的,所以沒有人會去觸這個黴頭,至少在這個時候不會。

朝堂上的鬥爭一直都是存在的,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所以在有些事情上能夠達成一致,不需要任何的溝通,就能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同時也能讓皇帝知難而退。

如今就是這麼個狀況皇帝,朱允文有自己的想法,但更多的是考慮到整個帝國的發展,所以跟文臣之間的衝突還沒有那麼明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