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836章 一些障礙得打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836章 一些障礙得打破

人與人之間還是要講究一些緣分的,就好比之前方中愈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在大明朝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變故,最後將大明潮帶到了如今這樣的地步。

建文1年,朝廷已經開始在應天府附近按照方中愈所提供的建議規劃了工業區,也就是說這裡將會成為未來依靠京師的工業大區。

當然這個地方非常的大,而且依靠著水,畢竟按照目前的技能,大多數用水力來驅動的話會解決不少的問題。

如今工業規劃雖然說沒有那麼多完善,但至少表現出來了特別大的虹吸效應。

反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還有那些富商他們也紛紛的投錢出來在這裡開展建設。

應天府內小的河道特別的多,所以富商們如果在附近建立起工業區,還得承擔對於河道的清淤和穩固的費用。

以前這些事情都是由朝廷來做的,但是如今是那些富商參與進來之後,朝廷可以節約大筆的費用。

戶部和財政部在加上皇帝的內庫,如今收錢都幾乎收到手軟,畢竟有很多的財政不斷的向他們傾斜,他們也透過貿易的方式來收取費用。

如今的工業園區不僅要生產,更多的是研究和試驗朝廷,希望他們能夠儘快的研究出能夠取代人力的工具,畢竟所有的東西都完全依靠人力來做,是不划算的。

從最開始的設計到如今建設出來已經花了不少的時間了,方中也希望他們能夠加快腳步,不過這也與投入的精力有關,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錢進來,自然能夠儘快的將這些發展起來。

錦衣衛的將作司並沒有在這裡完全駐紮下來,但是也在這裡設下了一個點,可以和那些富人開辦的研究所進行合作,他們自己依然有他們自己的地方。

畢竟是希望做事的,所以大家對這些還是非常的重視,朝廷的官員們雖然有各自的利益紛爭,但是在這個時候還是團結起來,把手中的事情做好。

畫大餅,只有畫的更大,每個人分的才更多。

方中愈知道這只是一個起步的過程,有汙染是肯定存在的,但是汙染還是會強調一下,不要做太大的汙染,當然如果有了汙染,等發展起來了再治理也不差。

如今大明的工業體系只有兩種,一是軍用品,二是民用品,軍用品,更多的是皇明軍事學院在支援。

當然有很多東西是軍用品,做了之後發展到民用上的。

百姓們對於那沿江的一大片工業區其實是非常贊同的,他們心裡都清楚,市場上很多用的東西都來源於那裡,他們要掙錢也是透過那裡。

在更多的場合下,方中愈是不需要去籠絡那些人,因為朝廷已經給予了他們充分的尊重,在加上皇帝甚至接近了一些工匠,給予他們更高的地位。

皇帝都已經這樣做了,他們還不得感恩戴德,甚至是把他當做一生的榮耀。

不過這也很正常,現在政策比以前好,皇帝也經常出現,所以能夠見到皇帝,但是受到皇帝的接見還是不太普遍的,至少不是一般的人得不到這樣的待遇。

所以那些匠戶們回去還是很高興的,說不定晚上還得喝幾兩小酒,喝朋喚友炫耀一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明的生活就是這樣的簡單,但又充滿向上的精神勃勃生機,就是如今的大明如今宵禁雖然沒有像之前那麼嚴格了,但依然還是在管理,京師的夜晚,非常的繁華,秦淮河畔依然是那樣的熱鬧。

藏汙納垢之地並不是沒有,只是如今管理的越來越嚴格,朝廷對那些事情是有動向把握的,畢竟有些東西朝廷不方便出面,借用,那些人的力量也是正常的,在加上地方上的秩序由他們來維護,至少不會給朝廷帶來太大的麻煩。

應天府作為國都還是要考慮一些影響的,在加上如今大明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周邊的番國不斷地前來朝貢,自然要給予他們更好的大明印象。

如今大明的百姓,對於那些長得不太像華夏人的,然後又身著奇裝異服的外地人,算是蠻熟悉了,不再那樣大驚小怪,畢竟他們見到了太多太多不一樣的人。

對於那些前來求學的學者和前來交易的商人來說,來到大明就好像來到了天堂似的,他們的傳說體系中,神人們高高在上的地方,這裡到處都是美食,到處都是美酒,甚至是去**,也比在他們自己國家的要講究的多。

“哇,你看這裡居然有這麼多好看的東西,好吃的東西。”

說著蹩腳的漢語,但至少能夠清晰的表達出意思,那就是這些外國的使臣們一直都有著這樣的想法。

他們帶著國內的希望而來,寄希望這邊能給予他們幫助,甚至是賞賜不少的好東西,畢竟透過貿易來他們是要花費很多錢的。

“是的是的,不錯,今天咱們不談正事,也出去玩玩,看看這傳說中滿是黃金的地方。”

這些來自於其他國家的使臣們之前都聽說過大明是不一樣的國度,如今親眼所見確實感覺到不太一樣,至少這裡面的勃勃生機,這裡面百姓的笑容是他們在國內見不到的,在加上有些百姓們穿的衣服比他們國家內貴族穿的都還好。

以前自己得了些好東西,還總覺得是寶貝,每天都得欣賞一般,但是來到這裡發現大明到處都是那樣的東西,突然覺得自己像吃了屎一般噁心。

鴻臚寺如今的級別特別的高,畢竟主管者大明帝國的外交在加上皇帝陛下親自交代的事情,他們一直都在做,所以這些人也沒有人去管它們,離開了驛館,如果在大明違反了法律也是要負責任的。

方中愈今天去看了京師醫院。

說是醫院也不是新建的建築,而是之前一位大戶人家的莊園,如今那位富商買了更大的地方就把這裡轉送給應天府了。

應天府尹莫大耳朵當然非常的高興,親自下令為他雕刻了一塊石碑,將整個莊園的建設和來龍去脈刻了上去,也就是說以後只要這所醫院還在,他的名字就會伴隨著他。

方中愈也沒有帶其他人,只是帶了小1,然後幾個親衛一起來到這裡。

醫院的院長張波親自接見了他,畢竟當初他從太醫院離開,成為了京師醫院院長,也是方中極力推薦的。

“院長,看起來這邊發展的確實不錯,衛生這邊達到要求嘛,畢竟醫院是看病的地方,如果衛生達不到要求,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病人的身體恢復的。”

“這個其實已經按照您之前給予的那些建議做了,醫院裡面的醫生們他們心裡也非常清楚,這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好,所以在這裡還是非常重視的。”

張院長心裡還是非常高興的,如果是按照以前,他可能在太醫院裡呆到死,都不會有現在這樣的成功。

方中愈當初推薦它也是因為看他忠厚老實,在加上對一些特殊的病例也有要求,所以才會推薦他來這裡擔當院長。

現在看一些建議,如今都已經成為了一些特定的規範,向全國各地的小醫院頒發。

方中愈看著這裡刷的白白的牆壁有點後世醫院的意思,不過他也沒有向其他人解釋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

“嗯,那就好,你們現在所開的科室有多少?”

“這個還比較少,外傷科,傷寒科,骨科,五官科,內腑科。這是目前的科室,您之前提到的那些,現在咱們實在是沒有能力也做不到。”

張院長其實已經很努力了,就算是如今這些科室也不是所有的都有病人的,大多的是治療,一些跌打損傷。

傷風感冒還有一些摔斷了腿的。

畢竟他們那些理論都只能往這上面發展一些疑難雜症,都是民間的房子太多了他們也不敢用。

方中愈聽了之後皺了皺眉頭,這與他預想的太過遙遠,雖然說外表看起來這座醫院確實很不錯,病人來來往往的,但是現在看來,與他預想的實在是差得太多。

也就是說這裡空有形狀,完全沒有架子,裡面內部的東西還是太少太少了,作為京師醫院全國第一所最大的醫院,居然只能看這麼一點點東西,甚至是還有些東西看不好,那就有些丟人了。

“沒有婦科和產科嗎?”

方中愈記得之前自己曾經提過這個問題,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完全的用上來,也就是說他們似乎根本就沒有往這上面想。

“啊?”

張院長愣了一下,她有些狐疑的看著方中愈。

見方中愈真的是認認真真的在問這個問題,他實在是有些難以理解,看來他的年紀是有些大了,根本就跟不上方中愈的節奏。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方中愈看到張院長,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所以就直接問了出來。

“大人您也知道,女大夫本來就少,幾乎沒有,那些自己懂得一些醫學知識的咱們也不敢用,而且你也知道百姓們對這些人是有一些害怕的,更別說您這個也牽扯到一些女子,咱們現在這個確實不太好弄,這個風評不太好。”

他這麼一說方中你倒是明白了,原來張院長是擔心其他的事情,畢竟婦科和產科都是容易影響到婦人聲譽的事情。

如今儒家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在加上漢家百姓嘛,多少有一些忌諱。

“我記得之前有提到過,如今朝廷正在鼓勵生育,如果沒有更多的人能夠幫助接生甚至是教導孕婦小孩子,這怎麼能行呢,你們都一點沒有做過嗎?那之前朝廷投的錢都去哪裡了?你們在各地建醫院,難道都只是見了這些空架子?”

方中愈心裡有些著急,而且現在臉色也變了,畢竟她是非常生氣的,朝廷竟然在鼓勵生育,又不提供好的婦科和產科大夫,讓那些人怎麼弄,難道那些嬰兒們最後都因為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死去嗎?

方中愈是很清楚的,這個年代的接生過程是非常的殘忍的,有的東西甚至可以說完全在傷害產婦和孩子的生命,但那種方式卻被其他人認為是最合理的。

張院長一聽方中愈的語氣發生了變化,而且臉色也很難看,心裡也咯噔一聲,他之前就知道小芳大人似乎對這些事情特別的看重,可他作為京師的一院院長,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確實有些丟臉可面對太多人的聲討,他也不敢去冒這個險。

“大人,我們也按照您之前提供的那些理論知識去教導那些穩婆了,畢竟那些穩婆他們就是幹這一行的,百姓們也還能接受,甚至是大戶人家,也有自己的穩婆。您提供的方法確實能夠減少不少產婦的後期病症,孩子們成活了也不少,這一點您得相信,我們是做過努力的,只是京師醫院,如今確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這個畢竟涉及到女人,醫院,還沒有能力培養這麼多女性的年輕的大夫。”

“那醫學院呢?醫學院建立也有不少時間了吧,朝廷每年投入了這麼多錢,也有不少的人去學習,都沒有一些合適的嗎?”

按照之前方中愈的想法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畢竟這是做一件好事,就算是有什麼態度思想上的束縛,也不能完全把這件事情拋掉。

這是一件好事,至少不應該這樣被對待,而且花的都是朝廷的錢,又不用他們自己出錢。

在加上作為京師裡數一數二的大醫院,不應該在這上面還有這麼大的束縛。

況且他們要是不做帶頭的話,其他地方也不會加大精力和錢來做這些事情,就完全起到一個相反的作用。

張院長有些尷尬,畢竟他在這個位置上,沒有做好這些東西,學院也確實是一直在做,只是有些特殊情況,這樣的事情在做的時候,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要是牽扯到太多,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的麻煩。

所以很多人,都會獨善其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