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穿越尋俠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九〇章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九〇章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李淵發出這樣的感慨,建成、世民和元吉這三個兒子不明其故,自然同時詢問究竟,李淵就把李智雲提醒的事情說了一遍,又指著前面暮色中那一大片茂密的樹林說道:“如果有人伏擊截殺我們,最適合的地點莫過於這片樹林。”

如今他們這支遷徙隊伍已經走在了黃土高坡,下午的時候劉政會已經跟本地鄉農打聽過,知道此處是在潞州天堂縣境內,要去太原則須折而向北,這片樹林便是必經之路。

李淵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手指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說道:“你們看,這片樹林的西邊是太嶽山,東邊是太行山,兩座大山阻住了東西兩個方向上的出路,如果真有敵人在此設伏,一旦我們進入樹林,他們只需在樹林的南北兩側封阻堵截,我們就再也無法逃脫了,便只能死戰到底。”

李建成比較豪邁,當即笑道:“死戰也不怕,就憑父親你的勇武以及咱們家的整體實力,就算真有幾百個山賊草寇埋伏在林中也是白送。”

李世民卻是頗為謹慎:“大哥你未免有些託大了,江湖上有個說法叫做逢林莫入,這天色馬上就黑了,如果林子裡面真有埋伏,人家蓄勢以待,我們進去卻是倆眼一抹黑,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何來死戰一說?”

李元吉看問題的角度與兩個哥哥都不同,說道:“父親你別聽李智雲胡咧咧,如果真的有人在路上設伏,他為何不跟隨父親一起前來?他武功不是很高麼?為何大敵當前他卻置身事外?”

“他不來,就是貪生怕死唄。”聲音來自於緊跟在父子四騎後面的那輛馬車,車中的乘客卻是妊娠後期的竇夫人與李世民的妻子觀音婢。這句“貪生怕死”就是竇夫人說的。

竇夫人是李淵所有妻妾裡面最具權威的,也是唯一的一個練過武的,武功只比李淵略遜幾分,尤以弓箭擅長,原本也能騎馬,但此時卻只能坐在車裡安心養胎。她對李智雲最是不滿,逮住機會必然要貶低一下這個萬氏生出來的庶子。

李淵聞言就勸說道:“夫人你怕是誤會智雲了,這孩子生具大智大勇,絕不會是貪生怕死之人。”雖然想不通李智雲為何不跟家裡一同趕路,但若說他貪生怕死、李淵是打死也不會信的。

李建成看見父母有爭執起來的苗頭,便急忙打圓場道:“既然林子裡面根本不可能有人設伏,也就無需討論李智雲是否怕死了,不若讓孩兒率領幾名家將先行進去,順便獵些野味,到晚上給爹孃烹製了嚐嚐鮮。”

之前的行程計劃就是這樣的,穿過這片樹林,再行十里便可抵達潞州城,今晚大家就住在潞州尋了客棧過夜,在客棧裡吃晚飯,總比路上野炊舒適得多。

“大哥,我也去!”十一歲的李元吉雖然不學好,卻不失一顆童心,聽見狩獵這種好玩的事情如何不去。

李淵當然不會阻撓孩子的孝心,再加上他也想吃點野味下酒,就同意道:“行,你們去吧,不過不能在林子裡長時間逗留,待為父和大隊人馬進入林中就必須趕回來一起,不然就要耽誤今天的食宿了。”

“孩兒知道了,請爹爹放心……”

當即李建成、李元吉帶著十名家將二十名家丁拍馬而去,轉眼間人影就隱沒在暮色蒼茫之中,與遠處那片黑壓壓的樹林融為一體,曠野中只剩下他們坐騎疾馳發出的蹄聲陣陣。

深秋時節,天似乎比以前黑得更快了些,朦朧中,李淵一行車馬繼續緩速向前,卻沒人發現前方路上的馬蹄痕跡遠較李建成一行為多,更沒人在意路上那一堆堆的馬糞。

又走了一段,距離林子更近了,李世民忽然說道:“父親,孩兒怎麼感覺有些不對勁呢?”

李淵聞聲一愣,“怎麼?”

李世民道:“孩兒覺得前面這樹林太過安靜了一些,剛剛大哥三弟他們進去,連一隻驚飛的宿鳥都沒出現,這有些不正常啊。”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雖然這句話的寓意是說人之群類的良莠不齊,但是它的本意也是極有道理的,那就是林子大了必定有鳥,怎麼可能這麼大一片林子沒有鳥呢?

經過李世民這一提醒,李淵也回過味來了,道:“是有些奇怪,不過如果說這林子裡當真有什麼危險,建成他們也不會一點警示都不發出吧?”

李淵這話也有道理。如果李建成等人進入林子就遭遇了險情,那麼他們至少也該喊叫兩聲才對,沒可能連聲音都沒發出就被人收拾了,誰有那麼大的本事,能讓三十二個人同時悶聲遇害?

李世民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終究有些不放心,就說道:“孩兒想帶幾個好手進去看看,要不,爹爹你和孃親和車隊在這停一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淵略一沉吟,就擺手道:“算了,還是為父親自去吧,留你在這裡陪著你娘,宣道……”

“姐夫,我在。”始終陪在隊伍中段一輛馬車旁邊的萬宣道提韁趕了上來。

李淵道:“你負責守衛女眷,一切行止都聽世民排程,政會,你選十個武功好些的家將隨我進入林中探查。”

當下李淵帶著劉政會以及十名武功最好的家將策馬入林,就在最後一匹馬隱沒在林間的那一瞬,距離樹林尚有百步開外的李世民聽見了父親發出的一聲怒喝:“賊子敢爾!”

即便是現時唐國公一家人裡面武功最高的李淵,也僅僅是發出了這樣一聲怒喝而已,然後大地就再次歸於沉寂,只留下嗚咽的秋風吹動林間的樹葉、原野的枯草作響。

李世民見狀就不禁頭皮發麻,這下可以確定了,林子裡面的確有埋伏,而且老爹已經遇險了,這可咋辦?

論武功,他和萬宣道都不如老爹李淵,老爹都遇險了,自己再送進去麼?那樣根本無濟於事,最好的辦法是退回到臨汾郡去求援。

自己的親姐夫柴紹就是臨汾人,臨汾柴家也算得上名門望族。雖然姐夫尚在長安沒跟過來,但是這次出來經過臨汾的時候還是受到了當地官紳的熱情招待,這裡面除了有老爹國公爺的面子之外,就是姐夫一家的人脈了。

嗯,眼下這座樹林裡的敵人必定十分強大,只有退回到臨汾搬取援兵才有可能解救父兄,但是就怕等自己搬兵回來的時候這片林子已經沒人了,那時自己上哪去找老爹和大哥三弟?

正糾結時,忽聽林子裡一個沙啞的聲音響起:“李世民,你若是還想要你父親活著,就把家人全部送進來,老子只給你一炷香的時間考慮,等到一炷香燃盡,你李家若是還有一人沒到,就休怪老子砍了你爹的腦袋!”

那人話音未落,只見林子邊緣的一棵樹上陡然亮起一團火光,似是有人晃燃了火折,不多時那火光熄滅,卻有一個亮點留在了那裡,雖然看不清楚,卻能推斷出來那是一根供香。

得,這下搬兵也甭想了,李世民徹底無計可施了,拒絕敵人的要求,父親人頭落地;而若是聽從敵人的要求,把家人全都送進去,那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這是誰跟我家這麼大仇啊?

雖然此前李淵說了李智雲的提醒,卻並沒有指明李智雲說的敵人是誰,楊廣可是晉王,無憑無據就說楊廣會來截殺自己,這事兒如果傳出去自己就成了誣陷皇子了,而宇文化及就更不能說了,人家的親妹妹就在後面馬車裡坐著呢。

所以李世民想不通前面的敵人是誰,竟然如此處心積慮來對付李家,看樣子這是要滅了李家滿門的節奏啊。

夜風吹拂著遠處那根香火頭明滅不定,李世民卻全然亂了方寸,一炷香的時說短不短,說長也真不長,時間到了就由不得自己拿主意了,沒辦法,就只能探頭進入車廂請教老孃:“孃親,你看這事該怎麼辦?”

竇氏畢竟是個練過武的女人,性子裡天生比其它妻妾多了幾分彪悍,說道:“你問問林子裡的人,他們想要什麼?要財還是要命,如果是要命,咱們就舍了你父親,也要回去搬兵給他報仇,如果是要財,咱們就都進去又有何妨?”

李世民覺得母親這個提議很有道理,便依言向林子裡喊話,不想林子裡那個沙啞的聲音卻說道:“你有資格問老子麼?你愛來不來,到點不來老子就殺了你親爹和親兄弟!”

此人嗓音雖然沙啞,音量卻是很大,李家車馬隊伍裡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然而這半點不容商量的強勢,卻令竇氏和李世民母子倆都無語了。還能說啥?說啥都沒用了。

憋了好一會兒,竇氏忽然冒出來一句:“玄霸我兒,該怎麼辦啊?”

這話李世民就聽不懂了,孃親這話是啥意思?玄霸是誰?卻不知他媽知道肚子裡懷的是一個會說話的狠人,曾經在緊要關頭替她撐腰。

然而此時那個一度嚇得李淵都不敢出聲的胎兒李玄霸卻好像睡著了一樣,沒有任何反應。

只不過這當口眾人也不會多想竇氏這句話是啥意思,眼看著大夥就一起玩完了,誰還會仔細分析竇氏這句“口誤”?

李家隊伍眾人盡皆陷入驚怖之中,同時還很憋屈,如果是光明正大的打一場,打不過人家死了也不冤,可現在這情況算怎麼回事?不明不白的就成了任人宰割的豬羊了。

陪在李世民身邊的萬宣道就忍不住大聲喊道:“你們是哪裡來的鳥人?敢報出名字來麼?有本事就出來殺,藏在林子裡算什麼英雄好漢?”

回答他的就只有風聲颯颯,林子裡的人就好像沒聽見一樣。

總這麼沉默也不是辦法,眼見林邊樹上那點香火頭一明一滅地燒著,估計已經燒過了一半,再拖也不過是半炷香的時間,竇氏終於咬著牙說道:“世民,你跟大家說一聲,咱們這就進去吧,要殺要剮都陪你爹在一起。”

不得不承認竇氏這話說得很是壯烈,但是李家卻有人抱有不同的意見,在李世民宣佈了最終決定之後,李智雲的新媳婦紅拂下了萬氏那輛馬車,來到了竇氏和觀音婢這輛車的旁邊說道:“大娘,兒媳有個計策,或許可以挽救爹爹和大家。”

紅拂這話本是請示,只待竇氏允許之後就提出建議,然而竇氏卻是連理都沒理,自打李智雲大婚把她三個嫡親兒子的風頭壓下去之後,她就萬分厭惡李智雲,當然也就厭惡萬氏和紅拂、羽裳以及陰鳳姬,只要跟李智雲有關的女人她都厭惡。

竇氏不說話,最善於揣摩公公婆婆心思的觀音婢就替她說了:“咱們李家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庶子的媳婦來說話了?”

觀音婢這還是儘量把話往客氣裡說的,後面還有一段話都沒說,那就是別說是你紅拂,就算是你老公李智雲在這裡,都沒他說話的份,這叫門風,這叫家教,懂不懂?

觀音婢這話的確是說出了竇氏的心聲,沒錯,你公公平時慣著他這個庶子一系,大家敢怒不敢言,可現在你公公不是被人捉住了麼?你這一系還想站出來話事就是不知深淺了。

紅拂自知身份卑微,便只好閉口不言。卻見親婆婆萬氏從自己車子裡走了出來,來到竇氏馬車旁邊說道:“姐姐莫要怪她一個媳婦,其實她想說的話是妹妹我的意思。”

竇氏冷哼一聲說道:“你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

竇氏雖然不滿萬氏,但是在眾家人面前多少得給萬氏留點面子。

萬氏壓低了聲音說道:“小妹覺得這時候咱們應該派兩個人出去,一個去臨汾郡求援,另一個去找智雲,小妹覺得讓初塵去找智雲,讓宣道去臨汾求援,如果能夠及時找來援兵,當可營救夫君和建成元吉他們,若是回來的不及時,也算有人知道咱們大家遭了難,日後智雲也會給咱們報仇。姐姐你認為呢?”

其實這個主意本來是紅拂提出的,她們婆媳同處一車,紅拂首先就請示過她這個親婆婆,然而這事兒畢竟要跟竇氏請示,所以她讓紅拂去說,結果紅拂被人家給噎在那裡了,她就只好替紅拂把這建議說出來。

竇氏越聽眉毛就擰得越緊,等到萬氏說完,就哈哈一笑說道:“你倒是想的通透,把你的兒媳婦和弟弟都派出去,嗯,你怎麼不讓世民和觀音婢出去呢?合著我們李家順風順水的時候你就把親戚招進來,遇到危險了就都撤走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