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末孤峰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2章 詐之以智,欺之以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2章 詐之以智,欺之以方

田峻與鞠義在盧龍塞夾擊李移子的戰鬥打得還算順利,但是,進攻右北平郡的黃忠卻遇到了一些麻煩。

因為,右北平郡並沒有如田峻之前所瞭解的那樣只有五千守軍,而是有了兩萬守軍。

而這種守軍兵力的變化,完全是因為不懂軍事的劉虞造成的!

不懂軍事的劉虞,將田疇出使遼東的事弄得盡人皆知,很快便有人將此事傳到了公孫瓚耳中。

公孫瓚得知田疇出使遼州的事情後,也不是很擔心,畢竟有結義兄弟中的老三李移子領著兩萬軍隊扼守在盧龍塞上,田峻縱然出動二十萬大軍也未必能攻得下松亭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心性謹慎的義弟老二劉緯臺卻力勸公孫瓚道:“關是死的,人是活的,這世上不存在永遠攻不下的雄關,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把所有希望寄託在一處,而應該多做一道防線。”

公孫瓚對劉緯臺向來是言聽計從,如今聽劉緯臺說得有理,便立即讓大將季雍帶兵一萬五千人前去增援右北平郡。

右北平太守公孫範本來只有五千人駐守在郡治土垠城(今唐山市豐潤區),在得到季雍的兩萬人之後,兵力便達到了兩萬五千人之多。

因此,當黃忠的兩萬人馬來到土垠城時,城內的守軍人數已經多於黃忠所率的軍隊。加上有高大的城牆可以憑籍,理論上說,黃忠是不可能攻得下土垠城的。

尤其是,黃忠還有兩大弱勢,其一,黃忠是全騎兵奔襲而來,缺少攻城器械,需要重新打造;其二,黃忠所攜帶的糧草不多,因沿海道險峻,輜重車過不來,黃忠所攜帶的糧草僅夠半個月之用。

黃忠佯攻了兩次之後,覺得很難攻下土垠城,便只好下令先在城外安營列寨。

隨軍軍師賈詡勸阻黃忠道:“黃將軍且慢下寨,事情還大有可為。”

黃忠問道:“軍師可有破城妙策?”

“妙策談不上,拙計倒是有一條。”賈詡道:“我軍突然出現在右北平郡,如果你是公孫範,你會怎麼想?”

黃忠想了一下道:“如果,我事先不知道有沿海道的話,我一定會認為是李移子投敵,放遼州軍入關!”

“沒錯!”賈詡道:“弄不清情況的公孫範,此時肯定驚慌失措,如果我們猛攻土垠城,他必拼死守衛,如果我們放棄攻打土垠城,而選擇繞過土垠城去攻打無終縣(今河北玉田縣)你說公孫範會怎麼想?”

黃忠道:“他必會以為我軍想斷他的退路,而出城與我軍謀求一戰。”

“正是這個道理。”賈詡道:“所以,將軍不必紮營,做出一副要起程行軍的樣子即可。”

黃忠依其言,下令軍隊埋鍋做飯,並整理行裝,將輜重車輛(得自肥如等縣)推到往無終方向的大路上去。

……

正如賈詡所料,此時的公孫範和季雍已陷入了莫名的驚慌之中。

“季將軍,你說……遼州軍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公孫範臉色凝重地對季雍道:“李移子有兩萬精兵守在盧龍塞,漢軍怎麼可能來到了咱們這裡?”

“此事……甚是讓人費解!”季雍道:“自古以來,只有盧龍道可通燕山以北,而盧龍塞依山而建,縱然有十倍乃至二十倍兵力,也未必攻得下,依我看,只有一種可能。”

“你是說……有內奸或李移子投敵?”公孫範問道。

“我覺得,李移子投敵的可能性會大一些。”季雍道。

公孫範想了一下,有些不解地問道:“為何不會是內奸暗算李移子,放遼州軍入內呢?”

季雍道:“如果是尋常人投敵,必自請為先鋒,然後乘我們不知真相,前來騙開土垠城的城門。但李移子這人身為主公義弟,為人也頗講義氣,縱然投敵,也不會將事情做絕,必不肯前來詐城。”

公孫範點了點頭道:“誠如季將軍所言,現在來的是遼州軍而不是幽州叛軍,李移子投敵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說完,公孫範轉過身,一臉凝重地看向城外的遼州軍。

突然,公孫範的眉頭緊鎖了起來,眉宇中間皺成了一個川字!

“可是發現了什麼不妥?”季雍見狀,輕聲問道。

“很奇怪啊。”公孫範道:“按常理說,遼州軍遠道而來,應該在佯攻之後安營紮寨才是,可是,這些人……卻直接埋鍋做飯了。他們不想要在此過夜嗎?”

季雍手搭涼棚,仔細看了看道:“他們的一些輜重物資,似乎在往大道上推。”

公孫範也仔細看了看,大叫道:“不好!敵軍有陰謀!”

季維也恍然大悟道:“他們是想去無終縣,若是讓他們奪了無終縣,則既斷了我們的退路,又擋著了我們的援軍,然後……李移子的叛軍和後續而來的遼州軍就會將我們圍困。到那時候,我們外無援軍,內無糧敗,除了敗亡,絕無它途。”

“那……該如何是好?”公孫範也大驚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

“與其坐而待亡,不若出而戰之!”季雍奮然道:“我軍兵力並不可遼州軍少,敵軍遠來疲憊,若與之戰,利在我方,我軍必勝!”

公孫範咬了咬牙,大聲下令道:“將守城的事交給衙役和民壯,其餘將士,全部隨本將出城應戰!”

……

遼州軍陣內的小高臺上,黃忠和張飛兩人一直在密切地關注著無垠城的動態。而賈詡則正在如老僧入定一般閉目養神。

其實,賈詡並沒有多少把握能把敵軍引出來。因為賈詡並不清楚公孫範和季雍的智商如何。

賈詡的這種計謀,通常只有比較聰明智慧而且比較勇敢的,所謂智勇雙全的將軍才能中計,假如對方是二楞子一根筋,或者是猶豫不決者甚至是怕死鬼,那賈詡的心思就完全白廢了。

所謂“君子可欺之以方”,智者亦可詐之以智,就是這個道理。

自古以來,再高明的謀士,在用計時,也都要因人而設,因人而異。

換言之,也就是——須得看透人生,看透人情,洞悉別人的想法和習慣,才能成為一個頂尖謀士。

正當賈詡在暗中思索著敵人是否會中計時,張飛那炸雷般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了起來:“敵軍……出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