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末孤峰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1章 孟津突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1章 孟津突破

說罷,田峻開啟信來,見信上寫的已是田峻要求的阿拉伯數字密碼,才點了點頭道:“此人太過重要,將來必有大用,絕不可在此時暴露。讓人傳信給他,不必替我軍擔憂,只管自己立功獲取曹操信任便是。”

賈詡應了聲喏,又道:“曹操的這個戰略迂迴,倒也算條良策,但現在已被我軍獲知其戰略意圖,我軍只要增兵孟津即可。從黎陽增兵到河內孟津,距離比他從陳留迂迴到洛陽,可是要近上五成。我軍完全可以後發先至。”

田峻點了點頭,正要下令增援河內孟津,卻被李儒阻止了。

李儒對田峻道:“主公此戰,當從長計議。”

“先生是如何想的?”田峻聞詫異地問道。

李儒道:“主公現在其實有上中下三策可選,上策是……乘機啟動內應,從孟津反向突破,攻入洛陽地區;中策是……增兵孟津,固守河內,不主動進攻曹操,也不給曹軍可乘之機;下策是……用河內郡拖著曹操主力,並繼續割肉養奸。”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即可領取!

田峻聞言,陷入了沉思:

其一,李儒所說的上策,誘惑力很大!

如果能乘機攻入洛陽地區,便是在與曹操的西線戰場上完全佔據了主動,將戰火燒到曹操境內,甚至可以籍此改變整個戰爭走向,提前鎖定戰局。

其二,李儒所說的中策,屬於田峻戰前的即定戰略。在這個即定的大戰略中,此時的黃河防線是應該採取守勢的。

其三,李儒說的下策,不僅拖著了曹軍主力,還是一個非常長遠的佈局問題。

仔細權衡利弊之後,田峻還是頂著了“上策”的誘惑,開口說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本將決定,還是採納先生所說的“下策”。”

頓了一下,田峻又道:“不過,要略作修改,在“割肉養奸”的同時,還要爭取殲其一部。”

賈詡和李儒聞言,皆道:“主公英明!”

……

李典曹性帶著十萬人馬,先退到陳留,然後繞道至氾水關,再到洛陽,然後向北穿過北邙山,用了足足十二天時間,迂迴六百餘里,才算趕到了孟津。

其實,從白馬津到孟津,根本不用這麼麻煩的。最短的路線是……從滎陽經凱旋關去洛陽,這樣的路程,只有李典所選的路線的二分之一路程。

那麼,為什麼有近路不走,卻要這麼勞民傷財活受罪呢?

這就是兵法上說的……兵行詭道!

兵行詭道,套用後世的話,叫做……“戰略佯動”。

為什麼要“兵行詭道”做出這種戰略佯動呢?

因為,這樣的戰略佯動,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讓敵人看不清自己的真實意圖,以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出奇制勝的效果。

但是,如果敵人早就知道了你的戰略意圖,知道了你目的地是哪裡,你再做摩爾分子運動一般到處亂跑,是不是……讓人看起來有點好笑呢?

在鞠義眼中,此刻的李典就是如此的好笑。

鞠義已經在孟津等得不耐煩了。

而前來傳訊的李儒竟然又帶來了新的戰略規劃,還有主公田峻的親筆信。素來頗有傲氣的鞠義也不敢怠慢,只好無奈地黑著臉,一切按李儒帶來的計劃辦理。

……

李典趕到洛陽後,先是將軍隊拉到北邙山上隱蔽休整了半天,然後,就兵分兩股,李典親率七萬人進攻孟津,給曹性留了三萬人依舊隱蔽在北邙山中以做奇兵之用。

這就是李典用兵老辣的地方,李典本身已是一路奇兵,再留曹性一支奇兵,便是奇兵之後還有奇兵,底牌之後仍有底牌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依舊是用木筏渡河,這些木筏,是早就由洛陽守將鍾繇提前準備好了的。李典讓軍隊從孟津上游上木筏,順水斜飄,撐劃至對岸攻打守軍旱寨。

……

孟津北岸的鞠義所部,有一萬五千人,順著河岸展開,陣勢也是不小。

而且,黃河岸邊雖然沒有如延津和白馬津一樣的岸牆,但堅固的旱寨寨牆還是有的。而且,可供木筏渡河上岸的地方也不是很長,李典兵力雖多,每次也只能投入兩萬人左右。

因此李典現在所做的,便是“車輪”戰法,即:將軍隊分成三組,每組兩萬人,輪番進攻北岸的田軍旱寨。

鞠義也一樣應對,將軍隊分成三組,每組五千人,輪流上陣守禦做戰。

這種戰法,守軍仍然是佔盡了便宜的,尤其是投石車拋射的巨石,給木筏上的曹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當然,守軍也是有傷亡的,守軍的傷亡,主要來自於木筏上曹軍拋射的箭矢。但是,相對來說,守軍佔盡地利,傷亡要小很多。

李典現在想的是拼消耗,利用己方的兵力優勢,消耗對方在孟津的有生力量,逼鞠義從周邊調兵來援!

鞠義能從哪裡調兵來援?

只能從小平津!

因為,在周邊地區,一天之內可以趕到孟津的,只有小平津上的八千多守軍。其它郡城和縣城的兵力,至少得兩天才能趕到孟津。

李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要鞠義從小平津調兵,因為,李典的真實目的其實不是孟津,而是……小平津!

這就是為什麼李典要在北邙山中隱伏著曹性那支兵馬的原因。

……

孟津北岸,李儒一直在盯著曹軍的一舉一動。

李儒是田峻派過來“指導”鞠義做戰的,因為某些高階機密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田峻並沒有向鞠義他們這些人講出“割肉養奸,並殲其一部”的計劃,只好讓李儒親自緊急趕來現場指導鞠義做戰了。

當李儒看到李典用輪番進攻的方式,而且一直不見曹性的身影時。李儒便大致猜到了李典的想法。

於是,李儒對鞠義道:“我們需要從小平津調兵了,調五千吧。”

“五千?”鞠義不解地問道:“小平津一共才八千人,我們一下子調走五千,豈不是只剩三千人,若是萬一……”

“不必疑心。”李儒道:“這正是主公的計劃。”

鞠義一聽的田峻的計劃,不敢怠慢。趕緊下令從小平津調兵五千來援。

……

小平津的兵馬被抽調後,不到一個時辰,隱伏在北邙山上的曹性便動手了。

曹性親自帶隊乘坐木筏強攻小平津北岸,殺得守軍狼狽逃竄,一舉奪下了小平津北岸旱寨,隨後,曹性三萬大軍渡過小平津,揮軍直取孟津北岸的鞠義大營,與李典夾擊鞠義。

此時,鞠義在孟津大營僅有不到兩萬人,在曹性和李典的夾擊下,只好主動放棄渡口,且戰且退,逃往郡治懷縣。

李典渡河之後,以曹性為先鋒追殺鞠義的“潰兵”,殺敵千餘人,俘敵兩千。

田峻的黃河防線,在李典的“奇兵”突襲之下,終被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