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明朝做暴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對答黃宗羲和顧炎武(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5章 對答黃宗羲和顧炎武(第二更)

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是東林七君子之一,天啟朝的有名人物,被許顯純毒打,最後自盡在獄中。

歷史上,崇禎皇帝即位後,大清洗閹黨,許顯純被弄死了。

黃宗羲也為父親報了仇,心裡很爽。

但穿越者崇禎並沒有對閹黨進行大清洗,他更不可能給自己的父親報仇。

皇帝現在重用魏忠賢,他心裡其實還是有些怨恨皇帝的,只是不表現出來而已。

這倒也是人之常情,崇禎也能理解黃宗羲的這種心思。

兩人沒想到皇帝會親自挽著自己的胳膊,然後讓自己坐下。

這可是無上的榮譽啊!

他們之前在江南一帶,皇帝從前年登基,到現在的種種行為,在江南文人名流眼中,那都是暴君,不折不扣的暴君。

不過,此時他們內心還是非常復雜的。

因為他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一面,與江南那邊的主流聲音完全不一樣的一面。

三個月前,他們被召到北京來的時候,當時心中就有些忐忑不安,而且還疑惑叢生。

因為也聽了別人說,皇帝是暴君,不知道皇帝為何要召見自己。

來了之後呢?

皇帝又出去打仗了,兩人在北京待了足足三個月。

這三個月,倒是有人管他們吃住行,錢是給夠的花的。

他們閒來也是無事,就在北京城四處閒逛,而且在五月還特意去了周圍的甲裡去。

這才發現,順天府這邊的情況和江南傳的完全不一樣!

江南那邊把順天府的民情傳的特別慘,說有氣節的道德之士受到了暴君的打壓,讓小人上臺,混亂朝綱,在順天府搞大屠殺。

這在那幫讀書人眼裡叫什麼?

聖德虧損,社稷蒙塵!

這是桀紂之行,亡國之兆。

可他們又親眼看到北京城正在修建更加乾淨整潔的道路,看見街上的老百姓有說有笑,還看到順天府周圍的良田的莊稼收成不錯。

他們還專門去看了固安縣下面的新農政指揮所,甚至在一邊看到新農政的指揮使在如何親力親為教老百姓更多的種田的方法。

這些政策可都是非常簡單實用的。

這絕對是利國利民的政策!

這和江南那邊的說的完全不一樣!

最讓他們倆震撼的是水泥路,以及北京城便宜到大部分老百姓都能買得起的香皂。

這些是南京和杭州都沒有的。

南京的香皂現在還是幾兩銀子一個,北京已經賣到30文一塊了。

不僅如此,他們這段時間還把皇帝的《國富論》認認真真讀了好幾遍。

《國富論》在江南一帶出版得很少,那邊許多人都沒有聽過,自然是不知道的。

讀完皇帝的《國富論》,他們感覺自己簡直重新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本身來說,黃宗羲和顧炎武這兩個人都是屬於天才型人物,他們雖然還年少,可是讀的書可不少了,且已經有自己的許多想法。

他們還是懂得去判斷自己看到的東西的。

所以啊,這三個月,他們在京師,幾乎把過去對皇帝的認知,打碎了一半,然後重新認識了。

下面的太監上了三杯茶。

很安靜,皇帝不說話,兩人不敢開口。

怎麼說呢?

這是三個少年人的一次談話,崇禎十八歲,黃宗羲十九歲,顧炎武十六歲。

都沒有超過二十歲,但其實崇禎體內靈魂真實的年齡是二十八歲。

崇禎道:“三個月前,朕傳召兩位,但是邊境突發戰事,朕來不及見兩位,所以耽擱了,讓兩位久等了。”

黃宗羲和顧炎武一聽,連忙道:“陛下日理萬機,學生等不敢叨擾陛下。”

崇禎喝了一口茶,道:“兩位知道為何朕要找你們來?”

黃宗羲道:“陛下聖心懷仁,學生不敢猜測天意。”

崇禎又道:“與陳子龍見面了?”

兩人也不隱瞞,道:“見了。”

都是江南過來的才子,到了北京,自然是相互拜見。

且禮部侍郎劉宗周在江南的時候是公認的大儒,對他們都是有影響的。

“劉侍郎也去拜見了?”

“也拜見了。”

“還做了哪些?”

顧炎武道:“還去了固安縣的甲裡,看到了新農政指揮所。”

顧炎武說話有一種淡淡的灑脫感,歷史上,他這個人是一個必經豁達的人,思維方式也很靈活,看來少年時期就體現出來了。

這個年齡,他還沒有開始撰寫他的《天下郡國利病書》。

崇禎道:“還有呢?”

“還將陛下的《國富論》也讀完了,並且今天剛剛聽別的學生念讀了陛下的《少年強》。”

一提到《少年強》,這兩個人彷彿像打了幾碗雞血一樣,明顯激動起來了。

他們感覺皇帝這篇《少年強》如同一道雷霆,將他們心中的迷霧瞬間震散了。

“兩位現在有什麼要對朕說的嗎?”

你看,崇禎這顯然是上輩子當領導當習慣了。

什麼是領導?

就是先自己不發言,只是問,讓對方多說。

而且他覺得將黃宗羲和顧炎武晾了三個月,反倒是好事,讓他們自己先自由去觀察,而不是朕強行去跟他們灌輸。

這樣他們自己會得到不一樣的想法,朕之後再來引導一番。

黃宗羲道:“陛下,學生斗膽直言。”

“你但說無妨。”

“新政是利國利民的仁政,學生所見所聞,新政之下,萬物革新,有大氣象,只是殺戮過重,以恐影響人心。”

崇禎也不生氣,他並不是那種聽不進去意見的人,黃宗羲提的這一點,崇禎知不知道?

他當然知道!

殺那麼多人,肯定會引起部分人的恐慌。

但為什麼每次朝臣在朝堂上說這種話的時候,崇禎就開始懟人了呢?

因為某些話,你可以私下跟皇帝說,但不要在朝堂上說。

你在朝堂上說,就是在引導大家一起來對抗皇帝的行為嘛!

朝堂那個地方是有輿論力量在的。

所以有一句話是:在公共場合,管好自己的嘴。

那現在是私下,私下這樣說影響肯定不大,而且黃宗羲也沒有具體的職位,說這種話背後也沒有別的目的。

崇禎也不急著回答,而是繼續道:“還有別的嗎?”

“沒有了。”

扯淡的沒有了!

你黃宗羲可是君主立憲派,怎麼可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