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章 終得官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2章 終得官身

這回孫途總算是領教到如今大宋朝官府辦事效率是有多麼拖沓了。自己參加射試殿廷後都過去一月,現在連三月都已過半,可想象中的官誥卻並沒有發到他手上,甚至三班院那裡都沒有再差人來傳遞訊息,就好像他們早把此事給忘了一般。

為此孫途在半月前還跑了兩次三班院打探訊息,結果也是一無所獲。只是就那裡的書吏所說,這是最正常不過的流程了,一般來說參加射試殿廷成績優異者會在三月內得到官誥,至於差遣嘛,現在留名三班院的相關有官無職的武官還有不下五百呢……

這樣的答案確實大大出乎了孫途意料,可他又對此無能為力。其實照道理來說,既然有童貫幫著打點一切自己應該能很快得到官職差遣才是,難道是出了什麼意外嗎?可孫途也明白童貫身份多高,他是不可能想問就能問到的。就連童沐,因為要參加今次恩科的關係,都見不到人了。

那就只能等著了,看等到五月時有沒有下文。

事情總算沒有讓孫途等這麼久,在三月十七這天傍晚,童家來了個家奴說是主人有事請他過去一見,這讓他心下一喜,趕緊就趕了過去。

照樣是前兩次相見的花廳裡,孫途見到了童貫與方謙,趕緊上前行禮後,便試探著問道:“童帥可是三班院裡有訊息了?”

“不錯,你看看這個吧。”童貫也沒賣什麼關子,當下就讓人把個小小的卷軸給遞了過去。孫途雙手接過開啟一看,發現那是一卷由五六張白綾小紙疊合而成,以青木為軸,纏以青帶的小卷軸,正是官員誥身,上頭明確地寫明了孫途的籍貫姓名等特徵,後面則寫著他的本官——從九品三班奉職。

或許對後世很多人看來七品已是官員中最小的存在了,可其實那只是誤會,真正在朝廷裡錄有名目的是九品官,再下去就是不入品流了。雖然九品官是官品中最低的存在,可他依然是官,遠比吏的身份要高得多,哪怕是明清兩朝也是一般。

而在宋朝這個本來高品階的官員就不多的時代,九品官就更是大潮流了,孫途能從一布衣透過一場射試殿廷獲得官位說出去只怕立刻就會引得無數人為之眼紅,哪怕他這只是小小的九品武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孫途的性子還算沉穩,只稍微激動了一下,便又看向了最後一處,那裡才是最關鍵的——差遣。有官無職其實除了身份和死俸祿外並不比百姓強多少,只有擁有一份差遣,官才有權。

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那上頭所寫居然是開封府府衙都頭!

怎麼會這樣?雖然孫途對朝廷官職所知有限,卻也知道都頭其實都算不得官,只能算是衙門裡的差役頭目,比如水滸裡的武松在打虎後就曾被陽穀縣的縣令封為都頭,這都不需要向朝廷請示備案的。

這心理落差也太大了吧,縱然都頭手下也能管轄個三五十名差役,但與掌管操練兵馬可就完全是兩回子事兒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看著孫途面露異色地呆在當場,童貫便開口了:“怎麼,千里你是對自己的差遣不滿嗎?”

“不,不敢。”話雖然這麼說,但孫途的神色依然有些不對。

“是啊,你一個九品官人居然淪落為開封府下的都頭確實大有問題,這還是老夫替你安排的呢。”童貫卻似笑非笑地說了句。

“這……卻是為何?”這回孫途是真有些忍不住了,猛地抬頭問道:“童帥之前不是答應過下官讓我能統兵練兵嗎?”

“老夫確實答應過你,可誰能想到你之前居然會幹出此等事來呀。”童貫臉上的笑容一斂:“當日你在樊樓裡可是把天下讀書人都給得罪了,你說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這……”

“你可知道這一月間朝中有多少人在非議彈劾於你?就連御史臺裡一些人都專門上了彈章。你且先看看這兩份奏疏。”說著,童貫又讓人把兩份抄寫來的彈章送到了孫途面前。

孫途趕緊接過細看,雖然對上頭駢五驪六的文詞有些不懂,但其中有幾句話他還是能看明白的——狂妄無禮,不尊文道,喪心病狂……反正這兩份彈章是把孫途直接批得體無完膚,認為這樣的人該刺配邊遠才是。

“你可真是開創我大宋被彈劾官員的先例了,居然以一個尚未授官者的身份被朝中官員群起而攻。”童貫說著又道:“即便老夫有心要用你,如此多的非議也實難應付哪,所以本來想給你謀取的團練一職就只能作罷。”

孫途默然,他是真沒想到那日為圖一時痛快的反擊居然會帶來如此後果,這時他是真有些後悔了。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畢竟文武間本就存在巨大的鴻溝,自己身為武官打了讀書人的臉面,他們自然是要加以報復還擊的。而童貫當然不可能為了自己這麼個小人物就去與朝中文官爭鬥了。

果然只聽其又道:“就是老夫在對上這些人時都要退避三舍,你倒好,居然就直接衝了過去。所以這次就權當是買個教訓吧,今後不要再因一時意氣做出讓自己後悔不迭的事情來了。”

頓了一下後,童貫又道:“這個都頭一職也是老夫好容易才幫你要來的,雖然有些屈才,但卻也能磨你的性子。而且東京城裡機會不少,只要你夠機靈,兩三年裡立下些功勞,照樣可以得授外放的差遣。”

孫途這才明白這也算是童貫的一片苦心了,便苦笑著抱拳謝道:“多謝童帥維護,下官知錯了。今後我一定謹慎做事,不敢再給你添麻煩。”

“呵呵,既如此,你且去吧。下月初開始,你就去開封府裡好生當差,可別再冒失行事了。”童貫說著便一擺手,讓孫途可以退下了。看起來隨著差遣定下,他在童貫心中的地位也有不小的下降。

孫途帶著幾許無奈離去,直到他遠去後,方謙才笑著搖了下頭。童貫隨即問道:“良玉,你如何看他?”

“驟臨變故居然還能有此表現,孫千里倒確實是個人才,看來童帥果然沒有看走眼。”

“哼,孫千里本來是可以有更大用處的,只可惜到底還是年輕氣盛了些。”童貫不快地搖了下頭:“而更可惡的是那高俅,他居然因為我把林沖調出東京就對此事橫加干預。要不是他從中作梗,即便那些文官彈劾又能奈我和。”原來此事生出變故還有高俅的原因,只是童貫在孫途面前不好說而已,不然豈不是讓自己更沒面子了?

方謙自然很清楚童貫的心思,所以立刻就轉移了話題:“童帥,其實這樣也好。本來咱們還要花心思去找個可靠可用之人在東京城裡把事情辦了呢,現在有孫千里出手,此事又多了幾分把握。”

“是啊,本來老夫就想用他,只是他後來表現得更好才會想著重用於他,給他個團練的。現在嘛,雖然事情起了些波折,卻還是沿著我們既定的方略走了。”童貫說到這兒,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來:“都大半年了,有些事情大家都該忘了,那些人再出什麼岔子總不能再說老夫是在假公濟私了吧。”

“童帥此言差矣,你做這一切也是為了東京百姓,更是為了天子聖明。”方謙趕緊維護道。

顯然,為孫途謀得的這個開封府都頭的差遣還有別的意圖在裡頭哪!

&&&&&

不容易啊,一百多章了,孫途終於不再是一介布衣了。。。。。。

話說古人都有在某人得官後投獻的習慣,這樣自家的田產什麼的就不用再向朝廷繳稅,現在就是各位書友把收藏啊,票票啊什麼的投獻出來的時候,也不用因此繳稅哦,多麼的划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