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7章 秋後算賬(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7章 秋後算賬(上)

“楊雄、石秀、朱武、朱富……”孫途看著手中這份附在捷報之後的被俘梁山頭領的名單,口中輕輕地報出了這些人的名字來,而當念到:“柴進、韓滔”兩人的姓名後,他臉上的喜色是又重了幾分。

這次於青州和東平接連擊敗梁山軍,這對青州軍士氣的提升必然是相當大的,尤其是青州那邊還是以少勝多,幾乎全殲了來犯之敵,還奪取了梁山軍營裡的大量輜重糧草,這自然算得上是一場少有的大勝了。但對孫途來說,某種意義上,這兩場大勝還比不了青州那邊俘獲的兩人來得關鍵。

從戰報細節來看,這個韓滔確實要比其他梁山頭領更懂得帶兵用兵,雖然正是他破壞了黃文炳他們佈下的全殲梁山軍的計劃,可孫途卻並沒有仇視他的意思,甚至生出了將他收於麾下的念頭來,因為他正是孫途如今所亟需的人才。

青州軍在孫途和手下將士的操練下確實堪稱大宋朝中首屈一指的精銳,但即便是再精銳的軍隊也是需要合格的將領指揮才能發揮出他們真正的戰力來的。而像林沖、楊志、武松、魯達他們這樣的將領雖然能做到讓將士遵從軍令,自身武藝也極為高強,但真放到兩軍陣前,他們的作用就明顯比不了武藝平平的齊得勝了。

因為後者才是精通指揮之道的帥才,很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如何發揮出手下兵馬的絕對戰鬥力來。

倘若孫途只安於現狀,只想守著青州城,打打境內的山賊土匪,這支青州軍自然是足夠應付一切問題。但他卻很清楚,這終究只是開始,在不久的將來,他和青州軍必然將面對遼國、西夏,甚至是女真金國的威脅,在與這等強敵作戰時,只憑現在這點指揮技巧顯然是不夠了,他更需要智勇雙全,能真正獨當一面的將才歸於麾下。

董平便是因為這一考慮才會被孫途極力拉到自己麾下,但只有他一人顯然還不夠,而百勝將韓滔就顯然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雖然他在梁山諸頭領中並不醒目,但只從他能及時察覺有異,並在關鍵時刻果斷帶人出擊,從而救出盧俊義他們的表現,就可推知此人是難得的將才。若能得其歸心,對青州軍來說便是一大增強。

而柴進所以會讓孫途大感興趣自然就是因為他的身份了。這位柴大官人不但在江湖中聲名遠播,無數綠林中人都受過他的資助與恩惠,而且還是後周柴氏一族的後人,家中還藏有可免死的丹書鐵券,其地位可就相當特殊了。就是朝中重臣在面對他時都得仔細掂量一下之後的影響。

要知道老趙家能得這天下就是因為郭威柴榮先為他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幾乎消滅了五代十國以來割據各地的小股勢力,然後趙匡胤才趁著柴榮早死,人家孤兒寡母的時候突然兵變奪取了皇位。也正因為自知理虧,趙匡胤對柴家也是一向優容,甚至還賜下了少有的丹書鐵券,免死金牌

現在孫途將這位拿捏在手上,就可以做出不少文章來了。所以對他來說,其他俘虜還在其次,韓滔和柴進卻是他必須收服,讓他們能為自己所用的重要人物。

在拿定了主意後,孫途即刻寫下首領,讓人急速送回青州,使黃文炳他們一定要看好了這些俘虜,絕不能讓他們在牢獄中出什麼狀況。而後,等到次日天亮,他才把青州大捷的喜訊告於全軍,也再次惹得出征的將士們歡呼不止。說實在的,之前出征離城,大家心裡還是頗為掛念自己家園的,現在得知青州無礙,還大破梁山軍,自然又大大鼓舞了全軍士氣。

隨著捷報傳來,東平城內的善後工作也進入到了尾聲,孫途覺著也是時候帶兵迴歸青州了。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先逼著程萬里把引咎辭官的奏疏寫就,派人快馬送去了汴京城,並與新婚得意的董平約定好了一兩月內將他調往青州的相關事宜後,方才真正率軍回程。

青州軍的離開立馬就驚動了東平的滿城百姓,這天中午,幾乎全城百姓都出門送別這支救自家於危難之際的英勇軍隊,甚至有不少年輕人竟直接提出要加入青州軍當兵。

對於這樣的要求,孫途自然是一口就答應了下來。這讓青州軍的數量又得到了不少的彌補,雖然比不得來時的兵力,但這點損傷與取得的勝利比起來卻已經不值一提了。

與此同時,青州軍於兩地接連大勝梁山賊寇的訊息也已迅速傳遍了整個山東,這對各地百姓來說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了,因為這證明了當地官軍還是有能力守護百姓的,再不用為梁山賊寇的不斷強大而擔驚受怕了,但對許多州府官員來說,這又是另一番感想了。

比如臨近東平,不過百里,但在東平受到梁山軍圍困卻只作不知的淄州府的一些官員就有些不安起來,他們實在擔心將從這裡經過的孫途會拿此事大作文章,尋自家的不是啊,尤其是本地都監段虞更是惶恐不安,幾次找到知府沈大年,向他求計自保。

今日一大早,這位看著就沒有武將模樣的淄州兵馬都監就再度求見沈知府,苦著張臉道:“府臺,這次你可得幫下官說話啊,不然那孫閻王真要追究起來,下官可就承受不起了。”

“你慌什麼?他孫途雖然有些名頭,但還沒到一手遮天的地步,難道他還敢在我淄州境內胡來不成?你不就是沒有出兵救東平嗎?現在東平也保住了,沒死幾個百姓,他就更不好拿此事來對付你了!”沈大年實在是被他鬧得有些煩了,當下就虎起臉來呵斥道:“你也是一地都監,我城中更有上千兵馬,難道還會怕了他一個孫途不成?”

“可是……府臺你是有所不知啊,當日東平還有人前來求援,結果也被下官給擋了回去,這見死不救的罪名可是不小。而且,之前孫途還曾派人照會下官,要我帶兵去青州操練,結

果也被府臺您給攔了下來,他要是借這兩件事情發難,下官可真就百口莫辯了。”這才是能讓段都監如此惶恐的症結所在,不救東平還能說是為了確保本地安全,但不遵孫都監的號令,人家真要追究起來他可就扛不住了,尤其是當孫途挾大勝歸來,這氣勢就更不是他一個州府都監能頂得住了。

明白過來的沈知府有些不滿地低哼一聲:“當時本官也就這麼一說,是你自己覺著一旦帶兵去了青州自己即便不被問罪也必然丟失兵權,這才不作理會的。”

說到這兒,見段虞臉色很不好看,他又安慰道:“其實你也不必如此憂心,你這淄州都監可是朝廷所封,即便孫途是京東路兵馬都監,也不能隨意處置了你,到時本官自會為你說話。而且,倘若他真率軍到來,我們也可以藉口擔心城中出了亂子不讓他進來,難道他還真敢攻城不成?好啦,萬事有本官在呢,你就放一百個心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實在的,對於段虞的如此表現沈大年是很瞧不上的,這哪裡有一點為將者的氣度啊,怪不得淄州鄉軍會羸弱不堪,也幸虧境內沒有什麼盜匪作亂,不然天知道這裡會成什麼模樣。

但轉念一想,若是淄州都監換成了孫途這樣的強勢人物,只怕自己也沒這麼舒坦,沒看到青州在短短兩三年間就已接連死了兩位知府了嗎?他沈大年可不想就這麼糊里糊塗地被人給弄死呢。

段虞見他作出了保證,總算是稍稍松了口氣,忙道:“那下官這就去安排一下,這兩日便守緊城門,不讓任何人隨意進出。”

“去吧去吧,看把你嚇的。”沈大年無奈苦笑,擺手便欲將之打發走。卻不料一名親信卻在此時神色怪異地來到了房門前,小聲稟報道:“府臺,衙門外有青州孫都監的人前來拜見,說是想請段都監出城一敘!”

本來兩個官員剛都端起了茶碗打算喝口茶的,一聽這話,段虞手一抖,那一碗茶湯竟全潑在了自己的身上手上,燙得他連聲驚呼,只是看他的神色,除了痛感外,更多還有恐懼之意了。誰能想到說曹操曹操就到,孫途居然真就已經出現在了淄州城外。

沈大年的手也輕輕地顫抖了一下,但他的表現要比段虞要強得多了,很快又鎮定下來,當即問道:“青州軍竟已陳兵我淄州城外了嗎?他孫途真是好大的膽子,竟敢威脅朝廷命官?”

這話倒是給了段虞一些勇氣,他當即道:“不,不錯,他孫途豈敢如此?我可不會與他同流合汙,你就讓那人自己回去吧!”他才剛有一點勇氣,可一聽青州軍已出現在城外後,便又迅速消散了。

還沒等那親信回話呢,外頭突然已響起了一個頗具威嚴的聲音:“既然段都監架子這麼大,那本官就親自來見你吧!”話音未落,一個集英氣霸氣於一身的青年在十多名親兵的扈從下大步來到了房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