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1章 隔岸觀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1章 隔岸觀火

朝廷對孫途一事尚未有定論,但民間卻已將他完全捧作了英雄。尤其是江南一地,孫將軍更是名聲大振,幾乎所有人都把他視作了除奸佞,保家國的大救星、大豪傑。

這不光是因為孫途殺了一個朱勔的緣故,更關鍵的還在於那一道針對反軍的檄文。這文章一經傳播開來,頓時江南震動,無數讀書人都自發地成為了朝廷和孫途的吹鼓手,直斥方臘所立的吳國乃是邪魔外道,是漢人百姓的大禍患,必須儘快掃除才能確保太平。

在千年前的時代,真正能影響民意的還是這些讀書人,哪怕有時候他們會被輕蔑地稱作窮措大,酸秀才,但真遇到了大事,那些目不識丁的百姓們卻還是更樂於相信周圍讀書人的判斷。而經他們這麼一宣傳後,吳國的口碑迅速跌落,甚至都開始有了傳言,說吳軍皆是吃人的魔鬼,像方臘這樣的反賊頭子更是個個皆是殺人如麻,吃人不吐骨頭的大魔頭。

這等說法一開始只在吳國之外傳播,但到了四月後,卻已傳進了吳國控制下的各種城鎮之中,頓時也惹得人心惶惶。再加上大宋派去的一些細作趁機搞事,於是其內部便是紛亂不堪,今日這邊起事,明日那邊民變,直讓吳軍疲於奔命,四處救火,卻使原先定下的主動北上的計劃都只能暫時擱置了下來。

也是直到這時候,敵我眾人才都真正瞭解到了孫途這一份檄文的厲害之處,也讓眾多將領對他心服口服,再不敢生出別的心思來。

話說自打當日怒而殺掉朱勔,又把所有將領都拉下水後,孫途雖使了各種手段,邊打邊拉,想將這些將領都收入麾下。但此事卻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他畢竟年輕,雖說屢立戰功,但數年的從軍資歷終究無法與在軍中數十年的老將相比,再加上之前的手段並不夠正大,所以哪怕其他迫於形勢不得不依從,卻也只是虛與委蛇,其實各軍並不在孫途的掌握之中。別說帶著他們繼續往南打了,就是派他們鎮守別處城池關隘都未必能放心。

所以這段日子裡孫途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拉攏一幹將領,不但將自己用檄文擾亂反賊內部的用意如實相告,而且還把不少的好處都讓了出來。從朱勔府中搜出來的財物除了一大部分交給蘇懋等商人去換來糧食等後勤物資外,他還將其餘的財物分給了眾將領,以做到收買和安撫之用。

在他的這一番努力拉攏下,這些將領總算是徹底認清並接受了事實,在進入四月後也肯聽從孫途的號令,在蘇州城外展開合練,為接下來的南下平亂做好先期準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光靠拿錢收買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孫途還得向他們顯露出自己的實力來。而山東軍在之後的幾次軍演表現便迅速讓這些各地廂軍開了眼,光是那令行禁止,上下如一,如臂使指般的戰陣變化,已看得人眼花繚亂,再加上全軍散

發出來的強大自信和威壓,只數日間,就已讓許多將士心生敬畏。

而隨著孫途那道檄文的效果傳回來後,他在宋軍中的聲望更是達到了頂點。這一回,再沒有人會因為他的年紀而小覷他,並將他視作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將。若非朝廷那邊尚未下一步的反應,所有都要稱他作孫帥,而非孫將軍了。

隨後,朝中的一些訊息也傳了回來,大家也就漸漸摸清了那些人的態度,這是打算讓孫途戴罪立功,然後根據最後的結果來判其是功是罪啊。當這個說法一經確認,麾下將士就都坐不住了,幾乎日日都有人來向孫途請戰,希望他能即刻率軍南下,平定此番賊亂。

這時的孫途卻表現得比其他人要沉穩許多,哪怕一些心腹將領聯袂請戰,也不點這個頭,只說還得再看看。

四月進入中旬後,下面的人是越發的急了,甚至連其他幾路廂軍的將領都覺著該是時候出兵南下了,於是他們再度求見孫途請戰。在好不容易將他們打發走後,董平、宋江等一干山東軍中的將領又再一次來到了孫途面前。

此時的孫途才剛把一本《三國志》拿起來想看呢,見眾人又至,便苦笑了起來:“你們這是都不打算給我喘息的機會,想用車輪戰來耗死我啊。”

“將軍,卑職等也是想著儘快為國平賊啊。如今反賊內部已聲嫌亂,正是軍心不穩的好時候,豈能輕易放過?”董平代表眾人進言道,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話說不知不覺間,他們對孫途的稱呼也跟其他將領一樣換作了將軍,雖然這稱呼很是籠統,但聽著卻比鈐轄要高大上許多。

孫途放下手中書卷,目光從他們的臉上一一掃過,這才道:“你們的心思我自然清楚,無非就是覺著機會難得,再加上也是為我考慮,覺著只有這樣才能讓朝廷不至追究之前之事,對吧?”

以雙方的關係,倒也不用藏著掖著,當下眾人便都點下了頭去。宋江隨後又道:“卑職等已經得了不少從南邊傳來的訊息,在那龐萬春和方十佛等反軍將領的清剿下,好些個起事者都被他們給撲滅了。說不定再過上兩日,南邊又將重新變作鐵板一塊,再出兵攻之可就難對付了。”

“呵呵,你們只見其一,卻不見其二啊。表面上看來,反軍那邊確實如你們所言,但事實上在我看來,還有風暴正在醞釀,這時出兵,只會幫著反軍解決內部矛盾,倒是按兵不動,才能讓這亂子鬧得更大,大到傷了反軍元氣。”孫途正色說道。

這下眾人是有些糊塗了,互相拿眼神交流,可一時間又拿不出個準答案來。孫途拍了下手邊的《三國志》,笑道:“這其實也是我最近看《三國志》一書所得出的結論。公明兄,你應該也看過此書,當知道郭嘉遺策定遼東一事吧?”

“將軍是指曹操在官渡

一戰大敗袁紹後按兵不動,致使北逃的袁紹數子自相殘殺,並被遼東公孫康全部斬殺一事?”宋江迅速明白過來,小聲說道。

“正是此事了。那時曹操若繼續率軍北進,固然也能平定北邊,但也勢必會造成大軍損傷,說不定就無法在短時間裡再整軍南下,奪取荊襄諸地了。”孫途點頭道:“眼下咱們的處境也有些相似,反賊內部已然不穩,若我揮軍攻過去,那他們為了自保,就必然上下一心,捐棄前嫌,那接下來的戰事必然艱苦異常,哪怕我們能夠取勝,也是慘勝,損兵折將更不在話下。

“可要是反過來,咱們按兵不動,結果就必然大不相同。某些本就不服方臘者因見有機可趁,勢必會做出些什麼來。此時他們還在觀望,還在等待。只要讓他們確信官軍尚不會南下,抱有僥幸心理的人便會動起來。”

這回,其他人也終於明白了過來,這就是打著隔岸觀火的主意啊。不過他們依然心有疑慮,由楊志開口問道:“將軍,他們真會如此不顧大局嗎?”

“這不是他們顧不顧大局的事情,而在於眼下的局勢已讓他們沒有了其他選擇。你們覺著為何最近南邊總會爆發出幾場亂子來?還不是因為有人在暗中策劃,無論是為了試探也好,為了趁火打劫也罷,只要他們動了,就再沒有了回頭的可能。連我都能看出其中問題,身在南邊的方臘等人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而他們是絕不會容許這等事情不斷發生的,只要查明白是誰在暗中生事,就必然會先下手為強。而只要那些人沒蠢到家,他們也必然會早一步起事,到那時,南邊才真正會亂將起來。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絕不能輕舉妄動,至少要給他們一個假象,以為隨著朱勔之死,我官軍內部已是一盤散沙了。”

直到這時候,大家才真正明白了孫途的用心,在震撼之餘,又滿是敬意。既然他都已經有了全盤考慮,而且按兵不動是對此番戰事最有利的,那自然就不用再急著發兵了。

不過宋江還是有些擔憂道:“那朝廷那邊卻該如何交代?”

“這就更不用擔心了,別說朝廷到今日都未明發一令讓我們儘快出兵平亂呢,哪怕真就有這樣的軍令下達,也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孫途不以為意地說道。

見他已明確了態度,眾人便不再多言,紛紛抱拳領命後,便轉身而去。

孫途目送他們出去後,嘴角又是輕輕一翹,有些事情還真不好放到明處,卻不知有幾人能明白自己的另一層心思。他所以不肯在這時出兵,說是為了讓吳軍內亂,但更重要的還是保全自身實力。因為孫途很清楚一個道理,想要讓朝廷不敢拿自己下手,就必須靠著手中兵權作為威懾!

所以此番平亂還在其次,最關鍵的,是減少傷亡,掌握這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