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4章 自作自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74章 自作自受

都不用作細想,孫途便已很容易就捕捉到了高俅的圖謀,今日這場君臣奏對很可能就是衝著自己而來啊,為的正是把自己在江南的兵馬家底全給調往北方戰場!

數萬忠於孫途的數萬大軍一直留在江南卻又不在朝廷的掌控中,對高俅來說還只是讓他難報殺子之仇,可對趙佶,對那些朝中權臣們來說,那就是一枚不定時的炸彈了,是誰也無法真正放心的存在,必須想法將之調走。

要知道在這一年時間裡,朝廷方面可沒少花心思和手段,試圖往江南官場和軍隊裡摻沙子,分化離間之計更是用了許多。但收效卻是甚微,孫途早在領旨從江南來到京城前,就已將那裡視作自己的保障所在,自然也就做好了各手準備,應付朝廷的諸般手段。

再加上那裡還有童沐董平等無論能力還是忠誠都不存在任何問題之人掌控一切,就更使朝廷方面無機可趁了。哪怕他們真派了官員去往江南,也被當場架空,手中壓根連半點實權都沒有。可以說,如今的江南早成鐵板一塊,幾乎都能獨立於朝廷之外,只聽孫途一人之號令行事了。

當這些失敗的訊息不斷傳回東京,無論趙佶還是蔡京,亦或是其他朝臣都對那裡深懷戒備,也想著能有個一勞永逸的辦法來解決掉這一威脅。而他們也很清楚,那數萬精兵所以敢這麼做,就在於他們身處江南魚米富庶之地,軍糧軍餉壓根就不用指望朝廷,這讓他們的膽子更大,從無顧慮。

所以把他們從江南調走便是處理他們的關鍵一步,而現在,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最最合適的藉口,調江南兵馬北上抗遼!

這幾萬忠於孫途的大軍一旦真大了北邊戰場之上,就翻不起什麼浪花來了。要知道那裡現在可囤聚了近三十萬大軍呢,數萬人放到其中壓根連水花都不怎麼起。何況北邊邊軍正是大宋官軍精銳所在,哪怕他們真有什麼異動也能及時撲滅,不至於像在江南那裡似的一旦叛變,連收拾他們的兵馬都找不出來。

當然,在高俅等人看來,更關鍵的是,這還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妙計。只要江南兵馬到了北邊,那就不是他們能說了算了。到時只要略施小計,就能把這幾萬人直接送到遼軍的刀口上去,借刀殺人,一勞永逸!

在此期間,若孫途也戰死在前線當然不錯,而要是他在損兵折將之後還能活著回來就更好了。那時的他再無任何倚仗,高俅他們再想要殺他,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到了那時連罪名都是現成的,光是一個敗軍之將的說法,就足以掩蓋其以往的所有功績,滅他滿門都足夠了。

這便是大宋朝中文武官員最根本的差距所在了。文官哪怕犯下再大的錯誤也能保全身家官位,最差也就被貶官遠方。但武將,則不能犯錯,不然一旦被人抓住,多年努力便將付諸流水,頃刻而消……

當然孫途在這時候也能選擇拒絕,這或許是最能保證其安全,也是最讓殿

內君臣感到頭疼的做法了。只是這麼一來的後遺症也必然極其嚴重。到時都不用高俅等人刻意損貶,光是一個貪生怕死,不救邊關的罵名就足以毀掉孫途多年積累下來的口碑。

而這一切對江南的軍心士氣的打擊也必然極大,等到他日朝廷能騰出手來,也就能名正言順地出兵討伐了。

所以說,高俅這一計著實高明,這已不算陰謀而是陽謀,是哪怕孫途已看穿其險惡用心,照樣無法化解,只能遂其心意的堂堂陽謀!

想明白這一切,便讓孫途的心猛然又是一沉,再看向殿內這些人時,目光就顯得有些陰沉了。片刻後,他才施禮回道:“陛下既已下旨,臣豈敢不遵。只是江南離著北邊可足有數千裡之遙,縱然現在下旨調兵,沒個半年怕也難以抵達邊關,臣只怕遠水難救近渴啊。”

他說的也是事實存在的問題。大軍開拔,又是數千裡的征程,哪怕放在千年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對大宋朝來說,更是一場浩大的工程。要知道為了開啟這一場北伐,大宋可是足足準備了四五年時間啊,光是兵馬調動,後勤補給方面的安排,就是一個足夠讓無數人頭疼的艱鉅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越侯不必擔心去了之後無功可立,在我看來,此番北伐入遼還有的打呢。白溝河一戰取勝,我軍也需要休養數月,再北上攻打幽州等重城,又是曠日持久的戰事。只要江南兵馬能在半年內趕到,便能參與到接下來的大戰中去。”早有官員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趕緊就幫著解答道。

高俅又在一旁冷聲道:“越侯,你若是急著為國征戰,也可先一步出發。聽說那虎賁軍已被你練成一支禁軍精銳,如今正好讓陛下見識一下他們的厲害。”

“不錯不錯,光是像之前那樣剿匪算什麼禁軍精銳,能到北邊殺敵破遼才真叫人佩服呢。”

一時間,在場不少人都附和起來,大有讓孫途立馬就答應出發的意思,就連趙佶都大為意動,有些熱切地看向了孫途:“越侯,你以為如何?”

對方竟如此迫不及待就要推自己離京北上,這讓孫途心中不禁生出了警惕。看來那高俅的陰謀還不止於此啊。但話都到這個地步了,他也確實不好再作推辭。事實上,就連孫途自己個兒,也是有心儘快前往北邊,看能不能挽救一下即將崩潰的邊軍的。

他很清楚,一旦白溝河一戰真個大敗,則大宋接下來的形勢將變得極其危險,歷史上那中原陷落的可怕場景就不遠了。哪怕之後他真能率江南大軍出手,在如此大勢面前,怕也是無力回天啊。

所以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在一切還尚有挽救餘地之前止住這一場頹勢。而去往北邊,勸說童貫改變既定方針就是最後的機會了。

在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後,孫途緩緩彎腰:“既然陛下有旨,臣豈敢耽擱不從?只不過,臣也有一個條件,還望陛下允准。”

“說來聽聽。”

趙佶見他答應,心情倒是好了不少,原先對他的成見都小了一些。

孫途的目光輕輕瞥過高俅,讓後者心裡一沉,感到了一絲隱隱的不安。而後,又趕緊道:“陛下,臣這段時日裡也聽說了一些說法,朝中居然有人在散播臣有不臣之心的說法,這實在叫臣誠惶誠恐。臣雖敢言一向對朝廷忠心耿耿,但畢竟人言可畏,若是在京中也就罷了,可一旦到了前線還有此等說法,就很可能擾亂軍心,最終導致出現不可料的後果……

“尤其是這次臣將率虎賁軍北上,就越發的心存不安了。所以未表臣對陛下,對我大宋的忠心,臣還請陛下能派一重臣為監軍,隨臣一道北上!”

這番話當真說得慷慨激昂,一派忠心模樣,就連趙佶都有些被他感動了:“越侯所慮甚是在理,其實朕對你是極其放心的,哪怕沒有監軍隨行,你也定能全力為朝廷殺敵。但既然你都這麼說了,為安軍心,朕就準你所請,至於這監軍的人選嘛……”

不等皇帝拿出自己中意的人選來,孫途已搶先一步道:“陛下,臣以為高太尉無論忠心能力還是聲望都是此番監軍的最佳人選!禁軍本就受他節制,有他在旁,臣相信虎賁軍將士定會在戰場上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再無任何猶豫。臣也會竭盡所能,殺敵報國!”

“你……”高俅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孫途會突然來這麼一招啊。他千算萬算都未曾算到,會把自己給算到這危險的境地裡去,這讓他的整張臉都急紅扭曲了,他很想推辭,可話到嘴邊,卻又遲疑了。

就如剛才孫途不好推辭一樣,他作為天子寵臣,作為殿前司太尉,確實也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推辭啊。而殿內其他人也都愣住了,然後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孫途,這傢伙真是好狠的手段,好大的膽子,居然能在這等情況下奮起反擊!而最關鍵的是,他們也怕自己會被派去北邊當什麼監軍,那就真要人命了,北邊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他們可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哪怕不少人以高太尉馬首是瞻,但到了這個時候,卻沒人會站出來幫其脫身,畢竟這麼一來,自己可就危險了。能為了富貴官位跟從高俅的官員,又怎麼可能做到大義凜然,跟他講義氣呢?

就是趙佶也在足足愣了好一陣後方才說道:“高俅,你怎麼說?”

“微臣,微臣確有為國之心,但臣畢竟乃是殿前司太尉,身上責任重大,若是就這麼去了北邊,只怕……”

“高太尉此言差矣,如今我大宋最重要的就在北伐,你作為我朝中武將之首,焉能一直置身事外?去往北邊監軍作戰,才是你職責所在!”孫途卻不給其推脫的機會,當即出言反駁道。

這一次就是讓你知道什麼叫機關算盡太聰明,什麼叫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而他這麼一說,高俅甚至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了,只能是懇求地看向了上邊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