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章 君前奏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0章 君前奏答

作為趙佶跟前的近臣,童貫自然知道他最近正為遼國的事情傷著腦筋。

自大宋立國以來,北方的遼國就一直是個巨大威脅,尤其是當其佔據了燕雲十六州等大片城池和土地的情況下,更如一柄快刀抵在了大宋朝的要害上,讓每一任趙氏官家都能時刻感到可怕的威脅就在身旁。

可遼國的強大軍事力量卻又讓大宋朝廷對他們無可奈何,特別是從當初太宗真宗兩朝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後,朝中主和一派的力量便完全掌握了話語權,寧可每年向遼國送上大筆的歲幣,也不肯再提兵事。

直到當今天子趙佶繼位,情況終於有了些變化——如今的遼國隨著進駐中原日久,遼國內部也生出了各種漢人朝廷所特有的弊端,比如權臣當道,比如軍備廢弛……當這些訊息被宋人眼線不斷帶回朝廷後,朝中自然就有人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其實就連童貫自己也想著有朝一日能提兵北伐,奪回燕雲十六州,建不世之功業。

但當這股風頭剛一冒起,就被朝中主和的力量無情打壓,他們甚至將提出這一想法的人斥為禍國殃民的奸佞。雖然北伐的說法暫時被平息了下去,可趙佶卻也被身邊如童貫這樣的主戰派給鼓動得生出北伐的想法來,甚至在暗地裡都已經開始著手佈置相關策略了。

只是礙於朝臣的普遍反對,趙佶才不好完全表露出來,心中煩悶下,居然不自覺地就想找個朝廷之外的人來詢問一番。只是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居然會把如此重要的問題拋到孫途這麼個尚未得官的少年面前。

孫途也是滿臉的詫異,不過他的心思卻轉得很快,權衡起相關利害來。雖然他對宋史所知實在有限,但北宋末年的一些大事還是有所瞭解的,也深知北宋所以滅亡其實還是因為錯走了聯金滅遼的那一步棋。而從皇帝的話鋒裡,他卻已經聽出了一些想法,如此,一個選擇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是為全域性考慮勸說趙佶不要北伐呢,還是來個順水推舟,順著他所希望聽到的結論來說?只片刻間,孫途心下已經有了定計,自己如今身份低微,又這麼可能左右朝廷大事呢,所以當然要選最有利於自己的話來說了。

“陛下,臣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卻也知道中原故地一向都是我漢人的家園,如今被遼國竊佔多年實在讓人感到不甘。而且,這還是太祖太宗立國之後一直都希望做到的事情,我等後人自然更該去做到這一切了。

“至於如何北伐,以臣之愚見無非兩方面,在內強我軍力,豐我糧儲,則一旦時機成熟,便可提兵北進,奪回燕雲十六州。在外,則當想法削弱遼國國力,比如與他下屬的一些小國相勾連,到時來個裡應外合,便可一戰而定中原!”

此言一出,無論是趙佶還是童貫,都露出了詫異之色。孫途的這番話固然正中他們下懷,可他們也不會太感意外,畢竟身為武人的他主張北伐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可讓他們驚訝的是,這少年居然連如何北伐的想法居然也和他們相近——如何能不相近,孫途本來就是參照著歷史進程才說的。

趙佶有些異樣地看了童貫一眼,他甚至都要懷疑對方是不是曾把這等朝廷的頭等機密告訴過眼前的少年了。童貫察覺到這一點立刻就出聲說道:“聖人明鑑,臣可從未向身邊人提過此等大事,孫途雖勇武過人,但畢竟尚未為官,臣斷不會拿這等事情與他相商。”

趙佶略點了下頭,對此說法倒也認可,這讓他對孫途是越發的感興趣了:“孫途,你怎就會有此等想法?”

孫途此時已經想好了說辭,立刻就作答道:“陛下,臣也是聽人分析時局才有的這一想法。當初臣在鄆城縣時,曾與一名老兵有些交情,他便跟臣分析過我大宋與遼國之間的種種利弊,並提出了這一戰略,臣現在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

“哦?這老兵卻是何人,現還在鄆城縣中嗎?”聽了這一解釋,趙佶總算是可以接受了,不然他實在無法相信一個少年郎能有如此見地。

“他叫文天祥,早兩年前就已故去了。”孫途隨口拿出個歷史人名來道:“不過他的這一說法倒讓臣頗為認同,所以才會苦練武藝,以圖有朝一日能為國效力。”頓一下,為了讓自己的話更像確有其事,孫途打算再多加些細節:“而且那老兵還時常詠唱一首叫滿江紅的詞曲,也頗讓臣感到振奮。”

“哦?他還有詞?唱來聽聽。”趙佶到底是個文藝皇帝,聽到這兒立刻就來了興趣,連忙詢問道。

孫途當下就把岳飛的那首滿江紅給唱了出來:“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直唱到後半闋時,趕緊就把那會露出破綻的靖康恥,猶未雪給改成了:“澶淵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至於這其中的韻律有沒有問題,就不是他能理會了。

其實滿江紅一詞在宋詞裡並不算上乘,但其為國殺敵的那股忠君報國的氣勢卻是十足,縱然是趙佶也是聽得心神激盪,半晌後方才擊節叫好:“好詞,真丈夫所作!若此人尚在,朕定當重用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途心裡嘀咕了一句,現在岳飛應該已經在了,只是年齡上應該比自己還小幾歲,你倒還真能用他。面上卻是一片遺憾:“只可惜那位老兵早在三年前就過世了,未能得見陛下聖顏。”

“確實有些可惜。”趙佶嘆息了一聲,這才鄭重地看向孫途:“孫途,朕希望你能繼承這位老兵的遺志,好生為朝廷效力,朕自然不會虧待了你。”

“臣謝陛下隆恩,定當粉身碎骨以報陛下!”孫途忙再次跪地謝恩。他很清楚,有了皇帝這一句話,自己的官位是徹底有著落了,就是要個差遣也不再有多難。

而童貫也是心中歡喜,孫途今日的表現堪稱完美,如此身為舉薦者自然也是臉上有光,甚至也算是薦人有功了,這讓他再看向孫途的目光裡更多了幾分滿意和讚許來,此子確有大用哪。

趙佶又讓孫途平身,隨後再把目光放回到那邊的射試比鬥上。只是接下來幾人的表現實在沒什麼亮眼的,尤其是在與孫途一比後,就更顯得乏善可陳。這讓皇帝再提不起興趣繼續逗留在此,便在又等了一陣後,便起駕離開。

眾人自然再度放下一切恭送皇帝離駕,同時不少人都用羨慕,甚至是嫉妒的眼神不時偷眼打量著孫途。剛才他被趙佶叫到近前長久對答的事情大家可都看在眼裡呢,這等隆遇實在是太叫人眼紅了。而更讓大家感到嫉妒的是,其實天子來此也就觀了他一人的表現而已,其他人的射試他都沒有仔細看多久。

感受著其他人略帶敵意的目光,孫途心裡卻是一陣苦笑。說實在,今日這場際遇確實大出他之所料,但卻也頗為兇險,無論是武藝上的展示,還是之後的對答,只要有一點出了差錯,恐怕自己的前程也就葬送了。可童貫卻在完全沒有半點提醒的情況下安排了這麼一出,這只能說是童貫還在試探自己的本事,同時也說明了對方其實並沒有真正地將自己視作親信之人。

不過無論如何,結果總是好的。

今日之後,他孫途就真正要躋身朝堂之上,成為大宋朝的一名武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