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本官以德服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三章:改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三章:改變

此時,距姜林、曹青鋒等人入山已經有三天了,暫時還沒有訊息傳回來。

多數的武者散修都隨他們進了山。

再加上牢裡發生的事逐漸傳開,就更沒有人不知死活敢惹是生非了。

百姓們不再戰戰兢兢,小娃子去街上跑的時候,父母也不用擔心一不留神衝撞到哪位“大俠”、“仙師”了。

縣城裡很快恢復到往日那種狀態,該出攤兒的出攤兒,該開業的開業。

如今再提起李陵,哪個不恭恭敬敬的向縣衙或李府一抱拳,口稱老父母?

甚至,連茶館裡的一些說書人都編了不少故事。

在故事裡,李陵長得豹頭環眼,身高八尺,腰圍也是八尺,手裡拿著倆八百八十斤重的擂鼓甕金錘,聲音如雷行走如風,到處斬妖除魔行俠仗義。

雖然都知道縣官老爺是個白臉的俊俏公子,可老百姓就愛聽這個。

不單單是如此,在江湖上李陵也有了一個諢號——血手人屠李縣尊。

這些李陵當然是不知道的。

這幾日他一直在府裡宅著,連縣衙都不怎麼去了。

李府,偏院。

崔承和宋玉靈在這裡住下之後,便深居簡出,很少露面,也只有李陵每天過來問候時能見兩人一面。

這天李陵過來的時候,發現李劫也在這裡,聽崔承講一些修行上的東西。

雖然一個是人族大修,另一個是蛟龍之屬,但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李劫已經連著過來好幾天了。

“師傅,師孃。”

李陵向兩人問了聲好,看向李劫。

“我聽小潛說,這幾日你都在聽師傅講道,可有什麼收穫?”

李劫繃著一張臉嚴肅道:“崔真人講的東西雖然很淺顯,不過都是一些比較容易忽視的地方。”

“我以前只是一條野蛇,靠運氣懵懵懂懂的修煉到今天這個境界,許多細節的地方都沒有顧及到,不成體系,這幾天對我幫助很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崔承也道:“這小胖子資質不錯,性子又謹慎,化成真龍的機率不小,將來也許會成為第三位龍君。”

天下龍君有二。

一是碧波湖那位,二在清源江,能得到這樣的評價,說明崔承很看好他。

小胖子頓時喜笑顏開。

然後又跟李陵說:“大哥,我打算找個地方閉關一段時間,好好梳理一下這些年的修行。”

李陵有些詫異:“你要離開?”

“大哥你知道,我是毒蛟,梳理修行難免會有劇毒散發出來,小潛和乾孃他們都是普通人,留在府裡不安全。”

李劫撓著頭道。

其實他也有些捨不得,前陣子李潛帶著他在城裡耍,時間雖然不長,但也結下了比較深厚的友誼。

而且,李母孫秀芸也很喜歡這個小胖子,覺得他長得喜慶。

得知他跟李陵是結拜兄弟之後,還收了他當乾兒子,有什麼東西都想著給他送一份,最近還要張羅著給他說親……

李陵原本還打算讓小胖子去小白舊時的洞府閉關,畢竟那裡有一眼靈泉,也算是一個寶地,而且老狐狸估計也在那裡,可以照應一下。

結果聽他這麼一說,李陵就不知道怎麼開口了,想了想交代道:“儘量別離的太遠,不然遇到危險了短時間內我們也趕不過去。”

“我知道了,大哥,”

小胖子答應了一聲,正打算去跟李潛和孫秀芸告個別,又被李陵叫住。

“我正好有些問題要請教師傅,你要是不急著走的話,也留下來聽聽吧,應該能有些收穫。”

說完,李陵又組織了一下語言。

“師傅,前段時間我得到了一門無名功法……”

他把自己完善煉精武道的過程和思路簡單的說了一遍。

起初崔承還有些不在意,畢竟是武道上的東西,相對仙道而言落了下乘,後來越聽越覺得意外,漸漸皺起眉。

思考了良久。

崔承說:“現在的武道,就算橫煉功夫,也都是煉精化氣的過程,而你說的這種特殊武道,似乎只有煉精。”

“不錯,所以我叫它煉精武道。”

李陵點頭道:“在我看來,精氣神三道不分高下,無論選了哪條路,走到最後都能達到終點。”

“仙道前期練氣後期煉神,武道也是煉精化氣,好像都不怎麼重視煉精,我想試試煉精這條路子能不能走通,現在也算小有成果。”

宋玉靈忽然開口問道:“你全身精氣混元如一,沒有絲毫的外洩,應該就是這煉精武道的作用吧?”

她出身陰陽道,雖然是雙修一脈,不過對採補之術也有些瞭解,所以對精氣比較敏感,之前初至李府的時候,就覺得李陵身上有些古怪。

崔承也發現了,只是沒有提。

畢竟,誰還沒有秘密了,就算是師徒也不好探究。

“師孃慧眼。”

李陵恭維了一句,接著道:“人不管做什麼,總有一些精氣會散發出去,修練煉精武道,可以鎖住全身精氣,將這部分消耗降到最低。”

“然後再透過進食藥浴等方法增加精氣,體內的精氣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瓶頸,突破後就到了下一個境界。”

“所以你現在被瓶頸卡住了?”

崔承挑了挑眉問。

李陵猶豫了一下點點頭:“也可以這麼說吧。”

用不了幾天他就能完成易髓換血的過程,而煉竅之境只有365個主竅,其他的輔竅偏竅隱竅一個都不知。

要是直接往上懟的話,那消耗的功德就海了去了。

他來找崔承,就是想瞭解一下其他竅穴有沒有具體位置及打通煉化之法。

崔承道:“你現在到了什麼程度,仔細跟為師說一說。”

“煉精武道目前只有五個境界,即皮肉,筋骨,臟腑,血髓,煉竅。”

李陵解釋了一下前四個境界的變化,接著又道:“我現在是血髓境,很快就能完成易髓換血的過程了。”

崔承很驚異,沒想到李陵在煉精武道一途上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

直接拿著功法修煉,是沿著前人開闢出來的道路走。

按部就班的就能抵達終點。

而沒有功法自己創出功法再修煉,就相當於一邊開路一邊走,至於前面到底是懸崖還是峭壁都一無所知。

其中的差距自然是天壤之別。

崔承不禁想:這個弟子如此妖孽,到底是好是壞?

按下這個念頭,他問道:“之前給了你所有主竅的具體位置和相應的打通凝練之法,你現在應該是想瞭解輔竅偏竅和隱竅的相關資訊吧?”

李陵點頭道:“不錯。”

“實際上,這個為師也不知道。”

“師傅你也不知道?!”

“因為太多了。”

崔承說了一句,又問道:“你可瞭解那365個主竅是怎麼來的?”

“請師傅解惑。”

“遠在上古之時,先民皆為道體,無垢無瑕,百脈俱通,不需要修煉就能有八百年壽命,而且人人都有大法力,一個個如在世真仙。”

“後來天地元氣逐漸稀薄,濁氣日益增加,先民的身體慢慢被汙染,力量在不斷的消退,壽命也在不斷的縮短,於是這才有了仙道,有了修行。”

“師傅的意思是說,修行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先民那種狀態?”

李陵還是有些搞不明白,這又跟那365個主竅有什麼關係。

“不錯。”

崔承捋著須,幽幽講道。

“天地造成的改變,僅憑人力是很難扭轉的,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穫,雖然沒有逆反先人,但修行讓那時的人有了比先民更為悠久的壽命。”

“開始的時候,仙道走的是純粹的練氣之路,首批修行者也稱練氣士。”

“在完成引氣入體,將天地元氣轉化為法力後,就是不斷積蓄的過程。”

“不過,當時的修行者身體條件雖然遠遠超過現在,但丹田能容納的法力畢竟是有限的。”

“於是便開始開發身體竅穴以容納更多的法力,這就是凝竅境的由來。”

“據說那時候最頂級的練氣士一身法力浩瀚如海,無需什麼法術神通,普普通通的一掌便猶如天威。”

李陵聽的心潮起伏,隨即想到,仙道九境中前三個境界都是在練氣。

“融法境也是在那時候出現的吧?”

“是啊,之後為了方便鬥法廝殺,練氣士就開發出了法術,據傳聞,碧波湖就是兩名頂級練氣士在鬥法過程中,以法術打穿地層水脈上湧形成的。”

艹!

李陵頭皮發麻。

碧波湖多大?

整個大離有兩大水系源頭,一個是清源江,另一個就是碧波湖,全國近八成的河流都從這兩個地方出來的。

這樣一個可以稱為內陸海的超大型湖泊,居然是兩個練氣士鬥法打出來的,你好想象?

小胖子忽然開口問道:“崔真人,修為再高也有一個限度吧,法術怎麼可能有那麼大威力?”

宋玉靈向他解釋道:“現在所謂的法術,只是由那時候的法術簡化而來的,當然沒有那麼大威力了。”

李陵明白了。

也就是說,現在的奇術才是那時候的法術,威力只受施法者修為的影響,這樣一來就合理了。

“師傅,那後來呢?”

“後來天地規則再次發生變化,積蓄法力越來越困難,慢慢的才有了靈臺及以後的境界,仙道就此走上了練氣化神的路子,一直發展成現在。”

“與那些輔竅偏竅隱竅相比,365個主竅更為穩固,也更容易打通凝練,所以經過了歷代修士的鑽研、刪減,最終才存留下來的。”

說到此處,崔承又一嘆。

“也許無數年後,天地規則再次發生變化,這些主竅也會像那些輔竅偏竅隱竅一般,變得頑固起來,難以再打通凝練,仙道或許會隨之沒落。”

“到最後,說不定連煉神之道都難以維繫,進入一個末法時代,那時武道也許會取代仙道成為主流。”

崔承的擔心不無道理。

最初的先人天生就有大法力。

練氣士只需不斷積蓄法力。

而到了現在,修行者先練氣,然後再轉煉神,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

修行的過程趨向複雜化,變得越來越困難,從總體上看仙道在沒落。

“師傅,那一天離咱們還遠著呢,咱們肯定是看不見了,以後的事就讓後輩們操心去吧,辦法總比問題多。”

李陵就是從末法時代過來的。

說實在的,這裡除了能修仙長生,能娶人外娘,其實也沒啥好的。

是動漫不香了還是遊戲不香了?

衣食住行也沒法比,現在他一想地溝油的味道就流口水。

現在李陵又想到一個問題。

上古練氣士全靠法力撐著就這麼牛批,那他的法力到底有多雄厚?

丹田不夠用了可都是將法力存在竅穴裡面的!

“師傅,剛才你說了這麼多,竅穴到底有多少個?”

崔承看了他一眼:“不是已經告訴你了麼?”

“啊這……”

李陵茫然了,什麼時候說的?

“太多了!”

崔承吐出三個字提醒。

“太多了?”

“不錯,人體竅穴浩如煙海,估計也只有上古練氣士知道具體數目吧。”

聽完之後李陵徹底失望了。

難道只能靠功德往上硬懟?

接著崔承又跟他講:“不過為師在一份古籍上看到,在365主竅之前,凝竅圓滿需要打通凝練1691個竅穴。”

李陵大喜過望:“師傅,那古籍你是在哪看到的?還有印象麼?”

崔承搖頭,不過給他點明了方向。

“為師只是看到過這麼一個數字,在九大聖地中,對人體研究的最透徹的要數奇雲山,你如果需要這些輔竅偏竅隱竅的相關資訊,可以去那裡試試。”

奇雲山以煉藥聞名天下,研究丹藥自然離不開對藥性的實驗,這般無數年的研究下來,自然對人體瞭如指掌了。

看來等蕭青青回來之後,必須找時間跟她談一談了,不管如何,煉精武道是一定要走下去的。

甚至李陵還誕生了一個野心。

主竅以勁力煉化之後,容納的法力就變得更多了,那些輔竅偏竅隱竅煉化之後應該也能容納法力。

到時候,是不是就可以重複上古練氣士的榮光了?

“多謝師傅!”

道過謝,李陵又將自己以勁力煉化竅穴後變化說了出來。

人多力量大,只靠他自己的話,不知要什麼時候才能將所有的輔竅偏竅隱竅找全,崔承還是可以信任的。

聽完之後,崔承和宋玉石都一改淡然之色。

“此言當真?”

“師傅師孃嘗試一下就知道了。”

“倘若真是如此,整個修行界都要欠你一個天大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