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外掛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007.三國十大軍團(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7.三國十大軍團(上)

排名第十:白耳兵——劉備的最後的衛隊

主帥:劉備、陳到

變遷:演變成蜀漢禁軍步兵

史實:“陳到所督,是先帝帳下的精銳,蜀國的上等部隊。”

白耳兵,是劉備的親軍衛隊,劉備既然是個老革(老兵痞的意思),他身邊的白耳兵自然也是深經戰爭的驚濤駭浪。值得一提的是白耳兵的指揮官陳到,陳到,字叔至,汝南人,隨劉備身經百戰蜀國建立後封亭侯,徵西將軍,協助李嚴鎮守白帝,《三國志》稱“徵南(趙雲)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列”。夷陵蜀軍戰敗,陳到與傅彤斷後,傅彤戰死,陳到率白耳兵數百,幾百杆槍就擋住了吳軍的狂追,白耳兵戰鬥力可見一斑。這位蜀國猛將在《三國演義》裡面居然連名字都沒有,實在奇怪,因為他本來是劉備帳下僅次於趙雲的悍將,這可能是因為羅貫中給蜀國寫出的猛將之多已經大大超過了史實,只好委屈陳到了,另外陳到在歷史上“名位常並趙雲,俱以忠勇之將稱”,有了一個趙雲已經夠典型,羅貫中可能在構思的時候將二人合併了,於是演義中陳到的威猛只好在趙雲的影子裡閃現了。

(劉備白耳兵)

排名第九:白馬義從——公孫瓚的騏驥部隊

主帥:公孫瓚、劉備、趙雲

變遷:趙雲招募白馬追隨劉備,大部分長坂坡戰死,小部分演變成蜀漢禁軍騎兵

史實:“瓚每與虜戰,常乘白馬,追不虛發,數獲戎捷,虜相告雲:“當避白馬。”因虜所忌,簡其白馬數千匹,選騎射之士,號為“白馬義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沮授為監軍,白紹:“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 在三國的征戰中,“白馬義從”只是一顆流星,它是公孫瓚的精銳騎兵部隊,可惜,只經過短暫的輝煌,就在界橋戰役中被袁紹的大將鞠義殲滅了。公孫瓚是在和北方少數民族的作戰中以勇猛豪邁而成名的,他善使雙頭鐵矛,《後漢書》曰:“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白馬義從後擴充成相當規模的部隊,一時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可惜,界橋之戰公孫瓚碰上了他一生的剋星鞠義,白馬義從就此一蹶不振。“。…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這是一個典型的用弓弩擊破騎兵的戰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資料提到趙雲原是白馬義從之一,也算給這支精兵保留了種子。順便說一句,《英雄傳》記載,袁紹聽到白馬義從,有這樣一段對話 -- 紹笑曰:“彼有‘白馬義從’,

某有‘大戟士’,安懼哉?”呼郃:“雋乂,盍為吾破之!”郃自張望不言 – 那麼,張頜的大戟士,是不是袁紹軍中的又一支精兵呢?

(公孫瓚白馬義從)

排名第八:虎豹騎——曹魏王牌機動部隊

主帥:曹純、曹休、曹真

變遷:演變成中領軍,即曹魏精銳五營: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遊擊中的驍騎營

史實:“仁弟純,初以儀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

“曹休字文烈,。。。。。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

“曹真字子丹。。。。。太祖壯其鷙勇,使將虎豹騎。”

屢次出現“虎豹騎”,而且可以是曹操的“宿衛”,其統帥也都是曹氏宗族的傑出人物。那麼這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呢?

“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好可怕,“百人將”做虎豹騎的小卒,“天下驍銳”名副其實。看看他的戰績:

“純麾下騎斬譚首。”短短一句話,似乎沒什麼大不了,可聯絡《三國志》的上下文就會明白這是多麼艱難的一仗。我們可以看出這支部隊的攻堅能力,和他打硬仗的能力(其實虎豹騎在史書中極少的幾次露面幾乎全是硬仗)。

“及北征三郡,純部騎獲單于蹹頓 ”,千里奔襲,攻之能克,機動力和戰鬥力可見一斑,要知道這蹹頓可是號稱“冒頓”再世。

“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率。進降江陵”,可見演義中的追趕劉備那支“五千鐵騎”在正史中就是虎豹騎。他們一晝夜行“三百裡”,諸葛亮說是‘強弩之末”,結果劉備被殺得幾乎全軍覆沒,要不是關羽及時趕到,恐怕歷史就改寫了。其天生的快速能力展露無遺,這是劉備沒有想到,而尤其令劉備感到震驚的是,他們在如此急行軍後還能有這麼強的戰鬥力。

(曹操虎豹騎)

排名第七:西涼鐵騎——馬超的“羅馬”騎隊

主帥:馬超、馬岱

變遷:消失

史實:“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

分析:為什麼馬超的可以以一州之地對抗曹魏全國?這就是“西涼鐵騎”的威力。“超軍中多高鼻深目者”,傳說便是羅馬西來的軍人。馬超軍隊和董卓軍隊的區別,在於董卓軍隊受到匈奴等遊牧民族軍隊的影響較大,注重騎兵和機動”。

標槍,希臘密集軍陣,重灌盾牌,以及軍隊編制和戰法上,都和古羅馬十分接近。葭萌之戰,連見多識廣的劉備也對這種戰術十分欣賞。後期蜀漢軍隊戰鬥力強的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吸取“西涼鐵騎”的訓練和嚴格紀律性。

為什麼馬超的可以以一州之地對抗曹魏全國?這就是“西涼鐵騎”的威力。“超軍中多高鼻深目者”,其實馬超的部隊中是有羅馬西來的軍人,大量吸取了羅馬軍陣的優點。“馬超軍隊和董卓軍隊的區別,在於董卓軍隊受到匈奴等遊牧民族軍隊的影響較大,注重騎兵和機動”。 標槍,希臘密集軍陣,重灌盾牌,以及軍隊編制和戰法上,和古羅馬十分接近。葭萌之戰,連見多識廣的劉備也對這種戰術十分欣賞。後期蜀漢軍隊戰鬥力強的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吸取“西涼鐵騎”的訓練和嚴格紀律性。 其實他們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重灌騎兵,所以它也有明顯的缺點,就是對付不了“強弩”,曹操打敗西涼兵主要是計謀,但和其戰術也有關係,那就是築城後,用強弩遠射西涼兵,由於“西涼鐵騎”只裝備標槍,射程有限,所以十分被動。再有一個缺點就是機動力的不足,在和曹操精銳“虎騎”較量中處於下風,這和它的重型裝備是分不開的。 西涼鐵騎——西方技術裝備的精銳騎兵。

(馬超西涼鐵騎)

排名第六:陷陣營——亂舞中原的高順“飛軍”

主帥:高順

變遷:演變成虎豹騎、逍遙津死士

史實:“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高順其人“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可以說是典型的剛正不阿。他麾下的“陷陣營”也是呂布軍中一隻王牌部隊。《三國志》從簡,作者惜墨如金,即使是蜀漢諸大將,東吳諸都督,諸曹諸夏侯,也都沒有單獨立傳。但對描述不多的高順,卻把他的“陷陣營”也寫了進去,而且是“每所攻擊,無不破者”(雖為引用,但陳壽捨得花筆墨來寫,看來還是可信的),可見其地位之高,戰鬥力之強。

後漢時期馬鎧沒有普及,所以曹操在《軍策令》中說:“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當時騎兵主要以輕騎為主。“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這指的是重灌部兵。

分析:“陷陣營”曾經擊敗過擁有關張的劉備軍,可見一斑。狐疑的呂布唯一信任的大將是高順,他唯一放心的部隊就是“陷陣營”。高順以忠誠聞名,呂布被平滅之後,一言不發而引頸受戮,這在反覆無常的呂布陣營中頗為罕見,曹操對呂布手下無法勸降而殺的也只有他一人(陳宮是因為深知曹操底細,不能不殺)呂布的確沒有帥才,對高順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陣營的戰鬥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呂布的悲劇,也是這支精兵的悲劇.

(呂布陷陣營)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