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四宇天際最新章節列表 > 柳生卷 四、刀有欲,劍無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柳生卷 四、刀有欲,劍無息

據記載,春秋戰國時,老子的弟子尹喜,得老子所受《道德經》後,辭官輾轉到武當山三天門下隱修,開創武當山修道養性之先河。漢武帝命將軍戴孟到武當山採藥,事畢,棄官學道,得玉佩金鐺之書,石精金光之符,能日行七百裡。

漢末殷長生入武當修煉,得太陽神丹之訣,丹成,馭氣飛行,周遊六合。晉代謝允,棄官入武當修道,得衝寂之妙,能飛行絕壁。唐呂洞賓擅劍術,嘗遊武當。李道子,居武當山南巖修煉,所傳太極功,名先天拳,亦名長拳。此外還有諸葛亮、陳摶、鄧安道、田蓑衣、張道貴等前賢大德,在此修功煉性,得道成真。

唐宋時期,武當道門內逐漸形成了四大門派——龍門、天罡、太乙、清虛。四大門派各具特色,各有所長:龍門主道,天罡主劍,太乙主字,清虛主手。

真正將武當武術弘揚光大,泛化於俗的,當是元明時期的武當高道張三丰。

張三丰,又名全一,君實,遼東懿州人,生於元,定宗二年。他道德崇高,精通三教經書與詩詞歌賦,遊遍名山大川達三十餘年,家學淵源有天師道根基,承陳摶、火龍真人真傳,通曉道門天元、地元、人元三種大丹修煉之旨,既精少林,又復從而翻之,創武當內家拳法。

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先後多次請他進京,他都避而不見。明代皇帝先後多次封他為“真仙”,“真人”,並為他在武當山北麓敕建規模宏偉的遇真宮,鑄造鎏金銅像安奉,遣六品提點官住廟率眾梵修,加以崇祀。

此外,張三丰還開創了“龍行大草”、“太乙神劍”、“太極十三式”等書體功法。張三丰所創之武學,是以“令天下眾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擊之末”為目的。

近日,武當派聚集了不少門派掌,有東北的三豐自然派,太乙鐵松派,京城的太乙神劍門,江南的武當南派,山東紫霄玄真門,天津的猶龍派,雲南的乾坤門,武漢的榔梅派。

上述門派都是武當分支,因擔心武當有事,所以前來助陣。

就在幾個月前,少林派出事了,不久後就是少林分支。江湖有句話,叫“北尊少林,南崇武當”。這兩派並為武林泰山北斗,現在少林已出事了,如果武當再鬧一出,這江湖就要大亂了。

所以,除了山上這些與武當有淵源的門派,山下還來了不少門派的長老、護法,連六扇門中最出色的兩位捕頭,諸葛智、司馬和也來了。

武當,胠篋閣,已是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從這裡到山下的每一條山道都把守著人,道觀內也埋伏著不少高手。

夜,格外的安靜,天空無一絲亮點,數十雙眼睛,從各個房間望向藏經閣。每個人眼中,除了映照閃爍不定的火光,還充滿憤怒、恐懼。畢竟能在這段時間,把黑、白兩道,各幫各派鬧翻天,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不僅要有膽識,還要有智謀,更要有能力。

就在這時,遠處發生了一些騷亂,而且看樣子是好幾個方向同時發生。由於人數太多,離藏經閣越近的,越看不清前面到底發生了什麼。越是這樣,眾人的心中越是不安。

不過,很快大家就知道發生了什麼,周圍已經讓出了八條通道,每條道上都站著六、七個蒙面的黑衣人。他們右手握著刀,左手拿著火把,身上佈滿炸藥。現場的氣氛緊張到極點,任誰都

不敢輕舉妄動,這炸彈炸了是小,傷到自己可就不划算了。

就這樣,對方很快的都集中到胠篋閣門前。其中有一人很恭敬地說道:“少林、武當都是武林泰山北斗,不久前在下前往少林遊玩了一下,發現原來見面不如聞名。本以為武當武術淵源自少林,比之少林多有不足,今日一見卻大相徑庭。在下此次前來,不過是借閱一下武當入門功法,還望凌陽道長行個方便。”

還未等凌陽開口,那顏一語已經先說話了:“先生到底何人,你隱藏的好深啊,以我的情報竟然沒有發現你的真實身份。您說來借閱,可這麼大陣仗,我一點也看不出半點借的成分。難道你口中所說的借,就是以死相向的意思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人淡淡的回答道:“顏先生這兩行伶俐齒、三寸不爛舌真讓在下大開眼界,不愧為武林三快之一。”他聲音不大,但在場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這份功力,已壓倒此處大部分人。

就在他話剛說完,那些蒙面人手中的火把離身體更近了。這一舉動,讓周圍所有人都不住往後退,現在藏經閣門口只有四個六十多歲的道人。緊接著外面又有點小動靜,雖然很隱秘,但還是沒能逃過蒙面人的耳目。

只聽其中一個人道:“我勸大家就不要白費心機了,我們這次前來早有準備,炸藥的導火線是防水的,手中的火把也是水澆不滅的,身上的炸藥更是火點、風吹、水澆都會爆炸。就算你們弄斷導火索,熄滅火把,只要我們用刀把包裹炸藥的油紙劃開,大家就同歸於盡了。我不是危言聳聽,大家不信可以試試。”他的話剛說完,周圍的人又向後退了不少。

四位道長互相對視了一眼,無可奈何的讓出一條道。

胠篋閣內非常乾燥,也不放任何照明物,申時以後就不準再進入。因此門上,已經掛著一把大鎖。

但蒙面人柳生無刀可不管這些,一揮手,刀勁已將銅鎖切為兩半。

關上門後,柳生無刀打著火折,藉著微弱的光亮,和以往偷書的經驗,他很快找到武功秘籍的存放區。

就在他準備翻找武當入門功夫的時候,眼角的餘光看到一柄劍斜刺了出來,劍未到,劍氣已至。火光一瞬間被這劍氣給割成兩半,接著便瞬間熄滅。柳生無刀的眼前,頓時陷入一片漆黑。

一般人在這情況下,都會手足無措,但柳生無刀不是一般人,多年的修行讓他的五感異常敏銳,長期的生死決鬥使他的反應超常的快。

憑著剛才眼角餘光看到來劍的方向,他第一反應就是用刀去擋,因為擋比躲的效果好得多,也更超出對方的意料。

刺客,在行刺之前,總是把每一步都算計好。對方是蓄勢待發,自己在這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躲避的步子必然沉重,這會給刺客另一個機會。

自己主動反擊,應該也在刺客的算計之中,但與對方交上一招,至少可判斷出對方的實力以及位置。

這些想法,都只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

柳生無刀是個武士,與人對決都是正大光明的,但是他在刺殺方面卻是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他在東瀛有兩個忍者朋友,分別是伊賀天忍、甲賀神忍。他們分別是兩大忍者門派的宗主。

這兩人的關係雖然是仇敵,但他們與柳生無刀的關係很不錯,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從兩人的口中瞭解到關於刺殺的

方方面面。這些都給了他極大的自信心,他相信在黑暗中,除了神忍、天忍,就算“儒刀”吳越天也奈何不了他。

但隨著這一刀的落空,他的想法也落空了,自信更落空了。人,在黑暗之中,最渴望的就是尋找光明,即使是身經百戰的柳生無刀也是如此。所以,他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打著火折。

就在他準備吹著火折的時候,心中突然一寒,火折輕了不少。他用手一摸,更是驚出一身冷汗,火折露出的那一節被削斷。但他可以肯定,火折的光被熄滅之時火折並沒有斷。

也就是說,在黑暗中,那人突然改刺為削。而且這一切把握得那麼準,剛好把露出的那節給削掉。如果當時那人不是改刺為削,而是改刺為砍,那麼他柳生無刀也要改名為柳生無手了。

就在驚歎同時,他又感覺到對方從右邊刺了過來。與剛才那下無聲無息的行動不同,這下他不僅感應到對方的劍,更感應到對方的人。

柳生無刀趕忙左腳往後一踏,身子向後一移躲過了這一劍,緊跟著手中刀猛的橫砍出去。這一刀他又開始有自信了,對方的劍長三尺,而他的刀六尺,對方的劍還沒碰到自己,他的刀已經把對方攔腰斬斷。

但可惜的是他這一刀又走空了,對方又沒了訊息。緊接著劍又從上面刺了下來,這次柳生無刀既沒有擋,也沒有躲閃,而是等劍觸碰到他的毛孔,那時他會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握住對方的劍。對方的劍一旦被抓住,那人一定有一剎那的震驚。因為,他是在用死亡,做反擊。而對方震驚剎那的瞬間,便是生死存亡的關鍵。

劍還在下落,柳生無刀也還在等,但他等到的不是劍,而是震驚——對方又消失了。

他現在感到恐懼,柳生無刀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永遠會贏,不過他並不認輸,只要有一搏的機會,他就不會放棄。

“你不是武當派的,為何來管著閒事。”

內功深厚的,可以千里傳音,也可以密音入耳。柳生無刀功力深厚,自然能做到,但他現在卻是把聲音控制在他周身五尺範圍內,只要對方一答話,他就可以判斷對方的位置。

“你有何證據?”對方果然回答了。

雙方一問一答,說得都非常簡單,但他們說得每個字都不簡單。柳生無刀的聲音只有在他五尺內才能聽到,而對方的聲音卻是從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飄忽不定。

看來,這一局柳生無刀又是一無所獲,但是他不放棄:“我聽說你們中原武林中有‘三快兩慢’之說,這兩慢便是龍鳳鏢局辦事慢,往往在限定時間到的最後一刻才把鏢送到,可從未失過鏢。這第二慢就是武當凌陽道長的太極劍出手慢,總是到別人的兵器到他半尺內才出手,可卻從來都是後發而先至。掌門的劍都慢的出名,手下的門人還不都競相模仿。即使有人使劍快,也快不到哪去。可你的劍卻比我的刀還快,恐怕就是武當凌清師太的劍法也沒這麼快,所以我斷定你不是武當派的。”

柳生無刀把氣場封在五尺範圍,除非對方內力可以穿透自己的氣場,不然他就一定在五尺之內,但不管怎麼樣,對方都上當了。柳生無刀表面上聲音平和,但他每說一個字,都會加深一分內力。對手若是用真力強行突破氣場,就會被他的內力震得氣血翻騰,如果他在自己五尺內用內功抵擋,也會內息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