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四宇天際最新章節列表 > 柳生卷 外傳:這一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柳生卷 外傳:這一天

這世上每天都發生無數的事情,同樣的,這一天,武林中也發生了不少事。

如果有一天,江湖中什麼事也沒發生,沒有幫派火併,沒有陰謀算計,或許,這才是江湖真正的末日了。

就比如今天,龍鳳鏢局接到一單貨物,並指名道姓由兩位總鏢頭錢龍吟、錢鳳舞親自護送。現在快過年了,還要總鏢頭親自出手,自然不管是貨物還是佣金都不可能是小數目。

龍鳳鏢局之所以在江湖上有“兩慢”之一的稱號,是因為他們做事很慢,總是在規定的最後一刻方才把財物送到。不過他們慢也是有原因,就是他們做了最充足的準備。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年鏢局誰也沒辦法過好。

從接鏢的那一刻,大家就都開始準備起來。

雖說走鏢是拿腦袋玩,還趕在過年的時候,但十倍的紅利,以及半個月的休假,還是讓所有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而這一天,對於江湖四大家族中的綠笛何家與紅琴王家卻如噩夢一般。

現在的兩家,都亂成一鍋粥了。皆因有一個人失蹤了,王家家主王世績的弟弟——王世業。

若在平時,二少爺離家遊玩,還不至於這樣緊張。但今天可不同,今天是王世業與何鳳軒喜結連理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王家自從在武林立足一來,世世代代都是以琴聲名震天下,但到了這一代,王家家主王世績卻不善彈琴,反而學會了家中從不看好的《知音劍法》。

這樣一來,下代的傳承就靠王世業了,但就在這關鍵時候,他卻留書出走,要皈依三清教下。王家與何家不明其中因果,只得派人不斷在各個道教名山尋找。王家家中富庶,自然不懂王世業為何要出家。

這其中原因,全由一首《三官曲》。

不久前,王世業在回家的途中經過四川,就順道遊玩了一下都江堰,在那他遇著一位老道。

四川本就道教興盛地,有一兩個道士也沒什麼好好奇的。只不過引起王世業注意的是那老道彈奏的曲子。琴聲美,琴意更體現了這位道人對天下萬物的深情。對於琴之一道,王世業自以為天下已難出其右,但也被這美妙的琴聲所吸引。

一曲終了,那道人重重地吐了口濁氣,對身旁的王世業道:“施主聽我這一曲,可否給點評價?”

聽道人這樣說,王世業便也就不客氣起來:“道長這曲子十分優美,曲中對天下蒼生的悲憫之情,是意如言表。只是道長心態過於消極,只有在爭鬥中才能進步、才有獲得。”

對於這樣批駁,那名道人也不生氣,只是說道:“施主也是此道中人,不如也撫一曲吧。”

看到對方的氣度,王世業自知對方是個高手。

“既然這樣,那在下就現拙了。”說著王世業接過琴,盤腿而坐,一上來便是家傳的《百樂渡魄》。一時間,引來無數遊人駐足欣賞。這場面比之剛才老道撫琴時的情景不可同日而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初時,琴聲婉轉,中途卻已經顯殺伐之音,結尾再以一股征戰天涯之意,引無數人前赴後繼。

很多圍觀的人,因為他這一曲,而毅然從軍。

一曲終了,王世業把琴交還予道長,並問:“敢問道長,不知晚生這一曲如何?”他雖然很謙虛的問,但眼神中已透露出一股得意之色。

老道笑著道:“王家的《百樂渡魄》果然非同小可,此曲中有一股氣吞山河之勢,讓人聽了有一種馳騁疆場、快意江湖的衝動。但狂風不終朝,驟雨不終夕,此曲不可久持。你的曲子就如一盤美味,剛吃下去讓人回味無窮,但久了也便膩了。五味令人口爽,反而更能讓人迷茫。”

王世業聽他這樣評論自己最自豪的曲子,心中難免不服氣:“道長,您的曲子如同一盤青菜豆腐,過於清淡,只能適合於你們出家人。”

“施主此言差矣,天下最淡的食物是米飯,最淡的飲品是水,最淡的味道是氣。你說這只適合於出家人嗎?”

“既然我們誰也說服不了誰,那就手底下見真章。”說罷,從背後取出菲雲琴,也不管老道同意不同意,自顧自的彈奏起來。樂聲還是那麼美,又吸引了不少人。但這次顯然不是為了演奏,而是為了比試,琴音中已明顯帶有真力。

周圍的人哪裡受得了,只聽了一會變覺得頭昏腦脹,但又被這美妙的樂聲吸引不願離去。

道長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出手的話,這些人很快會當場七竅流血而亡。道長的手似乎有種神奇的魔力,只見他的手隨意的撫動,但周圍的遊人立時感到神清氣爽,剛才那種頭痛欲裂的感覺全部消失。

王世業的琴聲中氣焰高漲,似乎要把對手吞噬,而道長卻不緊不慢,如大風大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波逐流。

正如道長所說,這樣猛烈的攻勢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漸漸地風浪平靜了些,而那一葉孤舟,也已成為一塊經得起海浪的島嶼。一曲終了,王世業的臉色大變,因為他的曲子已完,正在重頭再來,而對方的曲子卻似無窮無盡。

人說人生如戲,這話絕對沒錯。剛才的一曲,王世業就如過了一輩子似的。起初他是一名快意恩仇的武林豪客,在江湖上殺盡惡霸敗類。後來他成為了一名將軍,轉戰沿海驅除倭寇,又到邊關將外敵全部趕回去。

但一將功成萬骨枯,此刻的戰場上只剩下他一人,而他也整天生活在孤獨之中。

只有短短的一會,王世業的臉色已變得時紅時青,雖然手上的琴還在不斷的彈奏,但道長已知他現在面臨著走火入魔的跡象。

不過還算幸運的是,道長的曲子有撫平他內心戾氣之功效。對於王世業來說,這首曲子如同他黑暗中的明燈,指引著他的方向。王世業從幻想中出來時,已是滿頭大汗,他用手先擦了擦汗,便立即給老道跪下:“多謝道長救命之恩。”

那道長淡然一笑道:“出家人慈悲為懷,施主不必放在心上。”

王世業接著道:“在下還有個不情之請,萬望道長能答應。”

“你有何請求但說無妨,若我能做到的會儘量答應。”

“我想請道長收我為徒。”

“這……”聽到這,老道顯有為難之色:“我師傅與你們王家祖上交好,你們王家的琴法獨步武林,怎麼能拜我為師呢。更何況如我門下必須出家修行,你……”

“師傅請放心,我還有個哥哥,用不著擔心,只是眼下家兄招我回去有事。還請師傅賜下名號,待我事了之後便去侍奉您老人家。”

“貧道三官,不過是在青城派閒居罷了。”

老道自報名號後,王世業聽了大吃一驚:“原來師傅是青城派和原掌門的師兄三官道人,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三官道人連忙將他扶起來:“先別忙,你先回去和你家兄長商議一下。如果他同意了,你又沒後悔,到時候你再上山拜師也不遲。”此時王世業還不知道大哥幫他安排了婚事,不然他也許連家都不回了。

看著這封信,王世績氣得發抖,因為信上不僅說他要出家,還讓大哥娶何鳳軒。

原來王家兄弟與何鳳軒、何雲斌姐弟兩自小在一塊玩。王家兄弟雖是雙胞胎,但何鳳軒就愛跟王世業玩。但生性像男孩子,喜歡舞刀弄劍的何鳳軒與王世業根本說不到一塊。每次話說不上三句,王世業便去找何雲斌一同撫琴吹簫,而剩下何鳳軒就去向王世績哭訴。王世績不知該怎麼安慰她,只好陪她一塊練劍,時間一長,王世績的琴業便荒廢了,反倒是劍術上有了極大的成就。

長大以後的王家兄弟時常去何家,只是兄弟兩的目的不同。但在雙方父母的眼中,何鳳軒與王世業已經是一對了。雖然四位老人在武林的爭鬥中去世,但這件事還是定下了。王世業顯然不同意這門

婚事,但自從父母過世以後,王世績就挑起這個家。對於這個唯一能繼承家傳絕學的弟弟,他是捨不得打捨不得罵。

現如今,大哥給他

安排了婚事,他明著裡自然不能反對。但暗地裡,他卻知道哥哥對何鳳軒的情,為了她,大哥連家傳絕學《百樂渡魄》也放棄了,現在他只有逃婚一個辦法。

王世績把信收進懷裡,趁別人都在忙,來到一個無人的角落,跳牆而出,施展輕功向何家趕去。還在兩家相隔不遠,王世績不一會便趕到了何家。何家的人對這位王家大老爺再熟悉不過了,只是他們都覺得奇怪,這吉時都快到了,他不在家幫著張羅,跑到這來幹什麼?王世績也不管別人什麼眼神,徑直向大堂走去。

大堂內何雲斌正吩咐下人忙碌著,看到王世績來了,也是和奇怪,剛想上前問問他出了什麼大事。但話還沒出口,便被王世績拉著走向何鳳軒的房間去。王世績對何家就跟對自己家一樣熟。何雲斌看到他那眼神就知道出大事了,也不問什麼,跟著他便走。來到房中,王世績把弟弟那封信叫出來給兩人觀看。看完信後,何雲斌立時便要衝出去找王世業,而何鳳軒則在一旁低低地抽泣。

“現在只有兩個辦法。”王世績首先打破沉默:“第一個就是取消婚事,一切後果由我們王家承擔。”

剛說到這,何雲斌衝過去一把抓住他的衣襟:“你們承擔,王家說娶就娶,說悔婚就悔婚。我們何家的面子往哪擱,我姐以後還怎麼見人,人家一定會認為是我姐的錯,所以王世業那畜生才不要她的。”

“好了,你少說兩句。”何鳳軒喝止道:“就用第二種方法。”

“姐,你也不聽聽那混蛋說得是什麼方法就答應。”

“你不用說了,我答應嫁給王大哥。”

不管對誰來說,這都是最好的辦法。酒桌上,群雄開懷暢飲。在他們眼中,新郎新娘真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但只有新郎新娘心裡自己知道,他們之間有一堵永遠也翻不過的高牆。

這邊新婚第二天就開始找人,那邊“八俠”中的“盲劍客”嶽君也在忙著找人,找一個叫何琳的女人。

當然,他並不是因為喜歡對方,他既沒見過她,更不認識她。雖然何琳長得很美,但對於一個瞎子來說,外表的美與醜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女人總是不斷的找人比武,而且只要對方輸了,便只有死路一條。

當然了,要她停止殺戮也並不是很難,只要有人打敗她或者乾脆殺了她。說來也奇怪,雖說她自己是個女子,但她每次找人比武,都只找男性。還說,誰要是能打敗她,她就嫁給誰。

正因如此,所有與她動手的男人沒有誰願意下殺手,結果頁可想而知。

這話傳出去,立時被列為江湖怪人的行列,男人在外都說她想男人想瘋了,女人們則稱她是江湖中的“花木蘭”。不過她行蹤詭秘,只有她找人,別人卻無法找到她。

可惜所有人都沒有死心,男人總是希望她能找上自己,女人們則希望能被自己找到。

在那一段時間,吳不知、百曉生、顏一語三人的家都快被人擠爆了,最後三人竟被逼的離家出走。剛開始的時候,僅是男的找她,到後來找她的女性也不少。只因她殺的不僅是江湖成名的人物,並且都是清一色的俊美男子。只是時間一長,大家發現“三快”沒有一人想透露她的行蹤,也就不再登門拜訪,改為明察暗訪。到了這時三人才敢回家。

但這件事還沒有完,總要有人解決此事吧。經過整個武林的不懈努力,終於查出她所使用的武功。是一門從唐朝末年就已經失傳的《撫袖神功》,與周良所習的《金袖神功》本為一套。

此功是易破外家硬氣功,善克內家護身氣。有些女性提出讓少林寺的高僧去收服她,因為少林的如來金身罩才能破她的神功。但大多數男性都是不同意的,因為練成如來金身罩的沒有七十也差不多,而對方只找青年俊朗的小夥子下手,所以由少林寺的高僧出手多半不成。

說這些話的人全是有私心的,都想勝過她以抱得美人歸,於是在江湖上有了她在各個地方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