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天豢之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父養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父養子

天澤與鄔星耀進入梨園之中。

“拜見前輩!”

“拜見院長!”

跡叔岐緩緩睜開雙眼,眼皮輕輕閃動,似是有千斤之重,力不從心。

“你們怎還不休息?修真者雖是能逆天地法理而行,精力充沛,但也要行人性之事,行走睡餐,一樣缺不得。若忘了此事便失去了人的本性,切勿因小失大。”

鄔星耀上前一步,恭敬道:“謹遵前輩教誨。實則晚輩與您的學子恰好路過此處,見梨花深處露有一抹幽光,想著前輩是否入睡,特來看望。”

跡叔岐聞言,卻是長嘆一聲,語氣之中包含無限的愁思:“你們暫坐吧,老夫去取一些茶水,陪老夫喝上幾杯。”

“是!”

鄔星耀面露激動,更是抑制不住的欣喜。

天澤卻是心中不解,以跡叔岐的修為,不至於連納戒都沒有,何故連取個茶水都要親力親為?

片刻之後,跡叔岐步履蹣跚的走了出來,手上拿著一把銅壺與一盒靈茶。

鄔星耀急忙上前攙扶著,將跡叔岐扶入座。

跡叔岐笑笑:“人老了!感覺一切都變得重了!手腳亦是如此。”說罷,自顧自的從懷中拿出一枚火摺子,點燃了茶爐中的火炭。

天澤終於有些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如氾濫的江河湖水一般決堤而出,他不明白,為何一個飛昇境修士都要對其自稱晚輩的人,為何要做著凡人能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

“院長,您為何不使用靈氣?靈氣化火,驅使萬物,不正是我輩修士輕而易舉之為嗎?”

跡叔岐靜靜看著茶爐之中的火焰,搖曳的火光映照在溝壑縱橫的斑駁臉頰,彷彿將自己化成了狂風之中的殘燭,說道:“你們第一次修得靈氣之時,心中在想些什麼?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天澤與鄔星耀異口同聲的說道。

鄔星耀率先道:“是欣喜,一入修真,蛻變凡胎肉體,修成不滅之身,感覺自己對於過往奢望的一切都唾手可得。”

跡叔岐看向天澤:“你呢?”

天澤淡淡一字:“恨!”

夜猿遺蹟之時,在夜願黑死力量的感應下,魔妄·天澤第一次掌握用了靈力的身體,那一刻,他發誓要讓所有人遭遇與自己一樣的不公,那時沖天的恨意填滿腦海,使人喪失理智。

跡叔岐深深了天澤一眼,拿起一根火鉗,輕輕的撥動著茶爐中的火炭,一時間,臉上的熱芒更盛。

“恨?我曾聽過與你一樣的答案,他一生殺人無數,刀劍之上淌過熱血比泗仙湖湖水還要多,他面前倒下的屍體可以在帝都外圍築起一座高聳的城牆。”

天澤震驚,世上還有這號兇殘之人?

“不知這魔頭是何名號?”

跡叔岐卻是擺擺手:“他非是魔頭,他以手中刀劍,麾下鐵騎為中神州換得了千年的太平盛世。”跡叔岐只是這般講著,卻始終不提此人的名號,不得不讓兩人懷疑跡叔岐在忌憚著什麼。

鄔星耀疑惑道:“前輩,您問我們第一次獲得靈氣的感受,與您不使用靈氣有什麼關聯嗎?”

“有,當然有,而且很大。”

此時,茶爐上的水終於沸騰。

跡叔岐停下話語,緩慢的為眾人倒著茶水。他並非是如茶道高人那般講究,也沒有溫具、洗茶、置茶等等此般繁瑣的步驟,就是簡單如凡夫俗子那般,白開水衝茶葉,沒有絲毫的美感。若非提前知道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玉紅武神,任誰都會將跡叔岐認作凡界田間幹活的農夫老頭。

天澤看著眼前的杯中的靈茶,茶底果然還輕旋著幾粒晶瑩剔透的砂礫,柔和的吹了吹茶麵半溼半乾的茶葉,一口飲下,入口卻是微微苦澀,其中的靈氣也是駁雜,甚至讓天澤有種自己被整了的感覺。

反觀鄔星耀,卻是品嚐的津津有味,果真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此時跡叔岐淡淡說道:“接上所講,你們可知老夫第一次修得靈氣之時,是在一處亂葬崗之中坐了三天三夜。”

跡叔岐自問自答道:“那時我身處凡界,已是垂暮之年,身軀又患有病痛雜症,日夜咳血。為了與治病,我膝下一子一女已經傾盡所有。他們都以成家立室,家中也有數張口要餐食飽腹,如此作為自是要遭受妻兒不滿。”

“終於,一個雨夜來臨了……”

那一夜大雨如傾狂雷大作,屋外時不時出來雷劈電擊的爆裂聲。

跡叔岐躺在床上,劇烈的咳嗽著,每咳一聲,便感覺肺中扎入一枚帶有倒刺的鋼針,生不如死。

此時,兒子闖來進來,滿身雨水,膝蓋以下俱是泥濘,似乎剛剛從水田之中回來,其後是女子,靜靜的趴在門框上,掩面哭泣。

其子深深的低著頭,不敢與跡叔岐對視,隨後猛然跪下,哭泣著向跡叔岐猛力的叩首,任憑額頭沁出血絲也未曾弱下一分力道,直至額頭上的已經血流如注。

跡叔岐不解道:“兒,你這

是?”

其子狠心道:“孩兒請求父親上路!我們已經山窮水盡,無力再出錢財替您看病,家中的妻兒也已經因困餓而病。古有郭巨愚孝埋兒奉母,今夜孩兒便蒙心做了此件糊塗事,換取兩家中十餘人的性命。”

跡叔岐雙目瞪如牛鈴,但又無可奈何,“你們真的已經做好決定了?”

其子點點頭,淚水更是洶湧,“孩兒已經為父親築好了往生殿,還請父親……成全則個!”

跡叔岐聞言冥目搖頭,眼角更是老淚縱橫。即使病痛折磨數載,也未能落下痛淚,今夜面對子女的真心言語卻是再也忍受不住。

他哭泣是因為不解,為何此生臨了卻是這樣的結局?

佛言七苦,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乃是心中之苦,而生老病死是為肉體之痛,是為一生的階段,何以在最後的‘死’字之上,卻要自己面對如此人心不忍?

不解!可,又能如何,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尋找這個答案了。

跡叔岐長嘆一聲:“走吧,你們兩人送為父最後一程吧!”

其子女攙扶著跡叔岐,向屋外的樹林深處走去。

凡界官府有法,凡生死離棄者,皆要衙門上門勘驗記錄,以防隱匿命案,所以父子女三人所往的是一處亂葬崗。待明日上報父親因病,無求生之念而離去,就可以瞞天過海。

三人默默的在雨夜中前行著,其子將家中唯一的一把油紙傘頂在跡叔岐的頭上,自己與妹妹則完全暴露在風雨之中。

樹林之中的路很滑,青苔伴著稀泥,一不留神就會摔倒。

如此這般艱難,不知走了多久,終於來到亂葬崗。

此處是官府處理無人認領屍首的地方,午時斬首的死囚、深冬路邊凍死的乞丐、天災之年餓死的難民,在此地皆能享受方寸死後安身之所。

跡叔岐看著眼前荒涼起伏的小土包,這裡面每一個土包下都趟著一具屍骨,也許沒有棺木,單色黃土便稱被褥;也許僅僅是草席捲屍,至少能與溼涼的黃土分來,不至於死後依舊寒冷。

而來到自己子女為自己築造的往生殿前,跡叔岐卻是笑了,真的笑了,發自內心。

只見所謂的往生殿只是一人多高的一口大坑,好在其邊緣修得平整,稱得上一口精緻的土坑。

其內是用青石塊砌成棺木的形狀,旁邊立著一副門板,這是女兒家廚房的門板,若是拉到菜市場上,至少能賣得五十文錢,那可是能買上足足的八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