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首席玩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9章 除魏留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59章 除魏留閹

陸文昭還想說些什麼,可朱由檢忽然開口道:“陸大人、丁師父、郭真,你們先出去吧,讓我和張晉單獨談談。”

“是,殿下。”

陸文昭等三人很快就離開了房間,朱由檢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看著手中的興明策文稿。

張晉也不著急,安坐在椅子上繼續優哉遊哉地喝茶吃糕點。

許久之後,朱由檢終於看完了整篇興明策,又閉目沉思了好一會兒,這才睜開眼盯著他道:“張晉,這篇興明策上的事情若真能實現,我大明確實能重振輝煌。可上邊所言之策,有許多大逆不道之言,細細想來卻是在絕我大明皇室的根脈,其心可誅!”

朱由檢會有這種反應,其實也在張晉的預料之中,明末最大的問題就是腐朽的官僚制度和嚴重的土地兼併。

只要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剩下什麼天災、起義軍、關外女真等事情,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想要解決這兩個問題,難度放在當時簡直跟登天沒什麼區別。

一個是根深蒂固掌控天下利益的官僚士紳階級,一個是作為天下最大地主的皇室朱家,無論觸及哪一個勢力,都會動搖明朝的統治根基。

總之一句話,國祚傳承了兩百多年的明朝,已經爛到了骨子裡。

張晉拍了拍手上的糕點渣,不慌不忙地說道:“殿下可曾親自去看過大明的天下?江浙、塞北、關中、蜀地、嶺南去過哪裡,去過幾次?”

朱由檢說道:“本王只到過直隸周遭,你問這個做什麼?”

張晉答道:“既然殿下不曾親自觀遍整個大明江山,只在京師直隸附近轉悠,目光所及事物十分有限。殿下又沒有掌政批奏,對於各地報上來的情況也無從瞭解。請問殿下,如此一葉障目,怎麼能說興明策上所言之事是大逆不道,其心可誅呢?”

朱由檢說道:“你讓皇上整頓官吏,改革土製,還要從我朱家藩王入手開刀,整個大明朝從上到下的棟梁之才都被得罪光了,日後誰還會願意替朝廷辦事。”

“殿下此言實在有些好笑,說得就好像如今這些棟梁之才有人真心為朝廷辦事一樣。”張晉哈哈一笑,“山東大旱,朝廷賑災糧款還沒出戶部就已經只剩七成,殿下可有知曉?遼東女真勢大,屢屢進犯,邊軍陣前廝殺護佑大明,軍餉到手卻十不存一,殿下又可知曉?”

朱由檢臉色微微一沉,但還是點頭道:“略有耳聞。正是知道了這些事情,所以當務之急是要除掉閹黨。”

“除掉閹黨之後呢?”

“除掉閹黨之後,自然是將被閹黨排擠的能人清流復官重用,讓士林中有才有德之人都看到朝廷的決心和誠意,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重振我大明江山!”

張晉看著自信滿滿的朱由檢,問道:“殿下,你可知皇上為何要重用魏忠賢?”

朱由檢毫不猶豫道:“皇上繼位時年紀尚小,又沉迷於木工玩樂,肯定是受到了魏忠賢的讒言蠱惑,才會如此信任與他!”

張晉也不否認這番話,畢竟朱由檢作為弟弟,肯定比自己更瞭解情況,而是說道:“殿下所說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木匠皇帝朱由校並不像史書裡說那麼差,別看他的風評都是各種不務正業,縱容閹黨,很少上朝,但實際上他也很多無奈。

明朝後期,文官集團已經成了國家的政治正確和難以駕馭的怪物,對皇權的掣肘嚴重。嘉靖、萬曆都有權臣嚴嵩、張居正壓制整個文官集團,讓朝廷能順利運轉並且能正常做事。

而到了朱由校繼位,朝中無可用只能臣,想自己來卻又沒辦法搞定文官集團。

天啟年,都察院的御史幾乎都是東林黨把持,在加上刑部和大理寺也被文官集團牢牢把控,讓三司會審基本什麼都審不出來。

朱由校明知道一些案子有很大的問題,但是在睜眼說瞎話的群臣面前無計可施,找不到罪證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朱由校知道群臣不是百分百跟自己一條心的,儘管他是被東林黨扶上位的,但最終也只能用身邊的太監去幫自己辦事,讓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利不斷擴大,來保證能推行自己的政策。

要說木匠皇帝的施政治國本事有多強,那倒是太抬舉他了。但是手下的群臣也好不到哪裡去,各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盤也就算了,打工仔還敢對抗老闆,明裡恭敬暗裡造反!

史書裡記載朱由校不喜上朝,真正原因是上朝沒用。明朝處理政事由有專門的流程,都是內閣拿奏摺到司禮監,再由司禮監請示皇上批紅。遇事不決時,才會請內閣大臣共同商議。

這就像全國人大和高官會的關係,總不能一年只開一次會,就說政府不管事吧。

再者朱由校也不喜歡上朝,光看幾個內閣大臣的嘴臉就已經夠了,畢竟誰會願意大清早的跟一群陰陽師故作正經的瞎幾把聊?

有著閒工夫,抱著後宮佳麗睡懶覺不舒服嗎!或者去做一個木匠活不快樂嗎!

朱由校雖然算不上一個好皇帝,但是他有自知之明,該聰明的時候聰明,該糊塗的時候糊塗,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他知道大明朝廷的問題和弊端,不過自己沒有能力和魄力去改善修正,於是乾脆扶持魏忠賢去制衡尾大不掉的東林黨,給明朝國祚多續一年是一年。

魏忠賢有能力也有忠心,最重要的是宦官的靠山永遠是皇帝,這是讓朱由校最放心的。

即便是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發展勢大,只要自己或者下一任皇帝開口,頃刻間就能覆滅閹黨,不用擔心閹黨像東林黨一樣尾大不掉。

相比起皇兄朱由校的務實,朱由檢就顯得稚嫩或者說自負多了,自小博覽群書的他有著一腔治國理政的遠大抱負,眼看大明朝時局艱難,更是忍不住想要力挽狂瀾,成就一代明君!

然而,縱使他再有本事,也沒法完成己病自醫。

張晉不是明末問題專家,連一個明末歷史愛好者都算不上,但他覺得有句話說得很好。

朱由校在臨死前告訴朱由檢可以多依仗魏忠賢,說他是個忠臣,其實話裡有話。

然而朱由檢或許是沉浸在即將登基的喜悅中,或者是對閹黨太過鄙夷,根本就沒領悟兄長說這番話的含義。

朱由校其實也知道魏忠賢和其麾下的閹黨已經成勢,朱由檢繼位後想要大權不落就必須除去這個九千歲。但是九千歲可以除,閹黨不能倒,否則一旦閹黨倒了,朝廷必將是東林黨一家獨大,到時候禍害比閹黨更甚。

閹黨就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劍,殺人染血,劍髒了可以換,但絕不能棄劍自廢武功,赤手空拳只會被人多勢眾的東林黨亂拳打趴。

張晉也知道朱由檢繼位登基後,魏忠賢是必死無疑。

一來朱由檢對於閹黨深惡痛絕,而且還是靠這個籠絡人心起家,不殺魏忠賢會影響個人聲譽;二來朱由校放給魏忠賢的權利太大,插手朝政,籠絡官員,嚴重侵害了朱由檢作為皇帝的權利。作為一名想有一番作為的君主,朱由檢是不會容下對方的;三來可以立威,新皇登基殺權臣以震懾群臣,同時還能查抄魏忠賢的家產充實國庫,順便在過程中安插自己的心腹擴大勢力,穩固統治地位。

一石三鳥,百利而無一害。

因此,他也沒打算勸住朱由檢放過魏忠賢。魏忠賢死就死了,但是閹黨還得繼續用。

“不得已而為之?”朱由檢聞言不禁失笑,“我倒想聽聽你有什麼高見。”

“不是我有高見,而是我爹曾經說的。”

張晉趕緊把已故老爹拿出來當擋箭牌,免得自己等下說的話惹得朱由檢不高興,未來的崇禎皇帝不待見自己,給自己完成挑戰任務增加困難度。

“那我就洗耳恭聽張學士的高見。”朱由檢說道。

張晉整理了一下措辭,這才開口將自己蒐集的後世歷史情報分析說了一遍。

朱由檢一開始聽是漫不經心,但越聽臉色越認真,到最後更是眉宇間多了幾分藏不住的恍然和嘆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恍然是因為自己茅塞頓開,嘆息是為張學士和當今陛下。一個是能幫助自己重振大明的人才,一個是隱而不露的聰明皇兄。自己空讀了這麼多書籍史記,自以為滿腹韜略和治世良政,可偏偏看的不夠多,想的也不夠深,比之這兩人還是有所不如。

朱由檢忽然從坐塌上站了起來,走到篝火前盯著熊熊火焰,頭也不轉地說道:“張學士和陛下都看得出問題想得到解決的辦法,可為什麼偏偏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殿下,世界上哪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有句詩說得好,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張晉說道。

朱由檢回頭有些好奇地看著他:“這句詩是何人所做?本王讀了這麼多詩詞,從來沒見過有這樣一句。”

“呃……”張晉沒料到對方居然會問到這種事,“應該是一個叫倉央嘉措的達賴喇嘛。”

“達賴喇嘛?”朱由檢想了想,盯著他搖搖頭,“你說謊,藏地的達賴喇嘛如今傳到第五世阿旺洛桑嘉措,前四世分別是雲丹嘉措、索南嘉措、根敦嘉措和根敦朱巴,根本就沒有一個叫倉央嘉措的人,不存在的人怎麼可能傳下詩詞!”

張晉聞言不禁愣了一下,心道臥槽,這尼瑪誰知道啊!

後世大多數聽過這句詩的普通人都不知道作者,就算知道作者是倉央嘉措,也不可能知道對方生活在什麼年代。

看樣子這倉央嘉措此時居然還沒出生,或者出生了還沒成為這一世的達賴喇嘛?

朱由檢見他啞口無言,不禁笑道:“別緊張,本王點破也不是為了責怪你,只是想知道這句詩的文人,如果你不方便說那就算了。”

他又將話題轉回到正事上,“原來陛下重用魏忠賢是有此等深意,是我想得過於簡單了。張晉,你爹對於魏忠賢和閹黨還有什麼獨特見解?”

張晉飛快的在腦海的記憶寶庫裡翻找回顧網上蒐集的資料,回答道:“殿下,魏忠賢可殺,但閹黨不能散。如果殿下想要按興明策上的辦法整頓吏治,改良稅收,振興大明,必須有人可用,且這些人必須絕對忠誠,這些人除了無依無靠的宦官還能有誰?”

朱由檢說道:“即便東林黨不行,可還有其他忠於朝廷的官員,我可以用他們。”

東林黨勢大,但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進,人家也是講究身份地位的,至少也得是一個進士功名在身,且基本盤是江南士大夫。

別看這幫讀書人讀的都是聖賢書,談的都是天下事,可是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卻擺出一副市儈的嘴臉。

東林黨代表了江浙商人和地主豪情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並藉著崇禎清楚魏忠賢實力的時機,取消或降低這些稅負,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全都壓在了普通的農民老百姓身上,是明末亂世的罪魁禍首之一。

“其他官員雖然不是東林黨,但東林黨勢大,他們做起事來必會招手排擠推諉,一日事十日成,大明何時能興?”張晉搖頭反問。

“那該如何?張學士可有說過?”朱由檢問道。

“以閹黨制衡東林黨,選東林黨中能人幹將來為朝廷做事,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放對方的手腳,一展胸中報復和所長,為振興大計做出貢獻。”張晉回答道。

東林黨也有能幹肯幹的厲害人物,只可惜被集團利益捆綁,做起事情來束手束腳,根本施展不開,反倒成了爭奪利益的工具人。只要給他們解除枷鎖,想必一定能有一番作為。

“此計或許可行。”朱由檢沉吟片刻,點頭贊同。

藉著,張晉又給朱由檢詳細講述了如何虛與委蛇,用一兩年時間來摸清全國各地稅收情況,然後在著手快狠準的進行改革。改革中需要注意什麼,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怎麼應對這些困難才是最好的辦法,鎮壓、分化、拉攏,殺雞儆猴。

這些都是網上討論出來最符合明末情況的改良辦法,但具體實際操作中會遇到什麼問題,張晉也無法預料,所以只能有未來的崇禎皇帝自行斟酌決定。

不過,他給了對方一句話,那就是重病還需猛藥醫。大明朝已經是身上長了數個晚期惡性腫瘤,只有咬牙徹底切除才能恢復健康。